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害来临,别忘了“毛毛家人”

2023-10-12 05:26:41青溪
世界博览 2023年19期
关键词:宠物洪水救援

青溪

2022年5月,日本长野县打造了“宠物友好列车”,乘客可抱着宠物乘车,而无需将狗狗关进专用宠物袋中。

人类热爱大自然,因为她像母亲一样无私地为我们提供生活的馈赠。可她并非永远都是慈爱的,当她释放出可怕的力量,降下自然灾害时会让我们流离失所,甚至危及生命安全。近年来,世界各地自然灾害频繁发生。联合国机构世界气象组织(WMO)2021年在日内瓦发表的报告显示,过去50年来,因气候变化引发的干旱、风暴和洪水等自然灾害的数量增加5倍 ,造成全球超过200万人死亡。其实,受到自然灾害影响的岂止我们人类?,与我们生活在同一屋檐下被视为家庭成员的宠物也同样遭受伤害。

随着养宠物的人越来越多,“如何救助灾情中的毛孩子”这个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很多国家在这方面经过多年摸索已经建立起相对成熟的救援体系。为了避免宠物遇难丧生或侥幸脱险后流浪街头,甚至在劫后余生出现心理创伤,多个国家一边吸取教训、总结经验,一边不断完善,寻求更实际高效的救援方法。

日本地震中的“毛孩子”

我曾看过一篇报道,在日本2011年3·11大地震后,有条柴犬始终不忘它的主人,历经8年艰难的寻亲之路,终于重回它年近八旬的“妈妈”身边。它的故事感动了无数人,也向大家展示了宠物和人类之间互相依赖难以分离的深厚感情。

3·11大地震,損失非常惨重,日本政府只好把精力放在救人上,对宠物的救援主要依靠民间力量。率先正视灾区动物问题并采取实际行动提供救助的是日本各地的动物保护志愿者团体。当时,被关在笼子里或被拴住的猫狗饿得奄奄一息,顺利逃脱的宠物则在街头徘徊游荡,小型犬、猫不幸沦为大型犬狩猎的目标,画面惨不忍睹。

各地义工将被抛弃的宠物进行临时安顿,他们和兽医合作给宠物进行结扎;对于带着宠物的灾民,他们或是帮助宠物另觅新主人,或是中途帮忙照顾,让原来的主人定期探访。然而,民间力量毕竟单薄,获救动物数目很有限。

鉴于此次经历,日本环境省于2013年6月向全国颁发《灾害时宠物救护指导大纲》,奖励大家“带着宠物一起避难”。本着保护动物的原则,防止流浪动物对人类造成危害或对环境造成破坏,环境省还要求地方政府必须制定相关规则,成立能让人和宠物共同生活的避难所。

日本在宠物救援工作上的成熟,与日本大众的贡献是分不开的。日本大众在建立了一个成熟的人类赈灾支援体系后,把目光和爱心投向了身边的宠物,开始审思宠物救援问题并监督政府的跟进政策。譬如,在2016年熊本大地震开始之初,政府只接收难民不接收宠物,在民众的敦促下,地方政府才在几天后同时向宠物开放,避免了人和宠物的分离。

日本民间团体和个人在救援方面的表现也是可圈可点。以2016年熊本大地震为例,长期投入避难支援的非盈利组织就在益城町的综合体育馆草坪上,搭起能容纳灾民与宠物一起避难的大型帐篷,让流离失所的难民和宠物有地方住有东西吃。在个人方面,从事兽医工作30余年的德田龙之介开放他位于熊本市中央区的“龙之介动物医院”,通过社交网络服发布信息,接纳灾民和宠物前来避难,该医院总共保护了1500人和1000只宠物。促使德田院长投身宠物救援工作的是他在3·11大地震后的福岛之行。那次参观访问让他深切体会到被迫扔下宠物的主人所遭受的痛苦,回来后他特意将自己的医院面积扩大,以便能在灾害发生时及时提供救援。他坚信“救助宠物,也是对宠物主人的救助”。

由于来自公共机关的支援需要时间, 日本一些地方政府呼吁大家进行自助(即自己想办法对应)并给予指导意见。例如,群马县政府的网页上就建议大家实行合作体制,也就是向亲属、亲戚、朋友咨询,在灾害中将宠物暂时寄养在他们那里共同渡过难关。另外,县政府也指导居民训练宠物如何避难,比如:

1. 教宠物学会“稍等”“不要动”“坐下”等等基本指令,以便顺利避难。

2.让宠物习惯待在笼子里。

3.训练宠物在指定地点排泄。

4.定期施打各种疫苗并进行结扎。

5.给宠物植入带有宠物信息的晶片并给宠物佩戴迷路宠物名牌。

6.为宠物准备项圈、遛狗绳、宠物照片等宠物专用的避难物资。

美国洪水中的“毛孩子”

大家还记得2017年8月美国得克萨斯州遭遇的强飓风“哈维”吗?这场移动缓慢的风暴在休斯敦上空徘徊了几天,带来史无前例的降雨,致使这个美国第四大城市和邻近各州淹没入洪水中。洪水中到处可见抱着宠物的人,全身被雨水浸透也不松开手里的毛孩子,一副“要走一起走,要死一起死”的态度。有位叫贝琳达的女性表示:“每个人的情况都不同,但我们是不可能抛下宠物的。它们是我最好的朋友。”真是“患难之中见真情!”

