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新发展
——从党的十九大报告与党的二十大报告文本计量视角分析

2023-10-11 13:20吴文杰
新疆社科论坛 2023年2期
关键词:高频词二十大现代化

吴文杰

文以载道,文本是思想的承载、理论的表达,文本的变迁最能直观地体现理论的创新、思想的发展。深耕文本表达、对照文本异同、细品文本深意是读懂、弄通、领会党代会报告这一经典文献的首要环节和重要途径。①本文拟采用政策文献计量法,通过NLPIR软件对党的二十大报告的高频词、热点词进行分析,并以“五位一体”为维度将党的十九大报告与党的二十大报告的高频词、关键词进行比较分析,更为直观地呈现五年来特别是党的二十大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新发展。其中,通过高频词可以看出文本内容的聚焦点,通过关键词可知其潜在的文本信息。

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思想升维和理论集成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和理论体系作了全面总结和概括,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上升到世界观、方法论的层面及哲学层面来认识和把握,提出了一系列治国理政的新思想、新理念、新战略,形成了系统全面的中国式现代化理论。

表1 党的二十大报告高频词统计表

(一)思想升维: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与方法论

党的二十大报告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上升至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高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贯穿党的二十大报告全文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是对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最新表达。

一是坚持人民至上。发展依靠人民,发展为了人民,党的一切奋斗都是为了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人民”一词的高频出现,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人民至上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二是坚持自信自立。“党”“国家”“社会”等词的高频出现,反映出中国共产党依靠群众,以自我革命推动社会革命的恢宏气势,以“两个相结合”的理论创新成果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自信自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三是坚持守正创新。“坚持”和“发展”居于热词榜前两位,而新时代取得伟大变革的历史成就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未来部署就是在坚持和发展的辩证逻辑中取得和推进的,这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守正创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四是坚持问题导向。解决矛盾就是解决问题,就是回应时代呼声,社会的主要矛盾就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②“人民”“社会”“全面”等词的高频出现,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问题导向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五是坚持系统观念。高频词“全面”与“体系”“制度”相呼应,展现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系统集成和全面深化,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系统观念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六是坚持胸怀天下。胸怀天下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鲜明特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安全”“发展”等词的高频出现,映射出中国以自身安全促进全球安全推进国际共同安全,以自身发展谋求为人类共同发展做出贡献,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胸怀天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二)理论集成:系统全面的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形成

经过一百多年的奋斗,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踏上探索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③中国式现代化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高频次出现,是报告中的主线,统领报告全文,反映了我们党一百多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探索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形成了系统全面的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党的二十大报告多维度阐释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特征、本质要求。我们可以发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阐述根本上要实现的是人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实现的根本保证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首先,“人民”一词的高频出现反映党的二十大报告对中国式现代化的依靠力量、服务对象的认识。我们实现的现代化是坚持人民至上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是造福中国人民的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④此外,中国式现代化还是利于世界人民的现代化。不同于“那种损人利己、充满血腥罪恶的老路给广大发展中国家人民带来深重苦难”⑤的西方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⑥为人类实现现代化提供了全新选择。

其次,“党”一词的高频出现反映党的二十大报告对中国式现代化的领导力量的阐释和强化。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的第一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领导决定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性质,只有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领导,中国式现代化才能前景光明、繁荣兴盛;否则就会偏离航向、丧失灵魂,甚至犯颠覆性错误。”⑦鲜明指出了坚持党的领导对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意义。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掌舵中国式现代化的巨轮,就在于中国共产党全面从严治党,勇于自我革命,能够将中国共产党强大的价值理念、领导水平、治理能力、精神风貌融入国家现代化的前途命运中。

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五位一体”各维度的新发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以中国式现代化为主线贯穿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之中,在这五个维度上有许多新理念、新思想、新部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⑧,这部分是从五位一体视角上讲的,说明中国式现代化是统筹五个方面建设协调推进的现代化。⑨从党的十九大和党的二十大报告对五个方面建设部署的关键词和高频词对比分析,我们将更清晰和精准地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新发展。

(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经济建设方面的新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揽国内国际发展大局,把握我国经济发展的新特征新要求,大力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形成了习近平经济思想。党的十九大报告第五部分“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⑩。党的二十大报告第四部分“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集中论述经济建设部署,同时党的二十大报告第五部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分为教育、人才、科技三个部分,其中科技和人才部分一般也被看作经济建设的内容,因此将其放在经济建设维度做分析。

