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莉 (天津市南开区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是指职业院校在办学过程中,通过在办学思想的指导下联系各种办学要素,形成的规范的运作机制。良好的办学模式有利于推动我国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在进行办学模式改革时,相关部门要正确认识到原有办学模式存在的不足,结合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来进一步做好改革创新工作,从思想上做好思维转化,从而探索更多改革方法,更好地推动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当前我国职业教育的办学模式主要有两种,分别是举办体制以及产权体制,如果是采用举办体制模式,主要是政府起到绝对主体的作用。随着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和改革,职业学校依然是以政府主导,民办院校的数量不断减少,财政经费投入占职业教育经费中的百分之八十之多,所以我国的职业教育办学模式依然是举办体制为主,有单一化倾向。如果职业学校采用的是产权体制模式,则学校的举办权、产权以及运营权都是一体的,都属于学校所有。但是在实际办学过程中,由于许多学校缺乏对产权体制的认识,也缺乏一定的参考经验,导致在采用产权体制模式时,会存在一定的办学偏差,许多学校只是简单地参考了企业产权制度的方法,导致学校内部的管理存在较为严重的行政化现象。而且资本的所有权和学校的所有权也存在着错位的现象,进而造成学校内部管理较为混乱,许多职业教育制度未能得到有效的落实,不仅影响整体的教育质量,也为办学模式的改革增加了难度。
虽然我国的职业教育在改革创新发展中,一直鼓励企业的参与,切实发挥好企业的社会作用,协助职业院校办学,提高教学质量。但是实际上,企业在职业学校办学中的参与性并不高,并没有成为职业学校重要的办学主体之一,进而影响着校企合作的效果,影响着职业教育的质量。企业在职业教育中的参与机制不够完善,缺乏相关的政策和制度支持,导致企业在职业教育办学中的参与性不高。例如,通过企业所举办的职业学校,难以确定学校的属性,许多院校都不属于民办教育标准,只是作为企业的下属单位来进行运营,难以享受相关的税收优惠,也难以享受相关的财政支持。如果学校是以企业下属单位来进行运营,则需要按照企业的相关会计制度来开展会计核算工作,导致资金的筹集和使用都存在一定的难度。虽然我国一直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到职业院校的办学当中,但是企业能够获取的回报并不高,例如,即使企业参与了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但是培养出来的人才并不一定能够被企业所用,并不能成为企业的人力资源,进而影响了企业在职业教育办学中的参与积极性。此外,企业在职业教育办学中的话语权不高,往往只是作为赞助商的身份来参与办学,并没有深入参与到学校的内部管理和人才培养过程当中,和学校之间的合作不够深入,进而影响了企业的参与积极性。当前“校热企不热”的问题是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思维转化中最大的问题,企业应当做好自身思维的转化,相关部门也要制定相关的政策和措施来支持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办学,进而更好地推动校企合作的发展,推动职业教育办学模式的改革发展。
目前我国社会的发展以及教育事业的改革创新,为职业教育办学模式的改革提供了重要的动力和机遇,所以在进行改革创新中,职业院校要全面正确地认识到改革的动力,进而结合实际情况来做好思维转化,结合动力来做好各项改革措施的探索和研究。第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也为职业教育办学模式的改革提供了重要的社会基础。我国社会经济体制的形式从原有的计划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大大地解放了我国的社会生产力,也为职业教育的办学模式带来了新的机遇,促使职业教育变得更加开放。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体制的发展,对于人才的需求类型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于高素质技术型人才的需求不断提升,因此需要进一步发挥好职业教育的作用,加强对高素质技术型人才的培养。第二,当前我国产业正处于转型升级的重要时期,也为职业教育的办学教育带来了新的改革动力。职业教育的主要办学目的是为社会培养更多高素质的技能型劳动者,从而提升社会整体的生产效率,随着我国社会产业的转型升级,职业教育的办学模式也需要紧随步伐来进行改革创新,进而为社会产业的转型升级提供更多高素质的人才。例如,随着我国产业的转型和升级,对于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多,但是高素质人才供求不足,导致人才供需出现矛盾,这些矛盾都促使着职业教育进行办学模式的改革,进一步培养更多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推动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的动力还包含有内在动力,职业教育自身的发展也推动了办学模式的改革。