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里夫人(后文简称夫人),本名玛丽·斯可罗多夫斯卡,婚后随夫姓,改名玛丽·居里,世称“居里夫人”。她是法国著名波兰裔科学家、物理学家、化学家,也是为数不多的两获诺贝尔奖的人。
爱因斯坦说:“在所有的世界著名人物当中,玛丽·居里是唯一没有被盛名宠坏的人。”的确如此,夫人将自己毕生获得的丰厚奖金,赠给科研事业和战时的法国;而将那些象征荣誉和名望的奖章,送给6岁的小女儿去当玩具。
甚至,耗费了夫妇大量时间和金钱,提纯的1分克镭,夫人也捐赠给实验室。她说:“科学属于全人类,任何人不能私有化。”金钱不要!名声不要!科研结果也不要!那么,各位聪明的读者,大家觉得夫人她要什么?
答案似乎可以在中国唐诗中找到:“举世都为名利醉,伊予独向道中醒。”没错,居里夫人毕生追求的就是心中的“道”——科学理想!(叙议结合,一问一答,因果论证。)
1867年,居里夫人出生在波兰华沙的一户教师家庭。父亲的智慧和母亲的灵巧,让夫人从小就对科学发生了濃厚的兴趣。24岁风华正茂的夫人,远赴巴黎大学求学。期间表现出她极高的学术造诣。毕业后,她爱情事业双丰收。随后,居里夫妇的科研在娄蒙路的小棚屋里悄然展开。
环境恶劣,设备落后,工序繁琐,强度极大……夫妇俩的女儿艾芙,曾在传记里心疼地感慨:“母亲一个人就是一家工厂!”读者朋友(幽默的叙述口吻与读者的互动,增强了传记的趣味性),以为是运用了夸张和比喻的修辞。实际上,这种描述很好地体现了科学的严谨和实事求是性。请看一组数据:
居里夫妇用近四年的时间,1500个日日夜夜,经过几万次的提炼,处理了数吨矿石残渣,终于得到0.1克的镭。这极漫长的时间投入,极繁复的手工操作,极海量的原料处理,对比极微小的收获,莫不就是东方谚语“大海捞针”的真实写照?(叙议结合,对比论证)
镭的发现,让居里夫人实现了科学的理想,同时,镭也无情地残害了她的健康。居里夫人因受镭的长期放射性影响,身患恶性贫血症,于1934年7月,悄然离世,享年67岁。
那被誉为“美丽颜色”的镭,融入了一个女子美丽的生命和不屈的信念。
那蓝色的荧光,照亮了人类原子时代的天空。正像前文唐诗后两句所言:“他时定是飞升去,冲破秋空一点青。”科学的天国,居里夫人如恒星一点,永耀寰宇!(呼应前文,升华情感)
总评
文章补充了课文《美丽的颜色》没有的内容,拓宽了写作的思路,给读者增加了阅读的积累,也让读者对居里夫人的理解更深一步。本文体现了评传特有的写作特色,既有居里夫人一生时间线索的梳理和重要历史节点的罗列呈现,又加入了大量作者对人物的评价。尤其是评价内容的呈现,采用了现代小说作者与读者对话互动的方式,把读者裹挟进来,打破了作者与读者的界限,获得了一种别致的审美体验。
文中唐诗的引用,既点明了主题——为科学献身,又使文章语言典雅丰富,西方传主、东方语言产生了跨文本的跳脱新鲜感。当然,有人对此略觉牵强生硬,这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