表2 党的十九大报告与党的二十大报告有关经济建设的关键词对比表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经济建设方面的关键词主要有“发展”“经济”“创新”“建设”“实体经济”等。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经济建设方面的关键词主要有“发展”“人才”“科技”“创新”“区域协调发展”等。可以看出,党的十九大报告和党的二十大报告都认为“发展”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坚实基础,强调创新在经济发展中的引领作用。相比于党的十九大报告,党的二十大报告在经济层面论述的核心是经济高质量发展。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首先,“人才”和“科技”是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的关键词,党的二十大报告将人才看作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第一资源,特别是科技、人才定位为现代化事业中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科技创新作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驱动力量。其次,“国际”“贸易”“国家”等关键词一方面体现了关于构建高水平对外开放的要求,另一方面体现了“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要求。

表3 党的十九大报告与党的二十大报告有关经济建设的高频词对比表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经济建设方面的高频词主要有“发展”“经济”“改革”“加快”“建设”等。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经济建设方面的高频词主要有“发展”“建设”“人才”“加快”“科技”等。党的十九大报告和党的二十大报告都认为发展是解决当前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性因素。党的十九大报告把加快经济体制改革、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经济体系作为战略目标。党的二十大报告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丰富,有关经济建设高频词中,“科技”一词依然在榜。在经济维度中“新”即把握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三个“新”是统一的。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把握新发展阶段、构建新发展格局。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发展现实相结合的最新成果,三者相互关联、相互促进,统一于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伟大实践。“高”作为高频词之一,其是指谋求高水平、高质量发展。如,从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到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构建高水平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推进全面开放格局”到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其总的目的是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等。“体系”一词高频出现。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我国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其中党的二十大报告特别聚焦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包括建设优质高效的服务业新体系、建设高效顺畅的流通体系、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等。

(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政治建设方面的新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实践,作出了一系列重要部署,在新发展阶段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党的十九大报告第六部分“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党的二十大报告第六部分“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和第七部分“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集中体现了在政治建设方面的部署,以及第十五部分“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坚持和加强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也属于政治建设。

表4 党的十九大报告与党的二十大报告有关政治建设的关键词对比表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政治建设方面的关键词主要有“人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政治制度模式”等。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政治建设方面的关键词主要有“人民”“政治”“法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公平正义”等。可以看出,党的十九大报告和党的二十大报告都体现出人民至上的政治情怀,并彰显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在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的基础上,党的十九大报告在“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一章分两节对民主和法治做了阐述,党的二十大报告用了更多篇幅,分两章对民主和法治分别做了详细阐述和系统的工作部署。第一,民主部分。党的二十大报告阐明了民主与现代化的关系,即“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应有之义。”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提出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之后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更为系统地阐述了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制度保障,阐明了基层民主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鲜明体现,协商民主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等。第二,法治部分。党的二十大报告阐明了法治与现代化的关系,即“必须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要围绕保障“社会公平正义”,树立系统思维一体推进依法执政、依法行政、依法治国,做到公正司法,加强宪法实施监督和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等,让中国式现代化沿着法治的轨道行稳致远。

表5 党的十九大报告与党的二十大报告有关政治建设的高频词对比表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政治建设方面的高频词主要有“人民”“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协商”等,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政治建设方面的高频词主要有“民主”“人民”“坚持”“政治”“制度”等。在党的十九大报告和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党”“民主”“法治”都是政治建设方面的高频词,体现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人民”一词的高频出现体现了政治建设必须凸显人民至上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全面”一词的高频出现体现了政治建设的全方位推进。其主要表现在以下两点。一是在发展完善民主方面,报告提出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包括全方位推进协商民主等。二是在法治层面上,报告提出必须全面依法治国包括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 全民守法,全面推进国家各方面工作法治化等。相比较而言,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政治建设更多的关注点放在基层,在民主层面上,要求完善基层协商,建成基层民主完整的制度程序和完整的参与实践,拓宽基层各类群体有序参与基层治理渠道等。在法治层面上,立法上要求建设好基层立法联系点,在执法上要完善基层综合执法体制机制。

(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文化建设方面的新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把握社会主义文化发展规律,在总结我国文化建设实践中创造性地回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大问题。党的十九大报告第七部分“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部署了文化建设方面的工作。党的二十大报告第八部分“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部署了文化建设方面的工作。

