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益善
何谓非虚构文学?在一些写作分类学上没有明确的界定,但非虚构文学是客观存在的,只是过去在有些文体分类的书中没有将它与报告文学区别开来。就我的理解,非虚构文学是这样一种文体:它是以真实的历史背景、事件、人物为依据,用文学的手法,在非主要情节、非主要人物与细节上可以概括加工提炼,再现人物与事件,表现一种时代精神。简单地说,就是大事不虚,小事不拘。非虚构文学,它是介于报告文学与小说之间的一种文体。
我国新文学最早的非虚构文学应该是夏衍的《包身工》,有一些教材说《包身工》是最早的报告文学作品。但《包身工》写资本家如何盘剥童工的那些残酷无人道的情景,应该是作者对上海那些纱厂的真实情况进行了概括与加工的,而非个案。因此这篇收入中学课本中的作品,称其为非虚构文学更好。徐迟先生20 世纪60 年代写的《祁连山下》,当时作为小说发表,后来又收入徐迟的报告文学集中。此文写的是常书鸿在敦煌考古研究,一辈子献身敦煌石窟的故事,它似报告文学,又像小说,但称其为非虚构文学更好。新时期以来,非虚构文学得到了大发展,出现了诸多中长篇非虚构文学名篇,如刘心武的《公共汽车咏叹调》《五一九长镜头》,邓贤的《大国之魂》,王树增的《远东朝鲜战争》《长征》,钱钢的《唐山大地震》等等,不一一列举。
我是20 世纪80 年代末开始写非虚构文学的,第一本书是与徐世立合写的《万元户大世界》,后来又写了《受贿的女人》《窑工虎将》《白色毒魔》《老汉口奇案》《迷失的魂灵》《营救簰洲湾》《师路跋涉写人生》《大明经略熊廷弼》等书。这些书在读者都中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写作非虚构文学作品,在所写的题材或人物与事件确定之后,第一步要做的工作,就是准备材料,材料是非虚构文学作家的“为炊之米”。材料的来源可分两个方面,一是搜集,二是采访。
所谓搜集,是要围绕着我们要写的题材,搜集一切与这题材有关的历史的、地理的、人文的、政治的、经济的材料,文字的,图片的,实物的,越多越好。这些材料在我们动手写作时,会起着重要的作用,会拓展我们的思路,扩大我们的视野,增加我们作品的厚重与深度。这个搜集材料的工作,是细致的、艰苦的,上图书馆,跑资料室,翻阅旧报旧刊,到实地考察。不要怕麻烦,你做的这些工作,决不会白费,做起来也会有不少乐趣,有时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你会享受到收获的快乐。
准备材料的另一个方面是采访,采访与搜集对于作家获取材料来说是必不可少,紧密相联,相辅相成的。采访与搜集比较起来,似乎是更重要的工作。
采访可以进行外围人物的采访和核心人物的采访,与所写题材有关的人物,只要有可能,都应该与之交谈,三言两语或长谈都可以。作家心里要有个方向盘,要紧紧围绕着心中的那个目标,不可离题万里。对核心人物的采访,则是最重要的。对核心人物的采访是否顺利,从核心人物那里获取的材料的多少,是决定我们所写作品能否成功的关键。对核心人物的采访,是要作家下大功夫的,不下大功夫,就没有大获取。我在这方面的经验就是,与他交朋友,用真心来换取他的信任,当他把我当作朋友了,我们之间才可作倾心的交谈。
