阚大学,林紫微
(南昌工程学院经济贸易学院,南昌 330099)
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其文化历史可以追溯到五千年前,与此同时,中国的茶饮文化也有着悠久的历史。根据历史文献发现,茶树起源于古代中国,早在千年前,我们的祖先便觉察到饮茶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之后更是通过古丝绸之路传播到了世界各地。中国茶叶的出口从古代便开始了,随着西汉时期陆上丝绸之路的开拓与发展,中国的茶叶也因其特有优势成为丝绸之路贸易的大宗商品之一。[1]一直到新中国成立以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茶叶产业的发展成就显著,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饮茶风俗甚至成为世界热销的三大饮品之一。
福建省拥有一千年的茶叶历史,是乌龙茶的发祥地,也是我国最大的茶叶生产省份之一。近年来,福建省的茶叶生产量和茶叶种植面积都有所增加,2020年,福建省的茶叶面积已达到223.94 千公顷,生产了46.14 万吨茶叶。与此同时,其茶叶出口总额也在不断增长,据福州海关统计,2019年,福建茶叶出口金额为4.55 亿美元,同比增长6.06%,其中乌龙茶出口金额占比高达39.27%。然而,2020年,福建省茶叶出口金额却减少到了4.17 亿美元,同比下降8.35%。由此可以发现,福建茶叶出口贸易在取得显著成绩的同时,仍存在着制约其发展的不利因素。受绿色贸易和技术贸易等贸易壁垒以及新冠疫情的影响,福建茶叶出口市场遭受到了较多限制,且因其茶叶产品的结构较为单一,再加上缺少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品牌等使得福建茶叶的国际竞争力不足。因此,必须系统地对福建省茶叶出口竞争力进行研究分析。
中国是茶叶之乡,也是世界上第一大茶叶生产国,中国茶叶的出口更是从古代便开始了,而在对外销售的茶叶中,福建省的茶叶始终名列前茅。从图1 可以发现,2017-2021年福建省的茶叶出口金额呈上升趋势,但是其茶叶出口金额在2020年有所减少,同比下降8.35%。自2017年起,福建省出口茶叶的总量从1.95 万吨上升到了2021年的2.60万吨,但是在2018-2020年期间,出口量却是一直减少,2020年同2018年相比下降了26.42%。由此可以看出,福建省的茶叶出口虽然总体呈上升趋势,却仍然受到了国际贸易壁垒和全球性新冠疫情的影响。进一步从图1 可知,2021年,福建省出口茶叶价值5.11 亿美元,较2020年增长22.54%;出口茶叶数量2.6 万吨,较2020年增长18.18%。因此,在面对新冠疫情和国际贸易壁垒等带来的不利影响的同时,福建省也在积极应对并已取得显著成效。
图1 2017-2021年福建省茶叶出口数量及金额
福建省茶叶历史悠久,距今已有1 600 多年的历史,源起于汉代,于宋朝时达到鼎盛。福建省名茶荟萃,同时也是乌龙茶的故乡,安溪的铁观音、政和的白茶、武夷的岩茶等更是名满天下,驰名中外。由于具有良好的地势、气候条件,福建省茶叶质量上乘,口感甚佳。[2]丰富的品种资源,优越的地理位置等使其在茶叶出口上也占据了一定的优势。福建省茶叶的出口品种主要包括了乌龙茶、普洱茶、绿茶、花茶和红茶及其他部分发酵茶。从表1 可以看出,2021年福建省茶叶出口种类中,乌龙茶出口量最大,其出口数量为12 756.142 吨,占比48.89%;出口金额1.88 亿美元,占比36.77%。其次是绿茶,绿茶的出口数量为9 532.988 吨,占比36.54%;出口金额2.35 亿美元,占比45.97%。红茶和花茶所占的比例则较小,从表中可以看到花茶的出口数量为1 927.234吨,占比7.39%;出口金额0.26 亿美元,占比5.05%。红茶的出口数量为1 722.827 吨,占比6.60%;出口金额0.61 亿美元,占比12.02%。反观普洱茶,无论是出口数量还是出口金额,其所占的比重最小,均不超过1%。据此,在福建省,乌龙茶和绿茶处于茶叶出口结构的顶端,而红茶和花茶等品种则相对较少。但世界茶叶市场却是盛行红茶,因此,福建省的茶叶出口品种结构仍需完善,与国际市场需求的吻合度仍有待提高。
表1 2021年福建省茶叶出口种类
