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月14日,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官微经网络投票和综合评定,正式揭晓2022年度北斗系统十大高光时刻。
10月16日,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习近平代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了题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的报告。报告中特别提到,卫星导航等领域取得重大成果。
11月4日,《新时代的中国北斗》白皮书发布会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厅召开。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主任、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新闻发言人冉承其出席新闻发布会,介绍《新时代的中国北斗》白皮书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12月9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首届中国—阿拉伯国家峰会上提出中阿务实合作“八大共同行动”。行动表示,中阿开展绿色创新共同行动,愿同阿方设立中阿北斗应用产业促进中心,为阿方在交通运输、精准农业、搜索救援等领域提供优质服务。同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沙特阿拉伯王国联合声明》正式发布。《声明》中提到,双方强调应加强通信、数字经济、创新和航天相关领域的伙伴关系,为两国后代开创更加美好的数字未来。
11月,国际海事组织(IMO)认可北斗报文服务系统加入全球海上遇险与安全系统(GMDSS),标志着北斗系统成为继海事卫星系统、美国铱星系统后第三个通过IMO 认可的GMDSS 卫星通信系统。同月,国际搜救卫星组织正式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作为中国政府代表,已与国际搜救卫星组织四个理事国(加拿大、法国、俄罗斯、美国)完成了北斗中轨搜救载荷加入国际搜救卫星组织政府间合作意向声明的签署工作,同时,大会还审议通过了全球卫星搜救系统技术和程序标准文件中北斗相关的修订内容。北斗国际搜救服务成为继定位导航授时服务后第二个获得国际组织认可的全球服务。
9月与10月,微厘空间低轨卫星导航增强系统S3/S4 试验卫星与S5/S6 试验卫星分别成功发射。卫星主要承担低轨卫星导航增强技术攻关项目在轨验证任务,开展高精度导航增强信号播发、星地一体化组网控制管理、星载微推力高精度电推进等系列在轨关键技术试验验证,并开展4 星组网试验验证。
7月30日,北斗三号短报文通信服务成果发布会展示了大众智能手机北斗短报文通信服务新功能,以及基于北斗三号短报文通信服务的星地融合解决方案和技术方案成果,标志着北斗三号短报文通信服务由行业应用迈入大众应用的发展新阶段。9月6日,支持北斗三号短报文通信服务的华为Mate50 系列手机正式发布。9月21日,基于北斗三号短报文通信服务开发的“北斗卫星消息”功能正式招募公众测试验证,北斗短报文通信大众手机应用进入实测阶段。
9月30日,百度地图官方公告表示,北斗卫星日定位量首次突破1000 亿次。百度地图宣布正式切换为优先运用北斗系统进行定位。12月14日,高德地图公布了基于北斗系统的应用相关数据,其调用的北斗卫星日定位量已超过2100 亿次,提供的定位导航服务实现北斗主导,北斗+地图导航正为大众提供更优质服务。
农业农村部农机作业监测与大数据应用重点实验室通过监测农机作业大数据获知,在我国小麦主产区大规模收获期间,北斗系统有效助力麦收工作开展,在线稻麦联合收割机总数达44070 台。北斗大数据在农业生产的服务领域不断扩大、服务形式不断增加,高效精准助力乡村振兴。
10月10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工程总设计师杨长风率中国代表团参加联合国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国际委员会第十六届大会。中国代表团由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组织,多家单位60 余名代表和专家在北京等国内多地线上参会。中国代表团参加了本届大会所有议题讨论,并就多项重要议题提出中方解决方案。
1月,中国天文学会推荐的“中国古代导航展——从指南针到北斗”展览位列“典赞·2021 科普中国”活动“十大年度科普作品”中的年度科普展览展品提名名单。3月,航天追梦人荣获“感动中国2021年度人物”荣誉。8月,国防科技大学教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龚盛辉所著《中国北斗》获第八届鲁迅文学奖报告文学奖。10月,电视剧《问天》、广播剧《中国北斗》和图书《中国北斗》入选第十六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作品名单。11月,“北斗系统服务全球造福人类 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精品案例于2022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成功发布展示。12月,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入选中国工程院院刊《Engineering》发布的“2022全球十大工程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