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静
【关键词】跨学科学习;特点;原则;策略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以下简称“新课程标准”)首次将“跨学科学习”作为语文课程拓展型学习任务群的主干内容和呈现方式。这一创新举措,对于丰富学生的语文生活,拓宽语文学习渠道,优化语文学习形式,实现课程育人目标有着深远的意义。无论是高校研究者还是一线教师,都对跨学科学习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也取得了一些可学习、应用、借鉴的成果。然而,从教学一线的实际情况来看,跨学科学习目前普遍存在着形式化、庸俗化等问题。比如,学了古诗之后,教师给学生布置制作一张书签、手抄报或完成一份诗配画的作业就算是进行跨学科学习了。实际上,教师并没有对此形成以学习目标为引领,以学习主题带动、以学习支架助推的“跨学科学习”整体设计。这样的设计并非以核心素养培育为目标,而是肤浅、功利甚至是虚假的。究其缘由,乃是教师对“跨学科学习”的认识不足,理解不透。本文认为,要解决上述问题或须明晰以下几个关键点。
一、“跨学科学习”的实践特点
“跨学科学习”的提出,体现了课程理念的转变,即“为学生提供融会贯通地、综合运用知识来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机会,让学生养成有趣的灵魂、高贵的品位,形成整体看世界的视野、观念和方法。”[1]小学语文跨学科学习一方面使社会生活通过教学进入学生的大脑深层,有助于知识“深”化;另一方面使学习得以从课堂走向真实生动的社会生活,有助于知识“活”化。其目标指向学生通过对所学内容的综合运用,不断提高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促进“素养”的生成与发展。“跨学科学习”将课程建设与人的培育紧密联系起来,在彰顯课程育人意蕴的同时呈现出以下实践特点。
第一,学习内容的丰富性反映学习时空的广阔性。新课程标准指出,小学语文跨学科学习的内容包含良好习惯的养成、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了解身心素质、关注环境发展、参与创意设计、畅想未来生活、进行学科探索等。如此丰富的学习内容,源于学习生活的多维情境,几乎涵盖了学习与生活的方方面面。“人类的学习是在与环境的持续互动中进行的。”[2]跨学科学习的环境与具有开放性的内容相匹配,以整个生活时间、空间为背景,具有广阔性特征。如学习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时,教师可引导学生以“我的心爱之物”为主题进行跨学科学习。首先,学生从众多事物中选出“心爱之物”,然后以文配图的方式展示“心爱之物”,再与伙伴分享自己与“心爱之物”之间的故事,最后举办“心爱之物”展览……这一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过程中,学生通过与生活、自我对话,在不同生活场景和不同的生活际遇中,领略不同事物对于“某个人”的特殊意义。在这一学习主题之下,学习时空随着学习内容的丰富而打开:以现实世界为横向时空轴,以思维再现或想象世界为纵向时空轴,建立学习环境坐标系,支持跨学科学习有效进行。跨学科学习是将丰富的学习内容与广阔的学习时空相对应,引导学生在广阔的生活情境中学语文、用语文,使学习资源不断拓展,学习的综合性和环境的开放性不断扩大的学科实践。
第二,学习方式的多样化表征学习样态的多元化。跨学科学习通过真实的、联结语文学习与社会生活中有意义的话题,以自主学习和合作连通的方式,开展阅读、观察、记录、梳理、探究、交流等活动。这是学生充分调动已有的多学科知识储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或者形成新的观点、新的成果的过程。学习实践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根据学习主题选择不同的学习方式,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前认知、前经验或能力,综合考量之后再确定学习方式。