林英
我国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命名一直以来都是学者们关注的重要议题。人物的命名不仅是为了辨识角色,更是一种反映文化内涵的表达方式。在我国文学作品中,人物的命名常常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涉及历史、传统、宗教、艺术、哲学等多个方面。因此,对我国文学作品中人物命名的文化内涵进行解读,不仅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作品,还可以揭示出作品所蕴含的文化价值观和审美追求,从而为文学研究和文化传承提供重要的参考。本文旨在解读我国文学作品中人物命名的文化内涵,探讨其中的意义和作用。
一、我国文学作品中人物命名的历史与渊源
(一)我国文学作品中人物命名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在我国文学作品中,人物命名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古代的中国人对人物命名体现了深刻的传统观念和文化背景。起初,人物的命名通常与家族、家谱和尊卑地位有关。在先秦时期,对祖先的崇拜和家族观念非常重要,因此人物命名常以追溯家谱、纪念祖先或彰显家族荣耀为主要目的。同时,地位的高低也会影响人物的命名,贵族子弟通常会被赋予有着高贵意味的名字,而平民百姓则会以简单朴素的名字命名。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物命名逐渐脱离了家族和地位的束缚,开始与社会文化、历史事件、文学作品,以及哲学、宗教等方面联系在一起。古代文人学士将人物命名视为一种艺术创作,注重寓意、象征和美感的表达,他们常常采用典故、诗词以及古代名人的字号来命名,以彰显人物的才华和品质。例如,在《红楼梦》中,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等人物的命名都蕴含了作者对其身份、性格和命运的暗示。随着社会变革和文化交流的发展,人物命名的风格也逐渐多样化。在中国历史上,不同朝代、不同地域的文人学士对人物命名都有着各自的偏好和风格。例如,唐宋时期,文人常以古代名人、山川地理、花草树木等作为人物命名的灵感来源。明清时期,文人更加注重意境和情感的表达,借鉴诗词、戏曲和音乐的元素,使人物命名更富有诗意和音韵。近现代以来,文人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人物命名更加注重个性化、符号化和现代感。除了文人学士的影响,宗教和哲学也对我国文学作品中人物命名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佛教、道教、儒家等宗教和哲学体系的信仰和思想常常会影响人物命名的灵感和意涵。例如,在佛教中,人物命名常常与善恶善业、救度众生等与佛教教义相关的观念联系在一起;儒家思想注重人伦关系和道德智慧,人物命名则以体现家族秩序、个人品德和社会责任为主要目的。
(二)不同历史时期和文化背景下的人物命名特点
我国文学作品中人物命名的起源和发展历程充分展现了中国的文化传统和审美观念。从姓氏为主到字名、谐音、常用字和文化符号的运用,人物的命名既考虑了词义、音律,也反映了文化背景和人物性格等方面的内涵,为作品的表达和人物形象的塑造作出了重要贡献。
1.唐宋时期人物命名特点
唐宋时期的文人学士对人物命名有较大的影响。文人学士常以古代名人、山川地理、花草树木等为人物命名的灵感来源。这种命名方式使人物体现出高雅和文化修养,同时也蕴含着文人学士对美的追求。
2.明清时期人物命名特点
明清时期人物命名更加注重意境和情感的表达。文人常借鉴诗词、戏曲和音乐的元素,使人物命名更富有诗意和音韵。这种命名方式能增加作品的艺术感和审美感,深化人物形象的内涵。
3.近现代时期人物命名特点
近现代时期,人物命名更加注重个性化、符号化和现代感。人物命名常以简洁、直接的方式表达角色的个性和特点。同时,近现代社会的变革和文化交流也影响了人物命名的方式。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人物命名中常出现外来人名、外文词语、流行语等。这种命名方式反映了社会文化的多样性和开放性,也体现了个人和群体在思想和观念上的转变。
(三)我国文学作品中人物命名的文化内涵
人物命名在我国文学作品中始终具有重要的文化内涵,不同历史时期和文化背景下的人物命名特点反映了当时社会、宗教、哲学和地域文化的影响。笔者将从四个方面详细介绍。
