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记者 何思源
《黄海传》赵德发 著山东文艺出版社2023.5/68.00元
中国是一个大陆国家,也是一个海洋国家。海洋史研究告诉我们,中华民族拥有源远流长、辉煌灿烂的海洋文化和勇于探索、崇尚和谐的海洋精神。中华海洋文明是中华原生文明的一支,与中华农业文明的发生几乎同时。为了让更多读者了解黄海的历史与现实,尤其是黄海岸边人民创造的丰硕海洋文明成果,更好地将这个文明传承和发展下去,赵德发以黄海为传主,在翔实史料和大量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自然地理、历史、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诸多维度对黄海海洋文化展开全景式描述,并对人类与海洋的关系进行了深刻阐释,力求加深读者对海洋在人类生存发展历程中地位和作用的理解。
书中赵德发不仅将笔触伸入历史深处,开拓了历史视野,又能抓住典型历史事件,将海量的历史资料转化为生动丰富的故事,让黄海波澜曲折的历史在读者眼前徐徐展开。作者将自己形容为一个老盐工,沿袭古法,煮海为盐,取来一罐罐一缸缸的黄海水,用对家乡的满怀热情去反复提炼,用一丝不苟的创作态度斟酌推敲,烟熏火燎,“漉沙构白,熬波出素”,用熬出的“三十万个盐粒子”组合成了这部《黄海传》。在访谈中,赵德发分享了他在作品风格和创作思路上的宏大设计和构想,如何在提炼典型故事、普及海洋知识的同时融文化、历史、传奇于一体,以及在创作过程中对黄海文明更加深入的体悟与思考。
《全国新书目》:接到《黄海传》的创作邀请时,这个题材最吸引您的地方是什么?
赵德发:最吸引我的地方就是为黄海作传。黄海是古人所说的“东海”,有许多故事流传,成为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有许多战事发生,成为中华民族的光荣或耻辱。我在日照海边住了三十多年,听渔民讲述以海为生的经历,看当今海洋的种种巨变,一直想写海洋题材的作品。2021 年10 月,时任山东文艺出版社总编辑的王路向我约稿:“您久居海边,对山海大地用情弥深,熟稔相关历史风物、文化人情、过往未来,眼界开阔,怀想幽深。可否请您挥翰奉献一部《黄海传》,钩沉历史,展望当下与未来,以飨读者?”感谢山东文艺出版社给了我这个机会——黄海存在了亿万年之久,我这个匆匆过客能为她作传,何其荣幸!
《全国新书目》:在创作思路和作品风格等方面,您跟山东文艺出版社的编辑进行了哪些前期沟通?
赵德发:前期沟通有好多次。收到约稿信,我决定暂时搁置正在创作的长篇小说,先完成这部纪实文学。王路带两位编辑与我面谈时还带来了《黄海传》的策划方案,经过探讨,我们决定简明扼要地梳理黄海历史的同时,立足于时间与空间经纬交织的叙事结构,为读者生动描绘黄海古今沧桑的变化,解读其对齐鲁文化、中华文明乃至世界文明的价值与意义,反思历史,映照现实,远观未来。此后不久,我在中国作家协会全国代表大会上见到时任山东出版集团总编辑的迟云时,他和我也就这部书如何写作进行了商谈。山东文艺出版社的李运才社长、杨智总编辑和这部书的责编秦超、杨云芳等都与我进行了多次沟通,深入地交换了双方的想法,让写作得以更加顺利地完成。
《全国新书目》:给黄海立传,您觉得创作难点有哪些?在创作上,有哪些方面可以借鉴人物传记的写作方式,有哪些描写方式是您做出的创新?
赵德发:最大的难点就是没有其他关于海洋的传记文学可以借鉴,我读过一些人物传记,可以借鉴它们的线性结构、细节描写等等,但海洋毕竟不是人,它是自然存在物,由它本身产生的故事极少,多数海上故事都是人类的造作。所以,我除了在第一章中讲述了地球上的沧桑之变、黄海的由来、黄海生物概况等,其他章节都是在写自古至今人与海的故事。如果说描写方式上的创新,那就是我会屡屡把自己摆进去。就像开头那段话:“三十年前我刚到日照那会儿,感觉自己像故乡土地上伸出的一根地瓜秧,拖拖拉拉二百里,到黄海之滨伸头探脑,想了解那片蓝色的奥秘……过了一年,一根更老的地瓜秧也来了,那是我父亲……”通过这样的手法,我可以与读者共情,一起认识黄海、感受黄海。
《全国新书目》:此前您创作过一些关于海洋的小说和纪实文学作品,比如《人类世》《下一波潮水》《晃晃悠悠船老大》《鲅鱼圈的诱惑》等,请问这些作品对您创作《黄海传》有哪些帮助和启发?