第一,职业教育需要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才能提高自身的社会竞争力,才能更好地在行业中脱颖而出,保证持续发展。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对于职业教育的要求也不断提高,职业学校只有加强办学模式的改革,才能更好地推动教育的高质量发展。特别是当前教育普及较为广泛,学生的发展需求也逐渐多元化,因此职业院校需要做好办学模式的改革,从而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教学资源。第二,职业院校要想实现高质量发展,也需要做好办学模式的改革,因为随着职业教育的改革,当前职业学校需要进一步做好内涵建设,注重构建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注重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学环境等。而这些建设都需要进行办学模式的改革,因此不管是内在因素还是外在因素,都在有效地推动着我国职业教育办学模式的改革发展。
为了更好地促进职业教育办学模式的改革,推动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我国职业教育应当结合产业的发展需求来进一步提高办学的适应性。当前我国社会经济正处于转型发展的阶段,由原来的高增长发展转为高质量发展,与此同时,社会制度环境以及人力资本的影响也越发明显。职业教育要发挥出自身在社会经济转型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不仅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工作,也要做好类型教育定位工作,进一步加强教育和人才培养、产业发展等之间的结合,加强培养技术型人才,并且借助制度化来推动职业教育的现代化发展,从而构建高质量的职业教育体系。第一,职业教育在改革创新时,要以市场需求作为重要的导向,并且结合产业的发展方向,围绕国家重大战略的实现进行服务,帮助国家攻克核心技术存在的问题,从而为促进我国科学技术发展提供重要的力量。此外,我国还应当加强职业教育创新区的建设,进一步推动职业教育的区域化和产业化发展,加强职业教育和区域产业发展需求之间的对接。第二,做好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的优化工作,建立完善的产业人才供需匹配体系,加强职业教育和产业链需求发展之间的对接。职业学校应当结合当前产业发展的需求,结合产业岗位来设置专业,进一步提高专业设置和市场就业之间的连接,保证学生毕业后的就业能力。此外,职业学校还应当加强差异化投入,做好项目化引导,积极做好高水平专业群的建设工作,进一步提高专业教学水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第三,主动适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需求,加强对农业农村发展人才的职业教育,加强建立特色的教育方式,例如积极推广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并结合产业升级发展来探索更高层次的学徒制。要促进职业教育的高质量,职业院校还应当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加强1+X 证书制度的推广,加强对学分银行的探索和建设,建立符合国家国情的资历框架,进一步提高对学生学习成果的认可和转换,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最后,职业院校要加强校企合作,推动地方企业和职业院校之间的深入合作,共同打造产业学院,建立高质量的实训基地,构建校企命运共同体,有效地调动企业在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中的参与性。例如,我国可以建立加强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的建设,加强产教融合型城市建设,加强校企合作形式和内容的创新,同时实现企业和职业院校的利益最大化,从而更好地激发出企业在职业教育中的合作积极性。
职业院校要加强办学体制的完善,进一步提高自身的办学治理能力。要推动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必须要推动职业院校的现代化发展,提高内部治理的水平,也是做好学校提质培优发展的措施。在进行改革创新时,职业院校要重视办学模式的制度改革,从而为实现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的制度支持和保障。第一,我国要进一步完善职业教育的办学机制,特别是混合所有制,要注重激发出职业院校的办学活力,加强办学多元主体的参与,加强实训基地的建设,完善混合所有制的审批标准和退出制度,从而创建多元化的办学格局,切实发挥好政府的主导作用,发挥好社会力量。第二,完善多元投入机制,建立完善的职业教育经费保障制度,确保教育经费的足够性,从而更好地推动职业教育的改革以及高质量发展。例如,当地政府要发挥好统筹和主导作用,制定多元筹措的经费体制,进一步提高职业教育的经费筹集水平。