我和徐世立写第一本书《万元户大世界》时,为了取得材料,我们到了汉正街,手持介绍信和记者证找到汉正街管委会。人家接待了,但只是说了一些汉正街小商品市场有多大,有何意义,如何发展等一般情况,对我们的写作没有多少用处。必须要深入到汉正街的小商贩大商贩的心里去,才能得到生动真实的材料。于是我们找到了一个朋友,这个朋友又介绍我们认识了汉正街商贩中有影响有威信的郑举选,即赫赫有名的“郑麻瞎”。我们找到了老郑,和他聊天,他是个豪爽人,见我们是朋友的朋友,备酒招待。那酒一喝,话就十分投机,于是他就畅所欲言,将他的苦难经历与艰难的发展史给我们说了个痛快淋漓。我们边喝酒边交谈,一个汉正街个体工商户的艰难发家史展现在我们面前。这里面有血泪,有灵与肉的搏斗,有非常奇特的故事情节。我们从采访郑举选这儿得到了经验,照此办理,与汉正街数十名个体工商户交上朋友,逐一采访他们,得到了许多第一手材料。我们在汉正街采访了六天六夜,我们满载而归,我们很快写出了长篇非虚构文学作品《万元户大世界》,这作品于1989年问世,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还获得《今古传奇》杂志的大奖。
在教学方法中,以案例教学为主线,综合运用了传统的讲解式、新颖的PBL教学法、启发式教学等。在教学氛围中以鼓励和引导为主,让实习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学习和成长。
采访核心人物,还要有十二分的耐心与毅力,要等待,与核心人物交谈还有个缘份问题。1998年长江大抗洪,这年的8月1日簰洲湾倒口,写作报道抗洪和簰洲湾抢险营救的通讯报道、报告文学与各类作品可谓车载船装。1998 年长江大抗洪取得了胜利,当时由江泽民、朱镕基签署的全国两名一级抗洪英模,有一个是湖北公安消防总队总队长李金文。公安部约我写李金文的报告文学,我去采访李金文时,李金文参加了全国抗洪英模报告团到全国各地讲演去了。我不断地往湖北消防总队跑,他一直没回武汉。我就耐心地等待着,关注着他的行程。他终于回到武汉了,我去找他,他还是没时间,他是总队长,回来后许多事情等着他处理。我就再等着。终于,他抽出空来接待我了,但他不断被杂事干扰,还是无法与我长谈。那天中午他请我吃饭,在饭桌上聊起来,我们就十分投缘了。我和他都是农民的儿子,都是老三届初中生,我们的经历很相近,我们对事业、对世界的许多看法都惊人地一致。我们十分高兴,竟然一人喝了一斤白酒,双双大醉。从这天开始,李金文放下了其他杂事,与我一起,关在消防总队简陋的招待所里,畅谈了两天两夜。啊,我了解了英雄的湖北消防总队的突击队,在簰洲湾倒口时,如何在漆黑之夜,冒着生命危险,在7 米高的水头往圩子里冲、而上万老百姓等待着救援的时刻,第一个下水去营救群众的英勇事迹。李金文带着冲锋舟到达时,看着群众在水中呼救,他心如刀绞。他命令冲锋舟下水救人,当时岸上许多人不许他下,说这是做无谓的牺牲。李金文火了,他跳上冲锋舟,说:我们是共产党员,我们是人民的子弟兵,难道我们看到老百姓在水里呼救而不去救吗?要死我先死,下水救人。李金文带着他的战友们踏平惊涛骇浪,绕过死神的围剿,终于救上了第一船人。在李金文的带动下,其他部门的冲锋舟橡皮艇纷纷下水,拉开了营救簰洲湾的帷幕。我从李金文那里,了解了营救簰洲湾的许多真实材料,这些材料生动感人,是那些许多写簰洲湾大营救的通讯报道与报告文学作品中都未涉及到的。比如说小江珊是怎么被救的,又是怎么被全国人民知道而产生轰动效应的。
当时,李金文的消防总队突击队救了几船人上岸之后,岸上聚了一批记者。记者要求随船下去救人,都被一一拒绝,理由是下水危险,不能保证记者的安全,同时记者上船,占一个位置,而下水之后救人,就少装一个人回来。湖北电视台某记者,找到消防总队的一艘冲锋舟的领头人某处长。记者认识这位处长,说,我们是老乡,我自小在洪湖边长大,会游泳,你让我上你的船,我能拍下多少救人的镜头啊。我不能上船,这些镜头拍不下来,多可惜啊!这位处长或许是出于老乡感情,或许是出于营救簰洲湾应该留下这些宝贵的镜头的想法,就悄悄地让某记者上了冲锋舟。还真是做对了,这位记者拍下了许多珍贵镜头,其中最珍贵的就是小江珊抱在树上被营救的场面。