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 韩忍冬
服务业和服务贸易已成为中国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点,
已成为对外贸易发展的新引擎、对外开放深化的新动力,
见证着中国经济的韧性与活力。
2023 年9 月6 日,以“开放引领发展,合作共赢未来”为主题的2023 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简称“服贸会”)在北京落下帷幕。
本届服贸会成果丰硕,2400多家国内外企业线下参展、59 个国家及24 个国际组织线下设展、服务贸易前30 强的国家和地区有28 个参展,共达成1100 余项成果,为世界经济复苏发展注入更多信心和动力。
自2012 年创办以来,服贸会累计吸引了196 个国家和地区的60 余万展客商、600 余家境外商协会和机构参展参会,为全球经济恢复贡献了积极力量,已成为我国扩大开放、深化合作、引领创新的重要平台。
中国作为全球服务贸易发展最快的经济体之一,服务进出口规模已连续9 年位居全球第二。2023 年上半年继续保持增长态势,服务进出口总额达3.1 万亿元,同比增长8.5%。
今天,服务业和服务贸易已成为中国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点,见证着中国经济的韧性与活力。
服务业是国际经贸合作的重要领域,服务贸易是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建设贸易强国的重要基石和核心动力。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动货物贸易优化升级,创新服务贸易发展机制,发展数字贸易,加快建设贸易强国。”
自20 世纪80 年代以来,全球经济竞争的重点不断从货物贸易向服务贸易转变,全球服务贸易迎来飞速发展,规模不断扩大。2000 年-2009 年期间,全球服务贸易出口额年均增长9%,超出货物贸易8%的出口增长率。服务贸易在整个国际贸易中所占比重也逐渐提升,在70 年代和80 年代约占1/5,世界贸易组织预计到2040 年将达到50%。
“按照增加值来计算,服务贸易在全球贸易中的占比已经达到50%。”世界贸易组织原副总干事易小准认为,这一趋势和全球制造业呈现出明显的服务化的趋势分不开。
今天,服务贸易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高,已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国际贸易的新引擎、国际合作的新热点,成为各国产品、技术和服务更好融入全球价值链的更好渠道。
我国服务贸易起步于20 世纪70 年代末期,早期较具规模的是始于1979 年的海外工程承包和20 世纪80 年代初的国内旅游业的开发。虽然我国服务贸易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较快,随着吸收外资、引进技术和货物进出口的发展,服务进出口的领域越来越宽,相关的通信、金融、保险、技术服务、经营管理咨询、人员培训等服务贸易也随之获得迅速发展。
自20 世纪80 年代以来,除个别年份外,我国服务贸易出口增速一直高于同期世界服务贸易平均出口增速和全球服务贸易主要出口国家(地区)平均水平,占全球比重逐年提升。
在2023 年服贸会成果发布会的首场发布会上,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的《服务贸易蓝皮书:中国国际服务贸易发展报告(2023)》数据显示,中国服务贸易进出口额由2016 年43947 亿元增长至2022 年59801.9亿元,年均增长率为5.27%。2005 年-2021 年,中国服务贸易进出口额及其占世界服务贸易进出口额的比重总体保持平稳增长态势。2005 年,中国服务贸易进出口额占世界服务贸易进出口额的3.06%,2018年占比为6.68%,2021 年占比为7.13%。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加快建立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深入推进服务业改革开放,通过出台服务贸易促进政策、搭建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载体和平台等举措,积极推动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
2016 年,国务院批复同意在上海、海南等15 个地区开展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2018年,国务院批复同意深化试点,范围扩大到北京、雄安新区等17个地区;2020 年,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扩大到全国28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部分地区。试点地区的数量持续增加,试点的区域范围不断扩大,试点期限也从2 年延长至3 年,开放领域不断拓宽,便利水平不断提升,改革和创新促进了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
2023 年服贸会首钢园展区文旅服务展厅,观众正在体验VR 赛车
