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安君
(南京中医药大学 江苏南京 210046)
习近平提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指引着人们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去真切地意识到只有维护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才能保证人类社会的永续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和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上发挥着重要作用,高校思政教育有必要顺应时代的要求,使青年大学生树立起正确的生态观,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维护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
习近平强调:“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1]50,该理念继承了马克思的自然观以及中国传统文化中“生生不息”的生存智慧,借鉴了西方生态思想的有益成分,深化了关于生态系统的理解。面对重大传染性疾病以及自然灾害、气候变化等,必须认识到人类不可以离开人与自然共同维系的家园,“生命共同体”是解答人类如何与自然相处、如何与自己相处的关键,于是,将生命共同体理念融入高校思政教育成为一个时代命题。
首先,将生命共同体理念融入高校思政教育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2]21,是关注人与自然关系的新型现代化。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坚持对人与自然的整体性和系统性把握,在满足人们的生存与发展需求的同时,考虑到自然生态的承载能力,维持生态系统的自组织和自恢复,使其持续良好运转。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其中一个重要方面体现在人民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除了满足人民的物质和精神需要,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被单独列出,强调其是人们不可忽视的需求。“生命共同体”的意义在于只有认清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才能真正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离不开人的全面发展,更离不开自然生态环境的持续供给,然而这个“持续性”不只取决于自然资源的存储量和生态环境的承载力,同样在于人们如何利用和保护自然。那么,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必须正确树立社会主义生态观。将生命共同体理念融入高校思政教育,有利于促进大学生更全面地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增强保护自然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责任感,增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使命感。当前,面对严重传染性疾病,大规模的突发状况使人们重新反思人类该如何生存,与此同时,我国也展现了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大国如何面对灾难的责任担当。高校思政教育有必要让青年大学生更深入地理解“生命共同体”的意义,理解在这一共同体中个人如何行动、一个国家又将如何作为,如此,才能更好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为世界展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其次,在高校贯彻生命共同体理念是推进对人与自然关系正确认识的关键环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过程中,人们一方面展现出强大的组织能力,同时也揭露出面对这一“自然病毒”人类为了生存必须奋力抵抗,所以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才更加可贵,认清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在这个共同体内才能保障生命的延续。将生命共同体理念融入高校思政教育是高校发展的时代要求,“双一流”高校建设内含着对国家、对人类的贡献。高校作为大学生进入社会之前的重要教育平台,在高校中贯彻生命共同体理念,高校思政教育是其中的重要一环,有助于培养大学生对保护自然、爱护自然的深刻意识。具体来看,高校是青年学生汇聚的场所,也是他们接受教育的场所,更是为社会和国家培养人才的场所。任何教育和理论都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对时代的回应。高校作为一个大家庭和小社会,课堂里的教学、师生间的互动、同学间的交往、社团中的活动,无一不在影响着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并反映在他们的思维方式与行为方式上。大学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处在这个阶段的大学生是朝气蓬勃的,对未来充满了各种期待,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该肩负起自己的责任,在这一环境中给予青年大学生正确的引导。保护自然,认清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当下的紧迫任务,人们正面临着越发不确定的生态环境,疾病的爆发、气候的多变都迫使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于是应该将生命共同体理念融入在思政教育过程中,不论学生们日后是成为科研工作者、教师、公务员、公司职员还是社会科学研究人员,树立良好的社会主义生态观,才能在进行相关工作时考虑到对自然生态的影响,正如习近平所说:“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1]70。高校在对青年大学生的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面对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发展,把握好高校思政教育的方向,以生命共同体理念引导学生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全面认识,引导学生以自己的所学所用处理好社会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关系。
