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基础教育合作框架下高中俄语特色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探索

2023-10-10 01:31王庆利李伟王宇韩璐单紫薇
黑龙江教育·小学 2023年6期
关键词:人才培养

王庆利 李伟 王宇 韩璐 单紫薇

摘要:在新时代和教育改革背景下,哈尔滨市第六中学(以下简称为“哈六中”)通过探索俄语人才培养的新方式,形成实用、可具推广的模式和经验,整体扩大和提升了俄语人才培养的规模和质量,拓宽培养途径,给广大开设俄语的学校提供经验和帮助。中俄中学联盟的建设使哈六中在中俄两国都拥有了较高的知名度,开辟了中俄基础教育交流新路径。

关键词:中俄中学联盟;教育合作;俄语特色;人才培养

国内基础教育阶段开设俄语课程的学校较为有限,选择俄语的学生数量少,教学规模较小。近年,由于我国“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对俄语人才需求量持续增加,俄语教育呈现蓬勃之势[1]。国内许多学校开始开设俄语,但由于教学经验和资源不足,遇到很多困难,缺少成熟、稳定、实用的俄语人才培养模式。

(一)问题的产生

俄语教学改革发展的需要。全国正在开展新一轮课程改革、教材改革和高考改革,对课堂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2]。我省启动“新高考”后,俄语学科加入30分听力考查,对于高中零起点学习俄语的学生,如何在三年时间完成全部初高中课程,并且具有“听说读写译”综合能力,需要更优化的解决方案。

学生多元成才的呼唤。学生感兴趣的语种不同,学习禀赋也有区别,多元发展符合人才成长规律。俄语学生中大部分可以不将俄语专业作为追求目标,而是成为国家需要的俄语特色人才———学习其他专业同时熟练掌握俄语的复合型人才。

加强俄语特色化发展的要求。根据省情特点及地域优势,为服务国家利益和地方发展的需求,学校有义务保护中学俄语人才培养的经验,发挥俄语教育的优势,成为输送优秀俄语人才的主力军。同时,借助俄语特色增加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为普通高中特色化建设增添活力。

(二)研究的意义

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高中俄语人才特色培养模式的实践探索突出潜力开发、未来导向、合力协同、悉心保护,积极扩大中学俄语人才培养规模,促进俄语人才质量提升,培养学生传播中华文化的意识和能力,落实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深入实施国家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

推进新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高中俄语特色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是以俄语教学模式探索为核心,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引领,提升学生语言学习能力,增强跨文化意识,发展学科思维品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从而有效推进新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

促进学校特色化发展。作为国家级外语特色实验学校,学校着力发挥俄语教学优势,推动多语教学促进学校进一步发展。这也是在继承学校70余年办学传统基础上的突破创新,将进一步凸显学校特色,积极响应国家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的布局策略。

助力教育均衡发展。在俄语特色人才培养模式实践探索过程中,通过与省内外的兄弟学校的密切联系,建立共享教研机制,共用资源平台,带动更多俄语教学薄弱地区及薄弱学校的建设,助力教育均衡发展,担负起示范性高中的责任。

加强中俄教育交流合作。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持续向前发展,培养俄语特色人才符合中俄关系发展需要,符合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在中俄基础教育合作的框架下,探索高中俄语特色人才培养模式,突破俄语人才培养的瓶颈,有助于打破两国高等教育合作与基础教育合作之间的壁垒,进而实现中俄教育领域的深入合作。

(三)预解决的问题

1.建立并完善俄语“听说思维导向式”教学模式,探索并形成高中俄语特色人才培养模式。

2.梳理俄语教学内容,整合初高中俄语教材,开发适合新课程的高中俄语学习辅助资源。

3.通过建立与中俄高校、初高中稳定的合作关系,为国内兄弟学校提供更多优质资源,促进其俄语特色发展。

4.探索并建立俄语特色人才培养模式,促进全国开设俄语的学校培养更多优秀俄语毕业生。

5.通过建立联盟,将成熟的俄语特色人才培养方式、对俄合作的渠道以及优质教学资源推广,为高中俄语教学贡献力量。

基于以上分析,学校决定在中俄基础教育合作框架下,加强俄语人才培养的研究与探索,创新人才培養方式及拓宽人才成长出口。从人才培养规模、培养理念和培养途径三个方面进行理论设计,从俄语教学模式优化、青少年国际文化交流、师资力量培训等三个方面进行实践探索。

本研究始于2016年,历经研究构建阶段、实施验证阶段和总结推广阶段三个阶段。6年多来,经过不断的实践探索,成果日趋成熟。

(一)研究构建阶段(2016-2017年)

