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性领导理论指导下干预模式对心功能不全合并高血压患者的影响

2023-10-12 09:23李晓祎陈卫平
齐鲁护理杂志 2023年19期
关键词:适应性心功能高血压

肖 晖,李晓祎,陈卫平

(1.赣县区人民医院 江西赣县341100;2.万载县人民医院)

高血压发病率较高,在中老年群体中较为常见,长期高血压可增加心脏负荷,随着病情的发展,患者心肌耗氧量增加、舒张功能减弱、顺应性变差导致总体体液量及心脏前负荷增加,对心血管系统产生不利影响进而引发多种并发症[1]。心功能不全合并高血压对患者生活造成较大影响,可导致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因此需对心功能不全合并高血压患者实施有效护理,以提升治疗效果与改善预后情况。适应性领导理论于1994年被提出并于2010年逐步应用于医疗领域[2],该理论认为慢性病患者院外需面临包括护理技能与适应能力两方面的挑战,前者可通过提供专业知识与技能指导患者进行解决,而后者则需护理人员对患者及其主要照顾者进行引导,使双方适应新环境以便于不断学习新知识、改变不良行为[3]。目前对心功能合并高血压患者的干预主要为健康指导,忽视了患者及主要照顾者因生活方式改变所要接受的适应性挑战,为使患者提升自我护理能力与适应生活方式的改变,本研究采用适应性领导理论指导下干预模式对心功能不全合并高血压患者进行干预。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回顾性分析赣县区人民医院心内科于2019年3月1日~2021年3月31日收治的87例心功能不全合并高血压患者临床资料。纳入标准:①符合《国家基层高血压防治管理指南》中的诊断标准且经心电图、心脏彩图检查确诊为心功能不全合并高血压者;②临床资料完整者。排除标准:①近期参与过相关试验者;②合并有严重的精神障碍使试验无法顺利进行者;③合并肾、脑等功能障碍者;④合并血液或免疫系统障碍者。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43例和观察组44例。对照组男24例、女19例,年龄48~78(63.38±4.21)岁;心功能分级:Ⅱ级13例,Ⅲ级18例,Ⅳ级12例;收缩压(SBP)152~187(166.43±10.15)mm Hg(1 mm Hg=0.133 kPa),舒张压(DBP)92~124(107.43±5.31)mm Hg。观察组男26例、女18例,年龄50~79(64.79±4.33)岁;心功能分级:Ⅱ级14例,Ⅲ级19例,Ⅳ级11例;SBP 152~187(166.43±10.15)mm Hg;DBP 92~124(107.43±5.31)mm Hg。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指导,由护理人员向患者及主要照顾者发放健康教育手册,根据既往经验制订患者管理目标表及居家锻炼具体内容,指导主要照顾者辅助患者进行日常活动;强调坚持治疗及复查的重要性,告知患者服药时间、方法并嘱咐患者按时服药、定期复查;护理人员定期进行电话随访,对患者治疗情况进行记录,解答患者疑问并给予正确指导。观察组采用适应性领导理论指导下干预模式,具体内容如下。①成立心功能不全合并高血压管理专项小组:由6名医护人员组成,包括4名护理人员、1名专科医生与1名心理咨询师,小组所有成员均具备5年及以上工作经验。②建立档案:由护理人员对患者临床资料及疾病情况进行收集并建立管理档案。③制订方案:小组成员通过既往经验与查阅相关文献,以适应性领导理论为指导思想,与患者及主要照顾者共同制订干预方案,方案制订流程共分为3个阶段。a.症状监测与评估:由4名护理人员与患者进行充分沟通,对患者基本情况、现阶段问题、适应性领导干预个性化需求进行充分了解;b.挑战性质识别:明确患者面临的挑战性质为混合型、适应性还是技术性;c.具体干预措施制订:由医患双方根据前两个阶段的结果挑选合适的干预模块(心理干预、躯体症状管理、用药管理、社会干预)构建干预方案。④方案实施: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适应性领导力指导干预。a.准备期。由小组护理人员为患者讲解干预内容、意义、目的和过程,并告知患者及照顾者固定随访时间。b.实施期。根据干预方案实施个体与团队辅导相结合的方式,根据不同阶段的挑战性质与内容了解患者及主要照顾者的适应性领导技能掌握程度,并对干预模块进行动态调整。心理干预模块:采用情绪调适技术引导患者正确认识自身疾病,通过提升患者积极情绪易激发自我效能,疏导患者因疾病产生的内疚与自责感;躯体症状管理:护理人员指导患者及照顾者掌握测量血压的正确方法,嘱患者定期进行血压测量与记录,便于发现血压异常变化情况;用药管理:护理人员向患者讲解高血压、心功能不全及治疗相关知识,强调按时服药的重要性,告知照顾者督促患者形成合理的作息规律、加强锻炼、提高身体素质;社会干预:鼓励患者正确表达自身情绪与积极参与健康讲座、社会活动、科室病患交流会,并指导照顾者对患者情感需求进行回应。由小组成员组织患者进行每周1次的团体辅导,可按照患者自身需求进行个体咨询。所有模块干预频次为第1个月进行1周1次的门诊随访与个体咨询,2周1次的团体辅导,第2个月门诊随访与团体辅导均为2周1次,第3个月进行2周1次的门诊随访与1个月1次的团体辅导。两组干预时间均为3个月。

