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琦,侯亚南,郄瑞卿
(吉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吉林 长春 130118)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新时代赋予我国涉农高校为建设农业强国提供新动能的使命与担当[1-3]。2022年9月,教育部办公厅印发《新农科人才培养引导性专业指南》,引导涉农高校深化农林教育供给侧改革,加快培养急需紧缺农林人才。同年11月,教育部办公厅等四部门发布《关于加快新农科建设推进高等农林教育创新发展的意见》,着重强调要全面加强知农爱农教育,构建多类型农林人才培养体系。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也明确指出,要完善耕读教育体系,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支持办好涉农高等学校。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与农业发展紧密相关,主要运用土地信息技术与管理方法,对自然资源进行保护和可持续开发利用[4]。传统的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主要注重土地利用规划、土地评估和土地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培养,但其人才培养体系在适应新农科发展的需求方面面临一系列挑战和问题。在新农科背景下,要实现有效的土地资源管理,迫切需要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才支持。因此,对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体系进行优化和改进迫在眉睫。
中华文明根植于农耕文明。中国是农业大国,农耕文化是我国农业的宝贵财富,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大数据、人工智能、农业遥感、物联网等先进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逐渐广泛,农业生产方式伴随着新技术的运用发生变革,传统的农业发展和农业技术人才培养面临着更高的要求和挑战,新农科顺应时代发展,应运而生。新农科是指高等学校专业设置中将设立新的农科专业或改造原有的农科专业,是高等教育主动适应人类进入信息文明社会对人才需求的转变[5-7]。
我国已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代目标,农业农村工作重心全面转向实现乡村振兴。全国各涉农高校担负着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培养高质量新型农业人才的重任,但涉农高校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制约着农业人才培养成效[8]。全国涉农高校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同学们的重要回信精神,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快推进新农科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不断提升培养知农爱农型人才的能力。
人才培养的改革路径可以分为价值塑造、学科布局和培养体系构建等关键环节,融入新农科建设思想,围绕核心要素实现人才培养的优化与重构(图1)。全方位深化农业人才的价值塑造,传承中华农耕文明的精髓,培育一批懂农业爱农业的师资队伍。涉农高校在育人实践中要将耕读教育与思政工作有机结合,滋养学生热爱农业的赤子情怀,激发学生献身农业现代化强国建设使命担当[9]。优化学科布局是新农科建设的重中之重,现代化农业与第二、第三产业深度融合,借助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与科技的进步,新产业、新业态不断涌现,有必要打破学科壁垒,将信息技术、现代生物技术等融入传统农业学科,做好农科专业与文、理、工、医等学科的交叉融合[10]。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是提高新农科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基础,涉农高校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要积极开展有益探索,面向新目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建设,从人才培养质量入手,提高农科专业核心竞争力[11]。
图1 “新农科”人才培养改革逻辑关系图
土地资源管理本科专业源于农业,归于农业。从专业开设的背景来看,1956年东北农学院(现东北农业大学)成立我国第一个土地规划与利用专业。1998年教育部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更名为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成为公共管理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专业[12]。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与地理学、农学、经济学等学科联系紧密,起初以土地规划和土地调查为核心内容。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耕地保护和城市扩张等问题日益凸显,地理信息技术应用日益广泛,推动了全国各高等院校开设土地资源管理本科专业,以适应国家发展对土地管理领域的人才需求[13]。新时代,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作为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重要基地,其服务领域随着国土空间管理实践不断革新,有必要积极探索全面服务自然资源一体化管理的实践路径。
