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国新,杨 帆,陈建豪,坤巴哈斯·沙合依,玉努斯·阿不都,何 波,张晓晓,张志新,马春江
(1.哈密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新疆哈密 839000;2.哈密市伊州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新疆哈密 839000)
梨形虫病是由梨形虫纲巴贝斯科巴贝斯属(Babesia)或泰勒科泰勒属(Theileria)原虫引起的血液原虫病总称[1]。由于这类原虫在红细胞内阶段呈梨形,所以被称为梨形虫。梨形虫病是以硬蜱为传播媒介的血液寄生虫病,主要表现稽留热、厌食、精神沉郁、贫血、黄疸、体表淋巴结肿大及血红蛋白尿等临床症状,严重时可导致动物宿主短期内死亡[2]。梨形虫病病原种类繁多,分布广泛,仅巴贝斯虫就有100多种[3-4]。自1957年Skraralo在南斯拉夫报道首例人感染巴贝斯虫以来,该病已经逐步成为一种世界性的人类新发寄生虫病,受到人们广泛关注[5]。泰勒虫主要分布在北美、南非等地区,在我国主要分布在西北、华北以及东北地区。梨形虫病被世界动物卫生组织(WOAH)列入须通报动物疫病名录[6-9]。
新疆是干旱、半干旱气候的多民族居住区,是全国最大的畜牧业基地之一,也是全国牛羊生产大区[10]。据报道[11-15],牛梨形虫病在新疆多个地区均有发生,且呈不同程度的流行。近年来哈密市时常出现散发性或地方流行性疑似牛梨形虫病,给当地养牛业造成不同程度的经济损失。2023年4月2日,哈密市伊州区某养殖场报告出现3头犊牛高烧不退。为了解病情基本情况,确定病因、病原来源及感染途径,及时诊治病情,哈密市和伊州区两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立即派专业技术人员赴现场开展流行病学调查。
根据《牛巴贝斯虫病诊断技术》(GB/T41556—2022)[16]和《牛泰勒虫病诊断技术》(NY/T3464—2019)[17],将表现为稽留热、厌食、精神沉郁、可视黏膜苍白、贫血、黄疸、体表淋巴结肿大、血红蛋白尿以及姬姆萨染色镜检阳性等情况之一的牛定义为疑似阳性病例。
采取现场调查走访的方式,察看该场的地理位置、周边环境、圈舍布局,询问牛场养殖背景,牛存栏、饲养管理、疫苗免疫、发病死亡、诊疗,牛场人员进出、动物及物资调运等情况,走访当地防疫人员、门诊兽医等,了解场点周边动物饲养情况、当地疫病流行与防疫情况,以及近期发生的其他相关事宜等信息;对病死牛进行实验室剖检,采集同群牛血液样品送实验室检测。
采集发病牛抗凝血5份(犊牛3份、成年牛2份)、同群牛抗凝血20份(均为成年牛),采用姬姆萨染色镜检方法,对全群采集的25份牛抗凝血样本进行初筛检测。
采用Excel软件、兽医流行病学调查与监测抽样计算器[18],对发病牛和病死牛等相关数据进行整理。
该场始建于2006年,以奶畜自繁自养为主,以销售牛奶、驴奶、羊奶为主要收入来源。牛发病死亡前,该场存栏牛25头(母牛17头、公牛8头)、驴16头、羊20只。该养殖场门口有一条硬化道路直通哈罗公路,周边为居民区或牛羊散养户,卫生条件一般,养殖环境相对封闭;养殖场饲养的牛、羊、驴等为分区混养,场内正中央为饲草集中区(图1)。饲喂的麦草主要来自安徽省,青贮饲料、苜蓿来自甘肃省;场区外半径2 km范围内牛羊均已代牧,没有发现牛羊异常或死亡现象。
图1 养殖场基本概况
