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校本课程;校园博物馆;场景研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G63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23)33-0067-03
【作者简介】袁珺,江苏省前黄高级中学(江苏常州,213161)历史学科发展中心主任,高级教师。
为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江苏省前黄高级中学(以下简称“省前中”)充分利用校本资源,通过加强馆校合作、创建校园历史博物馆等方式,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充分融入学校课程体系,积极探索基于“场景研学”的校本课程实施路径。
一、构建具有鲜明主题和学校特色的课程体系
省前中自2020年以来,将学校原有的历史文物陈列室和西安碑林拓片室升级扩充,改造成为“延陵春秋”历史博物馆(以下简称“历史博物馆”),构建了沉浸式学习的物态环境。同时,学校历史学科发展中心充分挖掘馆藏资源的育人功能,开发、实施多门校本课程,构建校园历史博物馆课程,探索“场景研学”的新路径,以拓宽学生文化视野、赓续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学校的特色课程主要分为基础性课程、拓展性课程和延伸拔尖性课程三个层次,将国家课程、地方及校本课程和研学活动进行统整,形成课程体系,结构如表1所示。
二、课程实施现状
1.打造历史博物馆,构建文化场域
学校“延陵春秋”历史博物馆有“三馆两室一廊”(春秋吴韵馆、文物研学馆、碑林拓片馆、史料研读室、家书陈列室、延陵名士廊)。
春秋吴韵馆的陈列以春秋时期的文物为主,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淹城博物馆出借的春秋独木舟。碑林拓片馆展出的是西安碑林拓片,反映了我国古代文字和书法艺术的发展。文物研学馆展出60余件青铜器、100多件陶瓷器,其中青铜器多为全国各大博物馆馆藏重要文物的复制品,主要反映商周社会状况,陶瓷器则为苏南地区考古发掘的春秋时期的文物。史料研读室配有各类历史教具模型、历史文化典籍、现代化教学软件与信息系统。家书陈列室主要展出文化名人、革命志士和各界英才的书信以及反映常武地区社会发展状况的一些民间家书。延陵名士廊主要呈现包括季子、萧统、唐荆川、赵翼、“常州三杰”、李公朴、史良等一大批地方文人名士和革命志士的生平事迹与重要作品。
“延陵春秋”博物馆为学生提供了更为直观的学习场景,让学生可以从具象、可感知的物象中进一步探究先民的生活日常、思维方式与时代背景。学生通过积极尝试、自我探究、自我发现和主动实践等学习方式,经历个性化的学习过程,形成健康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2.设计校本课程,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依托“三馆”的展出与陈列,我们开发了“春秋文物鉴赏”和“碑林拓片研习”校本课程。前者从具体生活器物的角度引导学生在对春秋时期陶瓷器和青铜器等文物深入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当时的生活生产状况;后者以学校馆藏西安碑林拓片为主要研习对象,从文学、史学、书法艺术等角度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围绕家书陈列室和延陵名士廊的展品,我们开设了“家书传情”“春秋季子研究”和“常武历史名人寻踪”三门校本课程。
“家书传情”校本课程,从中国历代家书的文本研究入手,引导学生深入挖掘其中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该课程还开展了“拯救家书”社会公益活动,由学生去找寻、搜集家书,整理、研读家书,守护传统家书,感悟文化与价值观念的延续与传承。“春秋季子研究”和“常武历史名人寻踪”这两门课程,前者以学生深入了解常武人文始祖季札生平事迹为基础,进一步挖掘季子的仁德思想及其影响;后者指导学生探寻常武历代文人名士在以季子为代表的先贤思想影响下所作出的贡献与价值追求,从而使学生更坚定地树立赓续文化薪火的责任意识。