记者回武汉后,用他拍的东西做了个专题片,播放了,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将其中营救小江珊的场面转播出来,一下子让全国人民看到了,产生的效应是不可估量的。当时,江泽民总书记带着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于永波乘飞机飞临长江抗洪前线。江泽民总书记在飞机上看到了这一镜头,就问于永波,这是哪个部队的?于永波就让人查问,解放军在抗洪前线的部队都查了,没有救过小江珊,最后查出是湖北消防总队。因为镜头上救人的战士都是穿的迷彩服,而消防总队则属地方部队。
在我们进行采访时,要与被采访的人,特别是核心人物,交朋友,要心灵相通,那才是最高境界。他明白了你的意图,他会情不自禁地配合你,说出你最想要的材料,他还会情不自禁地说些你在采访时并没有想要的材料,或者说是没有想到的材料。而这些被采访人漫不经心说的材料,看上去与你所写题材无关,但有时却能起到重大作用,在你要写的文章中能产生亮点。要产生这种效果,采访者与被采访者的心理默契至关重要。而这些材料,有时仅仅是一个细节,很不起眼,或者是几句话,看上去也不重要。
我完成对李金文和湖北消防总队的采访后,写出了纪实文学《营救簰洲湾》,完成了公安部宣传局交的任务,作品后由群众出版社出版。当我的稿子写好后,交给李金文审阅,他对我说,他未改一字,读了两遍,流了两次眼泪。我问他是读到哪里流泪,他说,是写他回家看母亲。李金文回家看母亲,是我作闲笔写进去的,当然与李金文成长为英模有关系,但与簰洲湾抢险无直接关系。
和李金文关在消防总队招待所里交谈,中午就到他们食堂吃工作餐。那天吃中饭时,我随便问李金文的母亲现在怎么样。因为在采访中,我已经知道李金文是在父亲去世半年后出生的,母亲曾带着他讨过饭。李金文参军当消防兵后,母亲总是对他说,儿啊,你是吃百家饭长大的,你是新社会让你成人的,你要做好事,你要报恩。李金文记住母亲的话,埋头做事,报人民的恩、报党的恩。他从战士一直当到消防总队队长,正师职,大校,现在是少将了。母亲朴素的话语对他的成长是起作用的。当时我问到李金文的母亲时,李金文停下筷子,眼睛红了,半天过后才说,我母亲去世了,是我回家看望她老人家后去世的。我忙问原委。李金文说:他家在新洲乡下,离武汉不远。他当兵之后回家不多,特别是当了干部后,回家更少了。每逢节假日,他都要和战士们一起站岗值班,因为节假日火灾多,哪里有火情,他们就要奔向哪里,他有时就亲自指挥。终于,在一个星期天,他开上车带着妻子和儿子,回新洲乡下看母亲了。李金文的母亲生病眼睛瞎了,听到儿子孙子媳妇回家,高兴得不得了,一进屋,她就把李金文一家三口从头到脚摸了一遍。李金文一家和母亲一起吃完午饭,要回武汉了,母亲又把他们一家三口从头到脚摸了一遍,然后把他们送到村口。李金文的车开出了村子好远,他回头望村子,看到母亲还在村头站着,朝他们离去的方向望着。李金文说,那是他看到母亲的最后一眼。他们回武汉后,母亲因为太高兴,患脑溢血去世了。李金文说起农民母亲,眼睛总是湿润的。我把从饭桌偶然得到的这段情节写进了《营救簰洲湾》中,所起的效果是我没预料到的,李金文流了眼泪,许多看过这部作品的读者看到这里也流了眼泪。这段情节无疑加强了作品的深度与感人的力量。这样的母亲的儿子,能在群众在水中挣扎时而无动于衷么?他能大呼一声“跟我来,要死我先死”,是因为母亲的嘱托与教导:要为人民做好事,要报恩。