1.3 观察指标 ①自护能力:采用自我护理能力测量表(ESCA)[4]判定患者自护能力,ESCA包括4个总指标、43个条目,总分172分,分数越高表示自护能力越强。②心理状态: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与焦虑自评量表(SAS)[5]判定患者心理状态,SDS评分共20个指标,评分<53分为正常、53~62分为轻度抑郁、63~72分为中度抑郁、>72分为重度抑郁;SAS评分包含20个指标,评分<50分为正常、51~59分为轻度焦虑、60~69分为中度焦虑、>69分为重度焦虑,分数越高表示心理状态越差。③自我管理能力:采用慢性病自我管理研究量表(CDSMS)[6]判定患者自我管理能力,CDSMS包括自我管理行为与自我效能2个分量表、21个条目,分数越高表示自我管理能力越强。④生活质量:采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7]评价患者生活质量,SF-36包括8个总指标,共36个条目,每项满分为100分,分数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好。

2 结果

2.1 两组干预前后ESCA评分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干预前后ESCA评分比较(分,

2.2 两组干预前后SDS、SAS评分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干预前后SDS、SAS评分比较(分,

2.3 两组干预前后CDSMS评分比较 见表3。

表3 两组干预前后CDSMS评分比较(分,

2.4 两组干预前后SF-36评分比较 见表4。

表4 两组干预前后SF-36评分比较(分,

3 讨论

相关数据调查显示,我国老年人群高血压患病率约为49%,且呈逐年上升趋势[8]。由于高血压在早期无显著症状易被患者忽视,错过最佳治疗时间,加之多数高血压患者出现的血脂异常易造成血管内皮组织受损,进而引发心脑血管疾病等多种并发症[9]。故心功能不全在高血压患者中较为常见,其发病机制为心室长时间负荷及心肌出现原发性损伤,造成射血功能受损或心室充盈。心功能不全合并高血压患者以老年人居多,且病情变化快、病程长、发作反复,易导致患者死亡,因此对心功能不全合并高血压患者不仅应进行对症治疗,采取有效护理措施对患者病情改善同样重要。适应性领导理论可在具体情境下对慢性疾病轨迹及医患双方所面临的挑战进行指导监控,以期为慢性病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构建新思路[10]。现阶段该理论逐渐被应用于疾病管理、医疗体系中,为使心功能不全合并高血压患者获得更加高效可靠的干预方式,本研究以适应性领导理论为指导对患者进行干预。

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观察组ESC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SDS、S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以适应性领导理论为指导进行干预可提升患者自护能力与改善心理状态。小组成员在干预期间对患者实施动态化监测,并根据患者行为调整干预针对性与持续性,由护理人员推动患者及照顾者参与适应性挑战,让患者在此过程中形成良好的健康行为,以达到改变患者的疾病认知、提升治疗态度与坚定信念的目的[11]。另外,适应性领导理论强调患者、照顾者及医护三方相互作用的重要性,通过三方共同合作发展患者的适应性技能,促使患者作出适应性改变,进而提升患者自护能力并减轻心理负担。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观察组CDSMS评分、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以适应性领导理论为指导进行干预,可提升患者自我管理能力与生活质量。传统干预方式流程固定、形式死板,常忽略患者对外界环境的适应性,从而导致患者缺乏健康意识,治疗依从性降低。以适应性领导理论为指导通过构建多学科团队为患者构建专业的心功能不全与高血压相关护理指导,促进患者进行有效自我管理,小组成员通过门诊随访、团队辅导的方式进行医患沟通,有利于信息实时共享,提高了患者疾病认知,进而使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生活质量得到提升。但本研究仍存在不足,如在实施干预过程中忽略了家庭收入、工作环境等对患者的影响,其次本研究所纳入的样本量较少,导致结果可能存在一定误差,后续将通过完善干预方案与增加样本量的方式对结果作进一步探究。

猜你喜欢
适应性心功能高血压
谷子引种适应性鉴定与筛选初报
全国高血压日
健全现代金融体系的适应性之“点论”
如何把高血压“吃”回去?
高血压,并非一降了之
心功能如何分级?
大型飞机A380-800在既有跑道起降的适应性研究
中西医结合治疗舒张性心功能不全临床观察
冠状动脉支架置入后左心功能变化
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与慢性丙肝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