2.1.1 饲养管理情况 该养殖场由夫妻二人管理,圈舍基础设施相对简陋,饲养模式为纯舍饲;每日饲喂青贮饲料约200 kg(混合添加适量小苏打和电解多维)、苜蓿2捆(约40 kg)、麦草20~30 kg,玉米、麸皮、油渣、豆粕等精料约200 kg;饮水为自来水,圈舍粪便每日清理1次,运动场粪便每半年清理1次;对圈舍每月使用二氯异氢尿酸钠喷雾消毒2次,对饲养奶牛全年使用伊维菌素驱虫2次。
2.1.2 诊疗、免疫情况 现场未查看到奶牛的诊疗、疫苗免疫记录,在堆粪处及牛体表发现较多蜱虫。据场主描述,该场近年来常有牛出现高烧、咳嗽、厌食和贫血等症状。近3年内共有11头成年母牛、9头犊牛出现类似症状,均治疗无效死亡(图2)。一直以来,该场按照伊州区“两病检疫”要求配合检测,未发现布鲁氏菌病和牛结核病疑似病例,每年配合兽医部门进行2次春秋季集中强制免疫,未开展其他疫病自主免疫。
图2 近3年该养殖场病死牛数量分布
2.2.1 临床症状 病牛瘦弱、高烧不退、精神沉郁、卧地不起,眼球外凸,眼结膜等可视黏膜苍白,肩前、腹股沟等处的浅表淋巴结肿大,贫血症状明显,并伴有咳嗽、流涎、惊厥等症状(图3)。
图3 病牛临床症状
2.2.2 剖检症状 肝脏肿大,呈现棕红色,有灰白色结节和暗红色病灶;脾肿大,被膜有出血点,髓质软化;肾肿大,有粟粒大暗红色病灶;黄疸,皮下组织胶样浸润,血液稀薄并伴有血凝不良;真胃和十二指肠有出血点和不同程度的溃疡灶(图4)。
图4 病死牛剖检症状
2.3.1 时间分布 2023年4月2日首次发现1头犊牛发病,4月5日新发现2头犊牛发病,4月8日2头青年牛发病,4月10日1头犊牛治疗无效死亡,4月15日2头犊牛治疗无效死亡,2头青年牛治愈(图5)。
图5 养殖场牛发病死亡时间分布
2.3.2 群间分布 养殖场仅奶牛舍发病,共有9头牛发病或检出阳性,感染率为36.00%(9/25)。其中公牛感染5头,感染率为62.50%(5/8),母牛感染4头,感染率为23.53%(4/17),公牛感染的比值比(OR)是母牛的9.60倍(95%CI:0.92~2.96);犊牛感染3头,感染率为75.00%(3/4),成年牛感染6头,感染率为28.57%(6/21),犊牛感染的OR是成年牛的87.20倍(95%CI:0.65~7.50)。具体情况见表1。
表1 不同性别、生长阶段牛发病情况
经检测,抽检的25头牛的抗凝血样品中,5头发病牛初筛检测结果均为牛梨形虫病疑似阳性;未表现临床症状的其他同群牛中,2头母牛、2头公牛初筛检测结果为牛梨形虫病疑似阳性(图6)。
图6 血液涂片姬姆萨染色镜检结果
结合牛发病时间、传播媒介和现场调查情况以及临床剖检症状和实验室检测结果,初步推断引起牛高烧不退,最终死亡的原因是梨形虫病。每年春季该地气候开始变暖,蜱虫逐渐活跃,而该场虽为舍饲,但养殖设施简陋,无防蜱虫叮咬设施,因此怀疑是病牛通过蜱虫叮咬感染了梨形虫。因感染牛未免疫梨形虫病疫苗,且确诊治疗不及时,导致牛感染后出现贫血、消瘦等发病症状,而刚出生的犊牛机体免疫系统还不健全,抗病能力差,因而出现死亡。
选用“血虫净”(主要成分是三氮脒),病牛按体重3.5~7.0 mg/kg,用注射用水配成5%~7%的溶液,颈部深层肌肉注射,3 d为1个疗程;配合“吖啶黄”(主要成份为黄色素),病牛按体重每次3~4 mg/kg,用生理盐水配成0.5%~1.0%溶液做静脉注射,3 d为1个疗程。此外,根据病牛的实际情况,配备地塞米松、安乃近、葡萄糖生理盐水、维生素C等药物联合用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人工摘除和喷洒敌百虫、螨净等杀虫药,以及对牛皮下注射伊维菌素等措施,全面开展灭蜱工作。同时,对未表现临床症状的牛只全部进行疫苗免疫,并定期开展环境消杀、药物预防等工作。
