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 余小小
从花季少女到公司骨干,薛莹谱写了一曲铿锵玫瑰的华美乐章。
她脚踏实地地奋斗在飞机制造业一线,带领团队完成了一项项艰巨的任务,
为中国航空工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薛莹
与天空中自由翱翔的飞机相比,一颗颗起到连接和固定作用的小铆钉很难引起人们的注意。而薛莹则跟这些不起眼的小铆钉较劲儿较了30 余年。
“一架飞机有上百万个铆钉,铆钉的质量直接影响到飞机的质量和安全,作为一个航空人,我愿意做这样的铆钉,铆在合适的位置上,恪尽职守、踏实进取,实现自身最大的价值。”从花季少女到公司骨干,薛莹谱写了一曲铿锵玫瑰的华美乐章。
白皙的皮肤、利落的马尾辫、笑起来弯弯的眼睛……这位普普通通的女工是中航西安飞机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航西飞”)国际航空部件厂的铆装钳工,以她的名字命名的“薛莹班”,承担着波音737-700 型垂直尾翼可卸前缘组件的装配任务。
她曾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全国道德模范”“最美奋斗者”等荣誉,还当选党的十八大、十九大、二十大代表,全国妇联第十二届常委等。
30 余年来,她脚踏实地地奋斗在飞机制造业一线,带领团队完成了一项项艰巨的任务,为中国航空工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也见证了中国航空工业的崛起。
薛莹是名副其实的“航二代”,1973 年8 月12 日出生在陕西省西安市一个从事飞机制造业的家庭里。“我的父母是中国第一代航空人,他们在平凡岗位上为实现航空报国的梦想奉献了一生。”
1958 年,她的父母和很多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青年一起,来到位于陕西西安古城东北角的阎良,从无到有建成了“西飞”(即现在的中航西飞),并与西飞一起,扎根阎良,共同发展。
薛莹的母亲徐桂英是西飞公司一名铆接装配工艺技术员,父亲薛承业负责飞机发动机的检验工作。
“为了中国航空大业,他们吃过很多苦、经历了很多磨难,却无怨无悔,奉献毕生。”薛莹说,“记得母亲在退休6 年后重返企业,参与与美国麦道公司合作的项目,很多资料都是英文的。我回家总是看见她戴着眼镜非常费劲地在查英文字典,就问她:‘英文资料不是有人翻译么?您这么大岁数费这劲干嘛?’妈妈头都没抬说:‘新资料等着用呢,我试着翻译,技多不压身嘛。’”
这就是第一代航空人对自己的要求,这些品质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薛莹和更多后来的航空人。
小时候,她常听父母讲述新机研制中感人的故事,“他们每天回家谈论得最多的就是工作”。父亲从小就教导她:“专注做事,不计名利,平凡的岗位一样能够实现航空报国的梦想。”受航空文化的熏陶,随着年龄增长,薛莹的“航空梦”也渐渐觉醒。“一定要造出世界一流的飞机,不能让外国人瞧不起。”
于是,薛莹开始了她逐梦的旅程。
“初中毕业那年(1989 年),我填报了西飞技校的钣金专业,回家告诉妈妈,妈妈认为学习铆装钳工好,就改了专业。”薛莹说。1992 年,薛莹从西飞技校毕业,在与父母当年相似的年龄,走进西飞成为第二代西飞人。
“那时,我们生产的产品还是为美国波音公司生产737-300型垂直尾翼。”薛莹回忆,“初出校门就有机会接触到外协产品,对年轻的我来说无疑是严峻的考验,同时,也加速了我的成长。”
薛莹从事的是波音737-300型垂直尾翼可卸前缘组件的装配工作。她所在的班组叫前缘班,工作任务是将4块优质铝质蒙皮,通过100 多道工序,用1234 个铆钉和螺钉连接,固定成所需的形状。对于飞机庞大的身躯而言,铆钉就是“细胞”,每个细胞的精密与否直接关乎飞机的安危,这是一项对技术要求极为严苛的工作。
刚进厂当学徒时,老师傅们看着薛莹瘦弱的身影,都不禁怀疑这姑娘能否坚持繁重的工作。“工具能搬得动吗?她能坚持下来吗?”“这么白净瘦小的姑娘,不会干不动就哭吧。”