在新农科背景下,土地资源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一个重要问题,即人才培养目标难以实现。传统的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主要集中在传授理论知识和技能培养上,强调对土地资源管理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的掌握。然而,在新农科背景下,土地资源管理面临着更加复杂和多样化的挑战,仅仅依靠理论知识和技能培养往往难以满足实际需求。新农科对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学生具备跨学科综合能力、创新意识、实践经验和问题解决能力等方面的素养,而这些目标在传统培养模式下难以实现。这涉及传统培养模式下目标设定的单一性、与实际应用场景的脱节以及评价体系的局限性等因素。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改革和优化培养模式,加强实践环节、跨学科知识培养和综合素质评价,以更好地培养适应新农科发展需求的专业人才。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22年,中国开设土地资源管理本科专业的高等院校共有99所,主要分布在中南部地区。其中,具备土地资源管理本科招生资格的高等院校数量最多的为湖北省,共7所院校。此外,粤、湘两省各有6所,冀、鲁、云、川各有5所,京、渝、苏、豫、晋、皖、蒙各有4所,浙、津、辽、赣、贵、陕各有3所,黑、吉、闽、甘、桂、新各有2所,琼、青两省各有1所高等院校具备土地资源管理本科招生资格;沪、宁、藏尚无具备土地资源管理本科招生资格的高等院校。各高校面向国家自然资源管理实践需要及土地科学发展,着力服务于乡村振兴与农业现代化建设,根据院校特色进行差异化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致力培养适应新时期土地综合治理、国土空间规划、农业现代化等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复合应用型人才[14]。
人才培养体系的课程设置,可分为学科基础类、专业方向类和实践类三个层面。学科基础类课程设置开设频率较高的分别是经济学、管理学、资源学,为土地经济、土地管理和土地利用类课程提供支撑;专业方向类课程根据各高校特色与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开设学院优势,设置土地管理学、土地资源学、土地法学、土地经济学、地籍管理、国土空间规划等专业核心课,以及地理信息系统、测量学、基础遥感等技术方法类课程;实践类课程设置则以土地调查与评价、不动产估价、土地整治与利用等设计与实习为主。整体上看,这些传统的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缺乏与新农科发展紧密结合的实际案例和实践环节,无法充分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新农科背景下,科技和农业发展迅速,需要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和方法。然而部分教师在更新意识和教学方法上存在滞后,无法及时跟进新农科的发展趋势,影响了人才培养的适应性和质量[15]。新农科发展要求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具备跨学科的知识背景,能够综合运用不同学科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然而,现有的培养体系在跨学科知识的培养方面存在不足,缺乏对相关学科的深入融合和交叉学习。
新农科注重将科技创新与农业生产相结合,追求农业可持续发展和高效农业生产方式的实现,但传统的土地资源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往往与实际应用场景脱节,缺乏与现实农业生产和土地资源管理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环节。这使得学生难以将所学的理论知识有效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导致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受限。
传统的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中心,注重传授知识,缺乏互动和实践性教学设计。学生在被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难以培养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无法适应新农科发展的需求[16]。传统的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缺乏充分的实践环节,学生往往只通过课堂学习接触到理论知识,缺乏实际操作和实地考察的机会。这导致学生缺乏实践经验和技能,无法有效应对土地资源管理实际问题。
传统的评价体系也是导致实践环节不足的一个因素。传统评价体系往往偏重于学生的理论成绩和考试表现,忽视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的评估。在新农科背景下,需要培养具备创新能力和实践经验的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人才,而传统评价体系无法全面评估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改革和优化培养模式,加强实践环节、跨学科知识培养和综合素质评价,以更好地培养适应新农科发展需求的专业人才。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发展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背景紧密结合。在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背景下,土地资源的利用与管理逐渐拓展为面向自然资源全要素的空间治理,成为高校土地资源管理学科发展的新机遇,同时也对高校人才培养体系优化提出新挑战[17]。要剖析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存在的问题,分析土地资源管理人才培养体系改革的发展趋势,发现值得关注的新动向。从专业学科归属、课程体系设置、专业课程与新时期需求矛盾、实践教育基础等方面深入剖析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的挑战,查看人才需求与人才供给之间的错位。第一,国土空间规划实践工作的不断推进,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要建立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国土空间规划人才培养体系;第二,在耕地保护与粮食安全战略背景下,对具备宏观管理知识且掌握先进技术手段的人才需求进一步提高;第三,我国正处于乡村振兴的关键阶段,从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中探索乡村振兴的实现路径,更需要优化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教学与实践环节。