这三门课程不仅可以加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与认识,还对学生深入学习党史、新中国史和改革开放史有着积极作用。学生通过学习身邊人、家乡人的事迹,感悟先贤们的家国情怀,发展自身的核心素养。
3.探索“场景研学”模式,转变学生学习方式
学生通过书面学习或者音像资料获得的知识,有时会让他们对这些知识产生似是而非的印象,而如果能让学生沉浸到真实的场景中去,对知识产生直观、立体的感受,不仅能丰富学生对某个知识点的认识,还会使学生产生探究欲望,这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内驱力。此外,在场景研学中学生会产生个性化的感受,并由此开展不同样态的学习活动,形成不同的学习效果。
以学校高二学生围绕博物馆中的独木舟展开的学习活动为例,有的学生觉得独木舟残件就是三两片堆在一起的残木,斧凿痕迹说明当时社会的生产力水平低下;有的学生认为独木舟体现出了劳动之美、历史之美、古朴之美、技术之美;也有学生通过比较认为同时期中原青铜文明辉煌灿烂,而江南一带生产水平相对落后,体现中华文明早期发展的某些特征与趋向。可以说,学生在同一件博物馆藏品所构建起的同一个场景中,开展了完全不同的学习活动,无论是角度还是结论,甚至是各自的收获都是不同的。
4.建立校外研学基地,整合乡土文化资源,增强学生家乡认同
乡土资源以“近、熟、亲”的特点在对学生进行爱家乡、爱祖国等思想教育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学校所在地古称“淹城”,具有鲜明的吴文化特色。省前中的校本课程将春秋淹城、常武名士等乡土历史符号、器物与记忆融于课程的建设中,勾连起学生的乡土记忆。学校还充分利用常州市博物馆、武进博物馆、春秋淹城旅游区管委会和常州市考古研究所等地方文博单位的平台,借助它们在乡土历史资源开发与利用方面的优势,建立校外研学基地,实现地域文化资源的深度开发与教学转化。如安排学生赴博物馆参加“一日讲解员”活动,帮助学生增进对相关文物及历史的了解;安排学生深入淹城遗址进行实践考察活动,指导学生围绕政治制度、城市建设、墓葬文化等主题积极探究。随着学生对家乡的历史、地理、文化等知识的深入了解,他们会进一步关注家乡自然资源、人文环境和现实生活,从而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家乡认同和爱国主义观念。
5.培训义务讲解员,提升师生专业素养,发挥辐射引领作用
学校积极组织师生参加校园博物馆的“义务讲解员”培训活动,帮助他们深入了解展品情况和相关历史背景,从而扩大他们的知识面和提升他们的历史学科素养。
对于教师而言,参与博物馆建设、校本课程开发和讲解员培训等活动,能切实增强教师的课程意识和实践意识,提升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对于学生而言,即便没有选修相关课程,参与讲解员培训的过程也是一个深入学习的过程。
为发挥辐射引领作用,学校的校园博物馆定期向区域内各中小学校及公众开放:周六或周日的学校开放日,博物馆向家长和预约公众开放;假期组织小学生和初中生来校参观。此外,我们还与常州市书法家协会共建青少年书法研训基地。
三、课程发展未来展望
围绕校园历史博物馆课程,学生依托真实的场景,通过研究性学习、项目化学习等多种形式,从文物等史料入手,探究文物背后的历史意义,提高了学习历史的兴趣,提升了核心素养,增强了家乡认同与爱国情怀。学生以担任文物解说员、撰写研究报告、主题式研讨、开展社会公益活动等形式呈现了大量的优秀学习成果。
与此同时,教师通过积极参与博物馆建设和校本课程的开发,丰富了文博方面的知识,提高了专业素养,并对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产生了诸多新的感悟与认识。这些都有利于教师更好地开展课堂教学。
未来,学校将继续秉持“传承与责任”的信念,充分利用社会力量,扩充馆藏资源,进一步完善博物馆的场馆建设。我们会继续深入研究“场景研学”的相关理论并积极开展教学实践,通过学校课程基地的建设,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优质课程与教学模式,实现以点带面、区域联动的教学质量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