但很快,薛莹对工作的热情和执着打消了师傅们的顾虑,这个姑娘不仅很好学,还很拼。
为了尽快多学知识,师傅们加班到几点,薛莹就跟着学习到几点,师傅们干到什么时候,她就看到什么时候,在一旁帮忙递送工具,不懂的地方及时提问。
“姑娘,快回家吧。学徒不用加班,在厂里待着也没有加班费。”
“没事师傅,我想再看看,多学习学习。”薛莹深知,除了勤学苦练、精打细磨,努力打好铆接装配基本功,她没有任何捷径可走。矮小纤弱的她,不仅要在短时间内学会操作铆枪和风动锯,还要将70 多公斤重的垂尾前缘搬上搬下。
刚开始学习和师傅配合工作时,薛莹的手慢,跟不上师傅的节奏,强有力的铆枪撞击到手上钻心地疼。那段时间,她的手经常被划得伤痕累累,旧伤摞着新伤。
但薛莹憋着一股劲儿,一定要成为能独当一面的铆装钳工。为了调剂枯燥的工作,薛莹自己设计了很多小游戏。比如,下班回到家就练习挑拣绿豆,以提高装铆钉的速度和眼力。渐渐地,薛莹发现,女性的细致和韧劲可以将自身力量欠缺的性别劣势转化为优势,甚至还能比男工做得更好。
“带着父辈们身上的敬业精神,我全力以赴地投入到工作中。”在师傅的指导下,在辛勤的付出中,薛莹成长很迅速,并在同期进厂的年轻人中逐渐脱颖而出。
薛莹永远不会忘记,勇敢迈出第一步时的自己:“切割镜面蒙皮是我第一次独立操作的任务,看着飞速旋转的风动锯,我心里特别紧张。”风动锯1 分钟能转1000 多转,如果操作不慎,价值上万元的整张蒙皮就会报废。
在师傅和同事的注视下,薛莹做到了,一张很长的蒙皮被薛莹准确地分为4 段。
2000 年,正是波音737-700型飞机垂尾试制的关键时刻,也是这一年,能吃苦、肯动脑的薛莹成了波音垂尾前缘班班长。在薛莹的带领下,这个80%都是女职工的班组,扛起责任担当,以严谨和细致,创造出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1999 年,我转型干737-700 型垂直尾翼可卸前缘,工作流程比较单调,但技术要求程度很高。开工初期,我们的工艺流程、操作技能和质量理念还不能完全适应国外飞机生产标准,我们整个700 垂尾都经历了波音亮黄牌警告,也遭遇过停产整顿等等的艰难历程。”薛莹不曾忘记那段煎熬的日子。
波音737-700 型垂直尾翼可卸前缘组件长7.2 米,位于垂直尾翼的前迎风面,由4 段马鞍形镜面蒙皮对接装配而成,直接关系着飞行安全。
陕西省西安市阎良飞机城内的飞机维修培训车间
当时,外商要求很严格:垂尾前缘组件300 多个孔与前梁上的孔同心,每个孔只用一个大拇指的推力就能把前缘装配到垂尾上,整张蒙皮的划痕不能超10 道。这对薛莹和她的工友们来说是一个很大挑战。
当时,“产品铆接完的铆钉无一例外地露圈,看起来就像铆钉长了个‘双眼皮’”,而且他们制作一张蒙皮的划痕数大概有100 多道。如何把100 多道划痕减少到10 道呢?镜面蒙皮比皮肤还要娇嫩,指甲划过都会留下划痕,划痕一旦超过一根头发丝的深度,整张蒙皮就可能报废。
项目成功与否既关系到中国参与国际合作的拓展,更关系到中国航空人的尊严。薛莹和她的团队深知责任重大,“带着诸多问题,我到上海飞机制造厂学习。生产现场不让拍照片,我就用笔画,跟在老师傅后面探索思考。把问题都搞明白后,我们通过改进方法,终于取得了成功”。
为了达到外商要求,后来的日子里薛莹带着大家一遍遍苦练“边缘法”铆接,在一次次总结经验教训后逐步提高钻孔和铆接质量。为让飞机前缘蒙皮与工装贴合得更完美,薛莹和她的工友们大胆改进了工具和工艺流程,攻克了一项项难题。
就这样,带着“我们中国工匠造出的产品要和国外公司的一样漂亮”的信念,经过40 个日夜的奋战,30 多架份的试制,终于赢得了波音公司代表的肯定。
2002 年10 月15 日,来自大洋彼岸波音公司的信件,让薛莹和她的团队激动不已,来信说:“您和您的团队成员超越了期望,在工装返修影响4 周的情况下,比主进度计划超前完成了任务,证明了这个团队的承诺和对波音项目的贡献。”这封信同时授予这个团队全体成员“用户满意员工”荣誉。这是波音公司在全球范围内首次颁发这样的荣誉。
“那时,前缘班80%以上是女职工,都上有老下有小,但大家还是常常加班到凌晨两三点。”薛莹自豪地说,“我们用智慧和双手拿到了波音公司发给全班的‘用户满意员工’证书,我们让外方代表信服:‘航空女工,能做到!’我们在美国人惊叹的目光中感受到了‘让世界享受中国制造’的骄傲。随后,我们获得了更多的波音订单,在国际转包市场占领了一席之地。”