通过对基础教育中俄语教育现状的观察和对俄语教师及学习群体的访谈,找准俄语特色人才培养的痛点,争取政策支持,与中俄高中、高校对接合作,扩大俄语生源,尝试零起点俄语教学,丰富俄语特色人才的培养方式及途径。

1.抓住俄语招生政策改革契机,扩大俄语生源

2016年起,学校在黑龙江省教育厅和哈尔滨市教育局的大力支持下,针对俄语学生培养进行了招生政策的改革,除按计划招收初中俄语考生外,每年还适当招收初中英语考生,进行零起点俄语培养,争取在俄语生源不足的情况下,保证并扩大俄语学生数量。该项改革措施一经发布,便受到家长的广泛关注,学生报考热情远超预期。

2.加强与俄罗斯高中、高校的合作,拓宽培养途径

学校与俄罗斯不同地域的4所高中签署合作协议,每年开展研学互访活动;同俄罗斯高校联合会签署协议,享有俄罗斯600多所高校的资源;与俄罗斯2所著名高校签署合作协议,为学校学生赴俄留学提供便捷通道;与俄罗斯汉语教学联盟签署合作协议,就中俄双方俄汉教学建立合作关系;学校还与莫斯科国立大学俄语文化学院、黑龙江大学俄语学院合作,共同为学生自费赴俄留学开设预科课程,为俄语特色人才培养寻找更多途径。

3.规划和筹备成立中俄中学联盟

为更好实施俄语特色人才培养计划,加强中俄双方学校之间合作,深入推进两国基础教育领域的交流,学校于2017年开始规划筹备成立首个中俄基础教育的联盟。2017年9月,学校派团访问莫斯科1507所学校和圣彼得堡376所学校,探讨了建立中俄中学联盟的合作意向;前往中国驻俄罗斯大使馆,同时任教育公参于继海先生亲切会谈,就与俄罗斯中学及高校直接對接等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回国后又与哈尔滨工业大学积极接触,深入了解哈尔滨工业大学牵头成立的中俄工科大学联盟情况,并将规划上报市教育局和市政府,得到支持且准备充分后,2018年1月,由学校牵头的首个中俄基础教育领域合作组织———中俄中学联盟正式成立。联盟的宗旨是推进中俄中学间教育交流与合作,培养具有中俄双语言文化背景的高素质人才。

(二)实施验证阶段(2018-2020年)

按照边实验、边研究、边探索、边完善的方式,双管齐下,有序实施。一是深入探究俄语课程优化改革,探索新型教学模式,提高俄语教学整体水平,培养学生俄语学科核心素养,大力做好俄语教学基础工作。二是通过中俄中学联盟,在中俄基础教育合作的平台上,进行丰富多彩的文化交流活动与俄语学习活动,提高俄语学生的综合语言水平和跨文化交流能力,为国家培养更多复合型优秀俄语人才。三是通过中俄中学联盟的多方资源,为全国兄弟学校的俄语教师提供有针对性的高阶培训,提升全国中学俄语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

1.在俄语课堂教学方面

(1)优化俄语课程教学改革,探索新型教学模式

为促进零起点学生俄语入门,学校积极探索“听说思维导向式”教学模式,鼓励学生采用“探究—发现”式学习。通过创设情境,设计活动,深挖俄语学科故事,注重对知识和文化内涵的理解,锻炼学生的语言与思维能力。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整体教学水平

通过出国培训、以老带新等方式促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和老教师的不断进步。同时学校主动承担帮扶带动任务,首先推进全市的俄语教学研究,再通过中俄中学联盟的辐射作用,帮助省内外的联盟成员学校提升俄语教师的专业能力,整体提高俄语教学水平。

(3)加强课程建设,丰富俄语教学资源

整合初高中全部教学内容,形成俄语分层教学资源包,为零起点学生整编初高中教材,调整教学顺序,融合词汇语法;为高起点学生安排了初高中过渡课程,在知识结构上无缝衔接;开发俄语听力教材,开设校本课程。

2.在协作推广平台建设方面

积极开展中俄中学联盟建设工作,充分发挥联盟作用。联盟成员单位协同合作,开发整合资源,不断充实完善俄语学科微信平台,创建俄语名师工作室,逐步形成俄语教研共享平台。

(1)凝聚国内大部分俄语中学的力量

定期召开年会。在年会中举行主题论坛,共同探讨中学俄语教育问题,探索培养俄语人才的新模式、新策略。

加强俄语教师培养。充分利用中俄双方各自的优势,进行俄语教师培训及俄语教学研讨。

(2)开发俄语课程资源和教学资源

开设俄罗斯籍汉语教师的远程空中课堂。通过与俄罗斯汉语教学联盟的合作,聘请俄罗斯籍汉语教师为中方俄语学生开设俄语空中课堂,让学生直接学习地道的俄语表达,拓宽眼界及知识范围。