福建省是茶叶生产大省,截至2020年福建省的茶叶面积已达223.94 千公顷,茶叶总产量为46.14万吨。与此同时,福建省也是著名的茶叶出口大省,其出口范围遍及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并且主要集中在中国香港地区、日本和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地区。由表2 可知,2021年,福建省茶叶出口量最大的地区为日本,出口数量为0.59 万吨,占比22.79%。出口数量位于第二位的是马来西亚,出口数量为0.44 万吨,占比16.95%。出口数量位列第三位的便是中国香港地区,出口数量为0.37 万吨,占比14.08%。虽然福建省茶叶对日本的出口数量是最多的,但是其出口金额却远远比不上马来西亚和中国香港地区,2021年,福建省茶叶对马来西亚出口金额1.75亿美元,占比34.22%;对中国香港出口金额1.72 亿美元,占比33.74%;而对日本的出口金额却只有0.36 亿美元,占比7.07%。与此同时,福建省茶叶对美国、西班牙等国的出口数量和出口金额都相对较低。这也从侧面反映出福建省的茶叶出口仍存在着可待发掘的潜力市场,这有可能改变出口市场相对集中于东南亚的状况。
表2 2021年福建省主要茶叶出口市场
福建省茶叶出口方式主要包括一般贸易、保税监管场所进出境货物贸易和海关特殊监管区域货物贸易。表3 显示,2019-2021年福建省最主要的出口贸易方式是一般贸易,出口金额分别为4.39 亿美元、3.79 亿美元、3.88 亿美元,一般贸易方式出口额所占的比重分别为96.51%、90.90%、75.88%,占比呈现下降趋势。而以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物流货物方式出口茶叶的比重却在上升,由2019年的3.26%增长到了2021年的21.43%,其出口额更是在2021年飞速增加,达到了1.11 亿美元。除此之外,以保税监管场所进出境货物方式出口茶叶的比重变化幅度很小,低于其他两种出口方式,但在2021年也突破了1 亿美元的出口额。总之,福建省的茶叶出口方式在一段时间内仍将以一般贸易方式为主,但以海关特殊监管区域货物为贸易方式的茶叶出口比重在大幅提高。
表3 2019-2021年福建省茶叶主要出口方式出口额:美元,占比:%
国际市场占有率(MS),又称出口市场占有率,是指一国特定产品的出口量在该产品世界总出口量中的份额,反映出该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或竞争地位的变化。从表4 发现,2018-2021年福建省茶叶MS 值分别为5.2%、5.5%、6.3%、9.3%。从总体上看,2018年以来,福建省茶叶的MS 值一直呈稳定上升趋势并且均保持在5%以上,甚至在2021年接近9.5%,这说明福建省的茶叶出口还是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
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是衡量一个行业或产品的国际竞争力的最重要和最具说服力的指标之一。它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商品出口总额在该国或该地区商品出口总额中的份额与该类商品出口总额在世界出口中的份额之间的比率。当RCA大于1 时,说明该商品在国际竞争中具有比较优势,具备一定的国际竞争力;若RCA 小于1,结果则相反;当RCA 等于1 时,表明该商品既没有比较优势也没有处于劣势地位。由表5 可知,2018-2021年福建省茶叶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分别为8.60、8.50、8.76、9.73,RCA 指数较高,并且呈现整体上升趋势,这表明福建省茶叶出口在国际市场的竞争中仍具有相对优势,但计算发现福建省和我国其他省份的RCA 指数相比则略微落后。
表5 2018-2021年福建省茶叶的RCA 值
贸易竞争力指数(TC),是指一国进出口贸易的差额占进出口贸易总额的比重,是对一个产业或产品进行国际竞争力分析的重要指标之一,它反映了一个产业或产品在国际竞争中是否处于竞争优势及其程度。若TC 指数大于零,说明这种产品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越接近于1,竞争力就越强;反之,则越弱。若TC 指数等于零,则表明此类产品的竞争力与国际水平相当。从表6 可知,2018-2021年福建省茶叶TC 值分别为0.83、0.83、0.87、0.84,福建省茶叶的TC 指数均保持在0.8 以上,说明根据贸易竞争力指数这一指标,福建省的茶叶出口一直保持着较好的国际竞争优势。
