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多模态融合传播策略研究

2023-10-11 08:54
河南社会科学 2023年8期
关键词:语料库模态符号

鲁 静

(新乡学院 外国语学院,河南 新乡 453003)

近年,随着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人工智能理论的日趋完善,特别是神经网络算法的日益成熟,传统的单模态文化传播模式受到挑战,逐步走向多模态融合发展的快车道,为此需要广大传播者因势利导、顺势而为,借鉴新技术,扩宽新渠道,在多模态融合中宣传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传播好中国声音,实现中国式现代化。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要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015 年11 月3 日,国家主席习近平会见第二届“读懂中国”国际会议外方代表时指出:“中国有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质是建立在5000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1]2022年10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2]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系统论述了中华民族能够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三大历史性飞跃的核心动力,那就是四个自信,其中文化自信是民族复兴的基础和标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在5000多年的文明发展中逐渐积淀,是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因此穿越历史长廊,在历时演变中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特征,在共时发展中把握其时代底蕴,就显得颇具意义。同时,只有全面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涵与外延,才能为其传播定下基调,指明方向。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多维特征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3]显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三个维度上具有强大的牵引力,对中国政治和经济的发展发挥着巨大的影响力,是中华民族伟大凝聚力的集中体现。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022年5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发表重要讲话,再次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于“古”而成于“今”,因此文化自信既要强调对传统文化的一脉相承,又要突出对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古今结合才能强文化之根基,兴文化之枝干。同时,文化作为一种独特的社会现象,集民族性、阶级性、人文性、地域性和多样性等特征于一身,是每个民族无法抹去的烙印。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在漫长的历史演变中逐渐固化,实现共振,既塑造了人们的世界观,又影响着人们的言谈举止。文化的优势只有在实践中才能检验出来,只有在比较中才能彰显出来,因此下文从文化渊源、地理环境和哲学思辨三个方面对中西方传统文化进行比较,以进一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本质特征。

第一,文化溯源对比。文化是社会产物,是生存斗争创造的果实,是摆脱自然控制走向成熟和自由的标志。早在远古时代,人类就开始思考“我是谁?我从哪里来”的问题,在探索自然并充分发挥想象力的基础上创造了神话,既表现了对超能力的崇拜和斗争,又形成了最早的文化现象。在这条道路上,中西方表现出来不同的理想追求,衍生了不同的文化内核。不论是盘古创世、女娲补天和造人,还是神农尝百草、精卫填海,抑或是愚公移山等,中国神话无不体现崇尚道德、不屈不挠、天人合一、通力合作、不辞辛苦等奋斗精神,并为后世所膜拜推崇,这种精神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西方神话缘起于古希腊神话,诸如克里特迷宫之弥诺陶洛斯(人身牛头怪物)、泰坦十二神、奥林匹斯众神等,处处彰显着实力为王、强者为尊、个人主义、英雄情结和冒险精神的特征,和中国神话所体现的精神差别显著。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人类已经进入互联互通的新时代,各国利益休戚相关、命运紧密相连。全球性威胁和挑战需要强有力的全球性应对”[5]。为此,中国共产党倡导加强培养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显然,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各方求同存异、通力合作,共同探索发展路径。在此背景下,中国神话所传递的文化精神肯定能也必定会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贡献中国智慧。

第二,地理环境差异。中西方地理环境不同,铸就了不同的文化体系。中华文明起源于黄河流域,属于内陆文化。中国有广袤和肥沃的土地,农耕文明因此而诞生,而且当时中国文化是先进文化,周边文化对其影响较小,因此中国文化形成了独特、稳定和完善的体系。一言以蔽之,中华传统文化属于农耕文化,是中华文明主要表现形式之一。聚族而居、精耕细作的农业文明孕育了中国独具特色的文化传统,衍生出了自力更生、自强不息、集体至上、尊老爱幼、勤劳勇敢、吃苦耐劳、艰苦奋斗、勤俭节约、邻里互助等文化传统和核心价值理念。而西方文明的发源地古希腊境内多山,陆地交通不便,便形成了依赖海洋的传统。发展海洋经济时,古希腊接触了其他先进文明,学习和汲取他们的文明成果和文化精髓,从而形成了具有古希腊特色的海洋文化,其崇尚硬汉子强人精神、自由的天性和强烈的竞争冒险意识以及开创精神。形象地说,大陆文化保守,海洋文化开放;大陆文化信奉故土难离,海洋文化崇尚流动;大陆文化劝人忍耐,海洋文化同情反抗;大陆文化崇尚勤劳,海洋文化崇尚机遇;大陆文化相信“一分汗水,一分收获”,海洋文化信奉“能拼就会赢”。两种文化各有千秋,不能认为西方文化优于中华文化,而强迫中国接受西方文化,反而应该积极汲取农耕文化中的优秀元素,实现各民族的和谐共生。