“跨学科学习”是对原有学校教育和班级授课制教学的大胆突破,它以资源整合和源域贯通的方式,促进学习方式的变革,形成了具有席卷性的学习新样态。仍以“我的心爱之物”主题学习为例,在跨学科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展开学习。学习过程中,既有个体的学习表现,如个人对“心爱之物”的揣摩、描画、展示和讲述等;也有共同的学习合作,如共同确定学习方案,分工搜寻资料,共同完成策展、布展的任务,交流分享学习成果,针对学习成果进行交互评价等。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呈现出参与性、合作型、体验式、探究式的学习样态。这样的学习,既体现了学习与现代技术的互动,学习和生活、人的融通,也体现了学习主体间的互动和发展,是学科育人方式变革的有益探索。
第三,学习评价的多维度映照学习过程的鲜活感。“跨学科学习”重在“培育学生融会贯通、化知成智的信心与能力;养成学生直面困难的勇气与品格;让学生拥有改造和创造世界的能力和热情”[3]。基于多维目标,跨学科学习评价当从多维度展开。首先是评价内容的多维,既要进行知识、技能层面的评价,也要进行语文关键能力的评价,还要就文化自信等价值观念的树立等进行评价。其次是评价方式的多维,如展示性评价、表现性评价、调测性评价等。最后是评价主体的多维。跨学科学习的主题涵盖了整个社会生活,跨越课内和课外、校内和校外、线上和线下。以上三个方面评价的多维度建构,皆源自跨学科学习本身所具有的情境体验的灵动与鲜活。仍以“我的心爱之物”主题学习为例,在寻找与确定自己的心爱之物时,学生的学习充满了快乐:他们将自己为“心爱之物”画的像、写的介绍等展示给同伴,与同伴分享生活的快乐;在探究与发现名人的“心爱之物”时,学生充满了好奇和热情,当发现老舍先生既爱花又喜猫时,还会寻找“证据”与同学争辩……学习过程充满了生活情趣,也充满了可能性和不确定性。设计有针对性的多维评价,才能对学生及其学习形成较为客观、全面的评价。当然,在评价的过程中,一方面要以鼓励为主,以保护学生学习探究的自主性,激发其实践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要体现指导性,以帮助学生正确认识不足,在评价过程中给予指导,提供学习支架,帮助学生更好地推进或调整学习方案,提高跨学科学习质量,从而不断提升学习实践效能,促进素养的培育。
二、“跨学科学习”的实践原则
只有把握住语文课程“跨学科学习”的特质,才能引领和指导好学生“进行创新、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完成复杂的任务”[4],体现核心素养培育的旨趣。因此,在组织和引导学生开展跨学科学习过程中,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澄清认识与跟进实践。
第一,把握学科性,“语”为根本。义务教育语文课程三个层次六个任务群是语文课程内容的结构化呈现。“教”任务群,首先要强化学科实践。应“遵循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开展具有语文学科特质的教育教学活动,努力体现学习任务群各自特点”[5]。“跨学科学习”植根于语文课程,其落点应反映语文课程目标的达成,指向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提升和语文素养的培育。这是语文课程跨学科学习的宗旨,也是跨学科学习实践的逻辑起点,也意味着跨学科学习主题应该源于学生的语文学习生活和日常的语言运用。
