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志勇 杨玉娟
基于红色基因传承的新文科实践教学探索——以“体育+旅游”PBL项目式教学改革为例
黎志勇 杨玉娟
(贺州学院,广西 贺州 542899)
新文科建设是培养知中国、爱中国、堪当民族复兴大任新时代文科人才,“体育+旅游”学科交叉融合正展现大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站在新的历史交汇点上,传承红色基因,创新“体育+旅游”新文科PBL教学建设是培养新时代创新复合型人才的必然选择。通过“体育+旅游”新文科PBL建设着重“融通”方式的教学设计以及其教学内容构建,展现当下大学生责任担当与红色青春。
红色基因;体育旅游;新文科;PBL教学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1]高校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与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必须将红色基因在大学生中传承好,确保红色江山永葆红色活力。广西具有丰富的红色故事与红色胜迹,中共广西省工委黄姚旧址早在1995年列为第一批自治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也是广大干部群众进行广西中共党史教育和廉政教育的重要阵地,承载着广西革命斗争历史的红色故事,体现中国共产党党员的担当与责任,是当下贺州发展高质量教育的重要精神财富。为办好人民更加满意的高等教育,深刻把握党百年奋斗历史经验,充分利用当地红色资源融入高等教育实践教学,传承红色基因,探索新文科建设的教学改革,有效推动高质量教育发展。
新文科建设是近来高校教学改革的重要风向标之一,随着2020年《新文科建设宣言》发布,教育部积极引导和部署,推动高校加快启动新文科建设研究与改革实践。贺州学院为解决地方有限资源培养新时代“四有”青年人才,早在2017年创新学科建设、专业融合改革发展,成立旅游与体育健康学院,近年来教学改革经验主要集中以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为主,较少涉及课程思政与PBL项目式教学改革。为此,基于课程思政与新文科建设的内在联系,旅游与体育健康学院发挥专业融合优势,以2021年毓秀杯黄姚古镇长寿马拉松(以下简称“贺州长寿马”)为契机,开展一次“体育+旅游”新文科PBL教学设计。PBL(Project-Based Learning)是指在学习过程中围绕某个具体项目,充分选择和利用最优化的学习资源,在实践体验、内化吸收、探索创新中获得较为完整和具体的知识,形成专门的技能和得到充分发展的学习。[2]
黄姚古镇是旅游与体育健康学院进行实践教学活动的重要基地选址,具有广西省工委旧址、古戏台、鲤鱼街、仙人古井、安乐寺、钱兴烈士像、守望楼、司马第等著名景点,红色文化资源丰富,红色旅游和自然风光、人文历史旅游有效结合的红色旅游品牌,是“体育+旅游”新文科建设进行课程思政教育的最佳切入点。另外,学院设有黄姚户外特色教学活动,包括相关专业的认知与实践教学,实践教学效果显著,取得丰富的实践教学经验和学生热烈的反响。
“贺州长寿马”是国家级A类马拉松赛事,本院校成为黄姚古镇长寿马拉松战略合作单位。此次赛事有超过4000名参赛选手,是贺州历史上首次举办马拉松赛事。黄姚古镇长寿马拉松赛事规模大,一方面展现中国体育精神和倡导一种健康生活方式,另一方面促进文体旅深度融合,提高“贺州长寿马”的知名度、影响力,也加速当地旅游业经济发展与乡村治理现代化进程,为学院实践教学改革与专业人才培养提供机遇。
黄姚PBL教学示范是以“新文科专业融合服务地方高质量发展”为核心。旅游与体育健康学院学生参加“贺州长寿马”志愿者服务和运动康复服务,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引导学生在体育赛事服务中设计一套学习情境(尽可能地包含实际赛事中遇到的所有服务内容)。学生为了完成实际发生的学习情景(志愿者提供的赛事服务)必须整合自己各个学科知识和生活经验,通过团队合作来解决实际赛事中遇到的问题。在整个服务过程中,学生所进行的探索、沟通、协作等行为,是传统教学模式无法触及的,正是通过这些行为,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方位提升。具体教学环节见图1。同时“贺州长寿马”是属于体育赛事类旅游活动,作为地方院校大学生志愿者需具备可提供基础体育赛事服务、运动损伤保健、旅游服务、酒店住宿服务等能力,符合本学院在新文科专业融合下培养新型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地方高校服务当地发展,促进贺州“长寿•养生”经济高质量发展。
图1 黄姚PBL项目式教学环节
基于21世纪学生的知识与技能、思维科学技术、情感与价值观培养,立德树人为先,知识与技能培养是教育基础,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卓越思维,才能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新时代文科人才。本项目通过理论与实践探索的学术卓越追求育人卓越,不仅可以让学生留意观察自己所生活的环境,而且学会应用知识发现并解决实际问题,并且能有效提高他们沟通、合作和展示等综合素养,让他们变成终身的学习者,这是项目式教学的显著优势。学院各个专业学生需具备跨学科、跨领域、跨界知识,而且作为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必须具备综合的知识和能力,具有科学灵活的思维模式以及良好的思想政治道德品质。具体教学目标见表1。
表1 新文科黄姚PBL项目式教学融合培养教学目标
