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 梅 刘 艺 李曼珊 蒙 丽 李 燃 黄 涛 肖雪梅
1 贵州省贵阳市第二人民医院 550000; 2 贵阳市妇幼保健院; 3 贵阳市南明区妇幼保健院
我国产妇的产后抑郁率大约是15%[1]。产后抑郁症的危险因素包括孕产妇年龄、产科、心理以及家庭等多方面[2]。近年来,饮食指导对产后抑郁的改善作用逐渐被临床所关注[3-4]。由于我国饮食模式的多样化,鲜有文章就具体的饮食模式和抑郁的关系展开研究。本文通过调查贵阳市部分地区孕妇的饮食情况,通过数据分析,探讨产妇饮食模式与抑郁、焦虑的关系。
1.1 调查对象和内容 2020年4月1—30日,通过电子问卷抽样调查居住在贵阳市南明区分娩42d左右的产妇,共收回1 426份问卷,其中有效问卷1 203份。所有被调查产妇均阅读或被告知了问卷说明,自愿参与本次问卷调查。本调查得到贵阳市妇幼保健院伦理委员会审批。调查内容主要包括营养情况、心理状态(包括PHQ-9抑郁量表、GAD-7焦虑量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按照各自评分标准,PHQ-9量表得分5、10、15、20,分别为“轻度”“中度”“重度”“极重度”抑郁程度的分界线。GAD-7得分5、10、15分别对应代表“轻度”“中度”“重度”焦虑程度分界值。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得分≥9分者诊断为产后抑郁。
1.2 统计学方法 采用SAS9.2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两水平变量时采用非参数Wilcoxon秩和检验,多水平变量采用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方法判断饮食模式,根据因子得分将饮食模式分为三组(低分组、中分组、高分组),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饮食模式与产妇焦虑和抑郁的关系。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一般情况 产妇年龄17~45岁,平均年龄(28.91±4.76)岁。PHQ-9抑郁量表平均分为(4.63±4.64)分,500例产妇有抑郁情绪,占41.56%;GAD-7焦虑量表平均分为(3.27±4.09)分,363例产妇有焦虑情绪,占30.17%,其中重度30例,占比2.49%;爱丁堡量产后抑郁量表平均分为(6.23±6.04)分,380例产妇有抑郁情绪,占比31.59%。
2.2 饮食习惯与产后抑郁、焦虑的单因素分析 每日进食餐数一日三餐及以上、蔬菜、豆制品、蛋类、肉类、奶类、水果、动物内脏、坚果摄入次数较多者抑郁、焦虑、产后抑郁得分较低(P<0.05);不吃火锅、奶茶和油炸食品者抑郁、焦虑、产后抑郁得分较低(P<0.05);主食每日摄入3次及以上者抑郁和焦虑得分较低(P<0.05)。见表1。
表1 各饮食条目与抑郁、焦虑得分关系(分)
2.3 饮食模式与抑郁焦虑情绪的多因素分析 使用因子分析归纳出产妇饮食模型。产妇饮食模式可分为3种类型,第一种为“高蛋白”型,以蛋制品、豆类、奶类、肉类、坚果、肝脏、水果为主;第二种为“传统”型,以主食、蔬菜为主;第三种为“高油高脂高糖”型,以火锅、奶茶、油炸食品、肝脏为主。非条件Logistic回归显示,相比于低分组,中分组及高分组的“高蛋白”型饮食均为焦虑、抑郁及产后抑郁的保护因素(P<0.05);相比于低分组,中分组的“传统”型饮食为焦虑、抑郁及产后抑郁的保护因素(P<0.05)。见表2。
表2 饮食模式与抑郁、焦虑、产后抑郁的多因素分析
3.1 较差的饮食习惯和抑郁焦虑相关 本研究第一个发现是较差的饮食习惯和抑郁焦虑相关。饮食不规律表现在进餐次数减少,主食、蔬菜、豆制品、蛋类、肉类、奶类、水果、坚果摄入频次较少,火锅、奶茶、油炸食品的摄入频次更高。国外研究有同样的发现,产后更健康的饮食习惯可能降低抑郁[5];新加坡GUSTO研究发现产后1个月的蔬菜、水果、豆类摄入可以减少抑郁和焦虑[6]。国内相关研究中,那晓娜等[7]发现产后饮食限制可能直接导致产后抑郁;何萍等发现产后饮食不满意、人际关系差是产后抑郁的主要危险因素[8]。
3.2 饮食模式和抑郁焦虑的关系 饮食模式分析是目前国内外较为新颖的研究方法。本研究参考国内同类研究,通过对饮食习惯的半定量研究,总结出“高蛋白”“传统”“高油高脂高糖”3种饮食模式[9]。其结果显示中、高等程度的“高蛋白”型饮食以及中等程度的“传统”型饮食与较低的焦虑、抑郁及产后抑郁程度相关。多项研究表明了健康饮食与产后的抑郁焦虑症状及得分呈负相关。如希腊的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表明以“水果、豆类、坚果、乳制品、鱼和橄榄油”为特征的“健康饮食”模式与较低的产后抑郁得分相关[10],一项日本的横断面研究显示以“绿色蔬菜、菇类、海产品”为特征的“健康饮食”以及以“大米、味噌汤”为主的“日本料理”都可能与产后抑郁呈负相关[11]。有关以主食和蔬菜为主的中国“传统型”饮食模式与产后焦虑抑郁的关系研究数量较少,相关研究多以全谷物与精制谷物的摄取频率对比,以探讨谷物摄入对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12]。
综上所述,产妇的饮食模式和抑郁焦虑相关。建议采用灵活多样的健康宣教方式,指导产妇的饮食及运动,同时,考虑到饮食与心理健康的双向影响和相互作用,在对产妇进行营养教育时应充分考虑产妇的心理健康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