在非虚构文学作品材料的获取上,还有一种偶然情况。我有一本书叫《白色毒魔》,写的是一群吸毒者,他们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染上了毒瘾,在痛苦中挣扎,在死亡线上挣扎。这些人中有演员,有老板,有教师,有警察,有干部,有少年,有老人,有青年少女,他们每人从染上毒品到最后走向毁灭,情节与故事性都比较强。写出他们的经历,有很强的警示教育作用。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看过这本书的人都会这样说。而这本书的材料获取,纯属一种偶然。
1991年我去云南参加三塔笔会。参加笔会的作家们住在大理三塔的一排平房里。笔会上,有一个来自昆明市公安局的青年警察叫陈子忠,我们刚好住一间房。这次笔会,我们到过畹町、瑞丽,到了中缅边境著名的毒品基地金三角附近。我和小陈聊天,就金三角毒品话题,我们说到海洛因,说到吸毒者与公安人员的缉毒斗争。小陈给我讲了很多这样的故事。这期间,我们去了戒毒所,看了那些戒毒者,听了管理人员的介绍。当时一个念头在我头脑中产生了,我想我何不将这些吸毒者的故事写出来,写成一本书。这个想法一经确定,我就有意识地让小陈给我讲吸毒者的故事,并做了纪录。笔会结束,回到昆明,小陈带我去看了一批有关吸毒者的录像带,并给了我一些有关吸毒者的文字材料。我的收获已经很大了,我十分感激陈子忠兄弟,他对我给予了无私的帮助。
回到武汉后,我认真研究了从云南带回的材料,并且将从小陈嘴里听到的故事作了整理,这样一本书的构想就在脑子里形成了。我将这些吸毒者的故事一个个写来,共写了13个吸毒者。每个吸毒者写了1万多字,先是在《长江丛刊》杂志连载,一些公安报刊也发表了其中的章节。全部13个吸毒者写完后,珠海出版社将其出版,题目定为《白色毒魔》。后来,中国城市出版社又以《吸毒者》书名出版了修订版。这是一本产生较大影响的书,而这本书的材料的获取,真的是很偶然。但是偶然中也有必然,因为一个非虚构文学作家,生活对于他来说都是材料,他应该热爱生活,仔细地观察留意生活,做个有心人,他遇到的事件人物和生活场景,说不定哪一天就会成为他写作的材料。
非虚构文学材料的获取,需要作家去积极主动地寻求,去艰苦努力地挖掘,但有时偶然得来的材料,不费很大的力气,也十分宝贵,也能写出好作品来。关键在于作家有一双敏锐的眼睛,有一双通灵的耳朵,还有不断思索的头脑。否则即使一堆金子出现在你的眼前,你还会认为那是一堆牛粪,全不知其价值的所在。
任何文学作品,当然包含非虚构文学作品,写事也好,写人也好,或者只写一种内心意识的流动也好,作家总要告诉读者一些东西,或者说总要表现一些什么。如果不告诉读者什么东西,不表现一些什么,作家的写作就是无聊,或者说是在练习写字,那是不能叫作文学作品的。文学作品告诉读者的东西,要表现的主题思想,我们称作文学作品的内涵。文学作品的内涵也即文学作品的意义,否则就是无意义,无意义的东西有存在的必要吗?
作家写任何一部作品,在动笔前,他的头脑中一定会有这部作品要表现的一些东西,也即这部作品的思想内涵。虽然有很多时候作家写作时,随着情节和人物的展开,这思想内涵与初始时有改变,甚至来了个180 度的方向调转,但作家在任何时候都是不会丢掉这个思想内涵的,他可以重新调整或重新选择,否则他的写作就会进行不下去。硬行写下去,那作品一定是思想混乱,难以成功的。
有思想有责任感有追求的作家,在他拥有了写作的素材后,他要写的人物和故事已经在脑子里成形了,这个时候他就要思考了:我即将写作的这部作品,内涵要广而深,写成后意义要大。就这么些人物和故事,可以写成思想很浅薄意义很小的作品,也可以写成思想很深刻有重大意义的作品。如何对文学作品的内涵进行开掘与提炼,是检验作家思想水准及文学修养的试金石。作家没有不希望自己的作品意义重大的,因此在动笔以前,总是苦苦思索,前后左右选择,反复提炼,寻找最佳的角度,来提升自己作品的思想内涵与社会意义。非虚构文学作品思想内涵的提炼与开掘,与其他类型文学作品完全相同。
