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之城 浪漫之都 美丽之路

2023-10-08 04:28大连市交通和航运物流发展服务中心吴航
中国公路 2023年16期
关键词:大连市农村公路美丽

■文/图|大连市交通和航运物流发展服务中心 吴航

近年来,辽宁省大连市作为首批“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试点建设单位,积极开展“美丽农村路”试点建设,结合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方案、“路长制”落实等工作措施,在管养机制、责任落实、建养水平和追求路美上下功夫,工作成效显著。此外,大连市还在农村公路生态保护、景观建设、文化塑造等方面做出了更多卓有成效的探索。

在美丽农村路创建过程中,大连市始终把提升公路通行能力作为首要任务,通过科学实施大中修,全面提升公路路况水平,同时聘请专业设计单位围绕路基、路面、桥涵构造物、交通安全设施、公路绿化、路域环境、村屯路整治等方面做好前期调查和施工图设计,基本做到了路况现状掌握清晰,施工设计科学规范,创建项目合理明确。

2021年大连市获评首批“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市和国家级市域创建先进单位。2023年崔桂线获评2022年度最具人气的路,同时2023年有8条路线申报2023年度十大美丽农村路。通过加强创建和扩大宣传,引导社会公众关注和支持农村公路发展,为农民农村共同富裕提供了坚实的交通运输保障。

以管理建设为保障 夯实发展之基

项目规划 规划阶段确立整体谋划思维,着眼交旅融合路网建设,大连市结合“山海大连”重点建设“三沿、三环”即沿河、沿海、沿湖和环岛、环山、环景区的美丽农村路建设,优选重要线路,通过环线、串联等方式实现串点成线,联线成环,纳环成网,形成建设梯队。

大连市各县区利用好省、市奖补资金,在美丽农村公路建设上实现良性循环,最后形成规模,实现与文旅项目优势互补。美丽农村路建设过程中树立“一盘棋”思想,先对全线整治提升,重点整治沿线路域环境,再集中打造提升重要节点,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形成突出的特色亮点,真正做到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目标。

金普新区县道金七线七顶山渤海段

路面建设 大连市严格贯彻执行《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小交通量农村公路工程技术标准》等相关标准规范;县、乡道建设美丽农村路标准达到三级以上公路。大连市充分利用了现有道路进行设计,路线平纵设计应顺应地形地貌,减轻对自然环境的切割,做到与周围环境、景观相协调。路面结构厚度不小于相关技术标准、政策要求,部分路段采用新材料新技术,延长路面的维修周期和使用寿命。针对部分靠近居民住宅、农田、水塘等村屯新建、维修路段,建设单位采用了环保材料和施工方法,降低污染物排放量,实现节能环保的目标。

附属设施 在建设中,建设单位设置了完善、畅通的防排水设施,同时综合考虑泄流能力、安全、美观、养护便利等因素确定合理断面形式,穿越城镇、村庄路段采用硬化边沟,盖板型式;防护设施尽量利用乡土材料,以植物防护或植物与工程防护相结合的形式为主,无沉陷、位移、损坏、脱落等现象。

各区县严格落实“三同时”制度,按照《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实施技术指南》等相关规范、指南要求,采取综合技术措施对全线安全隐患进行整治,优先设置主动引导设施,急弯陡坡、临水临崖等重点路段安全生命防护设施完备、可靠、有效。“应设尽设”标志标线,有条件的沿线村庄入口、景区入口及产业园路交会处等,设置特色鲜明的标志标线。

管理养护 根据《大连市深化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实施方案》要求,各区县落实美丽农村路日常养护市、县公共财政资金。各地区完善以政府公共财政投入为主、稳定的资金筹措机制,确保农村公路所需资金全部纳入财政预算。大连市健全完善了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制度,按照“定路线、定人员”要求,逐一落实管护员,及时开展日常养护工作,保证列养率达到100%。大连市及时公开路线名称、里程、养护单位、养护责任人及联系方式、监督管理单位及联系方式等信息。

《大连市美丽农村路创建行动方案》明确了创建目标、办法和奖补政策,奖补资金由市级交通部门直接拨付给县区交通运输部门,确保美丽农村路管理养护工作健康、有序推进,有效保持创建成效。

以生态保护为支撑 彰显自然之美

生态网络 合理的公路网络布局对于城乡空间的发展、公路生态环境建设都有积极影响。大连市以丘陵地形为主,经济重心在南部,形成了南部公路网密度高于北部的路网特征。大连农村公路建设注重与自然环境协调一致,在符合相关技术标准的前提下,宜弯则弯、宜窄则窄,因地制宜,确定科学工程方案,减少高填深挖,保护和修复公路及周边地区的原有生态功能,保证路域环境干净、整洁,做到公路整体与自然生态和谐。

生态廊道 大连市立足乡村地域特色打造多种类型、功能的乡村绿道,力争做到织补乡村生态网络、优化道路网络格局、提升道路功能品质、拉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顺应地形地貌,路肩绿化尽量利用现有山体原有植物,减少对林地生态系统的人为干预;依托水体岸线,顺应水系走向,采取借景的手法,滨水一侧避免栽植过高过密的乔木;在公路沿线设置隔离设施,以绿篱为主,有条件的栽植隔离绿化带,部分路段通过改变铺装样式、颜色及增加标识等方法区分绿化空间,保证通行安全。