同时,我国服务贸易开放的领域也在不断拓宽,覆盖了金融、电信、旅行、专业服务、运输、教育、医疗、金融等部门。与服务贸易密切相关的资金、技术、人员等各个要素跨境流动的自由化程度均显著提高,服务贸易营商环境不断优化。过去3 年,受疫情影响,虽然以旅行、运输、建筑服务为代表的传统服务贸易发展受阻,但跨境电商、远程医疗、远程办公、远程教育、数字服务、软件和信息服务贸易成为我国服务贸易新的增长点,呈现高速发展的态势。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高水平开放政策推动下,中国服务业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升,服务贸易规模不断扩大,新兴服务蓬勃发展,质量效益不断提升,实现了快速发展,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在全球服务贸易中的地位稳中有进。
2013 年以来,我国服务贸易总额和服务进口额稳居世界第二。2013 年,我国服务出口额位居世界第五;2021 年和2022 年连续两年位居世界第三。2013年-2022 年,我国服务贸易总额在全球服务贸易中的占比从5.6%提升至6.4%。
我国服务贸易为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注入了新的动力,正日益成为对外贸易发展的新引擎、对外开放深化的新动力。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张琳认为:“推动服务贸易‘从增量到提质’的高质量发展,是我国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重要内容。”
近年来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孕育兴起,带动数字技术强势崛起,促进了产业深度融合,引领了服务经济蓬勃发展。送中国企业走出去,也送中国技术、中国模式走出去。全球供应链数字化掀起的“数字巨浪”,中国企业功不可没。
在2023 年服贸会上,科技创新、模式创新、业态创新引领作用更加突出。60 余家企业和机构在人工智能、金融科技、医疗健康、文化创意等领域首发一批新产品、新技术,引领行业创新趋势。
9 月2 日,云庐科技发布全球首款CAE(工程设计中的计算机辅助工程)领域大模型CAEGPT,让CAE代码首次实现了智能生成。对于现有基础行业大模型建设过程中存在的数据不完备、有偏差导致输出结果不准确性等问题,CAEGPT 能够通过生成的代码计算得到大量符合物理规律的仿真数据,弥补行业场景中缺乏的负样本数据,并将机理方程融入大模型的奖励模型训练过程中,使大模型的输出结果具有可解释性,基于此构建基础设施行业大模型,如洪涝大模型、矿山大模型、消防大模型等。
在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专题展区,出门问问带来了“序列猴子”大模型与AIGC(人工智能生成内容)产品矩阵,AI 配音助理、AI 写作助理、AI 绘画助理……
智慧病房可实现一体化床旁交互、呼叫预警、患者定位、输液监测等功能;通过虚拟化场景,人们不移寸步就能在银行营业厅办理业务;戴上VR 眼镜,就能身临其境“走进”鼓浪屿,还能“一键起飞”、从空中俯瞰地面景观……
从患者的“治疗师”、心理医生的“辅助治疗师”到用户心理健康信息的“分析师”……AI心理服务机器人“北小六”已在医院、学校、社会机构等场景中使用,不断扮演更多角色。
…………
服务贸易领域的新技术新应用正加速奔向生活场景,同时也奔向全球。如今我国已成为数字服务贸易的先行者。
从智能音箱到智能翻译机,从潜水装备到便携式扬声器,超过22 万家中国民营中小微企业借助阿里巴巴国际站直播卖全球;被中国互联网厂商插上“数字翅膀”后,一个名叫“Kopi Kenangan”印度尼西亚咖啡店品牌开始搞外卖、做APP、大玩私域流量,一年拓店300 家、APP用户数量激增200 万,创出了“12个月售出4000 万杯”“年销售额同比增长1 倍以上”的佳绩;印度尼西亚版的“支付宝”、泰国版的“天猫”“携程”、新加坡版的“今日头条”……
随着5G、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等深入发展,数字化驱动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进程加快。数字技术大幅提高了服务的可贸易性,催生了服务贸易新业态、新模式,激发服务贸易合作新的需求和增长潜力。
《服务贸易蓝皮书:中国国际服务贸易发展报告(2023)》指出,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提升了国际贸易活力和效率,极大拓展了服务贸易的发展空间,被各国视为服务贸易发展的未来动力。
根据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UNCTAD)数据库历年数据,蓝皮书课题组计算出2013 年-2021年世界主要数字贸易大国可数字化交付服务贸易出口规模的年均增长率,结果显示,中国可数字化交付服务贸易出口额年均增长率为11.33%,美国为4.98%,德国为5.70%。
从中国可数字化交付服务贸易出口额占世界的比重来看,2013 年占比为3.46%,2021 年占比为5.11%。期间,在2017 年,中国的这一占比数据达到3.62%,首次超过占比3.59%的日本,此后一直领先日本。
2022 年,我国可数字化交付的服务进出口额达到2.51 万亿元,同比增长7.8%,规模再创历史新高。2023 年上半年,我国可数字化交付的服务进出口规模增长12.3%,高出服务进出口总体增速3.8 个百分点。其中,可数字化交付的服务出口增长16%,高出服务出口总体增速21.9 个百分点,服务贸易数字化进程进一步加快。
