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写结合 为语文插上双翼

2023-10-12 12:55:32黄玉莲
名师在线·上旬刊 2023年9期
关键词:读写结合教学教学策略小学语文

摘 要:在小学高学段语文教学中,教师应立足阅读与写作的关系,应用读写结合法,助力学生掌握阅读与写作内容,发展读写能力,增强语文学习效果。据此,文章围绕作者自身经验,阐述小学高学段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高学段;读写结合教学;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1737(2023)25-0017-03

众所周知,阅读和写作是语文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誉为语文学科的“双翼”。因为,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二者关系密切。但是,在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中,部分教师重文本理解,轻语言实践,将阅读与写作割裂开来,单一地就阅读教阅读,就写作教写作。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难以了解作者如何写、怎样表达,无法获取丰富的写作素材及表达方法,影响了阅读和写作效果。针对此情况,教师要立足阅读与写作的关系,实施读写结合教学,为语文教学插上“双翼”。读写结合教学是阅读与写作的深度结合,是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以读写结合点为基础,开展教学活动,实现读写有机融合的教学形式。现有实践证明,有效实施读写结合可以使学生在读中学写,在写中学读,协同发展读写能力,提高语言表达水平[1]。鉴于此,教师要发挥教学智慧,应用适宜策略,着力实施高学段语文读写结合教学。

一、用好教材,拓展讀写结合教学内容

(一)用好教材的习作模块

习作模块是统编语文教材的重要构成,是以习作要素为中心的模块,凸显了读写结合的特点。在参与单元教学之际,学生体验阅读活动,获取了写作素材,掌握了写作方法,为进行习作做好了准备。习作模块恰好为学生提供了习作机会。因此,教师要使用教材的习作模块,整合教学内容,组织读写结合教学活动[2]。

以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为例,该单元的习作模块旨在引导学生书写说明性文章。同时,该单元的语文要素是“阅读简单的说明性文章,了解基本的说明方法”,“搜集资料,用恰当的说明方法,把一种事物介绍清楚”。围绕此语文要素,本单元设置了两篇精读课文(《太阳》《松鼠》)和一篇习作例文(《鲸》)。“初试身手”中的第二题是学生学习过的课文。因此,在教学时,教师调整教材内容顺序,前置“初试身手”进行诊断,了解学生的语用情况。之后,教师以《太阳》《松鼠》《鲸》这三篇说明文为重点,引导学生探究说明方法。然后,教师组织习作活动,同时进行多元评价。这样使用教材习作单元,可以紧密建构阅读与写作之间的联系,使学生在读中学写,学会关注事物特征,能用恰当的方法说明事物的特征,增强读写效果。

(二)用好教材的课后习题

课后习题是统编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几乎每篇精读课文后,都设置了课后习题。部分课后习题属于读写结合训练。如此习题可以使学生在阅读文本后,及时地应用阅读所得,由此提高阅读认知,同时锻炼运用能力。所以,教师要使用教材的课后习题,丰富教学内容,借此开展读写结合训练活动。

以《四季之美》为例,课后习题中设置了选做题:

“课文所写景致不多,却营造出美的氛围。仿照课文,用几句话写一写自己印象最深的某个景致。”此题目旨在引导学生仿写文本,写出美感。在这篇文章中,作者按照时间顺序,使用简单但生动的语言进行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勾勒出了四季美景。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是塑造美景的重要方式,因此,学生要完成课后习题,需要掌握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这两种描写方法。在教学时,教师以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为重点,引导学生诵读课文,探寻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内容,由此积累写作经验。之后,教师引导学生仿写,从动态和静态角度描写景物,展现景物之美。如此使用教材课后习题,实现了读写结合,便于学生在阅读中学习描写方式,并及时应用,认真书写,增强对描写方式的认知,提高读写质量。

二、多样方法,丰富读写结合训练活动

(一)仿写

仿写是以范文为基础进行模仿的写作训练方法[3]。小学生的模仿能力较强,乐于体验仿写活动。所以,在高学段语文阅读课堂上,教师可以以阅读文本为基础,以句、段为重点,创设仿写训练活动。

1.仿写句子

句子是文本的基本构成,是作者表情达意的依托。作者为了更好地表情达意,往往会使用不同的方法建构句子。这为学生提供了学习写作的便利。对此,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可精选文本中的例句,以此为基础,引导学生仿写。

