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缺血”器官移植名扬海外

2023-10-11 11:51郭潇雅
中国医院院长 2023年19期
关键词:离体肝移植供血

文/本刊记者 郭潇雅

“无缺血”器官移植技术体系,实现了从“冷移植”到“热移植”的技术迭代。

近日,在《世界器官移植学会器官移植创新技术临床应用指南》编委会成员与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以下简称“中山一院”)器官移植中心主任、学科带头人何晓顺教授团队联合召开的跨国线上会议上,多国器官移植领域知名专家邀请何晓顺教授团队撰写“无缺血”器官移植的最新情况,并决定把这项创新技术纳入指南推荐,以推进“无缺血”器官移植技术全球推广。

中山一院器官移植中心由黄洁夫教授和郑克立教授在1994年组建,是我国最早独立建制的器官移植中心之一,多次成功开展全国、亚洲乃至世界“首例”移植手术。中心先后成为国家重点学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全国移植示范中心、中国肝移植培训中心、中国人体器官分配与共享计算机系统、国家卫生健康委器官移植医生培训基地及广东省器官捐献与移植质控中心所在地。

近10年来,中心以学科建设为向导,在何晓顺的带领下,发扬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的精神,建立了“无缺血”器官移植、心脏死亡器官捐献、简化式多器官移植以及儿童肾移植等一系列国际领先的技术体系。尤其是“无缺血”器官移植技术,被我国著名肝移植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学浩评价为:“有望重构器官移植理论与技术体系,将器官移植学科的发展带入一个全新的时代。”

创新移植体系

在器官移植技术领域,器官缺血损伤和排斥反应是器官移植技术与生俱来的两大“先天缺陷”。随着新型免疫抑制剂的发明与临床应用,排斥反应已得到有效控制,但器官缺血损伤难题始终制约着器官移植的发展,至今仍未攻克。器官缺血损伤可导致原发性移植物无功能,甚至受体死亡,严重影响移植效果和器官利用率。

如何能保证在复杂的手术过程中,器官血流分秒都不中断,从根本上破解器官缺血损伤难题?为此,何晓顺做出以下设想:如果能在不中断器官血供的情况下完成移植全过程,从根本上破解器官缺血损伤难题,将极大提升移植患者预后。随即,他带领团队制定了一套全新的器官移植手术方案,经过多年科研攻关,最终开创出名为“无缺血器官移植(Ischemia-free Organ Transplantation,IFOT)”的新体系。

何晓顺告诉记者,2016年起,团队成员开始研发全球首台体外多器官维护系统Life-X,研发团队历经临床构想、设备原理样机开发、临床验证和产品注册四个阶段,最终在各级领导的支持下,在各学科同仁的帮助下,完成了这款全球首创产品的创新。

经测试,Life-X系统为离体器官创造了接近生理条件的灌注压、温度、氧合及营养支持,并以模拟器官在人体内环境修复受损器官,取代传统冷保存技术,在医学史上首次实现了多器官在“离体状态”下长时间保持功能与活力。

对于Life-X系统,国内外专家一致认为,该产品具有以下优势:一是Life-X系统是目前唯一适配“无缺血”器官移植的灌注系统,能保证器官在移植的全过程中血流不断;二是基于这套系统,建立了包括离体器官灌注参数、生理代谢、热成像等在内的实时功能评价的新方法,首创了离体器官质控标准;三是该系统还具有修复受损器官的能力,可显著改善移植疗效。

何晓顺介绍,围绕Life-X系统,团队成员全面革新了器官获取、保存及植入手术方式,将器官自身和重建的血管分支,与自主研发的Life-X系统相连接,建立起一套体外供血系统。在器官获取时和中断体内血供之前,就已经实现了体外供血系统给器官供血。器官植入时,中断体外血供,恢复体内血供,实现了器官在体内与体外供血系统间“无缝切换”,保证器官始终处于有血供的“鲜活”状态。

日前,何晓顺教授团队利用Life-X系统成功修复了多种高风险器官,并完成多例移植,包括重度脂肪变性供肝(85%~95%大泡性脂肪变性)、超高年龄供肝(82岁)、高胆红素供肝等,显著提高了器官利用率。统计显示,“无缺血”肝移植手术方式完全避免了缺血再灌注损伤,并将术后缺血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降为0,肝损伤指标下降了77.7%。

推广中国技术

2017年7月23日,何晓顺教授团队为一名51岁的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失代偿期)合并肝癌的患者,成功实施了全球首例“无缺血”人体肝移植术,成功实现了移植全过程中器官“血液供应不中断”。

何晓顺对记者说,手术过程邀请了央视团队全程跟踪拍摄,进行得十分顺利,肝脏复流后没有出现综合征,复流后1小时患者的血乳酸水平即降至正常,凝血功能明显改善;术后2小时,患者就清醒了;术后19小时,患者转出重症监护室。术后患者转氨酶水平以及胆道损伤指标明显低于常规肝移植受体,患者于术后第18天顺利出院。随访至今,患者肝功能良好,检查结果正常,目前已恢复日常工作。相关成果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Am J Transplant》上,技术视频被作为医学亮点,在该杂志官网首页展示。

2023首届肝脏常温机械灌注技术培训班。

“无缺血”器官移植技术发表后,迅速引起了海内外的广泛关注。WHO移植项目主任José认为,该技术是“器官移植历史上一项重大突破”;世界移植协会主席Nancy等专家认为,这是“器官移植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可向全球其他地区推广”;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移植主任Johnny认为“完全避免了缺血再灌注损伤”;英国伦敦帝国学院Kumar教授认为“实现了无缺血器官移植的梦想”。

何晓顺凭借“无缺血”器官移植技术,与高铁“复兴号”、港珠澳大桥及“墨子号”量子卫星首席专家等一起,被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科技部等八部委评选为“2017年度中国十大科技创新人物”。并被哈佛大学聘为以纪念诺贝尔奖获得者命名的“Murray移植外科客座教授”(亚洲唯一)。

何晓顺表示,“无缺血”器官移植技术正在向全国进行推广,也必将走出中国,推广至全世界。目前,“无缺血”器官移植技术已在中日友好医院等合作的移植中心成功实施,并于今年7月举办了首届肝脏常温机械灌注技术培训班,来自全国各地的20多位外科专家参加了本次培训。在国外,“无缺血”器官移植技术被《美国移植外科医师学会白皮书》收录,国家卫生健康委在西班牙召开该技术的官方推介会,并由何晓顺牵头成立了包括哈佛大学、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在内的国际多中心协作组,共同开发并推广这项技术,造福更多的患者。

创新的“无缺血”肝移植手术方式完全避免了缺血再灌注损伤,术中复流后综合征发生率下降了92.1%。

肝损伤指标谷丙转氨酶峰值下降了77.7%。

1 年患者生存率提高9.8%,大大降低了手术风险。

猜你喜欢
离体肝移植供血
长白落叶松离体再生体系的建立
辣语
切花月季‘雪山’的离体快繁体系的建立
灵魂离体
回回药方失荅剌知丸胶囊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36例疗效观察
对萼猕猴桃无菌离体再生体系研究
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研究现状
肝移植术后患者的健康之路
三芪汤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气虚血瘀型)45例
补阳还五汤联合尼莫地平治疗糖尿病合并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