表6 2018-2021年福建茶叶的TC 值
2021年福建省乌龙茶和绿茶出口数量占福建省茶叶出口总量的85.43%,红茶、花茶和白茶等茶叶出口比重之和不足15%。福建茶叶出口集中于乌龙茶和绿茶的贸易现状制约了其他茶叶的出口发展,同时也妨碍了国外市场的进一步开拓。虽然福建省茶叶出口范围遍及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但是却主要集中在中国香港地区、日本和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地区,而这些地区同时也是乌龙茶进口量最大的地区。2021年福建省茶叶出口量最大的国家为日本,出口数量为5 946.177 吨,占比22.79%,马来西亚和中国香港地区则次之,占比分别为16.95%、14.08%。可见,福建省向这三个国家的出口茶叶占比就超过了50%。单一的茶叶出口产品结构和集中的出口市场结构使福建省的茶叶出口受到很大的限制,如果这些国家或地区的市场出现波动,无疑会对福建省的茶叶出口竞争力产生负面影响。
2011年以来,福建省相关部门出台促进茶叶发展的政策相对较少,对茶叶产业的资金、技术方面的投入力度不够,再加上茶叶生产企业和各高校等相关科研单位的合作程度低,产研分离普遍存在,使得茶叶生产企业的整体加工水平不高,茶叶质量参差不齐。[3]同时,相关部门给予茶叶出口企业的政策激励相对不足,税收优惠、金融支持、出口补贴等举措向茶叶出口企业的倾斜力度不够,茶叶出口企业活力还需进一步激发。最后,相关部门在国际贸易壁垒监测和预警机制方面仍需加强,应对国际贸易壁垒能力不够。[4]
目前,福建省茶叶生产企业数量庞大,然而真正形成产业化的大型知名出口龙头企业却很少,绝大多数的茶叶企业都是小规模生产,技术和设备都比较落后,导致收益相对较低。[5]除了缺乏龙头企业外,福建省在打造茶叶出口品牌方面也相对滞后。据了解,福建省不乏知名的茶叶品牌,如正山堂、馥益堂、八马和天福等,但是这些品牌在国际市场上却鲜为人知。并且福建省的大部分茶叶出口仍以散装为主,茶叶出口的级别较低,主要是用作原料生产出口,影响了品牌打造。除此之外,大部分企业对茶叶产品的自主创新与研发能力仍存在很大不足,制约了品牌发展。[6]总之,缺乏龙头企业和国际品牌建设滞后,使得福建茶叶在国际竞争中受到了很大限制。
福建省出口茶叶卫生质量还不高。首先,单一的种植结构使得福建省茶叶生产园的生态系统稳定性较差,低产茶园还大面积存在。其次,福建省一半以上的茶园仍是由家庭承包分散经营,由于其种植规模小,资金投入不足,技术设备落后等,使得出口茶叶质量安全监控难度加大,茶叶标准化体系建设尚不完善,出口茶叶质量参差不齐。[7]
随着国际市场竞争的愈演愈烈,各国纷纷采取措施来保护国内经济,福建茶叶主要出口地区为日本和欧盟等,而这两个地区近年来都加强了绿色贸易壁垒和技术性贸易壁垒。在绿色贸易壁垒方面,日本和欧盟都在进口国外茶叶方面制定了很多严格的新标准,尤其是欧盟在茶叶农药残留方面制定的标准较为苛刻,并且其发布农药残留标准的次数十分频繁,[8]而每一次新标准的宣布都会影响福建省茶叶的出口竞争力。在技术性贸易壁垒方面,日本和欧盟的茶叶技术标准几乎覆盖了所有种类的茶叶,除了针对茶叶本身之外,也涉及茶叶包装、标签等。这些国际贸易壁垒增加了福建省茶叶出口成本,削弱了福建省茶叶出口竞争力。
自2020年暴发全球性新冠疫情以来,世界各国经济都受到了打击,首当其冲的便是对外贸易。严重的疫情使得各国经济往来大幅减少,各国的对外经济受到严格限制。在这个背景下,福建省的茶叶出口也不容乐观,疫情暴发初期,为避免疫情的进一步恶化,人们的行动受到严格限制,茶叶在生产和流通领域的劳动力资源略显紧张、成本也在不断上升。与此同时,全国的运输物流也几乎暂停,交通的不畅导致很多企业无法按时交货,国外市场大受影响。除此之外,由于疫情影响,各国在进出口环节的监管更加严格,繁琐的进出口程序降低了茶叶出口的效率。[9]总之,2020年,福建省的茶叶出口竞争力受到了较大影响,一些小微企业甚至还面临着生存危机。
