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几年高等教育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高校固定资产规模也在不断增长,怎样对固定资产投入、使用、退出等环节进行规范管理,是当下高校日常管理中急需解决的问题。为了有效提升高校固定资产使用率,本文基于内部控制的高校固定资产管理要点进行深入研究,首先阐述了高校固定资产相关概述和基于内部控制的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意义,然后介绍了基于内部控制的高校固定资产管理问题,最后提出了强化固定资产管理意识、优化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创建常态化风险评估机制、提升风险识别和预警能力,根据风险点制定防控措施、对内部控制流程进行规范,促进信息化建设、创建内部联动机制这几个管理要点,希望可以提供给相关人员一些参考意见。
关键词:内部控制;高校;固定资产管理
引言
高校固定资产,是高校开展教学活动、科学研究、行政管理等工作的物质基础和首要條件。高校想要获得长远发展,需要做好固定资产管理工作,而该项工作是非常艰巨的,涉及到的内容较为广泛,需要高校领导、各个部门之间互相协作,在一定监督机制下,保证该项工作有序、正常的开展。相关研究显示,部分高校在固定资产管理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导致教育经费流失、浪费等。基于此,在实际工作中,高校需要细化现有的固定资产管理体系,对管理流程进行优化,对管理隐患进行消除,提升固定资产内部管理水平。与此同时,高校需要优化完善内部控制制度,通过内部控制和固定资产管理这两项工作的全面融合,保证固定资产存置安全、利用有效,最终实现提升高校固定资产管理质量和效果。
一、高校固定资产相关概述
高校资产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第一流动资产,第二固定资产,第三无形资产,第四对外资产,其中高校固定资产通常是在教育教学中常用的实物资产。高校固定资产主要有六种类型,分别是土地、房屋、构筑物;通用设备;专用设备;文物和陈列品;图书和档案;家具、用具、装具、动植物。
二、基于内部控制的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意义
在高校总资产中,固定资产的占比是较高的,加强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可以有效提升固定资产的利用率,避免固定资产浪费与流失。在高校固定资产管理中,涉及到诸多环节,如采购、使用、调拨、日常维护、盘点、报废等。基于内部控制,高校对固定资产管理各业务流程进行重新审视,可以有效提升高校固定资产管理质量,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基于内部控制开展高校固定资产管理,优化内部控制制度,可以促使管理人员开展工作有制度依据[1]。第二,对固定资产管理各环节的内控风险点进行分析、识别,创建完善的风险预警机制,制定风险防控策略,可以有效降低风险发生率,以防高校固定资产浪费与流失[2]。实际上,内部控制并不是一种目的,而是一种管理方式,基于内部控制开展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可以保证该项工作合法、合规,提升固定资产利用率、保值率,促使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更加高质量、高效的运行。
三、基于内部控制的高校固定资产管理问题
(一)内控环境不理想
在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中,良好的内控环境是非常关键的。现阶段,部分高校在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中,其内控环境并不理想,进而严重影响到了固定资产管理效果。首先,资产管理意识薄弱,相关人员专业性不足。在高校固定资产管理中,很多管理人员都是教师、教辅人员兼职,工作重点并不在固定资产管理方面,而是在教学活动、科研活动等方面,这些人缺乏专业性[3]。其次,在制度体系方面有待完善。部分高校在固定资产管理方面缺乏完善的制度,导致管理人员没有开展工作的依据。最后,管理架构设置不够完善,存在不相容岗位职责不分离问题。高校的固定资产类型较多,管理涉及到的业务部门也较多,如果没有统一的归口管理机构,会导致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无序、分散。并且,在实际工作中,由于不相容岗位职责分离的落实并不规范,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到高校固定资产的管理效果。