1.历史与时代背景下的人物命名文化
在不同历史时期,人物命名文化体现了当时的社会制度和价值观念。唐宋时期,人物命名往往彰显家族地位和社会地位,贵族子弟通常被赋予高贵意味的名字,如“皇”“王”“公”等。在宋代,文人学士对人物命名产生了重要影响,他们以古代文化名人、山川地理、花草树木等为命名的灵感来源。清代,人们更加注重意境和情感的表达,通过借鉴诗词、戏曲和音乐的元素,人物命名更富有诗意和音韵。
2.宗教与哲学对人物命名的影响
宗教和哲学思想对人物命名有着深远的影响。佛教、道教和儒家思想在中国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在人物命名中也得到广泛应用,佛教的“般若”“慈悲”“智慧”等概念常被用于人物命名,体现了修行和善行的意义。儒家思想中的“仁”“孝”“礼”等也常用于人物命名,表达了人们对道德和伦理的追求。哲学思想还启发了人们对一些文化符号的运用,如《红楼梦》中的“贾”姓暗示了封建社会家族的起源和衰落。
3.传统文化符号在人物命名中的运用
传统文化符号在人物命名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使人物具有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四书五经中的经典名句、成语典故等常被用于人物命名,使人物形象富有文化背景和故事情节。同时,传统文化中的动物、花草、星宿等符号也被广泛运用于人物命名。例如,《西游记》中的孙悟空,是作者以“猴子”的形象为基础,结合儒家哲学和佛教的思想塑造出的一个富有智慧和威力的形象。
4.地域文化元素在人物命名中的體现
中国地域文化的多样性也在人物命名中得到体现。各地方的方言、风俗和地理特点常成为人物命名的来源。例如,《水浒传》里的人物大都有绰号,且绰号个个响亮。好汉们的绰号类型十分驳杂、各有特色,涉及天文气象、飞禽走兽、古人神怪等民俗意象,体现出浓浓的民俗风情。分析绰号的民俗意蕴是理解人物性格、分析作品文化心理的重要手段,因为“文学作品中人物绰号的研究也是洞察中国传统社会文化心理的一个独特窗口”(鲁云《〈水浒传〉人物绰号的民俗意蕴分析》)。同时,民间故事、传说和民俗风情也常被用以命名,使人物更具地方特色和文化认同。
二、我国文学作品中人物命名的意义与作用
人物命名在我国文学作品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它不仅对作品的情节和主题起到衬托作用,而且能够帮助塑造角色形象,促进文化认同和情感共鸣的建立。笔者以三个方面作详细介绍。
(一)人物命名对作品情节和主题的衬托作用
人物命名是作者在创作文学作品时非常重要的环节,它能够通过名称的表达和符号的运用,为作品情节和主题的展现提供一种独特的衬托。合适的人物命名能够为作品增添深度和内涵,使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到故事的情节和主题。
1.人物性格特点的衬托
人物命名是对角色性格特点的一种表达和彰显,通过名称的选择和含义的暗示,读者可以更加直观地了解人物的个性和特点。合适的人物命名能够为人物性格的衬托提供有力的支撑。例如,《红楼梦》中的贾宝玉,其名字中的“宝玉”寓意宝贵、珍稀,与他灵秀而敏感的性格特点相呼应。这样的命名突出了贾宝玉天资聪颖、与众不同的一面,为故事的发展提供了一个重要的衬托。
2.情节发展的推动
人物命名还对作品情节的发展起到了推动的作用。在文学作品中,有些人物名字的含义与角色的命运和行动密切相关,通过与情节相结合,推动整个故事的发展。例如,在《西游记》中,唐僧的名字暗示着他是一个有着佛教信仰的人,而西天取经正是他的使命。他与孙悟空、猪八戒、沙僧一起组成的取经团队的命运和冒险行动便推动了整个故事的发展。人物命名与情节紧密衔接,使读者能够更深入地理解人物的行动动机和故事的逻辑推进,增加了作品的张力和吸引力。
3.主题信息的传递
人物命名也能够提供作品主题的重要信息,并进行主题的深化和传递。命名符号的运用能够为作品增加隐喻和象征的层次,使主题更加深刻饱满。例如,《红楼梦》中的人物命名多以花草树木、金玉、情爱、色彩等为基础,通过这些隐喻和象征的命名,传递出作品中丰富的主题,如脆弱和落寞(黛玉)、欲望和享乐(宝玉)、贫富和宿命(贾府)等。《红楼梦》中,贾府的人物命名都与花草树木相关,如贾兰、贾蔷、贾芹等,这一命名手法暗示着贾府与自然的联系和依存,注定了贾府中的人们深陷于封建礼教、婚姻纷争和家族命运之中。这种命名方式传递了作品中对封建社会的批判和对人性、命运的思考。人物命名的方式能将主题信息传递给读者,使读者能够更加清晰地把握作品中的主题和信息。