以《摔跤》为例,作者在这篇文章中,从细节入手,描绘了嘎子和小胖墩摔跤的场景,展现了嘎子和小胖墩的性格特点。如“起初,小嘎子精神抖擞,欺负对手傻大黑粗,动转不灵,围着他猴儿似的蹦来蹦去,总想使用巧劲招,下冷绊子,仿佛很占了上风。”“猴儿似的”一词凸显了嘎子的特点:脑袋聪明,身体灵活。对此,在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这一句,将视线集中在这一词上,联想嘎子的特点。通过反复诵读、思考,学生不仅理解了句子含义,还顺其自然地储备了写作经验。于是,教师创设仿写训练活动:“从这一句中,我们可以看出,将人比作某种动物,可以展现出人的特点。请大家思考同桌的特点,将他与某种动物匹配,模仿文本中的句子描述同桌的特点。”在此活动中,学生回顾生活,联想与同桌相处的点点滴滴,获取丰富的写作素材。之后,学生发挥想象力,迁移阅读所得,组织语言,生动描述,展现同桌的特点。

实践证明,学生通过仿写句子,不仅获得了写作机会,及时应用了阅读所得,锻炼了写作能力,还因此加深了对阅读内容的理解,便于提高读写质量。

2.仿写段落

段落是阅读文本的重要构成。在创作的过程中,作者会使用各种写作手法和修辞方式,如语言描写、环境描写、比喻、拟人等,建构段落,展现自己的所思所想。在课堂上,教师精选精彩段落引导学生仿写,不仅可以使学生加深对文本内容的理解,还可以使学生锻炼写作能力。因此,教师可立足文本的精彩段落,引导学生仿写。

以《匆匆》为例,在这篇文章中,作者使用比喻、拟人等手法,生动形象地描述了时间流逝的场景,表达了自己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和惋惜。如文本第二自然段,用排比手法写出了时间的飞速流逝。在课堂上,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这一自然段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表达了什么?”为了回答这个问题,学生反复品读语句,迁移已有认知,分析排比手法及作用,建构认知。然后,教师组织仿写段落这一活动:“在你看来,时间飞逝是怎样的?在什么情况下,你感受到了时间的飞逝?请进行仿写。”在活动中,学生结合自身的生活实际情况,组织素材,模仿作者的语言,使用排比手法描写生活中的各种场景,形象地展现时间的飞逝,由此增强情感认知。

(二)续写

续写是学生以文本为基础,发挥想象力,补充情节或结局的方法[4]。在课堂上,教师不仅应引导学生品读文本,了解文本内容,还要关注文本内容,确定值得想象的内容,以此为入手点,引导学生进行续写。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通过续写,加深对文本内容的理解,还可以锻炼学生的想象能力、书面表达能力等。

以《慈母情深》为例,这篇文章有一些使用了省略号的地方,如“我鼻子一酸,攥着钱跑出去了……”。省略的内容值得学生想象。于是,教师以此为立足点,提出续写要求:“请大家想一想,‘我在跑出去后,会做什么?将自己想象的内容写下来。”在此要求的驱使下,学生拓展思维,认真想象。此外,在想象的过程中,不少学生联系上文内容——母亲艰苦的工作,建立积极情感,由此移情,组织语言。例如,有学生写道:“我鼻子一酸,攥着钱跑出去了。等到了门口,我背靠着墙,缓缓地蹲下。看着手中的钱,我的眼泪再也控制不住了。”从学生的寫作内容中可以看出,学生不仅想象了后续画面,还用简单的语言表达出了真挚的情感,便于与作者实现情感共鸣,加深对文本内容的理解。

(三)改写

改写是在想象力的作用下,对文章的文体、人称、结构等进行改写。改写的过程正是学生认知文本内容的过程,也是学生锻炼书面表达能力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学生会增强读写认知,提高课堂学习质量。在教学时,教师可以立足学生阅读情况,组织改写活动。