当地政府部门也要发挥好自身的经济杠杆作用,进一步撬动当地民间资本,加强民间资本在职业教育中的投入,为推动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发展提供坚实的资金保障。第三,要加强对职业教育治理结构的优化,例如制定校长负责制,建立新时代的职业教育办学治理新结构等,进一步提高职业院校的治理效能,更好地推动职业教育办学模式的改革发展。最后,要建立协同治理的格局,积极发挥好多元主体在院校治理中的积极作用,特别是发挥好政府部门、企业以及社会组织在职业教育中的治理作用,构建新的治理模式,从而更好地推动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例如,不仅要设置国家层面的教育标准,还应当鼓励当地政府开设特色标准,协助当地职业院校开创具有当地特色的办学标准,进一步推动特色专业的发展,为促进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提供特色人才。
和其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企业以及行业的教育意识还不够成熟,现代学徒制还不够完善。我国不能照搬其他国家的学徒制形式,要促进学徒制的本土化发展,促使学徒制更加符合我国的国情,因此我国职业教育要加强对具有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的探索。第一,加强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推进。我国相关文件中明确了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重要性,也提出了总体的要求,要求我国职业院校在发展中,要以促进校企合作作为基础,要以培养学生素养作为核心,要促进行业以及企业在教育中的深度参与,进而构建完善的现代学徒制。当前我国构建现代学徒制,应当要发挥好政府部门的主导作用,并且要增强职业院校的主体意识,增强企业的主动意识,进而提高学徒制的培养效果。例如,我国职业院校可以建立汽车技术服务和营销专业现代学徒制试点,坚持以双向原则为主,促进学徒和企业签订相关的协议,明确相互之间的契约关系,进而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践学习平台,也可以为企业提供明确的人才。第二,加强对新型学徒制的探索。职业教育要充分发挥好校企合作在学徒制探索中的积极作用,积极发挥好企业的培训主体作用,例如,我国在2015 年就已经遴选出首批新型学徒制试点单位,加强对企业职工培训新模式的研究,加强企业和教师之间的深度合作。也就是说,当学生进入企业学习时,也是企业的招工过程,通过建立新型的学徒制模式,可以为我国职业教育提供新型的培养路径。
职业教育办学模式不仅仅是局限于职业院校的办学模式,更是包含了整个办学体系,包括了国家层面的办学模式、区域层面的办学模式,所牵涉的主体较多,利益较多。因此要做好职业教育办学模式的改革,必须要处理好职业教育和其他教育之间的关系,处理好职业教育和产业之间的关系,学会思维转化,从多个方面来推动改革,进而推动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做好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思维的转化,在整个职业教育体系改革中取得了良好的成绩,不仅推动了技术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提升了职业教育的办学治理能力,也增加了多方资源的优化整合效益。
第一,随着职业教育办学模式的思维转化,当前职业院校也探索出了许多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增强了校企合作的效果,例如当前我国职业院校逐渐摸索出了半工半读的培养模式、教学工厂培养模式、“2+1”分段培养模式等。部分地区也逐渐摸索出了职教集团的模式,打造了创新的校区合作模式,有效地整合了专业群和产业群。
第二,随着职业教育办学模式的思维转化,不仅推动了职业教育的改革,也进一步提高了职业教育的办学治理能力。当前我国职业教育的治理能力得到了极大地提升,更是探索了多种办学治理体系,包含有集团化办学模式、现代学徒制模式等,这些新模式的产生,都有效地提高多元主体在办学治理中的参与性,并推动了治理能力的提升。
第三,当前职业教育的资源整合效益得到了极大地提升。随着职业教育办学模式的改革发展,相关部门和职业院校也进行了思维的转化,探索了多种创新办学模式,充分地提高校企合作的深度,也实现了多种资源的互补。例如,职业院校发挥好人才优势和科研优势,企业提供更多的财力资源和物力资源,政府部门以及行业协会则发挥了信息资源和建设资源优势等,多方面的资源整合,有效地推动了职业教育办学模式的改革创新。
总的来说,职业院校作为我国技术型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在推动社会经济转型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职业院校要结合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趋势,结合产业转型升级的需求来做好办学模式的改革,转变办学思维的转变,加强和企业之间的深度合作,从而构建更加科学完善的办学模式,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