最后,肯定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内在需要。生命的脆弱与坚强在这场抗击疫情的战斗里展现得淋漓尽致,对待自己的生命时人们更容易懂得生命的可贵,注重自身的生存与发展,然而,生命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也不容许人类去忽视其他生命的意义。教育关注着每个学生的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其中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也是基本的方面就是对生命的理解,“生命必须努力为生存奋斗……奋斗的意义包括不同形式的合作、竞争以及猎食”[3]83。当下,人类的继续生存面临着因人与自然失衡而导致的各种危机和灾难,人类对自然的索取与掠夺并不是展现人类生存能力的唯一方式,相反,人类和自然是共生一体的,生命和生存的答案要在自然中找寻。大学生们应当明白,生命的价值不仅仅局限于人类本身,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同样有自然的参与,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过程中,生命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渐渐凸显出来,青年学生需要正视生命的脆弱性,任何单一生命都不能脱离自然编织的生命之网,也只有理解了生命的奥义,学生们才能在成长成才的道路上踏出坚毅的步伐。提升生态素养是新时代对青年大学生的新要求,在学习科学知识的基础上,更加主动地去了解自然,做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同时,人与自然是相互的,学生在关爱自然的同时,也可以从自然中得到心灵的慰藉,有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学生们的成长要立足时代,着眼于“美丽中国”“美丽世界”的建设,践行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不断地完善自身,以更专业的知识储备和良好的生态素养武装自己,关注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贡献,不断成长为新时代的奋进者。
生命共同体理念诠释了人与自然共生同体的关系,正如马克思强调的“自然是人的无机身体”[4]161,人与自然处于持续不断的交互过程。在高校思政教育中贯彻生命共同体理念,目的是使青年大学生形成关于人与自然共生共存的认知,在了解自然科学知识的基础上,坚持正确的生态价值观,落实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行动,真正践行生态文明的道路。
相关的自然科学知识是学生理清人与自然关系的基础,学生对“生命共同体”的认同必须基于对自然的了解。习近平强调:“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要统筹兼顾、整体施策、多措并举,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生态文明建设”[5]。可以看出,自然的整体性和系统性体现在山水林田湖草的相互关系中,它们共同维护生态系统的平稳运转。大学生需要对生态系统有一个基本认识才能把握这一“生命共同体”的构成,从而掌握各个系统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高校在进行思政教育时需要关注学生对自然科学知识的学习程度,通过基本的学习能够从生态学、生物学等多学科角度形成对生态系统运转的基本认知。除了相关专业的大学生能够对自然以及生态系统有一个科学系统的学习,其他专业的大学生也应对生态系统有一定程度的了解,明晰引发生态问题的原因,具备基本的环保常识。以自然科学知识为基础,大学生才能“自觉遵从自然法则,直面自然社会客观事实及环境危机现状,而不是从其主观臆想出发”[6],例如,“吃野味”这一看似简单的“饮食”问题,其中牵扯着人与其他动物免疫系统的区别,让人们重新思考“病从口入”,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个关键命题。总之,学生只有掌握了一定的自然科学知识才可以更加自觉、主动地落实保护自然的责任,因此,高校思政教育需要注意加强大学生对自然生态知识的了解,重视生态保护,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维护打好基础。
农耕文明时期,由于人们对自然的认识不足,生产力处在比较低的水平,恐惧着神秘大自然带来的各种未知,洪水、火灾等自然灾害轻而易举地颠覆人类的生活,人们对自然的情感更多的是“敬畏”。工业文明时期,随着人们对自然进一步的了解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让人们以为凭借科技的力量可以掌控自然规律,按照自己的意愿改造自然环境、开发自然资源,人类利用着自然中的一切只为自身的利益,自然成为被“征服”的对象。然而,工业化、现代化发展过程中各类生态问题在不断地凸显,人与自然的关系被重新定义,生态文明随之而来,人们需要有一种尊重自然、保护自然、顺应自然的生态情感。“生命共同体”准确地诠释了人与自然的应有状态,人与自然“命脉”相连,“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7]47,去认真体味生态,才能共情、共感。高耸入云的山峰、蜿蜒曲折的小溪、微风中轻摇的花朵都能引起学生们对于自然美、生态美的体悟,高校思政教育有必要引导学生重视对自然生态的情感认同。在体验自然中产生对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生态美景的情感共鸣,进而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认清人与自然的命脉关系。尊重自然、热爱生命,大学生作为高素质人才拥有充沛的生态情感才能够在参与社会建设时始终沿着人类社会和自然的持续共存与发展的道路前行。
落实生态行动是将生命共同体理念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最终目标。以自然科学知识为基础,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意识,以生态情感驱动大学生们积极参与保护自然的生态行动,维护人与自然的“生命共同体”。具体来看:第一,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目前,已有《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总体方案》《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等一系列法律法规,这是参与社会活动的行为底线,大学生需要通过高校思政课堂熟悉这些法律,并在日后的社会活动中遵守这些法律法规。第二,坚持日常环保行为。垃圾分类、节水节电、拒绝食用野生动物、出行选择公共交通工具等等是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遵循的行为方式,青年大学生应当意识到保护生态环境需要从点滴做起,从自身的日常行为做起,以绿色、健康的方式进行生活。第三,在自己的专业领域践行生态之路。不论走向工作岗位后的大学生是研发者、企业家还是工人都需要有维护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行动自觉。科研人员积极地研发清洁生产技术、开发利用绿色能源;企业家自觉采用清洁生产的工艺;消费者主动远离奢侈消费、不合理消费,转向绿色消费。如此,在研发、生产、流通、消费等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环节形成绿色循环,改变忽视自然生态的经济发展方式、生产方式、消费方式和生活方式。
一句话,只有对人与自然关系的长期维护,才能避免自然对人类的严重“警告”。因此,将生命共同体理念融入高校思政教育就是一个为了人类永续发展的必然环节,高校需要承担起这样的责任,青年大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成长,以自身行动诠释“生命共同体”的意义。