以志愿者活动“融通”实际志愿服务场景中的实践业务与教学任务,导向知识和技能运用思政德育教学融入,联系不同相关专业知识技能的应知应会,拓展多种学科视野,不断亲身体会工作实践环境的真实场景。根据专业思政与新文科建设教学目标,为全面发展学生德智体美劳,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掌握体育健康的功能常识与体育运动损伤的原理,运用科学知识发展健康体魄。以学生为中心,在志愿服务过程中注意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在探索交流中注重拓宽思路、挖掘多种方法解决问题。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用科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形成性评价:黄姚PBL项目式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学生从被动接受评价转变成评价的主体和积极参与者,通过自评、他评和师评相结合。三类评价相辅相成,层层递进。自评,是学生个体通过其参与黄姚赛事旅游志愿项目过程中对真实教学获得场景的认识与感知、对知识技能的联系与迁移、对解决问题思维的锻炼与成熟、对思想价值的塑造与升华的深刻总结。他评,是参与黄姚赛事旅游志愿项目的合作学生个体之间的相互评价,是一种全面、开放、综合性的评价。师评,是带队老师对学生群体的表现性、成长性和启迪性评价。
终结性评价:参与黄姚赛事旅游志愿项目的学生总结所学内容,不仅是帮助学生提高对知识理解和记忆的有效手段,还可以让教师洞察学生是否真正掌握了重要的内容。本次评价主要考核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效果评价。其中,以知识激活、知识关联和知识应用为三个核心要素。知识激活是考查学生对知识记忆的牢固程度。知识关联则着重关注学生能否化繁为简、综合选择和抽取解决问题的综合知识,考察其对知识的理解程度。知识应用反映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应用水平,即知识实际转化应用程度。
基于新文科“融通”的专业融合教学理念,并根据每个学生在黄姚马拉松赛事的志愿者服务中必须具备的各项旅游酒店服务咨询信息和知识、运动员突发状况应急报告和初步处理的体育健康知识、当地旅游景点公共服务知识等方面的知识与技能,以有效应对赛事中遇到的各项服务业务为真实场景导向,从而定制该项目式教学的总体知识结构。
(1)黄姚红色文化知识:1945年广西省工委机关迁至昭平黄姚镇,与从桂林疏散到昭平的各民主派进步人士广泛合作,利用黄姚中学和《广西日报》为阵地与各地党组织相互配合,广泛发展民族统一战线,协同作战,领导全省开展隐蔽斗争,推动敌后抗日民主运动的向前发展。“贺州长寿马”重走红色之路,感受革命先烈曾经战斗生活过的地方。
(2)体育保健与健康生活知识:长跑有氧运动促进健康的机理、有氧运动对人体健康的原理以及践行习近平体育强国思想,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促进群众体育锻炼的战略意义。日常体育运动与锻炼常识、运动热身准备的健康知识、运动后的恢复原理。
(3)运动损伤处理与康复:基本急救常识与技能、运动员参赛的安全知识以及运动损伤的预防、急救处置与康复训练。
(4)黄姚旅游与酒店服务:景区管理、旅游线路推荐与旅游产品营销、旅行社服务、餐饮与住宿服务、游客接待与指引服务、康养酒店服务等。
(5)旅游公共服务:贺州旅游交通指引、酒店住宿信息、旅游公共驿站等便捷服务、旅游景点公共信息服务、旅游场所安全保障服务、旅游便民惠民服务、旅游行政服务等。
(1)PBL教学启动:党建引领保障教学改革
黄姚PBL项目式教学组织由学院党委书记、党委副书记牵头组织全院系学生参与本次赛事旅游志愿者,遵循志愿有限名额分配原则,除去报名作为参赛选手师生,每个专业已有符合相当师生比人数参与到志愿者队伍中,因此满足本次PBL项目式教学作为示范的对象人数,教学计划得到学院党委组织、团委组织保障支持,得以顺利开展。
在正式进入PBL实战前,教师需要对不同专业学生进行前期实践教学指导,充分让学生掌握、理解团队合作中的互助与独立思考,同时赛事委员会对实际志愿工作开展前期培训。
(2)PBL实战:文旅体深度融合+健康中国的深刻认识
让大学生思考新时代文化、旅游和体育的深度融合作用与意义,感受健康中国建设与文旅体融合的时代趋势。以黄姚古镇为轴心,以“旅游+体育”为主线带动当地红色文化、非遗文化、古镇文化、长寿康养文化的文旅体深度融合模式,通过真实场景,体会实际复杂的业务联系,理解文创产业、旅游产业与体育产业联动的深层意义,进而重新认识自身的专业定位,以及重新定义自身所学知识与技能。旨在通过本项目实践教学,让学生塑造正确的思想价值观、深化专业认知和自身社会定位,拓展不同学科和专业视野,在知识与技能方面达到新文科的知识与技能复合“融通”状态。
(3)PBL实战:“黄姚长寿马赛事”的文旅体融合实践
文旅体融合实践围绕“解决实际应用问题,锻造服务应用型人才”,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着重培养应用综合知识与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应用能力,通过融通学生多学科的知识结构和多专业的应用技能,真诚服务黄姚马拉松体育赛事,让学生在体育赛事服务中培养解决文旅体融合的综合问题。旨在以文旅体融合实践促进新文科融通,即以学生小组和学生个体所遇实际问题和服务需要牵动学习动机,使学生学习本学科、本专业以外的其他相关知识与技能。以赛事服务驱动知识与技能的综合应用,使学生进行知识结构与技能结构重新整合、优化、融合和创新。
(4)学生信息交流与实践经验分享
学生整理实践志愿服务资料,并以报告(感想)、图片、视频等不同形式载体进生相互交流。一方面,让学生充分分享经历过程与亲身体会,让学生及时提供信息反馈和发出提问,让学生发挥主体性与自主性进行深入思考。另一方面,指导学生从自己与他人、小组与大会总结、交流与分享中充分获取与疑问相关的信息与解决问题的经验。学生在信息交流与经验分享过程中,要培养学生掌握确定问题的方式与步骤、经验总结与经验迁移的思考方法以及与他人交流的技巧。通过这种方式,使该实践项目个体收获的信息与经验达到最大程度的分享与利用,是提高项目式教学学习效果的重要环节。