(二)风险评估不到位
根据相关调查显示,部分高校缺乏风险防范意识,在风险预警和风险预判方面能力也相对较弱。这些高校在实际工作中仅仅会制定内控手册,汇编内控制度,忽略了定期开展风险评估工作,这会影响到固定资产管理效果[4]。还有部分高校虽然每年会进行风险评估,但是很少关注后续的整改问题。此外,在评估时大多都是财务部门、审计部门组织开展,其更加关注经济业务层面的风险评估,很少关注固定资产管理的风险评估。
(三)控制活动执行力有待提升
在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中,控制活动是非常重要的内容,其直接影响到内部控制的整体效果。根据相关调查显示,很多高校利用了相关控制手段预防业务风险,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存在执行力较差的情况。如在采购环节中,没有开展科学论证,以至于没有根据院系、部门的实际需求对采购计划进行制订,发生随意购置的情况[5]。如在使用环节中,调拨存在一些问题,有需求的院系、部门没有使用到相关固定资产,出现资产浪费的情况。如在验收环节中,存在形式化问题、验收不及时等问题,导致固定资产不符合使用需求。如在盘点环节中,时间较为随意,内容仅仅是针对新增的资产,导致盘点工作质量较低。
(四)内部信息和沟通不及时
现阶段,很多高校都有自身的固定资产管理信息系统,且实现了网络升级,管理人员可以在系统中对固定资产进行录入、调拨、处置等操作[6]。但是,根据相关调查显示,有部分高校随意调拨固定资产,没有在系统中对调拨情况进行及时更新,以至于很难实现实时动态化管理固定资产。此外,该系统和账务系统之间没有进行对接,在工作中需要依靠大量人力,两个系统之间的信息共享较差,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到了固定资产管理效率。
(五)内部监督力量较为薄弱
在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中,归口管理部门需要日常监督、检查固定资产分管部门的管理情况,分管部门需要指导和监督资产使用单位的日常资产管理、维护。但是在具体工作中因为高校固定资产种类多、规模大,管理人员有限,在内部监管方面很难对自身的职责进行履行。此外,在实际工作中,建设项目审计、经济责任审计是内审的主要内容,忽略了日常审计监督固定资产管理情况,导致内部控制很难发挥出自身的优势和价值。
四、基于内部控制的高校固定资产管理要点
(一)强化固定资产管理意识,优化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想要有效提升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水平,在实际工作中需要落实统一领导、归口管理、分级负责、责任到人的管理体制。与此同时,需要创建完善的管理体系,由归口管理部门对固定资产的管理进行统筹和监督,由各资产分管部门对不同类别的固定资产进行分管,由各院系对固定资产进行日常管理和维护。在该种管理体系下,可以有效提升固定资产管理水平。并且,高校需要注重宣传和培训工作,强化相关管理人员的固定资产管理内控意识,提升其执行能力。归口管理部门需要结合高校实际情况,创建且不断优化管理制度,其中包括固定资产管理、出租出借、固定资产处置管理等,促使管理人员工作时有可靠依据。此外,相关部门需要对内部控制关键岗位管理手段进行拟定,明确划分固定资产管理不相容岗位的范围、职责分离机制。
(二)创建常态化风险评估机制,提升风险识别和预警能力
在高校固定资产管理中,为了充分发挥出内部控制价值,可以组建一个风险评估小组,对风险点进行全面梳理和识别,明确风险等级。风险评估小组成员包括单位负责人、内部控制相关业务处室负责人,其需要注重评估内控建设风险工作,评估次数应控制在每年至少1次。如果高校有重大变化,应重新开展评估工作,及时明确经济活动的风险点,且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风险控制。与此同时,需要针对风险点做好梳理、识别工作,通过风险坐标图法、概率分析法等,对风险自身情况、带来的影响等进行明确。此外,相关人员需要注重以下内容的风险控制:第一,固定资产采购;第二,固定资产日常使用和管理;第三,固定资产调拨;第四,固定资产出租和出借;第五,固定资产盘点;第六,固定资产报废处置。
(三)根据风险点制定防控措施,对内部控制流程进行规范
高校需要根据相关内控规定,对内部审批流程进行严格执行,以防出现越权审批的情况,并且需要制定和落实相关控制措施。在实际工作中,除了对常见的风险控制点进行重点关注,还需要从以下几个业务环节入手,不断优化风险控制措施。