第三,哲学思辨区别。英文哲学一词philosophy中“philo-”表示爱好的意思,“-soph”表示思考和智慧的含义,概括而言,“philosophy”表示爱智慧的意义。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思维知识的抽象概括和总结,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哲学是以追求世界的本原、本质、共性或绝对、终极的形而上者为形式,以确立世界观和方法论为内容的社会科学。总而言之,哲学思辨所激发的种种理论、思潮和讨论是各民族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自古以来,中西方诞生了大量著名哲学家,他们都对本民族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至圣孔子推崇仁爱、礼仪和孝道,强调以和为贵。亚圣孟子一方面继承了孔子仁爱的理念,另一方面宣扬“人之初,性本善”,弘扬“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强调“民为贵”。老子主张“道”,认为无论什么事都要遵循本源。中国古代哲学家胸怀天下,注重“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而西方古代哲学家,比如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和柏拉图等更加注重逻辑思辨能力,他们的哲学思想处处充满着理性主义和人文精神。总之,在世界观方面,中国哲学侧重于人生观,西方哲学侧重于知识论。在辩证法方面,中国哲学侧重于辩证思维,西方哲学侧重于逻辑思维。在哲学的应用方面,中国哲学重视和谐、“天人合一”;西方哲学重视竞争、“人定胜天”。在集体与个体的关系方面,中国哲学重视群体与道义,西方哲学重视个体与功利。在人事与自然的辩证关系方面,中国哲学重视政事,讲究把哲学思想应用于人事和社会,西方哲学注重尊重和崇拜自然。显然,“和谐、天人合一”的思想逐渐融入中华民族的血液中,成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最耀眼的明珠,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人,在世界大变革时代底色十足,必将发出中国最强音,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贡献力量。

(二)革命文化

革命文化是五四运动后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建立新民主主义事业的过程中形成的,以救亡图存、奋发图强、民族复兴为思想内核和价值取向的文化形态[6]。2021 年7月1 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 周年大会在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7]

百年恰是风华正茂,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史、成长史就是一部伟大的革命史。五四运动之后,中华民族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关键时刻中国共产党勇挑重担,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以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初心和使命,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开展了一系列革命斗争,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从五四运动到土地革命战争,从全民族抗日战争到全国解放战争直至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的伟大胜利,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斗争的道路上发展壮大,逐步用鲜血和生命孕育了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沂蒙精神、西柏坡精神等一系列璀璨夺目的革命精神。这些革命精神已经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也是中华民族最珍贵的文化基因。

(三)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为目标,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它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形成和发展于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和新时代的伟大实践,代表时代进步潮流和历史发展要求,在多样化的文化观念和社会思潮中居于主导地位[8]。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华大地涌现出了两弹一星精神、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抗击非典精神、南水北调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等一系列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代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民族精神力量的不断增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9]。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由多个谱系组成,各精神系统犹如大树之枝丫,而树干恰如中国梦这一伟大梦想。它们在各自的精神世界展现了十足的张力,而又一起合成了中国梦这一公约力,共同构建了中华民族美丽的精神家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总之,上述三种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核心内容,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集中体现,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着力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力量源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传播的出发点与归宿。

二、多模态融合的认知基础、理论与视角

(一)模态和媒介术语界定

“模态”(Modality)是德国理学家赫尔姆霍茨提出的一种生物学概念,即生物凭借感知器官与经验来接收信息的通道,如人类有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和嗅觉模态[10]。多模态是指将多种感官进行融合,每一种符号系统必须依托某种模态呈现出来,如文字属于视觉模态、口语属于听觉模态等。在信息传播过程中,模态和媒介两个术语常常交替出现,也经常产生理解障碍。因此,通过对比分析一方面可以准确区别两个术语,另一方面也可以帮助人们明晰模态的本质特征。综合前贤研究成果,可以从以下两方面进行区分:

1.和符号系统之间的关系

根据Scollon & Levine(2004)的观点,模态是可对比、可对立的符号系统,媒体是符号分布印迹的物质手段,如产生语篇采用的印刷(打印机)或手写(笔)的手段,说话时发出的声音,身体动作或计算机显示器上的光脉冲等[11]。上述定义明确指出模态是符号系统,而媒介不是符号系统。比如,文字是视觉模态,是可视化的符号系统。既然是系统,必然可以划分为不同的层级关系,同时,各系统组成成分之间还存在着对立的关系。总之,模态是一种意义潜势,同时发挥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篇章功能三种功能。而媒介只是一种物质存在,是一种途径。模态指文本表现中不同的符号形式,例如,语言的、视觉的、听觉的、触觉的等符号形式;而媒介则是与这些符号形式对应的表现形式(如歌剧、戏剧、漫画等),以及它们的物质沟通渠道(如广播、电视、电子媒体等)[12]。

2.和社会的关系

长期以来,人们习惯用“二分法”来研究符号,认为每一个符号都是能指和所指的结合体,符号是能指,符号所代表的对象是所指[13]。按照二分法,符号意义是静态的,具有社会规约性。后来,皮尔斯提出了社会符号三分理论,认为符号、对象客体和解释项是归于一体的三个平面[14]。从这个角度出发,符号是一种实践,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一种文化事件,也就是说符号意义是动态的。显然,解释项的引入说明符号系统具有社会属性,其负载着特定的文化内涵,不同团体对某一特定模态的理解存在差异。而媒介不是符号系统,只是符号呈现的手段,并不具有社会属性,对于不同团体其意义具有普适性和唯一性。

(二)多模态信息融合的认知基础

大脑是人的指挥中心,是人类认知世界和自我的生物基础。人类对世界的认识首先来源于感知,然后才上升到认知。感知依托各种感觉器官,如口、鼻、眼和耳等,和客观世界发生直接接触,形成初步的世界印象,而认知则要复杂得多。认知既是一种目的论,也是一种方法论。人类要生存,必然需要对世界进行范畴化,进而形成各种概念,各层级的“概念—关系”结构最终搭建起完整的语义网络,建立起完整的知识网络,这是人类认识世界和自我的过程,也是目标。认知既是生物体对外界刺激的一种主动性反应,又涉及人脑对信息的加工处理过程。基于认知的抽象加工能力使得人们构建了各种符号系统,并利用这些符号系统与大脑中储存的知识确定了身份、构建了活动、厘清了关系、建立了联系、表达了立场与策略,最终在情境中明确了意义、回答了“谁”(社会人)在“干什么”的问题。从这个角度而言,不同的符号系统就是一个个潜在意义的集合,在特定情景中,符号系统中的某些特征被凸显、增强,意义得到彰显,成为射体。相应地,另一些特征受到压制、削减,甚至消失,意义受到抑制,成为界标,就在这种此消彼长中某些意义取得优势和威望,情景意义得以表达、语义网络得以完整、知识系统得以健全。任何符号系统都有自己的规则,同时也必须依靠感知得以体现,这就产生了不同的模态。

借鉴美国语言学家Fauconnier提出的心智空间(Mental Space)这一概念[15],多模态信息融合包括四个概念空间:输入空间Ⅰ(Input Space Ⅰ)、输入空间Ⅱ(Input Space Ⅱ)、类属空间(Generic Space)、合成空间(Blending Space),如图1所示[16]:

图1 多模态信息融合概念空间

图1说明:Input Space Ⅰ(输入空间Ⅰ)和Input Space Ⅱ(输入空间Ⅱ)分别指不同单模态符号系统所表达的概念,例如,看字幕听英语时,字幕属于视觉模态,听力属于听觉模态,两者分别进入两个输入空间。在两个输入空间Ⅰ和Ⅱ中,大脑对每一个模态所表达的概念进行表征并进行内部编码,然后将两者共有的、抽象的信息映射到类属空间中,同时也将相关表征投射到合成空间中,形成新的概念。类属空间属于元认知,既为信息的合成提供了潜在框架,同时也是自我监督的一种手段,及时对信息的合成进行自我调节。合成空间对输入的信息进行补充和修正,对分属不同模态的异质信息进行处理,并对不同表征来源的信息进行综合,从而形成相对完整、一致的认知描述,完成信息的融合工作。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发现,多模态信息融合始于世界,经过认知,终于符号系统,是在感知的基础上进行知识加工的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认知过程。因此,信息的传播应该遵循这一认知过程,打破传播的单一模态传统,充分发挥多模态融合的优势,在物联网和融媒体的基础上研究宣传策略,提高宣传效率。