首先,福建省要优化茶叶出口产品结构,需要在保持乌龙茶和绿茶出口优势的同时,分析并顺应国际茶叶市场的需求,扩大红茶、白茶、花茶等其他茶叶品种的出口。其次,福建省茶企还可根据不同国家人们的偏好有针对性地扩大相应的茶叶出口,例如,英国盛行红茶、法国喜爱花茶、德国倾向白茶等,因此,福建茶企可以通过不断挖掘不同国家的市场需求以促进茶叶出口品种多元化。最后,福建茶叶出口产品主要以散装低档茶为主,所以仍需不断改善包装技术以增加其小包装茶叶出口产品的数量和比重。除此之外,还要不断优化福建省茶叶出口市场结构,应积极推行市场多元化战略,努力开发更多的茶叶市场,除了传统的东南亚市场外,欧洲市场盛行红茶,而随着大洋洲与中国的合作日渐深入后,茶叶在大洋洲的接受度也越来越高,所以福建省还应重视欧盟、大洋洲、美洲等市场的开拓,推动茶叶出口市场的多样化。[10]此外,福建省还需抓住“一带一路”的时代机遇,以中国传统茶文化为切入点,向沿线国家和地区宣传我国的茶文化和与茶叶有关的民间故事,提高他们对茶叶的文化认可度,挖掘茶叶在沿线国家的市场潜力,不断扩展国际市场。
福建省相关部门需完善政府政策,加大对茶叶出口的资金和技术支持,鼓励企业和各科研单位合作共同开发茶产业技术;还可以向茶叶出口商提供出口退税、出口补贴等,并对中小型茶叶出口企业提供信贷优惠,促进茶叶出口企业可持续发展。此外,福建省相关部门还应积极发挥市场监管职能,不断规范并完善茶叶出口市场准入制度,坚决取缔不合格出口企业,促进茶叶出口竞争有序进行。最后,福建省相关部门应把握住“一带一路”机遇,主动融入对接“一带一路”倡议,为茶叶出口企业制定方向性政策,提供具体性指导,提高福建省茶叶出口竞争力。
福建省需大力整合不同茶企间的资金、技术、人才等资源,培养龙头企业,发挥好龙头企业的带头作用。此外,需加强出口茶叶的品牌建设,福建省作为一个拥有千年茶历史的茶叶大省,应抓住机会,将文化内涵融入茶叶品牌,创造特有的品牌文化,深入挖掘品牌背后的文化价值,利用文化符号创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品牌。同时,还应注重品牌的宣传与营销,福建省茶叶经销商可以借助线上渠道,利用各种网络平台发布短视频、宣传片、纪录片等推广茶叶。还可以举办各具特色的国际茶叶展览会,向国外宣传茶叶品牌和茶叶文化。由于全球新冠疫情的存在,而茶叶具有清热解毒、抗癌、防治心肌梗死等功效,因此,福建省茶叶经销商可抓住其他国家地区消费者的心理特征大力宣传茶叶品牌。
首先,福建省要建设良性生态茶园,可以通过培育优良种子并按出口标准进行培植以便从源头上杜绝污染,把控茶叶出口质量;在出口茶叶种植和采摘上,可以依据国际标准加强对病虫害及农药残留的监控,做好茶园采摘人员的培训工作。其次,完善茶叶标准化体系建设,需全面检查茶叶生产和加工情况,不断提高茶叶检验标准,加强对茶叶产品安全和卫生的质量控制,严格淘汰不符合标准的产品,保障茶叶产品的出口品质。最后,在监管上要不断完善茶叶市场监管体系,提高茶叶出口市场准入标准,淘汰不合格企业,提高福建茶叶出口竞争力。
目前,福建省的茶叶企业大多数是小规模经营,大型茶企数量仍然较少,所以这些企业在应对国际贸易壁垒时能力较弱,要想提高茶叶出口的贸易壁垒应对能力,需要政府和企业共同努力。
从政府层面出发:首先,政府应该加大对茶叶产业的资金和技术投入,由于福建省茶叶生产技术和国外存在较大差距,所以政府应大力倡导各茶叶生产企业与茶叶技术专家共同协作,不断更新设备,提高技术,共同推进茶叶生产标准化体系建设。其次,政府还应建设和完善茶叶国际贸易壁垒的监测和预警机制,关注国际上有关茶叶进出口的各项检测标准的变化,并通过网络、报刊等渠道及时地将信息传达给各茶叶生产企业和茶叶协会,使他们能够事先做出反应。最后,还可举办各种茶企座谈会,组织相关专家为各茶企、茶商进行专业的解释和分析,共同探讨应对国际贸易壁垒的措施。
从企业层面出发:首先,茶叶生产企业都需要加强培训,不断增强质量意识,培养高素质人才队伍。其次,茶叶生产企业还应不断加大技术创新和研发力度,努力与国际技术标准接轨,并且要不断提高出口茶叶的质量监测水平,尤其是在农药残留检测方面,需依据国际标准更新完善茶叶监测体系。最后,茶叶出口企业还要不断优化茶叶出口产品结构和市场结构,努力开拓新市场,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分散国际贸易壁垒风险。
为了克服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需要政府和茶叶协会等各方共同努力,积极应对。首先,政府应积极作为,发挥宏观调控作用,在特殊时期加大对茶叶出口企业的政策扶持,可通过采取财政补贴、税收减免、金融支持等调控手段,为茶叶出口企业减轻负担,提高茶叶出口竞争力。其次,福建省茶叶协会需时刻关注疫情动态,加强行业指导,组织科学开展茶叶采摘活动,抓好茶叶的收购加工出口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