建设共享型俄语教学资源库。各联盟单位资源共享,缓解俄语教学资源有限、参考资料少的压力,为实现有效的俄语学习提供了支持与保障。

开展中俄青少年人文交流活动。举行主题冬令营、夏令营、艺术节、研学旅行、中学生俄语风采大赛等不同类型的活动,中俄两国青少年积极参与,为中俄中学联盟成员单位的学生提供大量的接触俄罗斯文化和俄语学习的机会。

(3)开辟多条赴俄留学的成才通道

加强与中俄工科联盟和医科联盟的合作。与“中俄工科大学联盟”和“中俄医科大学联盟”分别签署合作协议,成为“哈工大俄罗斯来华留学预科教育基地”和“中俄医科大学联盟”的重要合作伙伴,为中国和俄罗斯的高中生进入工科和医科名校搭建更多桥梁。

参加国家留学基金委的公派俄罗斯留学项目。赴俄公派留学项目是目前高中阶段唯一的公派留学项目,该项目为培养更多双语人才提供机会,每年包括学校在内的联盟成员校会获得其中大部分名额。

合作建设俄语留学预科教育。与俄罗斯著名高校、我国黑龙江大学俄语学院合作开设赴俄留学预科教育,为中方俄语学生赴俄留学提供更多的渠道和方法。

(三)总结推广阶段(2020年2月至今)

1.省内推广

学校在俄语人才培养方面的做法得到了黑龙江省教育厅、哈尔滨市教育局的充分肯定。学校作为中心学校,承担起了全省、全市俄语教研任务,以提高全省、全市俄语教学质量和生源数量。

2.省外推广

通过中俄中学联盟将俄语人才培养经验向省外众多学校推广,引起广泛的回响。全国多地开设俄语教学的学校纷纷申请加入联盟,联盟从最初的12所学校,发展到目前的34所学校。

在中俄基础教育合作框架下,以中俄中学联盟为依托,以培养具有中俄两国双语言文化背景的高端人才为己任,有效扩大人才基础规模,拓展人才培养途径,提升人才培养理念。

(一)探索并形成高中俄语特色人才培养模式

探索并形成了基于目标导向的“导—教—学—用”人才培养模式,吸引并引导学生选择俄语,通过教学改革提升学生学习俄语的效率效果,创造交流机会拓宽学生学习俄语的途径,以多元发展路径助力学生成为俄语特色人才。

(二)建立并完善俄语“听说思维导向式”教学模式

深化俄语教学改革,建立并完善了俄语“听说思维导向式”教学模式(见图1),以俄语学科核心素养为本,以学校制定的俄语一堂好课标准为据,着重培养听说读写译能力,形成俄语教学活动的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使学生在沉浸式语言环境中学习,快速形成基本的俄语思维,提高俄语学习能力水平。

(三)开发完善教学资源包,丰富教学手段

开发形成了俄语教学资源包(见图2),体现了多维视角与多元要素。整合教材词汇、讲述学科故事、提供课件学案、增加视听材料、引导延伸阅读等,使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同时,这也是一个同行可借鉴的国内领先的俄语学习资源库。

(四)建立共享型教学研究机制

共享型教学研究机制包括建立专家支持系统、充实俄语教学资源、形成合作交流体系、搭建信息开放平台几个环节,形成了一个开放、包容、共建的合作分享空间(见图3)。该机制稳定运行并得到不断充实与维护,以此为省内外的俄语教学注入活力,为俄语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支持。

(五)搭建中俄基础教育合作的平台

通过俄语空中课堂、汉语兴趣课堂等形式创造中俄师生语言直接交流的机会;通过举办中俄青少年人文交流活动,提高中俄学生语言综合能力;通过预科教育,最大限度地帮助双方留学生提升语言水平,使其顺利地过渡到国外大学学习。

(六)完成省教育规划重点课题,出版课题成果《因材·琢玉》

为了使联盟整体工作和活动开展更具理论意义,使俄语教学和俄语人才培养更具理论支撑,我们成功申请省教育规划重点课题“中俄中学联盟框架下中俄基础教育领域合作的实践研究”,形成相关经验,并由黑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了《因材·琢玉》课题成果。

(一)效果

1.整体扩大了哈尔滨市基础教育阶段的俄语人才培养规模

学校俄语学生数量明显增加,目前每年俄语招生数量120人,未来计划扩大到150人以上,同时带动哈尔滨市其他初高中学校增设俄语招生项目,目前开设俄语的初中由原来的1所增加到9所,高中增至14所,初步具备俄语人才培养需求的基础数量。