在跨学科学习的过程中,应调动相关资源支持学生用各种方式进行交流与分享,以创想和展示的方式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对中华文化的理解力,产生文化自豪感。如学习了《景阳冈》一文之后,很多学生对武松和《水浒传》感兴趣,就自然而然地生成了“108 将的前世今生”这个跨学科学习主题。进行主题式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根据既定学习任务,走进图书馆或书店,以借阅或购买的方式,拥有了《水浒传》,阅读其中的“好汉”故事;阅读之后,小组合作,通过讲故事、说评书、舞台剧表演等方式介绍《水浒传》中主要人物的故事,并通过绘制人物卡片等展示方式,分享自己对各个人物的认识和理解。在这一主题学习过程中,学生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围绕主题进行学习实践,整个过程始终没有脱离语言的理解和运用,始终彰显语文课程的基本属性和学科实践的基本逻辑。
第二,把握融通性,“跨”为方式。在开展跨学科学习中,要在多学科环境中通过多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促进学生的语文学习,从而不断提升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这是对学科边界的突破,即从学生和学习的角度重新定义学习。也可以说,跨学科学习以跨界的方式,将学生置身于语文实践的全时空,以多种方式学习语文。因此,语文课程跨学科学习运用的是“跨界”的方式,而其跨学科学习本身实践的却是“融”的哲学。无论是学之时的“跨”,还是学之后的“融”,都体现和映照在学生语文课程素养的积累中,表现在其语言文字运用的能力上。仍以《水浒传》主题阅读为例。学生在主题学习实践中,涉猎了语文、艺术、道德与法治、科学等多门学科,但是整个学习实践都是围绕一个主题进行交流、展示、辩论的。通过跨学科的学习,学生最终形成的是对水浒英雄人物形象综合的、整体的、客观的认识和评价,是对《水浒传》整本书的感受和评价。开展跨学科学习,应引导学生将多学科学习内容进一步统整并融会贯通,从而使学生“自然而然地实现知其然和知其所以然”[6],这或许才是语文跨学科学习的应有之义。
第三,把握成长性,“学”为要义。新课程标准将“跨学科学习”和“整本书阅读”置于发展型学习任务群之后,定义为拓展型学习任务群,呈现出了语文学习的梯度,同时也赋予学习任务群成长性表征。另一方面,以课程实践促使学生在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和审美创造等方面得到发展是语文课程的目标和初衷。因此,在引导学生进行跨学科学习实践时,应以成长性思维进行规划和统摄,并在学习实践的过程中为学生提供打破成长困局、实现积极生长的指导。
如在学习了课文《只有一个地球》之后,可联系这一单元所学的内容,生成“我们的家园有没有未来?”这个具有思辨性的跨学科学习主题。根据学习主题和教师的指导,学生决定从学习主题的正反两方面入手,以分工合作的方式进行探索。学生可以通过到图书馆查阅资料,在互联网上检索最新、最具权威性和影响力的研究发现,还可以通过访谈收集同学、老师和社会公众的看法,以及通过走访的方式,到气象台、水利局、应急局等相关部门了解情况。而后撰写并发布调查报告,通过阐述报告、进行辩论、展示各项调查所得的方式印证自己的推测。在辩论和成果展示的过程中,教师没有下结论,而是请学生思考“怎样才能拥抱我们家园的未来?”“未来的家园可能是怎样的?”这两个学习主题勾连着前一个主题的学习,也成为学生继续思考、探索和实践的引擎。在这样可持续的跨学科学习实践的过程中,学生能在自己够得着的地方积极学习,同时以挑战性任务为驱动,不断优化认知结构,实现成长性学习。这个过程体现了语文跨学科学习为“学”而来,为学生成长而来。
三、“跨学科学习”的实施策略
跨学科学习在某种意义上或许也可以看作是对学生和学习的重新定位,体现了对学生的尊重和对学生学习主权的肯定。如何引导学生开展能够提升学习品质、获得更多心流体验的主题学习活动?本文提供三个跨学科学习的主要策略,供大家参考。