表6 党的十九大报告与党的二十大报告有关文化建设的关键词对比表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文化建设方面的关键词主要有“文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国” “人民”等。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文化建设方面的关键词主要有“文化” “建设” “社会主义” “人民” “发展”等。党的十九大报告和党的二十大报告中,都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服务人民,强调党对意识形态工作领导的重要性,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相比之下,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文化自信,党的二十大报告在坚定文化自信的基础上提出文化自强,形成了“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的逻辑,系统回答了“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实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文化建设方面的新发展。通过党的十九大报告和党的二十大报告的关键词对比,党的十九大以来关于文化建设理论的主要发展可以归纳为:文化自信自强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应有之义,要牢牢把握以人民为中心的文化建设立场,以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推动文化高质量发展,加强道德建设,推动人民造就的精神转化为人民团结奋斗的精神力量,弘扬中华文化,提高中华文化创造力传播力进而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表7 党的十九大报告与党的二十大报告有关文化建设的高频词对比表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文化建设方面的高频词主要有“文化”“社会主义”“建设”“人民”“加强”等。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文化建设方面的高频词主要有“文化”“社会主义”“建设”“精神”“体系”。党的十九大报告和党的二十大报告都高频出现“人民”一词,体现出党开展文化建设扎根于人民,服务于人民。相比之下,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在时代发展中的推动作用,强调弘扬中华文化,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党的二十大在此部分有进一步丰富,强调精神凝聚力量、引领道路。如报告提出前进道路上要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新时代的劳动精神、奉献精神、奉献精神等。通过这些文化建设方面部署引领社会精神风貌,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心聚力,铸就中华文化新的辉煌。其次,“体系”是文化建设的关键聚焦点。比如“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学术体系”等,这是全面系统推进文化领域改革的纵深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理论体系的系统集成,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文化领域的运用。一系列文化建设方面体系的建成将为文化高质量发展注入磅礴伟力。再次,“国际”是新的高频词。文化建设国际维度的重要使命是“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传播好新时代的中国故事和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具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需要强大的文化传播力作为重要支撑。这是党代会第一次将中华文化的传播力与国家传播能力一起阐述。

(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社会建设方面的新发展

社会建设是“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条件。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以保障改善民生和加强社会治理为新时代社会建设的重点,推动新时代社会建设的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和制度创新。党的十九大报告第八部分“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是关于社会建设方面的部署。党的二十大报告第九部分“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和第十一部分“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中“提高公共安全治理水平”和“完善社会治理体系”。以及第五部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中关于“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一节通常被看作社会建设方面的内容。

表8 党的十九大报告与党的二十大报告有关社会建设的关键词对比表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社会建设方面的关键词主要有“社会”“人民”“社会治理”“人民根本利益”“基本养老保险”等,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社会建设方面的关键词主要有“教育”“发展”“社会”“就业”“人民”等。党的十九大报告和党的二十大报告都强调社会建设要围绕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社会文明发展,始终注重“就业”“养老”等基本民生领域。相比之下,党的二十大报告在延续党的十九大报告关于基本民生相关论述基础上,有了进一步丰富。一是将教育置于现代化建设的基础性和支撑性位置。报告将教育现代化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同向同行,指明了我国人才培养和教育事业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方位。二是将分配视为实现共同富裕的基础性制度。分配制度是否公平合理关乎共同富裕的实现,报告对分配制度的集中论述完善将为共同富裕的实现提供制度层面的指引。 三是首次在国家安全框架下提出提高公共安全和社会治理体系要求,提高社会治理效能成为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要组成部分。四是提出“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的论断。这一论断深刻地指出了就业对于社会民生的极端重要性,进一步强化就业优先的功能作用。

表9 党的十九大报告与党的二十大报告有关社会建设的高频词对比表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社会建设方面的高频词主要有“社会”“人民”“安全”“教育”“保障”等。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社会建设方面的高频词主要有“发展”“社会”“体系”“完善”“教育”等。党的十九大报告与党的二十大报告都聚焦社会治理、关注民生、教育、安全等社会建设传统议题。党的十九大报告将“安全”摆在突出位置,反映出做好安全工作是社会发展的前提条件。党的二十大报告在社会建设方面强调安全的基础上,更加聚焦“体系”一词。如,提出保障就业的建设体系,主要有就业公共服务体系、重点群体就业支持体系、城乡就业政策体系等社会保障体系。除此之外,还有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分配协调配套的制度体系等,反映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社会建设领域的运用。党的二十大报告将人民健康视作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将“健康中国”作为我国2035年发展总体目标的一个重要方面。