有些人的确是“不抛下任何一只宠物”,同时把别人家的“毛孩子”当作是自己家的”。有位叫阿伦的小伙子开车路过得州时正巧遇上飓风来袭,他停车加油时,一只边牧突然跳进他的吉普里躲避暴风雨。他便一路带着狗狗赶路,并在社交媒体上发帖帮它寻找主人。最后在大家热心接力转发下,果真找到了主人!还有两位休斯敦消防员开着船在该市西南部救援群众时,发现一户人家的屋顶上有两只狗。就算冒着被洪水冲走的危险,他们也合力救出了被困的狗。

2018年11月,美国加州山火肆虐,一名男子带宠物羊驼撤离。

美国休斯敦飓风中被救援的宠物。

德国遭受大洪灾时,动物救援中心的志愿者在洪灾中解救出的动物。

得州当地的动物救援组织也有感人表现。一位负责人宣称:“我们随时准备好了,不论哪里需要,不论为时多久,只要需要我们,我们就去。”为了不错过任何一只动物,他们不管灾区状况多糟糕,仍然挨家挨户寻找滞留动物,使那些无法返回家中的人能去救援组织寻找自己遗失的宠物。

除了狗和猫以外,被救的还有陆龟、羊、牛等动物,有网友开玩笑说“除了鳄鱼,什么动物都不会被遗弃”。营救部门不仅救宠物脱离生命危险,还关注它们的情绪。例如, 圣安东尼奥市的动物管控部门接收了几百只无家可归的动物后,把它们安置在圣安东尼奥市中心以东一个带有空调的仓库内,其中获救的狗被关在一排排的笼子里。而猫则被带到另一个地方,因为这有助于稳定它们的情绪。美国西南航空实施了一项“宠物拯救行动”,用飞机将60多个宠物从休斯顿运到圣地亚哥,帮助这些宠物找到自己的新家。旅途中,空乘人员非常有爱心,像服务人类那样对待动物。从此我们看到了对动物生命的珍视。

德国洪水中的宠物

2021年德国遭受了被德媒称为“百年一遇”的大洪灾。德国前总理默克尔称“几乎无法用语言描述所发生的破坏”。洪水也威胁到动物收容所、动物园和农场的动物。

当地的动物救援中心和消防队是这次救援的主要力量。在受灾最重的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的索林根市和在亚琛市,当地动物救援的志愿者在收容站撤离时帮助把动物转移到安全地带,使将近100只动物幸存下来。

动物救援中心的志愿者在洪灾发生后立即通过社交媒体向社会各界传递信息:任何被洪水围困,需要疏散或救援的动物,都可以24小时联系动物救援调度中心。任何人如果在洪水中看到挣扎的狗、绵羊或其他动物,也应立即致电消防队或动物救援中心。当地的消防队则对灾区进行仔细地搜寻排查。在莱茵兰—普法尔茨州,当地的消防队总共救出了60只宠物。这些小家伙被安置在动物收容所接受照顾。也有动物收容所为受洪水影响地区的宠物主人们提供狗粮和猫粮。社交网络在此时也发挥了很大作用,在网上,人们发出各种各样的贴子,提出可以接收狗、猫、马或其它不得不离开家园的动物。来自社会各方的团结和支持点燃了这个困难时刻的希望之光。

2019年7月,英國布拉德福德的一家宠物商店和探险公司合作,定期提供可以让狗狗和主人同时进行的桨板运动服务。

海地地震中的动物们

2010年1月,海地发生了7.0级大地震。在地震中成千上万的动物丧生,对海地人民而言,动物不仅仅是他们的伙伴,更是他们的经济支柱与生活所需。营救出动物,就能帮助海地人民,尽快地应对地震带来的后续灾害,重建新生活,给他们的未来带来希望。

在地震发生72小时后,世界动物保护协会的美洲灾难应对指挥赫拉尔多·胡埃尔塔斯带领队伍,迅速赶往海地,积极展开动物营救。该协会此次首要任务是与海地政府代表共同协商,竭尽所能地帮助他们展开动物营救工作,让更多动物存活下来但此次灾难程度过于严重波及范围过广,协会不能仅仅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还需要联合其他组织,在地震发生后的几天,该协会帮助当地人建立了唯一的一个动物救援团队——海地动物救济联合会(ARCH)——与国际爱护动物基金会(IFAW)共同合作。

救援之初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如何救出被倒塌的建筑砸伤或被建筑所困的动物,后来又需要解决动物饥饿和和患病的问题。该协会积极为动物提供食物、医药救护和避难所。每天早上,都会有人排成长长的队伍,带着猫、狗、猪、牛、马和羊前来治疗。但令人伤心的是,动物被救下来了,一些协会工作人员却在这次地震中不幸丧生了。值得称赞的是,救灾工作并未在灾情结束后而停止,赫拉尔多和他的团队们此后会定期前往海地继续灾难的应对工作,积极处理灾难发生后的一些后续事情,持续提供应对灾难的物资、灾难培训和建议,并提高人们改善动物福利的意识。

“保护环境,爱护动物,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对于我们不仅仅是个口号,更要被落实到每一只动物身上。

(责编:马南迪)

猜你喜欢
宠物洪水救援
紧急救援
哈哈画报(2022年5期)2022-07-11 05:57:52
3D打印大救援
学生天地(2020年1期)2020-08-25 09:01:44
洪水时遇到电线低垂或折断该怎么办
又见洪水(外二首)
天津诗人(2017年2期)2017-11-29 01:24:25
宠物
抬起脚来
洪水来了
幼儿画刊(2016年8期)2016-02-28 21:00:52
养宠物
上海故事(2015年10期)2015-12-03 13:42:06
救援行动
论设计洪水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