(5)价值成果:“红色基因传承创新,旅体学子青年担当,释放青春中国力量”
任何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与实践都必须有价值指向。寓知识与技能于思想道德品德中,是课程思政的本质要求。知识与技能的价值取向能否传承红色基因,能否创新人的主体能动性,依靠的是课程思政融入融通性教学的立德树人效果。充分运用黄姚古镇红色文化资源丰富,通过大型赛事旅游平台实践教学环节,专业知识融会贯通于赛事志愿实践,不同专业大学生互助互动,激发大学生红色热情,使得黄姚古镇红色精神的火炬代代相传,打造红色旅游品牌。学生选择特定的宣传场景,针对特定场景设定针对性的最终实践成果形式以及宣传方式,在红色土地上体育赛事旅游展现新时代青年担当作为,青春中国力量助力贺州乡村振兴、文旅高质量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广大青年要肩负历史使命,坚定前进信心,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让青春在为祖国、为民族、为人民、为人类的不懈奋斗中绽放绚丽之花”。[3]本次项目式教学正展现着中国大学生的责任担当与红色青春。
首先,黄姚PBL项目式教学充分将旅游与体育健康学院教学资源的短板转为教学改革优势,实行集约化教学。PBL项目围绕黄姚马拉松赛事项目,学生在项目过程当中主动挖掘问题、提出问题,经过制定方案和计划,收集、整理与研究相关资料,在团队中讨论,交流分享观点,解决问题,到评价反思,有效实现思政教育与新文科建设的融合发展,培养具有时代鲜明特征的文科人才。
其次,黄姚PBL项目式教学具有以下特点:一是打破学科界限,涉及到旅游、体育、健康、公共管理相关知识点,教学内容是围绕黄姚马拉松赛事项目所编制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就要求学生需要通过跨学科、跨领域学习来解决项目问题。这也切实符合当前体育类专业、旅游管理类专业与新文科建设融合发展趋势,有助于提高学生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二是自发式学习,PBL教学由传统的“老师教”转变为“学生学”,学生是学习主体,是项目的参与者和责任人,通过自发式主动学习,能有效锻炼信息收集能力、研究分析能力和沟通协作能力。三是项目成果价值选择,学生经过不同各学科领域的参与研究,思维扩散能力与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对学生的社会价值观重塑,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社会效益。
最后,于学生群体而言,PBL项目式教学进一步加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主体性,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学生学习主体的地位和作用。在新文科“融通”教学建设理念下,PBL项目式教学方式能在较高程度上适应多学科、多专业的知识与技能融通的本质要求。即项目所涵盖的学科知识与专业技能内容决定了新文科知识与质能融通的深度和广度。而教师所采取的具体教学设计与方式则决定着新文科融通学习的具体学习效果和学生收益。同时,通过本次黄姚PBL项目式教学促进教师科研方面有关体育旅游产业融合、景区旅游承载力、体育赛事旅游和乡村振兴发展等方向的深度探究,促进教学与科研相生相长。
[1]习近平.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J].求是,2021(10).
[2]高志军,陶玉凤.基于项目的学习(PBL)模式在教学中的应用[J].电化教育研究,2009(12):92-95.
[3]习近平.习近平在清华大学考察:坚持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目标方向 为服务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贡献力量[EB/OL].http://www.gov.cn/xinwen/2021-04/19/content_5600661.htm,(2021-04-19).
Exploration on the Practical Teaching of New Liberal Arts based on the Inheritance of Red Gene--An Example of the PBL Project-based Teaching Reform of Sports and Tourism
LI Zhiyong, etal.
(Hezhou University, Hezhou 542899, Guangxi, China)
2021年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党建引领一流特色专业联动思政铸魂育人:专业思政耦合新文科的人才培养新形态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2021JGB367。广西高等学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全媒体融合视域下高校网络意识形态治理的创新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020MSZ001。
黎志勇(1986—),博士,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红色旅游、体育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