总之,人物命名对作品情节和主题的衬托作用至关重要。人物命名能够更好地彰显人物的性格特点,推动情节的发展,帮助读者理解作品的情节走向,并传递作品的主题和信息。合适的人物命名能够为作品增加层次和深度,使其更具有艺术性和思想性。
(二)人物命名与角色形象的塑造关系
1.名称的选择和含义的暗示
人物命名的首要任务是选择一个合适的名称,这需要考虑到角色的性格、背景,以及作品的主题、情节。通过名称的选择和含义的暗示,可以为角色形象的塑造提供有力的支持。
2.音韵的运用
音韵是人物命名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合理运用音韵,能够为角色增添美感和独特性。例如,《红楼梦》中的黛玉,其名字中的“黛”“玉”两个字音韵优美,为人物形象增加了优雅和美感。又如,《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其名字中的“悟空”两个字音韵鲜明,寓意“觉醒自由”,为人物形象增添了独特的个性和力量。
3.文化背景的参考
人物命名还需要参考文化背景,根据不同的文化特点和传统,选择合适的名称,为角色形象的塑造提供一种文化背景的支持和参照。例如,《围城》中的方鸿渐,这个名字充满了中国文化的韵味,同时带有一种朴素而平实的意味,与主人公方鸿渐人生中的无奈和迷茫相契合。
总之,人物命名与角色形象的塑造密不可分。名称的选择和含义的暗示、音韵的运用,以及文化背景的参考等因素,都能够为角色形象的塑造提供有力的支持。合适的人物命名可以使角色更加立体、鲜活,也可以使作品更具艺术性和思想性。因此,人物命名是作品创作时不可忽视的一个环节。
(三)人物命名与文化认同、情感共鸣的建立
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命名还有助于建立读者的文化认同和情感共鸣。作品中的一些具有文化符号和代表性意义的名字,能使读者对人物和事件产生较深的情感共鸣和情绪共振。例如,在鲁迅的小说中,一些角色命名具有浓厚的地域特色,如阿Q、闰土、孔乙己等,这些名字不仅能唤起读者对特定地域文化的记忆和认同,同时也能从情节和角色的命名中感受到作者对特定文化的思考和表达。
在我国文学作品中,人物命名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它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标识符,更是对角色形象和故事情节的深层次传达和暗示。通过解读人物命名的文化内涵,读者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感受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人物命名的文化内涵往往源自传统文化、历史故事、神话传说等各种文化元素。这些文化元素通过人物命名的方式被引入,不仅丰富了作品的背景和情节,更增添了作品的艺术性和魅力。总而言之,人物命名的文化内涵解读是一项有趣而重要的工作,可以使读者更好地理解作品的背景和主题,更加深入地感受作品的藝术魅力。因此,在阅读我国文学作品时,读者不仅要关注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还要留心人物命名所传递的文化内涵,以丰富自身的阅读体验。
1.本文系2021年度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提质培优背景下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立体化实践课程体系构建的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GXGZJG2021B033)的阶段性成果。
2.本文系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2021年度校级教科研项目“提质培优背景下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立体化实践课程体系构建的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Y2021JG011)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