第一,全面了解,通过真主题驱动真学习。在跨学科学习实施的过程中,如何避免作秀或无病呻吟式的虚假学习?找到真主题(问题、话题)至关重要。小学语文跨学科学习主题“一是从学科自身的发展逻辑中来,二是从现实的社会生活中来”[7]。选好主题,教师一是要了解学生,了解学生的知识储备、学习探究的兴趣点以及学习状态;二是要了解学科,了解语文课程的教学目标、知识谱系,了解语文教科书的内容、板块设计和进阶顺序;三是要了解教学团队,了解教学团队关于学生、学科、学习等方面的见解,以及教学团队基于教学问题进行互动探讨和商议时呈现出来的不同优势。例如,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人文主题是“天地间隐藏着无穷无尽的奥秘,等待我们去寻找”,语文要素是“了解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把事物写清楚的”“初步学习整合信息,介绍一种事物”。结合学情、学科特点等相关因素,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以“世界真奇妙”为主题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观察、发现、探索、想象,最后以“奇妙世界博览会”的方式呈现学习成果。有了“三个了解”的基础,“有意思”且“有意义”的学习主题既能较好地对接语文课程的教育目標和教学进度,又能对应学生学习兴趣点和最近发展区,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持续推进学习与探索。基于“三个了解”,教师还可以根据教材中综合性学习板块的内容,与学生共同策划跨学科学习主题。
第二,全程互动,通过真参与促进真体验。跨学科学习具有跨时空的特点。在学习主题的引领下,对应若干学习任务的学习实践呈现出阶段性和合作性等特征。在合作与共享的过程中,参与学习的学生形成意义型共同体。这不仅能激发学生的主动性,还能促进其实践与思维成果的共享。如此,“不仅能够将一个思想生发成两个、三个甚至更多,更可贵的是学生能够在参与交流、互动的过程中体验自主展示与互相推动的乐趣”[8]。学习由真参与向形成真体验过渡。比如,“爱文具”这一学习主题,分别由“认识文具”“整理文具”“买、借文具”“做文具的好朋友”四个学习任务组成,每个小组按任务顺序依次进行实践。在具体的学习实践中,每个小组以合作的方式进行学习。其中,在“认识文具”的学习中,小组成员每人重点关注一种文具,分别在小组内介绍文具,经过交流与分享后,以小组为单位,形成“认识文具”小组学习成果。小组内的生生互动是学习过程中的一重互动。而后,教师会围绕“认识文具”这个任务的学习情况组织全班各小组进行交流,由此形成了学习过程中的另两重互动,即师生互动和团队互动。这三重互动贯穿“爱文具”主题学习的全过程,并推动小组学习、个人体验的发生与发展。合作意味着有约定或有规则地明确分工,彼此帮助,贡献和共享成果。除此之外,教师还须多与家长及其他学习相关者进行互动和交流,支持学生更好地投入学习,提升学生跨学科学习实践的效度和获得感。
第三,全员评价,通过真表现托举真成长。“跨学科学习”作为育人的创新路径,其评价设计直接影响学习信度和育人效度。跨学科学习评价之难源于其本身的特点。评价是为了唤醒、激励、鼓舞人的成长和发展。语文课程的外延关涉社会生活,跨学科学习如能得到全社会的共同关注和支持,建立全员评价系统,不仅能更加客观地描述学习表现,还能刻画出学生的成长“地图”。全员评价,一是指学习评价对象不仅要指向关键人员(学习者),也要指向辅助人员(教师、家长等);二是指评价主体的定位应指向所有参与人员。全员评价体系的建立,使学习链的相关者皆成为评价者,如此,即使学习跨越时间和空间,也可以较为客观准确地反映学生学习的真实情况,也便于教师及时调整教学思路和策略。
上文提到的“爱文具”主题学习,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要经历问询、请教、查阅,甚至要去商店,切实体现爱文具的素养,养成正确使用文具的良好的习惯,这些对学习体验和行为表现的评价,需要众多人员参与。“心爱之物”“世界真奇妙”主题学习,涉及的场域更广、相关人员更多,对于学习兴趣、学习参与等过程性评价,更需要全员评价。跨学科学习是一种长程的学习,尝试研制并建立全员评价体系,有利于形成伴随性评价机制,以指导学生有效沉浸与积极实践。
全球化浪潮不断地改变着人们对学习的认知,不断推动着学习的变革,对于跨学科学习育人价值的认识和实施策略的探索已经成为每一位语文教育工作者的实践课题。当下的我们,面对课改的邀约,应该坚持什么,改变什么,创造什么,这些问题需要我们走进“田野”,不断探索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