1998年,群众出版社出版了我的一部长篇非虚构文学《迷失的魂灵》,这是该社策划的“九十年代大案要案纪实丛书”中的一种,我选择的是发生在江汉平原的荆州沙市一带的一起特大抢劫团伙覆灭经过的题材。在这本书的写作过程中,关于这本书的内涵的开掘与提炼,我是很有体会的。荆州沙市城乡结合部的村子里,租住了一批十几二十岁的年轻人,多是乡下来的打工者。荆沙是个南北交汇的交通枢纽之地,国道207 和国道318 均穿过这里,南来北往的车辆日夜奔行。这伙租住城边村子的青年人纠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40多人的抢劫团伙,专门在晚上抢劫过往车辆,打伤司机和押车人员,抢了就跑。近一年时间内,他们作案数百起,有时一天作案数起。有一天,他们居然在大白天在荆州城里抢劫了四川的一辆货车,终于案发。荆州区公安局北门派出所接手了这个案子。北门派出所的公安干警在湖北省公安厅、荆州市公安局的督办下,经过艰苦的侦破,终于把案子破了,将犯罪分子一一抓获归案。这伙人中6个被判死刑,两个被判死缓,两个被判无期徒刑,被判有期徒刑的一大帮。
我在阅读了几尺高的案卷之后,采访了公安人员、犯罪分子、受害人、罪犯的家庭,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材料。公安人员侦破的过程、犯罪分子每个人的经历,犯罪团伙内部的许多故事,很有吸引人的地方,写出来可读性会很强。在有了素材,有了大致的构思后,我对写好这本书是很有信心的。但是,我却久久没有动笔。这是20 世纪80 年代的事,当时党的政策是为了保证改革开放的顺利进行,保证人民生活的安定,对社会上的流氓抢劫和各种犯罪采取严厉打击,从严从快判处了一批犯罪分子。
那时我在寻找和思索我这本书的意义,也就是说这本书的内涵是什么?我这本书要表现什么?侦破及公安题材的作品,对读者本身是有吸引力的,一般来说,故事性也较强。但是这种题材的作品,要做到既能故事性强,又能有深刻内涵,有重大社会意义,却是较难的。我要写的这个荆沙抢劫团伙案子,能写得吸引读者,把故事叙述得栩栩如生,歌颂我公安干警的机智勇敢、不怕苦累为保卫人民生命财产而作出的牺牲,这个目标能够达到。但是仅仅写了这些,达到这个目标,我还是觉得这个作品算不上优秀,没有什么深刻的内涵,太平常太一般化了,它会很快淹没在浩如烟海的同类题材作品中,显不出自己的个性来。就我已经掌握的这些材料,我再多思考多提炼,寻找一个最佳的角度,把作品的内涵挖掘得更深,使得它的社会意义更大!我相信这种可能是存在的,我不应该那么匆忙地动笔,我要再挖掘再提炼。
那段时间我坐卧不安,我读书我工作,我上班我睡觉,脑子里全是荆沙抢劫案的那些情节,全是我在监狱里看到的那些即将执行死刑的年青人的身影,全是他们的农民父母的那一张张痛苦可怜的满是皱纹的脸。我的心灵在颤抖,我也是个农民的儿子。我们的农民父母勤劳苦作,节衣缩食养大他们的儿女,送他们上学,指望他们成为有用的人,将来赚钱成家立业,可从来没想到他们会去劫抢犯罪,成为死刑犯。看到儿子成了罪犯,他们的心在滴血啊!谁能为这些农民父母说点什么呢?我写抢劫案,写公安干警,写抢劫者,可他们的父母的那一张张痛苦的脸却挥之不去,老在我面前晃动。
我要寻找,我要提炼,我也要为那些罪犯的农民父母的痛苦无奈的脸说出点什么,我要让我的作品能有更深沉的力量。