赵德发:在写这些作品时,我对海洋的许多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获得了许多素材与认知,加深了我对黄海的熟稔程度,大大方便了《黄海传》的写作。说到所受到的启发,主要是人类与海洋息息相关,甚至可以说两者之间的关系是生死攸关。
《全国新书目》:《黄海传》的内容整体上以时间为经,横向涉猎则极为广泛,请问您在构思时是如何对章节内容进行设计和推敲的?
赵德发:刚开始写作时我曾经列出了一个大纲,以时间为经,确定了四大板块作为四章:“亘古沧溟”“蓝海帆影”“风云激荡”“巨变种种”,每章再分若干节。随着案头准备工作的深入推进,我对大纲做了多次修改。这本书的主体是第二、三、四章,每章都是十节。为什么各是十节呢?我并不是犯了“十全病”,而是觉得必须设置这样十个专题才妥当。当然,我起初并没有想明白每一章要写几节,各自表现什么内容,而是经历了多次调整,进行了不止一次的“否定之否定”,最后才形成这个框架的。尤其是第四章,要写新中国成立之后的黄海巨变,可以说颇费脑筋。有的专题本来没打算写,后来发现它很重要,必须要写,譬如“智慧海洋”,这一节讲的是人海关系的最新进展和未来愿景,内容高端而宽泛,我又经历了艰难的推敲与取舍。在完成这四大章之后,我仍觉得意犹未尽,因此又添加了尾声“望洋兴叹”,为全书作结。总的来看,我对目前的内容结构还是比较满意的。
《全国新书目》:这本书中包含了天文学、地理学、地质学、生物学、海洋科学等众多学科的知识以及黄海周边地区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诸多维度,在创作中您是如何平衡《黄海传》的纪实性和科普性的呢?
赵德发:《黄海传》首先是一部纪实文学,要把黄海的古往今来、方方面面以文学手法告诉读者,但我也时刻留意着此书的科普功能,不能过分“拽文”,把一些本来简明易懂的内容讲得云遮雾罩。当然,这也与个人写作风格有关,我喜欢的文风就是朴素平实。
《全国新书目》:后记中您提到自己当了一回“老盐工”,爬梳海量资料,钩沉黄海历史,并进行了深入实地采访,请问您是如何对近80 本主要参考文献和实地采访的大量素材进行提炼和升华的?在这个过程中您遇到了哪些困难,是如何克服的?
赵德发:这部书的案头准备是十分艰巨的工作,每一个章节、每一个专题都涉及海量的资料。我不仅广泛搜集、大量阅读,还进行了实地采访,从黄海南端走到北端,像老渔夫一样撒网打捞,对大量“渔获”进行鉴别、取舍。然后,我还要像老盐工一样,让海水变成卤水,让素材不断集中,进而升华、结晶。其中最大的困难是实地采访,因为当时疫情此起彼伏,迟迟不能出门,直到去年夏天才抓住两个时间段,从长江口走到鸭绿江口,终于完成了采访计划。
《全国新书目》:在《黄海传》的创作过程中,您有哪些新的收获?通过这本书,您希望给读者带去哪些触动和感悟?
赵德发:《黄海传》这部书在我的文学生涯中很重要。首先,我完成了一次大规模的海洋叙事,给我的纪实文学作品中增添了沉甸甸的一本新作。其次,在这个过程中,我进一步开阔了视野,加深了对海洋的认知,增进了对海洋的感情。我希望读者从这部书中能了解黄海的前世今生,关心黄海的现状与未来,进而了解海洋文明,了解海洋对于人类前途与命运的重要意义,亲近海洋,热爱海洋。
《全国新书目》:请问接下来您有哪些创作计划?今后创作海洋题材作品时有哪些想要尝试的新方向?
赵德发:现在我正在进行海洋题材长篇小说的写作,就是因为写《黄海传》而暂时搁置的那一部,争取年底完成。下一步还会继续写这个系列,计划写三部。在今后的海洋题材创作中,我会浓墨重彩绘海洋,精雕细刻写人物,为读者展示复杂的人海关系,以及海洋承载的民族命运和人物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