2.俄语毕业生的质量显著提升

近几年,学校的俄语毕业生质量明显提升,俄语高考平均分连续多年135分以上。毕业生总体学业质量高,以2020届俄语毕业生为例,有37%的学生选择继续学习俄语专业或学习与俄语有关的专业。

3.俄语人才培养方式更加多元,培养途径更加丰富

整合全国俄语教育资源,充分利用俄罗斯教育资源,引领和促进俄语人才培养规模扩大和质量提升。目前,中俄中学联盟成员学校的毕业生出口相对多元,选择国内大学就读和选择中俄合作的有关专业或大学深造,还有一部分通过公派和自费两种方式,选择赴俄留学。

4.对学校特色的认识得到强化,提升人才培养理念

联盟建立了校长论坛,组织校长赴俄交流学习,推动中俄两国校际联系,从而使联盟成员之间交流更通畅,思路更明晰。在学校俄语特色建设过程中要把人的发展放到首位,让每个师生成为最好的自己。

5.俄语教研氛围浓厚,师资水平显著变化

在对俄语特色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中,学校的俄语师资能力水平发生显著变化,学校俄语教研室已经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的龙头队伍,对其他学校有着很强的带动作用。联盟各个学校俄语教师学习积极性高、研究意识强,形成了合作共进的态势。

6.扩大中俄两国基础教育的交流

中俄中学联盟在中俄两国形成较高知名度,名校辐射效应不断加强。目前,国内除34所联盟成员单位外,还有20余所观察员单位;在俄罗斯有62所联盟成员学校,伊万诺沃国际儿童院(毛岸英、李敏等曾在此就读)也主动联系本校寻求合作。在教育部国际司、国家留学基金委、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以及中国驻俄领事馆教育处、中国驻哈巴领事馆、俄罗斯教育部、俄罗斯驻沈阳总领事馆和驻哈尔滨总领事馆等中俄国家机构的支持下,中俄中学联盟开展的文化教育合作项目规格提高,成效显著。

7.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语言学习和锻炼机会

四年多来,中俄中学联盟共举办了30余项活动、超过3000人次参与了人文教育交流活动;在2020年之后,联盟通过线上开展中俄交流活动,如与中外语言合作中心共同开展对俄中文空中课堂等,增强学生成为俄语特色人才的意愿和动力。

8.推动俄语教学改革,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中俄中学联盟举办的教学交流以及专业培训,打开了俄语教师的眼界,加快了在俄语教学改革方面的步伐。特别是在薄弱学科或小众学科教学当中,将更多的学校联合在一起,将俄语事业做大做强。此举受到教育部国际司、国家留学基金委、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以及省教育厅、市教育局的充分肯定。

9.与中俄两国高校建立密切合作,拓宽俄语人才培养通道

学校及中俄中学联盟与省内外众多高校以及莫斯科国立大学、东北联邦大学、圣彼得堡帝国理工大学、喀山联邦大学等许多中俄大学建立广泛联系,与白俄罗斯的留学渠道也已开辟,形成了俄语人才培养的多元路径。

(二)反思

目前,俄语特色人才培养的态势良好,通过中俄中学联盟中俄基础教育合作以及俄语教学改革,丰富了俄语人才培养的方法,取得良好效果,得到了有关部门支持和成员学校响应,在全国俄语学校产生了较强的影响力和吸引力。但未来需要做的工作还很多,以下方面还需加强。

1.培养模式与策略优化

需要进一步响应“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的要求,建立更多适合基础教育的俄语人才培养模式,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2.多方协作与协同发展

中俄中学联盟要继续扩大影响力,要在协同发展理论的基础上深化研究。未来要统筹到中方的俄语人才和俄方的汉语人才培养上,使所有工作围绕人才培养这个中心工作展开,形成科学完整的人才培养机制。

3.成果应用与资源整合

研究成果还需要继续推广且深入研究,俄语人才培养的路径渠道还要拓宽,启动俄罗斯高中生来华留学项目,建立更丰富、更实用的俄语教學资源平台。中俄中学联盟未来可以成为有关教育部门开展基础教育俄语活动的经常性组织,并能持续促进基础教育俄语教学发展。

参考文献:

[1]宁琦.中国俄语教育70年回顾与展望[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27(5).

[2]罗立祝.高中课程改革与高考改革关系演变与展望[J].课程·教材·教法,2022,42(3).

课题项目:黑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中俄中学联盟框架下中俄基础教育领域合作的实践研究”(JJB1319027)

见习编辑张婷婷

猜你喜欢
人才培养
速录专业 “三个一” 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高校全员育人的三级管理体系新探
交通管理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的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