(三)多模态融合的理论与视角

近年,随着5G技术和融媒体的快速推广以及各种智能设备(例如智能手机和VR设备等)在人民生活中的普及,特别是人工智能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单一模态已经难以满足信息传播的要求,多模态融合传播已经成为一种不可逆的发展潮流。因此,多模态理论不断发展完善,和各领域传播的结合日益紧密,衍生出种种新的传播范式和路径。

从20 世纪70 年代开始,多模态技术经历了行为时代、计算时代、交互时代和深度学习四个发展阶段,其中多模态核心技术涉及多模态表示、多模态融合、多模态转换、多模态对齐和多模态系统学习等内容[17]。随着技术的不断升级以及设备的更新换代,多模态应用范围不断扩大,例如在多模态情感识别、视觉-语言生成、视觉问答和多模态对话、多模态摘要、多模态翻译、多模态信息抽取等领域各种算法日益成熟,鲁棒性越来越高。在万物皆联和万物皆媒的时代,探索基于多维信息分量间的融合规律,研究多模态融合视域下传播的效能提升及其评估模式构建已经成为历史的必然选择。多模态融合(Multimodal Fusion)也称多源信息融合(Multi-source Information Fusion)、多传感器融合(Multi-sensor Fusion)、多模态融合是指综合来自两个或多个模态的信息以进行预测的过程。在预测的过程中,单个模态通常不能包含产生精确预测结果所需的全部有效信息,多模态融合过程结合了来自两个或多个模态的信息,实现信息补充,拓宽输入数据所包含信息的覆盖范围,提升预测结果的精度,提高预测模型的鲁棒性。之所以要对模态进行融合,是因为不同模态的表现方式不一样,看待事物的角度也会不一样,所以存在一些交叉(信息冗余)、互补的现象,甚至模态间可能还存在多种不同的信息交互,如果能合理地处理多模态信息,就能得到丰富的特征信息[18]。多模态融合的主要目标是缩小模态间的异质性差异,同时保持各模态特定语义的完整性,并在深度学习模型中取得最优的性能[19]。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多模态融合传播策略研究

三元世界理论把世界分为物理世界、人类社会和信息空间,它的基本逻辑为前两个世界产生数据并传输到信息空间中,信息空间对信息进行融合、集成与分析,然后指导前两个世界的决策行为[20]。借鉴三元世界理论,我们绘制了多模态信息融合流程图,用来阐释多模态信息融合路径,如图2 所示。物理世界包含物联网和多模态符号,物联网的核心在于能够将万物相连的一切媒介和技术,显然,物联网使得信息交换与传播成为可能,而信息的编码与解码必然离不开多模态符号系统,两者为信息融合与传播提供了物质基础,同时涉及“媒介分析”和“内容分析”两大传播目标。人类社会包含社会网络和主体与受众交互。社会网络决定符号系统的文化特征,这是一个社会规约过程,也是一个静态的结果。主体与受众交互是一个动态过程,涉及主体选择和规划多模态符号系统的过程,同时也包含受众对多模态符号系统的反馈,既有内容反馈,也有情感反馈。物理世界和人类社会产生数据并传输到信息空间。信息空间是对多模态信息的解码与融合,然后指导前两个世界的决策行为。信息融合包含四个环节:数据获取,数据清洗,数据融合和数据建模。下文拟结合上述四个环节总结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多模态融合传播路径。

图2 多模态信息融合流程图

(一)多模态语料库构建——数据收集、清洗与标注

多模态语料库是声频、视频和文字语料等多种信息的集成,研究者可以通过该语料库进行信息的检索和统计,并在统计数据的基础上开展各种研究。目前,多模态语料库已经进入了4.0 时代[21]。多模态语料库构建涉及数据收集、清洗与标注。数据的收集主要取决于研究目标,目标不同,收集的数据源不同。在数据收集过程中,可以借助主题计算等方法来收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方面的资料,包含视频、声频、文字等多模态信息,保证传播内容的一致性。收集来的数据噪声较大,需要进行清洗。数据清洗需要借助各种软件,比如文本(视觉模态)可以借助OCR 识别技术,像ABBYY FineReader 就可以进行图片裁剪、旋转等加工工作。可以使用Cyber Link Wave Editor 对声频进行裁剪、调整长度、调整音高、淡入淡出、插入静音、插入噪音、倒放、编辑多个频道、音量关键帧调节、降噪等加工。数据标注是指给原始数据(如图像、视频、文本、声频等)添加标签的过程,带有标签的数据被称为训练数据,这些标签形成了数据属于哪一类对象的表示,帮助机器学习模型在未来遇到从未见过的数据时,也能准确识别数据中的内容。训练数据可以有多种形式,包括图像、语音、文本等特征,这取决于所使用的机器学习模型和要解决的任务。任务不同,需要标注的特征也不同。

