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探究
——一次同课异构活动的感悟与启迪

2023-10-12 01:51凌朝富
初中生世界 2023年12期
关键词:读后教学活动环节

■凌朝富

阅读教学是初中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 年版)》指出,阅读教学不仅要“指导学生学习不同文体特有的语篇结构和语言特征,关注语篇的各个组成部分及所用语言是如何表达意义的”,还应“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语篇知识有效获取和传递信息,表达观点和态度”。但当前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仍存在着一些低效现象,如教学目标定位不清、教学活动单调乏味、教学步骤缺少关联等。本文以江苏省扬州市中学英语课外阅读课评优活动为例,对参赛的7位教师进行课堂观察,分析亮点、剖析不足,并总结提升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有效性的几点建议。

一、教学内容分析

参加比赛的7 位教师均选择夹叙夹议类课外阅读文章A Father and A Son作为执教篇目。该文以第一人称,记叙了一对社会地位不高的黑人父子在往来于机场航站楼和登机口之间的免费列车上一路欢声笑语的情景,由此引发了作者对家庭教育问题的一系列思考。文章的记叙部分用词朴实、语言生动,描绘了一幅父子相伴的温馨画面;议论部分用词凝重、意味深长,体现了作者对家庭教育问题的深度关切。

本课的教学难点主要集中在以下两点:一是对文章主题的把握,即“陪伴是最佳的教育方式”;二是对句子隐含意思的挖掘,如从父亲的言语中看出他对列车之旅淡淡的厌倦,却又耐心地陪伴儿子,等等。

二、教学过程比较分析

课堂观察重点关注课前导入的趣味性、相关性、高效性,文本解读的多样性、层次性、思维性,读后拓展的目标性、开放性、反馈性,从这些维度出发,分析执教教师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1.读前导入环节

在读前导入环节,教师通常要围绕文本话题设计问题,激活学生原有的认知,使之与即将要学习的新知识之间建立联系,为阅读扫除障碍。常见的导入方式包括经历分享、主题讨论、内容预测和背景铺呈等。

赛课活动中,7 位教师均设计了丰富多彩的导入活动,激活学生的阅读热情。如,一位教师在课前播放了一首名为Father and Son的英文歌曲,同时在大屏幕上播放自己和儿子去各地旅游的照片,接着让学生分享自己与父母的“有爱”的经历,从而顺利引入文本的主题。但也有一位教师只关注到了“父与子”的关系,窄化了文章亲子关系的主题。

2.文本解读环节

文本解读是阅读教学的核心环节,是学生结合背景知识和语篇信息进行阅读理解的重要过程。教师应深入分析文本,引导学生在反复阅读文本的过程中形成对文本的感知、理解和评价。常见的教学活动主要包括略读、概括段落大意、理解具体细节、学习词汇和语法、分析篇章结构、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等。

7 位教师都设计了不同形式的教学活动,以培养学生的阅读技能,训练学生获取和理解信息的能力。如,一位教师利用思维导图带领学生理解文章隐含的三组对比信息,从而揭示了文章的主题。这种直观、简洁的练习形式对学生理解文本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但也有一位教师设计了看视频回答问题和听录音模仿诵读的教学活动,这些活动设计并非指向学生阅读技能的培养,因此偏离了阅读课的教学目标。

3.读后拓展环节

读后拓展环节是教师引导学生由浅层次到深层次理解的过程,是信息的输入和反馈的过程,是阅读教学的升华。合理的读后活动应是开放的,能够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见解,有助于强化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7 位教师均设计了相应的读后活动,形式有口头讨论、撰写摘要、话题写作等,多数教师的活动设计能够达到巩固教学效果的目的。但总体来说,在反馈性方面还存在着学生的读后活动成果没有时间展示或评价的现象,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前两个环节活动过多、用时过长;二是部分教师设计的读后活动与前面的环节缺少内在联系,导致学用脱节;三是教师忽略了学情分析,没有对难度较大的读后活动设计支架,导致多数学生无法及时完成。

三、教学改进建议

1.精准定位教学目标,使阅读教学有高度

英语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实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有机统一”,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设计时,“既要关注知识、能力和学习策略的培养,又要关注学生情感态度的发展”。本次赛课活动中,个别教师由于教学目标定位不准,致使阅读教学的高度不够。比如,一位教师在文本解读环节播放了“陪伴”主题的公益广告视频,并让学生讨论,但这一教学活动未能培养学生的阅读技能。又如,3位教师在文本解读环节设计了标准化习题,两位教师在读后拓展环节对学生进行了读写任务题型指导,这些教学活动设计难以使学生的情感与文本的主题形成共鸣,使学生感受不到文本中流露出的深厚情感。

2.巧妙优化读前环节,为导入活动选角度

学生在进行长篇阅读时容易产生焦虑心理,如果教师不进行有效引导和铺垫,则难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因此,读前活动直接关联整节课的效果。读前活动应兼顾以下三个维度:一是趣味性,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二是相关性,能激活学生头脑中的图式知识;三是高效性,读前导入不宜拖沓,要为后续的文本解读和读后拓展留足时间。

3.合理规划文本解读,让问题设计有梯度

高效的文本解读是通过一系列的问题设计逐步实现的。有效的问题设计应凸显主线,帮助学生把握文本的核心信息;应环环相扣,帮助学生理清作者的行文思路;应梯度分明,使学生遇到难度较大的问题时不感觉突兀。此外,问题规划是否合理还取决于展示型问题和参阅型问题的比例是否恰当。展示型问题不宜过多,要为参阅型问题的解决提供铺垫;参阅型问题要立足文本,能真正起到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作用。

4.精巧构思读后环节,让拓展活动有深度

读后环节是文本解读的延伸和拓展。读后环节既要关注文本知识,又要关注思维训练。活动设计要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知识水平,有助于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能力,促进学生发现、思考和解决问题。因此,读后环节要有一定的深度,源于文本又高于文本,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本次赛课活动中,有3位教师让学生为文本故事撰写摘要和主题介绍,这类活动虽然能起到巩固文本理解的作用,但开放性不强,拓展不深,不能有效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不妨让学生代替“儿子”在长大后给“父亲”写一封感恩信,内容包括回忆童年时和父亲在机场坐火车的场景以及父亲的陪伴对自己人生的影响。

5.重视搭建语言支架,为学生展示降难度

问题设计是否有效是文本解读成功与否的关键。有效的问题设计应尽量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使学生既不感到过于简单,也可以通过深入的思考和教师的引导找到答案。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充分考虑学情,为学生的展示搭建支架。支架可以由教师通过引导、举例、提示等方式为学生搭建,也可以由学生通过小组活动等合作学习方式相互搭建。在本次赛课活动中,由于缺少支架而引起课堂冷场和气氛沉闷的现象偶有发生。比如,个别教师在设计较难回答的参阅型问题时,缺少必要的话语引导和提示,也未安排小组讨论;个别教师在学生回答问题不完善时,并未通过追问、点拨、反馈等方式提供支架,而是直接公布答案,错过了提升学生阅读思维能力的良机。

英语阅读教学必须以新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为指引,关注学生、深挖文本,注重每个教学环节的有效性,切实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表达能力等综合素养。

猜你喜欢
读后教学活动环节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必要的环节要写清
虔诚描绘精神的富足——《张富清传》读后
在农民需求迫切的环节上『深耕』
如何构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
知无不言,言有不尽——《“夜无故入人家”——不应忽略的那一面》读后
现代学徒制管理模式及其顶岗实习环节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活动设计探讨
黄裳《劫饬古艳》读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