苦苦寻找的东西,有时候得来全不费功夫,灵感的火光一闪,一下子照亮了你要到达的田园。一个星期六的上午,我骑自行车到菜场买菜,路过武昌新闻宾馆时,我不经意地扫视了下宾馆的大门。大门旁边的墙壁上,这天贴了4 张布告,布告上打满了红√。我停下自行车走近去,和站在墙壁跟前的一群人读那布告。4 张布告都是武汉市中级人民法院发出的,那天武汉市枪毙了40 名罪犯,4 张布告,每张布告公布10 名罪犯的罪行。我把4 张布告仔细地读完了,我把40 名罪犯所犯的罪行归类比较了一遍,我站在那里,没有立即走开。我的思想很快就跳到我要写的荆沙抢劫案,跳到我正寻找的角度,跳到那本书内涵的开掘方向上,一道亮光从我眼前闪过,我看到了我要寻找的东西了,这天,我收获了一笔重要的思想财富。
那天武汉市中级法院的布告里,枪毙了40 名罪犯,这40 名罪犯,80%是抢劫杀人犯,80%是农民或进城打工的农民,80%是20 岁上下的年青人。而荆沙抢劫团伙40 多人,全部是年青的进城打工农民。我曾到那些罪犯生长的村庄和就读过的乡村学校去做过调查。我的结论是,这是一群迷失的魂灵。农村孩子读书,能考上大学离开农村的只是很少一部分,而大部分没能升学的初高中生们只能回到乡村,这些孩子用20 世纪70 年代的叫法是“回乡知识青年”。这些人回到乡村后,有的是乡下土地少,没有土地让他们种,有的是有土地,他们不愿种。读了10 来年书,在电视里在杂志里看到如今的城市有钱人纸醉金迷的生活,这些孩子是不甘心受穷种地的。乡村的党团组织也没把他们组织起来,对他们进行引导与教育,他们回乡去基本上是没有人管。于是这伙人就都涌到大小城市,做的共同事情就是替人打工。给别人打工,活路苦出力多收入少而且还受人歧视,实在不是个滋味。于是中间有个别人带头变坏,其他的一些意志不坚定者就跟着干。荆沙抢劫团伙就是这样形成的,他们的法制观念也不强,抢了钱分了后就去吃喝玩乐了。对这样一些年青人,除了他们自身的原因外,当时我们的社会,我们的政府,我们的有关职能部门,是不是要反思呢?这种社会现象是存在的,这种社会现象存在我们应该将其写出来,引起社会的重视,引起有关职能部门的重视。
我有了这些思考与想法后,我觉得我已经找到了我要写的这本书的灵魂了。这本书的内涵就是要救救迷失了魂灵的年轻人。从那4张布告跟前离开后,我立即就动笔写我的书。很快,我的以荆沙抢劫案为题材的《迷失的魂灵》一书写成了,出版了,22万字,首印3万册,很快售罄,又再版1.5万册,在读者中反响不错。论家认为《迷失的魂灵》除了它的可读性外,还有较深刻的思想内涵,即字里行间透出的那种呼吁:这些没能升学的农村知识青年,社会应该怎么引导他们让他们发挥积极的作用,而不让他们起反面的作用。社会要减少犯罪,就要齐心协力来拯救这些迷失的魂灵。
如今书出版了,事情也过去好多年了,但只要想起这本书的思想内涵的开掘与提炼,我就深信作家在创作一部文学作品之前,要多思考多寻找,可以不断地变换角度想,从不同的方位来设计,寻找一个最佳的表现角度。有这种寻找与思考,和没这种寻找与思索,效果是不一样的,作品思想内涵的深浅、社会意义的大小是不一样的。写作《迷失的魂灵》,我有这个体会,写作其他作品,我也遵循这一点去作,效果都还不错。
我们平日读到某些作家的作品,读完之后,觉得作家很有才华,所写题材也不错,语言及表现功力也好。但就作品的内涵及社会意义来说,总感到美中不足,觉得这位作家是可以把这部作品写得更深刻些更好一些的,但现在没有达到。这往往就是作家思考不够,对作品的思想内涵挖掘与提炼不够,白白浪费了一个好题材,浪费了作家的文笔与语言,这作品的生命力是不会长久的,实在是可惜与遗憾!
我写以上这些,并不是想说我的《迷失的魂灵》这本书好得不得了,我只是想说明,不断开掘提炼文学作品的思想内涵,对作家的创作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它决定了作家所写作品的优劣。
非虚构文学的写作,方法多多,我讲的材料的获取与内涵的提炼是重要的两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