梨形虫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很高,对畜牧业构成巨大威胁[19]。引起梨形虫病流行的主要因素分别是病原梨形虫、传播媒介蜱和易感动物。环形泰勒虫分布范围广,在新疆、内蒙古、宁夏、甘肃、河北、陕西、河南等地均有分布[1];可引起多种脊椎动物发病,主要为牛、羊、马等家畜和野生动物,偶尔也可感染人类[20]。不同的梨形虫需要特定种属的蜱作为传播媒介,有些梨形虫(如牛巴贝斯虫)有多种媒介蜱,有些种类的蜱可同时传播多种梨形虫[21-22]。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统计,每年世界上因蜱或蜱传病感染的动物多达5亿头,蜱及蜱传原虫病每年对畜牧业造成约70亿美元的经济损失,治疗费用高达139亿~187亿美元[23]。
据《哈密地区动物疫病志》记载,哈密市牛梨形虫病年发病率为12.5%,致死率达32.2%。结合2023年哈密市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了解到近3年来哈密市牛养殖户因疑似梨形虫病造成的经济损失十分惨重,按当时市场价估算,损失最大的可达40万元/户。
据调查了解,该场近3年内每年5—8月天气转暖季节,都有牛只发生稽留热、厌食、精神沉郁、可视黏膜苍白、贫血、黄疸等疑似梨形虫病症状,畜主凭借以往经验进行对症治疗,治疗效果往往较差。因2023年4月哈密市较往年气温转暖早,疑似病例在4月份就开始出现。该养殖场周边养殖场户的养殖量相对较小,基本具备有效的硬隔离措施,暂未发现疑似感染情况。该养殖场消毒、驱虫等生物安全防控措施落实不到位,设施设备相对简陋,路面硬化效果较差,牛粪便及污物清理不彻底,环境中蜱虫较多,导致牛被蜱叮咬感染梨形虫而发病。
采集的25份抗凝血经姬姆萨染色,镜检筛查初步发现共有9头牛疑似感染梨形虫。其中,发病的5头牛选用梨形虫病治疗方法进行针对性治疗,其中3头犊牛因发现不及时,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且机体免疫系统发育尚不完善,抵抗力较弱,以及药物毒性作用明显等因素,最终治疗无效死亡。死亡的犊牛剖检后发现,心肌呈线状出血,肝脏、脾脏有不同程度肿大,肝脏和肠管黄疸严重,真胃黏膜有溃疡灶等,剖检症状与牛梨形虫病剖检症状符合度较高;2头青年牛治疗效果良好,治疗后恢复健康。全面开展灭蜱工作和临床健康牛疫苗免疫后,没有发现新发病例。干预治疗措施间接验证了牛的发病死亡是感染了梨形虫的病因假设。
针对该养殖场现状,提出以下建议:一是尽快清理圈舍堆积的粪便,扩大硬化地面面积,圈舍1 m以下墙壁均用生石灰粉刷并填补缝隙,保持饲养环境清洁,并用敌百虫、螨净等杀虫药全面灭蜱;二是采用人工摘除、生物防治和杀虫药喷洒等方法,彻底清除牛体表和环境的蜱虫,降低蜱传疾病的传播风险;三是对未表现临床症状且血液涂片镜检为阴性的牛进行疫苗免疫;四是加强饲料营养和微量元素补充,提高牛机体免疫力。
受调查人员数量不足、科研条件限制等多种因素影响,此次调查未涉及细菌学和病毒学检测,尚不能排除与其他病原混合感染的可能;未进行分子生物学检测,未对感染虫株种属进行鉴定,未进一步调查地方虫种流行情况;由于该场的羊和驴未表现出异常症状,且检测涉及多种检测试剂盒,未进行羊和驴的感染检测,故不了解其他家畜的梨形虫感染情况,提示其他家畜也应做好灭蜱措施。
经调查分析及治疗验证,推断该场牛发病死亡是由于养殖场设施简陋,蜱虫叮咬牛只感染了梨形虫所致。建议养殖场尽量采取封闭圈舍饲养,并保持圈舍整洁,同时加强饲养管理和动物疫病防控相关知识的学习,增强生物安全防控意识,防止梨形虫病事件再次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