新农科背景下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改革创新,首要任务是理念更新。从确定人才培养定位、重构“多学科交叉融合”的课程体系、搭建“国土+3S+人工智能”的实践平台三方面,实现新农科背景下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体系调整与重构。基于新农科和农业教育理念和要求,确定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调整方向,探索人才培养新定位,抓住人才培养关键要素与环节。搭建“国土+3S+人工智能”的实践平台,优化创新实践体系,基于新时期专业领域现实问题和需求,依托人工智能技术,探索引入“人工智能+调查评价”“人工智能+空间规划”“人工智能+国土综合整治”等新理论新技术,培养学生基于“国土+人工智能”的问题解决能力;研究各类“国土+地理信息+人工智能”科技创新竞赛活动的设计方案。
根据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教学目标,深刻解析新农科的基本内涵,科学设置教学模块,增加与新农科发展紧密相关的内容,如农业可持续性、生态环境保护和智能农业等。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跨学科知识,引入实际案例和项目,鼓励学生解决实际问题。采用多元化教学方法,包括案例教学、团队合作、实践项目等,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培养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同时,引入信息技术手段,如远程教育和虚拟实验室,扩展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加强实践环节的设置,包括实习、实地考察、农场实训等。通过与农业企业和机构的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践机会,使学生能够直接接触农业生产和土地资源管理实践,培养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促进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学习和合作,重构“多学科交叉融合”的课程体系。依据新时期大部制改革与国土空间规划对毕业生多学科知识背景的需求,围绕培养目标拟定核心课程,构建课程模块,充分利用土地资源管理与地理、规划、农业等学科综合交叉融合的优势,开设跨学科课程,培养学生专业技能,提高培养方案的现势性与行业适应性。组织跨学科的课程和研讨会,鼓励学生参与不同领域的学科交流和合作项目,培养学生综合运用不同学科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适应能力。为教师提供专业发展机会和培训,使其更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跟进新农科的发展趋势。鼓励教师与行业专家和科研机构进行合作,增加实践经验和实际案例的引入。构建全面评价体系,包括学术成绩评估、实践能力评估和综合素质评价等。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评估,使评价体系与人才培养目标相匹配。
基于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人才体系重构,建立新农科背景下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改革的引导机制、调节机制与反馈机制(图2),实现人才培养体系的完善与优化目标。对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目标定位和课程体系设置进行分析,采用创新教学模式、健全人才培养体系、调节教育投入要素、健全就业体系等措施,协调新农科背景下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与供给关系,构建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引导机制,引导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导向性,保障毕业生的就业方向与社会需求相适应。设计和优化现有人才培养体系政策,建立土地资源管理人才培养体系的调控机制,保障人才培养体系的动态合理性。基于新农科视角分析目前人才培养体系在制定、执行和实施中存在的问题,综合运用新教育学理论、社会学理论和行为学理论等,建构差别化人才培养体系。从土地资源管理人才培养体系调整执行情况和实施效果两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对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体系调整实施效果进行评价,对比评价结果与人才培养体系调整设计目标,针对人才培养体系调整的障碍因子对参与主体进行动态反馈和调节,构建新农科背景下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体系调整的反馈机制。
图2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优化示意图
在新农科背景下,全国涉农高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积极探索人才培养体系优化路径,开展改革实践,创新教学理念,优化教学实践平台,不断探索适应时代发展的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在生态文明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引领下,涉农高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要坚持以学生为核心,不断提升学生知农爱农情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构建土地资源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优化的“引导—调节—反馈”机制,真正实现以人才培养为导向的实践教学培养体系的优化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