具体来看,依托于思政教育这一强大载体,生命共同体理念的融入意味着高校需要从思政课教学的调整、生态校园的建设以及与社会互动的生态实践等方面,使青年大学生树立起正确的生态观,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首先,将生命共同体理念融入思政课教学之中,充实“思政”内容。课堂是高校思政教育的主要场所,大学生直接从课堂上获取大量的理论知识,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感悟“生命共同体”,思政课教学的调整必不可少。目前,《思想道德与法治》《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形势与政策》等课程中已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生态文明建设”等内容的章节,但鉴于当前突然爆发的生态问题越来越多,人与自然如何和谐相处这个命题越发重要,有必要将“生命共同体”理念融入思政课教学的全过程。结合不同课程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专题教学,不同课程的内容各有侧重,将生态文明思想的提出和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性,与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相关的法律政策,新技术、新能源的发展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论述等等,通过思政课及时地传递给在校大学生,坚持理论的学习和指导,促进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除了教学内容上的调整,也要重视教学形式的革新,以适应新时代思政教育的要求。完全理论灌输式的教学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在教学编排上增加学生的参与度,课下的小组实践以及课上的讨论与辩论,尽可能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将课堂教育与绿色生活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实践结合起来,推进‘知行合一’的生态文明教育方案”[8]。如果说,“上网课”在以前更多的是一种课外辅导或兴趣辅导,这种课堂形式还属少数,那么,现在网络课程成为一种普遍的教学方式,为了促进学生们的学习,许多高校都通过相关软件和程序的配合使学生随时随地能够进入课堂。这一教学形式正在更多的课程中不断应用,利用其方便快捷的优势,高校就“人与自然”这一主题的思政教育也能得到更广泛地展开。同时,高校教师也应根据时代的变化不断地充实自身,以更好的状态和学识为学生授业解惑;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教授针对“生命”“生态”“自然”等进行专题讲座,将新的学术科研成果和政策法规等介绍给在校大学生,如此才能更好地将生命共同体理念融入高校思政课堂之中。
其次,进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校园建设,增强“思政”联系。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理念的融入不仅体现在课堂教学上,也应注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校园建设。绿色校园是要以实现“人-社会-自然和谐”为目标,在生命共同体的架构内融合创新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的理论知识[9]。就“硬件”建设方面,在校园的整体规划和设计上,除了校园绿化,楼宇的设计在关注实用性以及美观之外,也要考虑到节能与环保性,在校舍的后期维护中让学生从环保角度参与讨论,征集学生们的意见,作为校园的主人公,如何维护自身与自然之间的良好互动,是他们应该参与和思考的问题。最终形成自然生态的学校意境,即校在园中、人在画中的大美形态,真正为生命的发展提供亲近自然和升华人文的精彩教育生活[10]。就校园文化建设方面,校园广播作为传统媒介形式,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在课间以及休息时间里广播的声音萦绕在校园每个角落,利用其传播的广泛性,广播中可以采用歌曲、新闻播报、朗诵等多种形式来分享关于保护自然环境的资讯,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从自身做起,采取行动维护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除了利用好校园广播、黑板报、海报等传统媒介的宣传作用,更要重视新媒体在青年大学生中的影响作用,微信、微博以及各类APP 软件都是学生接受信息的重要渠道,高校思政教育要利用好这些网络新媒体平台,以学生更易接受的方式对他们的生态价值观进行正确引导,形成良好的生态文化环境。另外,以沙龙、社团活动的形式促进不同学科学生之间的互动,围绕“生态”这个主题,通过学生之间交流使他们真正理解生态系统中“应然”与“实然”状态,让学生能够从不同的学科角度去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意义。
最后,高校与社会的互动,积极组织保护自然的实践活动,促进“思政”行动。高校是一个开放的环境,对大学生进行的思政教育并不仅仅局限于书本之中和校园之内,对外界信息的接收与辨别,在社会活动中的实践与参与都是大学生接受教育的一部分。高校应与林业局、生态环境局、环保企业等合作,设立高质量的、符合时代需求的教育基地,除了在森林公园、植物园、湿地公园等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地方设立教育基地,更应该让学生真切了解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张力,例如,餐厨垃圾绿色处理的企业,环保材料研发生产的企业等等,都是让学生能够真正体验和学习的场所,可以更直观地向学生展现一个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该如何运转。另外,充分发挥重要的时间节点和节日的作用,例如植树节、世界地球日、世界环境日、国际生物多样日、世界气象日等,高校都可以引导大学生去关注,通过这些以期营造出良好的生态文化氛围,不能将视野局限于校园之内,更要放眼于整个社会。校社团组织要进一步利用新媒体、自媒体加强与公众、与社会的交流与沟通,要尊重和保障大学生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11]。新冠肺炎的全球蔓延,让青年学生更清楚地了解到,整个地球生态是一体的,人也是生态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人与自然的关系不仅影响人类自身的发展,更关系到整个地球环境的走向,大学生应该关注校内外各类环保活动,将自身行为与社会的发展和建设相联系,为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面对众多的生态事件,人们不断地反思着人与自然的关系,生命共同体理念正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定义,更是对人与自然如何共生的回答。将生命共同体理念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之中是思想和观念上的引领,青年大学生才能够在更深入地理解自身与自然关系的同时,以实际行动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更好地参与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