第一,采购环节的风险控制。在该环节中,风险点主要在于供应商方面,因此高校需要注重对供应商的管理,采购人员需要根据供应商的合同履约情况,填写好反馈表,且把表格上报到归口管理部门中。并且,需要定期开展对供应商的评价,对各供应商的供货情况、服务情况进行汇总、分析,并创建高校内部的供应商资源库,以便于在需要购买时快速找到具有较高信誉度、服务水平较好、供货质量较好的供应商。第二,调拨环节的风险控制。在该环节中,风险点主要在于调拨申请、审批这两个方面。相关人员在工作中,应做好提前沟通,掌握资产的调拨情况,且做好审批,审批通过以后还需要进行审核。在执行时,需要做好固定资产验收工作,且由相关人员审批确认。第三,出租出借环节的风险控制。在该环节中,风险点主要在于计划申请、审批这两个方面,需要相关人员进行可行性论证,对报告和书面申请进行编制,且提交给相关部门进行审批,经过决策程序审议,最后由上级主管部门审批。如果是公开招租工作,在具体执行时应根据批复开展工作,确定承租人,签订租赁合同,且由相关部门和领导进行逐级审核。在出租出借評价方面,每天需要对承租人的履约情况进行关注。第四,盘点环节的风险控制。相关部门需要定期进行盘点,并且需要结合实际情况,编写好盘点计划,计划中需要包括范围、时间等内容。与此同时,相关人员需要把盘点的通知进行及时发布。第五,在盘盈和盘亏处理方面,需要由相关部门和院校资产管理员进行密切交流,对盘盈、盘亏情况的原因进行明确,且由相关人员逐级审批,对上级主管部门进行报送。获得批复后,相关部门需要对系统中固定资产信息进行及时更新,且提供相关材料给财务部门,由其进行相关账务处理。
(四)促进信息化建设,创建内部联动机制
在信息时代背景下,信息技术逐渐被应用到管理工作中,且获得了不错的效果。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内部控制也可以利用信息技术,通过信息化建设,实现高校内资产管理系统的网络版升级,给资产管理员设置对应权限,其可以在系统中进行一系列线上操作,其中包括固定资产登记入库、调拨、处置申请等内容,及时更新资产信息。与此同时,可以把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和财务系统的数据接口进行对接,通过数据共享,避免出现信息孤岛情况。在登记入库固定资产后,相关人员可以扫描入库单据中的二维码,实现检索对应条目,直接选取到记账凭证。在这样信息化的管理中,系统之间可以实现互通,保证固定资产账账相符,保证内部信息的交流效率。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新时代背景下,基于内部控制的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不仅可以有效提升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水平,避免出现教育经费流失、浪费等问题,还可以促进高校长远发展。目前,受到多种因素影响,高校固定资产管理还存在一些问题,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有待创建,管理制度有待优化和完善。基于此,在实际工作中,高校需要摒弃传统的重资产配置、轻资产管理的理念,注重落实基础性工作。并且,需要对资产运作期间的关键风险进行识别和防控,制定满足高校自身需求的内控体系,充分发挥出内部控制价值,开展高质量固定资产管理。
参考文献:
[1]郑慧. 高校优化固定资产管理的路径与举措——基于COSO内部控制框架视角[J]. 财务管理研究,2023,41(02):134-138.
[2]吴雪婷. 对深化高校固定资产管理业务内部控制规范建设问题的研究[J]. 会计师,2019,324(21):61-62.
[3]唐书哲. 基于内部控制的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研究[J]. 中国管理信息化,2022,25(18):19-21.
[4]林翠容. COSO内部控制框架下的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研究[J]. 实验室科学,2022,25(03):189-193.
[5]张艳丽. 内部控制审计在高校固定资产管理中的运用[J]. 投资与创业,2021,32(10):111-112+136.
[6]包兰英. 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内部控制思考——以X大学固定资产审计为例[J]. 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20(16):70-71.
作者简介:刘静,女,1990年3月生,汉族,贵州贵阳人,本科,中级会计师,研究方向:财务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