毕马威中国数字化赋能主管合伙人张庆杰表示,数字贸易作为数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外贸易的新业态和新模式,对全球服务贸易发展产生了极大促进作用。
目前全球数字服务贸易占全球服务贸易的比重是63.5%,中国数字服务贸易占中国服务贸易的比重为44%,还有很大进步空间。近年来,我国主动把握数字技术进步为服务贸易发展带来的新机遇,推进服务贸易数字化进程,加快培育服务贸易发展新动能。2019 年,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推进贸易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首次提出“加快数字贸易发展”。2020 年,商务部牵头制定的《关于推动服务外包加快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将“加快数字化转型进程”列为主要任务,并印发2021 年、2022 年、2023年工作要点,鼓励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发展众包、云外包、平台分包等新模式新业态。2021 年,国务院发布的《“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加快贸易数字化发展”。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发展数字贸易”。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服务贸易是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国际经贸合作的重要领域,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具有重要作用。”
2023 年是我国推动贸易数字化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也是加快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年。
商务部服务贸易和商贸服务业司司长王东堂介绍,下一步主要从4 方面推进数字贸易工作:一是强化顶层设计;二是积极推进服务外包数字化高端化,积极发展研发、设计、检测、维修、租赁等生产性服务外包,大力扶持众包众创、云外包、平台分包等服务外包新模式加快发展;三是高标准建设国家数字服务出口基地,进一步落实支持基地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推动扩大可数字化的服务出口;四是加快服务贸易数字化进程,支持旅游、运输、建筑等传统服务贸易数字化改造,同时大力推动智慧物流、远程医疗、线上办展等新兴领域的发展,不断提高服务的可贸易性。
开放是当代中国的鲜明标识,亦是服贸会最突出的特色。自2012 年创办以来,服贸会及其前身京交会始终秉承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共赢理念,规模由小到大、影响与日俱增,大咖“顶峰相见”、各方开放合作共赢的愿望更是愈发强烈,已然成为全球服务贸易领域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展会、全球服务的国际公共产品,也是全球深化创新融合的“风向标”和扩大国际知名度和提升群众美誉度的“中国名片”,更是“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的决心彰显。
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各国围绕技术、知识、人才、数据、金融及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虽然全球化遭遇倒流逆风,但全球服务业开放呈波浪式向前推进,开放合作仍是引领全球服务贸易和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
求合作才能促发展,谋发展才能创未来。中国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发展需要中国。以“全球服务 互惠共享”为永久口号的服贸会,是中国之诺、东方之约,是开启世界经济合作之旅、携手推动世界经济走上持续复苏轨道的生动实践。
“大道不孤,众行致远。”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余斌表示,“当今世界,市场是最稀缺的资源。我们愿意与各国共享中国大市场的机遇,扩大服务业合作的‘朋友圈’,促进服务贸易更加便利化,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为世界经济复苏注入更多动力。”
“让我们共同维护来之不易的自由贸易和多边贸易体制,共同分享全球服务贸易发展的历史机遇,为开创世界更加美好繁荣的未来共同努力。”9 月2 日上午,习近平主席在北京向2023 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全球服务贸易峰会发表视频致辞。习近平主席科学把握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大势和全球服务贸易发展的历史机遇,着眼于携手推动世界经济走上持续复苏轨道,郑重宣布了一系列促进全球服务业和服务贸易发展的重大举措,强调“中国愿同各国各方一道,以服务开放推动包容发展,以服务合作促进联动融通,以服务创新培育发展动能,以服务共享创造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