(五)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新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是“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基础。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协同推进人民富裕、国家富强、中国美丽,对生态文明建设做了系列部署,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思想。党的十九大报告第九部分“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是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部署。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部署主要集中在第十部分“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表10 党的十九大报告与党的二十大报告有关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词对比表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关键词主要有“生态环境”“生态文明建设”“生态系统保护”“保护”“生态”等。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关键词主要有“生态系统提升”“发展”“能源”“保护”“环境”等。党的十九大报告和党的二十大报告都强调污染防治,生态系统保护等。党的二十大在延续党的十九大部署的基础上,首次把“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的整体部署。碳达峰碳中和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必然之举,也是解决全球气候变化,谋求全人类健康发展的应有之义。碳达峰碳中和要通过清洁能源利用,完善能源总量和强度调控等措施有计划分步骤地实现。其次,生态系统提升与发展作为权重最高的词汇出现。与之相关的是十年来中国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统筹经济发展和美丽中国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同时,党的二十大对协调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部署的调整优化,如“推行草原森林河流湖泊湿地休养生息,实施好长江十年禁渔,健全耕地休耕轮作制度”等,亦提出了诸多新理念、新部署,如“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加强生物安全管理,防治外来物种侵害”等。

表11 党的十九大报告与党的二十大报告有关生态文明建设的高频词对比表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高频词主要有“生态”“环境”“保护”“绿色”“自然”等。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高频词主要有“碳”“保护”“生态”“推进”“发展”等。党的十九大报告和党的二十大报告都以美丽中国为目标,强调生态环境保护。高频词折射思想发展,从高频词维度相比较来看,党的二十大在延续党的十九大生态文明建设基本部署的基础上,将低碳化和绿色化一道视为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是建立在绿色低碳发展的基础上的,绿色化低碳化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满足人民对美丽中国的向往的应有之举。其次,聚焦能源结构调整、清洁能源的开发和利用、能源安全等,这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将为美丽中国建设提供重要支撑。再次,聚焦生态保护体系化,例如构建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新型能源体系、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等,为建设健康稳定的自然生态系统,提供高质量生态产品,保护生态多样性等提供资源和动力。

三、结语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了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彰显了这一思想的开放性、发展性。本文为了准确、深刻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最新发展,运用了NLPIR软件对党的二十大报告高频词进行了语义智能分析,并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五个维度进行了计量分析。这项分析表明党的二十大报告系统构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体系,创新性地将这一理论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哲学高度加以把握,形成了系统全面的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具体来说,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经济建设方面进一步强调经济高质量发展;在政治建设方面进一步强调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在文化建设方面进一步强调提高人们的精神世界;在社会建设方面进一步强调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更加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总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擘画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当然,这个宏伟蓝图的实现离不开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和党的建设理论创新。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党的建设中的理论创新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第一,突出“坚持和加强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这一般属于党的政治建设的核心内容。该内容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处于党的建设部署首位,突出了其在党的政治建设中居于首要地位。第二,首次提出“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建设”。这是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所没有体现的内容,是对党的十九届历次全会提炼的新经验的吸收和凝练,是党的制度建设理论的重要发展,将有力推动党的自我革命体系化、制度化、科学化。第三,重视党的干部队伍建设。“党的干部队伍”建设在党的建设中占篇幅最大,这是新征程上建设高素质高水平干部队伍的迫切需要,完善了新时代党的干部队伍建设的科学理论体系。第四,在党的作风建设层面上提出“三个务必”。“三个务必”,即“全党同志务必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务必敢于斗争、 善于斗争”,展现了新征程上党对自身优良传统的新扩展、新要求。 第五,将“夺取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更新为“坚决打赢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一方面,反映新时代十年来党的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的历史性成就,另一方面,显示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与腐败行为坚决斗争的鲜明政治态度。

注 释:

① 柳宝军:《新时代新征程党的建设理论的重大创新与发展——基于党的十九大报告和二十大报告关于党的建设的文本比较研究》[J],《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2022年第6期,第24页。

⑦《习近平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 正确理解和大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N],《人民日报》,2023年2月8日,第1版。

⑨谭玉龙:《中国式现代化: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探索之路》[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2年第3期,第37页。

猜你喜欢
高频词二十大现代化
二十大颂
喜迎党的二十大
喜迎二十大
喜迎二十大
边疆治理现代化
30份政府工作报告中的高频词
省级两会上的高频词
28份政府工作报告中的高频词
省级两会上的高频词
Hair Highway--Studio Swine 的现代化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