薛莹在装配波音737-700 垂直尾翼前缘组件
在带着自己的班组解决了难以想象的技术难题,并超预期解决了问题后,薛莹和她的班组赢来了越来越多的肯定和赞许。2005 年3 月,波音公司驻厂代表史蒂夫一行到薛莹家做客,还赠送了一架波音737-700 型飞机模型给她,感谢她在工作中的突出贡献。
也正是在这一年,中航西飞命名西飞国航总厂波音737-700型垂尾前缘班为“薛莹班”,薛莹为“薛莹班”班长。这是中航西飞第一个以工人名字命名的班组,承担波音737-700 型垂直尾翼可卸前缘组件的装配任务。
对薛莹来说,“薛莹班”的成立不仅意味着肯定和鼓励,更意味着期许。
“薛莹班”的主要任务是在飞机蒙皮上完成1234 个铆钉。其中每一道工序都必须很细心,稍有不慎便会影响到下一道程序。为了使每道程序完美,薛莹班一次次通过集体智慧进行技能创新,改进操作方法、工艺流程,实行精益制造,坚持简单的事情认真做,解决了许多不起眼的“大问题”,把“铆钉精神”发扬到了极致。
短短几年,“薛莹班”成员齐心协力拧成一股绳,自制各类小工具20 多种,不仅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而且工作效率提高不少,实现了波音垂尾月产量由最初的7 架份提升到36 架份的巨大突破,产品质量更加完美,让世界享受到了中国人的航空制造。
从2005 年刚组建时只有15人的小班底到如今40 余人的大团队,这个先后获得全国质量信得过班组、全国五一巾帼奖状、全国工人先锋号、全国社会主义劳动竞赛奖等多项殊荣的“薛莹班”,是弘扬航空报国精神,坚持安全第一、质量第一,脚踏实地、精益求精的有力践行者,已然成为航空西飞的时代缩影,更是薛莹一生的骄傲和自豪。
“心中有光,不怕路长。”正是“航空报国”的信念,引领着航空人创造着一个又一个让世人惊叹的奇迹。
如今,薛莹和李世峰、黄孟虎、胡洋、张晨光等一批在一线成长起来的大国工匠、全国劳模、全国技术能手一起,组建劳模创新工作室,成立“匠客梦工坊”,依托技能大师创新工作站等平台,培育更多的“大国工匠”,让更多的产业工人成为“智慧型工人”,让高技能人才成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中流砥柱”。
“任何技术创新的成果,没有中高级技工、技师的参与,都只能停留在图纸和样品阶段,新时代技术工人的使命,就是把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作为奋战在航空装备生产一线30 余年的员工,薛莹深感责任重大。
“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离不开制造强国建设,离不开产业工人的聪明才智和奉献付出。”薛莹说,“我们都是新时代的幸运儿,是新时代的见证者、开创者和建设者。新征程已经开启,我们产业工人有底气、有干劲、有信心,赋予‘工匠精神’更高的科技含量,实现更高水平的自立自强,为制造强国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要撸起袖子加油干,用忠诚和奋斗书写航空报国的壮美华章。”
从学徒一步一步成长为班长,薛莹明白,学徒最需要的是什么,如何才能快速成长、离航空报国的理想更近。
“学徒就像我的孩子一样,他们成长得越快,我们这个团队也会越来越好。”在班组,薛莹毫无保留地传授自己多年来积攒的经验和技巧,尽可能让学徒们少走弯路。薛莹还协助公司开展技能培训,为公司培养了一批又一批技能精湛的铆装钳工。
“把自己的活儿干得漂亮与管理好一个团队,完全是两码事。”薛莹坦言,“我给自己规定了很多的‘必须’,每天必须最晚离开工作现场、必须耐心倾听、必须以最大能力解决班组问题……”
从19 岁的青涩懵懂,到如今的成熟睿智,一路走来,薛莹实现了梦想的绽放,也取得了斐然的成绩。对于所有的成绩,薛莹认为皆源于这样一个信念:踏实进取,当一名合格好工人。“未来我要坚守本心,继续在生产一线和同事们一起奋斗,为产业工人技能的提升多做事情,为工人的发展多做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