以《四时田园杂兴》为例,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在脑海中描绘了农家夏时的热闹劳动场景,了解了故事内容,感受到了诗人蕴含其中的情感。立足于此,教师提出改写要求:“请回顾古诗内容,将它改写为白话文,描述场景,表达情感。”在此要求的驱动下,学生迁移阅读所得与语言储备,尝试用自己的话语进行描述。如一个学生写道:“在天蒙蒙亮时,屋内传来一阵阵细细嗦嗦的声音。不一会儿,男女老少,打开家门,扛着锄头,走出来。伴随着日出,他们走向田野,除草,浇水,好一番忙活。在忙忙碌碌中,太阳要下山了,男女老少慢慢悠悠地向家走去……”

三、拓展阅读,延伸课堂读写结合于课外

(一)进行群文阅读

阅读文本是学生获取写作素材,学习写作方法的依托。与单篇阅读相比,群文阅读可以使学生进行大量阅读,丰富写作素材和写作方法[5]。据此,在实施读写结合教学时,教师可依据学生课内读写情况,利用一篇带多篇,或一篇带整本书等方式,引导学生进行群文阅读、写作,由此提高读写能力。

以《北京的春节》为例,这是“民风民俗”单元的一篇文章。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受教师的指导,了解了老北京的春节习俗,感受到了详略得当的写法,储备了读写经验。立足学生的课内读写情况,教师利用课后时间,向学生推荐相关文本,如《腊八粥》(冰心)、《花脸》(冯骥才)、《年》(朱慧颖)等,同时结合这些文本提出读写任务:“请大家利用课余时间,阅读这些文章,了解各地的民风民俗,以及作者描写民风民俗的方法。在学有余力的情况下,试着选用一种方法,描述本地某一节日风俗。”在此任务的驱动下,学生走进生活中,迁移课堂阅读认知,积极阅读,思索文本内容和写作方法等,建构良好的读写认知。此外,一些学生依据自身情况,尝试写作,做到了学以致用,加深了对阅读内容的理解,同时发展了写作能力。

(二)进行整本书阅读

整本书阅读是单篇读写和群文读写的拓展。在进行整本书阅读的过程中,学生会站在整体角度探究文本内容,顺其自然地了解写作方法、写作技巧等,有利于实现读写结合。对此,在实施课堂教学后,教师可提出读写任务,驱动学生进行整本书阅读。

以《鲁滨逊漂流记(节选)》为例,在课堂上,教师以教材为立足点,引导学生阅读选段内容。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了解了鲁滨逊的历险情况,感受到了鲁滨逊身上的美好品质。在课后阶段,教师为学生布置整本书阅读任务:“请大家利用课后时间,阅读《鲁滨逊漂流记》。在阅读的过程中,请利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鲁滨逊遭遇的种种险境,以及应对险境的方法。试着说一说鲁滨逊是一个怎样的人。”在如此任务的驱动下,学生发散思维,使用多样方式,如绘制思维导图、制作手抄报等,边阅读边梳理边书写,展现整本书内容,由此建构整体认知,同时自然而然地锻炼读思能力、读写能力,便于提高学习水平。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有效实施读写结合教学,可以为语文学科插上“双翼”,助推学生发展读写能力,提高语文学习质量。由此,在小学高学段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以阅读与写作关系为立足点,应用读写结合法,用好教材中的读写教学内容,多样方法地指导学生读写,鼓励学生拓展读写思维,借此使学生在读中学写,在写中学读,由此做到读写结合,扎实掌握所学,发展读写能力,提高学习质量。

参考文献

李东繁.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的应用探索[J].文学教育,2021(7):102-103.

王建军.提高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效果的策略[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1(7):269-270.

郭顺年.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法的整合实践阐释[J].科技资讯,2020,18(31):126-127.

范晓华.谈小学语文教学中读写结合的有效策略[J].华夏教师,2020(21):69-70.

李笋.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的构建[J].中国教育学刊,2020(S1):50-51.

作者简介:黄玉莲(1977.12-),女,福建漳州人,任教于福建省漳州台商投资区角美中心小学,一级教师,本科学历。

猜你喜欢
读写结合教学教学策略小学语文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甘肃教育(2020年14期)2020-09-11 07:58:08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甘肃教育(2020年4期)2020-09-11 07:42:16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甘肃教育(2020年22期)2020-04-13 08:11:14
探究小学语文课堂读写结合教学问题分析与教学策略
探究小学语文课堂读写结合教学问题分析与教学策略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