生态节点 根据大连市实际,相关单位将节点分为交通型、游憩型、聚落型和生态型。交通型节点一般在村落入口或交叉入口,注重乡土元素的体现,有地域性标志,同时保证安全的视线和多变的野趣;游憩型节点在公路沿线停车区、服务区、乡镇党建文化点等,有易识别的统一设计元素特征、场所标志、文化底蕴和区域特征;聚落型节点在沿线产业、生活等地区,有概括性的特色文化要素,注重乡土、稳定和多样,同时体现便利、舒适和美观;生态型节点体现公路沿线控制用地范围内的物种稳定性、多样性,例如水土流失严重路段利用植物特点保证水土不流失,避免塌方。

以景观重构为途径 优化宜居之境

路域环境对于美丽农村路的影响至关重要。根据大连市农村资源基础,从农田、水体、山林、村屯等要素对路域环境进行重点打造。

穿田公路 大连市不同于平原地区,高差较大,农田布局时而分散、时而集中,具有优美的农田与自然交叉景观。抓住此类生态景观模式中开合有序的公路边缘线这一重点,在实现路田分离的条件下,路线平纵设计顺应了地形地貌,路基尽量低路堤、浅挖方、缓边坡,边坡稳定、平顺,路肩宽度结合占地条件合理设置,满足了密实平整、横坡适度的要求。

临水公路 水是乡村灵气的表现,公路建设要保护水的生态与灵动,与河道保持距离,维持河道自然形态,构建生态缓冲区,如无法避免穿过河道时,尽量减少桥梁的数量和对河道堤岸的破坏。在公路及桥体的建设上考虑生态及乡村的特色,尽量采用大连当地材料。在植物配置方面,采用梯度过渡的植物群落增加景观多样性,同时利用透景、借景、障景等手法打造良好的观景视线。

林间公路 大连市乡村林地大多是原生林地,是乡村主要的生态空间,但农村公路往往紧邻或割裂原生林地,破坏了沿线的生态安全,此时进行生态景观修复的重点,就是在生态自我修复中叠加人工辅助,帮助生态快速恢复健康。

村屯公路 对沿线景观较好路段,避免采取乔木绿化,以“引景”的手法将优美景观呈现于公路两侧;对沿线杂乱的现象,应进行统一整治,达到统一、清洁、整齐的效果。

大连市不拘一格、形式多样地实施路宅分家,实现了整洁有序的景观效果,通过砌筑文化墙、种植绿篱、设置格栅等方式予以遮挡或者清理,展现乡土文化。部分路段铺设草坪砖、种植绿篱、设置栅栏等乡村元素实现了路宅分家。

以文化塑造为内涵 重拾乡土之风

留住乡愁、乡风是新时代对乡村建设提出的新要求,是对乡村传统文化的继承、传承和发展也是对乡村原有生境的保护。大连市农村公路设计通过配置乡土植物和乡土文化小品等来展示乡村内涵与特色,是留住乡风的重要手段。承载乡风文明的农村公路不仅仅是运输空间,更是乡村文化内涵、景观风貌的展示空间。大连市针对各自村庄特点,公路文化的塑造既展示出统一的地域风貌,也注重个性化的挖掘和塑造。

主题设计 景观是自然与文化的载体。因此,公路景观既要有实用功能,也能暗喻地方文化,需依托当地“自然景观”与“历史人文”两大资源对公路景观进行主题设计。

大连市充分利用沿线现有的服务设施、文化广场、景观节点等,通过设置画廊形式,讲述大连市的人文历史,展示自然景观和旅游资源,对公路场站、加油站、旅游集散中心、公路沿线边角地等进行建设和功能拓展,完善美丽农村路服务体系,鼓励围绕美丽农村路建设开展乡村特色产品和资源产业宣传,如统一设置宣传标语、文化墙、艺术雕塑等特色标识标志,以及用二维码的形式将乡村产业信息与路长公示信息结合公示等,多种形式服务乡村振兴发展。

植物设计 选择具有地域文化特征的乡土植物有利于展示乡村道路文化特色,植物的搭配考虑季相等变化。大连市通过合理的植物搭配,助力打造特色道路环境,展示文化内涵,凸显意境美。根据地理气候条件、植被生长发育规律、生活生产生态需求,大连市合理选择绿化树种草种,鼓励以低成本、易成活、管护少的优良乡土树种为主,应鼓励栽植易成活、好养护的多年生野花,体现乡野气息。

小品设计 景观小品是农村道路展示文化的点睛之笔,在道路空间中起指示道路信息、提供休憩场所展示文化内涵等多重作用。大连市塑造乡土化景观小品,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景观效果,与乡村旅游景区、田园综合体、特色小镇等产业开发深度融合,同步完善公路绿道、步道、自行车专用道等慢行交通体系,同时鼓励在路侧设置驿站、房车基地等设施,满足停车、休憩、观景需求。

大连市甘井子区羊夏线沿线景点

猜你喜欢
大连市农村公路美丽
大连市第六十九中学
交通运输部:预计今年累计完成新改建农村公路15万公里
大连市材料价格补充信息
关于农村公路经济创新的思考
三问农村公路
农村公路的建设与养护须多管齐下
我们创造美丽
平凡又美丽
DALIAN THE SEA IN THE NORTH
谁是最美丽的虫(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