多模态语料库的建设始于20 世纪末。SACODEYL 多模态教学语料库是世界上首个多语种多模态语料库[22]。目前国外比较有名的多模态语料库项目有ISLE、HUMAINE、SIMILAR、CHIL、AMI、VACE、CALLAS 等[23]。而国内多模态语料库的建设仍处于起步阶段,在此领域与西方有较大的差距,相关的中文文献仍极少[24-25]。目前国内多模态语料库构建主要基于以下几个目的:一是基于翻译的目的,如上海交通大学胡开宝教授所率团队建成的“汉英会议口译语料库”(CECIC)[26]、北京外国语大学文秋芳教授等人建成的“中国大学生英汉汉英口笔译语料库”(PACCEL)中的口译子语料库[27]、北京外国语大学张威教授建设的“中国学习者口译语料库”等[28];二是基于语言习得与教学的目的,如顾曰国建立的“现场即席话语多模态语料库”[22]、张立新基于课堂教学录像构建的多模态语料库[29]、临沂大学谢楠等构建的儿童多模态口语语料库[30]、南京师范大学构建的汉语中介语多模态语料库等[31];三是基于对外宣传的目的,如胡富茂等基于洛阳相关景点介绍语料构建的多模态旅游翻译语料库等[32]。

显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方面的多模态语料库构建依然比较滞后,这将阻碍文化的多模态融合传播进程。北京语言大学吴平教授根据多模态理论中理念意义、人际意义、组合意义三个概念,对收集的47 个《骆驼祥子》译本封面进行多模态符际翻译研究[33],为文化多模态语料库构建提供了有益借鉴。文化多模态语料库构建是融合传播的基础,今后仍需加大构建力度。

(二)基于神经网络的数据表征——数据融合

多模态融合的主要目标是缩小模态间的异质性差异,同时保持各模态特定语义的完整性。传统的数据融合在一个低维度的原始空间中进行,融合得到的特征表征能力弱,同时大多注重模间融合,忽视模内融合。显然这种方式忽视了特征间的关联信息,也忽视了高阶信息的使用。目前随着深度学习技术的日益成熟,可以在一个高维度的特征空间进行基于深度学习的融合,这充分考虑了特征之间的关联。但深度学习的过程是一个黑盒子,融合空间缺乏可解释性。因此,需要将基于统计的方法和基于规则的方法相结合,逐步探讨一种强解释性的数据表征方法。

(三)基于算法的数据统计——数据建模

模态融合方法分为两大类:模型无关的方法和基于模型的方法,前者不直接依赖于特定的深度学习方法,后者利用深度学习模型显式地解决多模态融合问题,例如基于核的方法、图像模型方法和神经网络方法等。深度学习模型主要分为三类:联合(Joint)架构、协作(Coordinated)架构和编解码(Encode-Decode)架构[18]。三种融合架构在视频分类、情感分析、语音识别等许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且涉及图像、视频、语音、文本等融合内容,性能较优。

总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多模态融合传播需要遵循语料库构建—数据特征表征—模型构建的基本路径,这样才能不断提高融合传播的效度和信度,从而实现高质量和高效率的传播。

四、结语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多模态融合传播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为了传播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我们需要充分发挥各模态的优势,积极利用深度学习等先进技术,通过构建文化类专门语料库,在数据统计的基础上设计算法、建立模型,搭上人工智能发展的快车,以提高文化传播的效率,从而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

猜你喜欢
语料库模态符号
学符号,比多少
《语料库翻译文体学》评介
“+”“-”符号的由来
变符号
国内多模态教学研究回顾与展望
基于JAVAEE的维吾尔中介语语料库开发与实现
图的有效符号边控制数
基于HHT和Prony算法的电力系统低频振荡模态识别
由单个模态构造对称简支梁的抗弯刚度
语料库语言学未来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