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文婧
成都知识产权交易中心有限公司,四川 成都 610000
知识产权是现代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和核心竞争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是指企业以自有的知识产权作为质押物,向银行等金融机构获得融资的一种方式。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可以帮助企业获得资金支持,促进创新和发展,同时也可以提高知识产权的使用效率和价值,推动知识产权市场化和产业化发展。目前,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的重要融资方式之一。根据国家知识产权局官方网站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规模继续快速增长,2022年全国专利商标质押融资额达4 868.8亿元,连续3年保持40%以上增幅。
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业务的发展对质权如何变现提出了新问题,如何将金融机构质押的知识产权快速有效地处置变现,降低银行贷款风险是当前亟须解决的问题。传统的质物处置方式需要通过司法诉讼程序进行,耗时长、成本高,缺少专业化的转移转化路径,拍卖效果不理想。2021年5月,国家知识产权局《关于深化知识产权领域“放管服”改革优化创新环境和营商环境的通知》中提出“提升知识产权市场化运营能力,充分发挥各类知识产权交易平台作用,做好质物处置工作”。因此,畅通知识产权质物处置流程对提升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规模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为了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业务流程,打通知识产权质物处置通道,国家及省市层面围绕质物处置路径、处置机制、处置流程等出台了一系列的工作通知,鼓励引导金融机构、第三方知识产权运营机构积极参与知识产权质物处置。经过笔者走访调研发现,目前银行等金融机构内部尚未形成行之有效的知识产权质物处置流程及措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规定,银行只能通过拍卖、变卖的方式变现所质押的知识产权,而在拍卖、变卖的过程中,银行面临较大的处置风险[1]。银行等金融机构希望通过建立专业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质物处置平台来完善质物处置流程,以实现质物价值。
为进一步提升优化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体系,2021年10月,国务院印发《“十四五”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提出健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管理机制,完善质物处置机制,建设知识产权质押信息平台。随后,重庆市、深圳市、河北省知识产权主管部门先后印发《知识产权融资质押物处置补助实施细则》等相关文件,提出了从机构协同、跟踪预警、风险控制、建立免责机制、明确处置收益等方面,健全知识产权处置机制的工作要求。
1.2.1 知识产权质物处置流程
知识产权的质物处置是当企业出现贷款违约或有违约倾向时,金融机构作为质权人对质物采取有效的处置措施,实现债权的回收[2]。目前银行等金融机构处置不良资产的方式主要包括:上门催收、依法收贷、债务重组、批量转让、委托处置、资产证券化等。质物处置的流程如图1所示。
图1 金融机构现有质物处置流程
通畅的质物处置流程有利于债务尽快得到清偿,但目前知识产权交易市场并不活跃,存在供需信息不对称的情况。银行很难像处置固定资产那样快速处理知识产权,且对于知识产权的交易定价也存在一定的认知偏差。在主动处置出现困难的情况,银行选择司法程序处置质押物,整体处置时间延长,处置成本大大提高。
1.2.2 知识产权质物处置方式
根据我国已探索开展知识产权质物处置的城市发布的政策文件内容,目前的质物处置方式主要有反向许可、交易拍卖、质权转股权、转移转化等。
1)开展反向许可。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质权存续期间,出质企业可与银行等金融机构协商将质押的知识产权进行许可使用,盘活出质期间的知识产权价值,将许可费纳入单独账户,形成债务清偿资金。在贷款产生坏账后,将知识产权通过普通许可、独占许可等方式反向许可给出质人,收取许可费用,实现知识产权质物收益。
2)开展交易拍卖。当贷款企业出现还款困难,银行需要行使质权时,鼓励银行作为质权人将知识产权质物捆绑打包,以委托、集中收储等方式交予专业的知识产权运营机构开展集中运营处置,通过定向推荐、对接洽谈、拍卖等形式实现债权。
3)推动质权转股权。通过将知识产权质物的债权转化为出质人或者控股母公司的股权,以此化解不良贷款,实现股权收益。
4)开展转移转化。在债务到期行使质权期间,鼓励质权人委托第三方知识产权运营机构作为一定时间内的知识产权质物管理人,由第三方知识产权运营机构通过许可、转让、技术入股等方式进行转移转化,转移转化成功后产生的收益按照一定比例作为处置收入。
对于通过传统质物例如厂房、设备等进行抵押融资的企业,当企业由于经营不善无法偿还贷款时,金融机构可以采取法院拍卖和变卖等方式将质物进行处置变现,弥补金融机构的损失。然而,由于知识产权与物权存在诸多显著区别,处置难度也大大增加。
物权对应特定的物品,大多可做为一般化、无差异的商品销售,因此较易处置;而知识产权作为创造性智慧成果或工商业标记,仅当在某些特定主体手中才能发挥其真正的作用。对于轻资产运营的创新型中小企业来说,知识产权作为企业的核心资产,在转移转化及运营过程中需要依赖专业的知识产权管理及研发团队,保证技术的先进性。在知识产权处置过程中,脱离了核心团队,会大大降低知识产权的价值,导致处置困难。同时,知识产权在处置过程中,还会受到所处区域和细分领域的影响,如广东、江苏等地区的知识产权市场相对活跃,知识产权处置的成功率也相对较高。
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转让处置等过程中,评估定价是重要的前提和关键环节。合理、公允、贴近市场的评估价值是银行及企业权益的重要保障。由于知识产权具有时效性、无形性、独特性等特征,价值评估一直以来是世界性难题。创新型企业通过申请知识产权提高企业的竞争优势,依靠先进的技术快速占领市场获得收益,因此通过处置知识产权偿还贷款并不是其申请知识产权的最终目的。正因如此,评估机构在进行知识产权价值评估时设定的假设前提是持续使用而非处置,在关注知识产权风险的基础上,更注重对知识产权的商业化运用[3]。
目前在质押融资业务实操中,银行一般是委托第三方评估机构对所质押的知识产权进行评估,以此来作为信贷资金投放和授信额度的审批依据。但评估公司一般采取收益法进行定量评估,不同资产评估公司对同一件专利通过收益法评出的评估价格差异往往很大,专利转化中的外部因素、前提条件等信息差也使专利评估价格高底不一。例如同一件(组)专利由行业龙头企业或小微企业实施转化,产生的市场化收益往往很大。实务中,很多评估公司将专利剥离,使用理论模型嵌套进行孤立定价,由委托方和评估公司先达成评估价格意向后做评估,让专利评估定价本质上流于形式,成为一个满足风控要求的操作流程,专利评估的意义仅在于由具有评估资质的评估机构出具一份有评估价格的评估报告形式证明[4]。这就导致评估价值缺乏公允性,一旦贷款出现风险,放贷银行需要变现企业质押的知识产权时,不得不面对出让价格与贷款发放时评估价值存在的较大差异的问题。
知识产权质押作为贷款的增信方式,主要用于约束企业还款,在企业出现经营困难无法正常偿还贷款时,通过处置质押的知识产权来实现贷款的回收。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出现风险之后,质押标的难以处置,原因有以下2点。一是知识产权交易和竞拍的困难。我国目前还没有统一、完善的知识产权市场,而且在实际操作中,知识产权的处理和竞拍也存在着成交难度大、转移过程繁琐等问题[5]。二是对知识产权的授权和使用的难度较大。当企业贷款违约后,质押物无法处置,通过知识产权许可的方式进行处置仍存在较大难度,授权许可业务最大的特点就是要找到与自己业务相近或者是相关的企业进行合作。如果原实施企业不能正常运行,那么新的实施企业将会面临巨大的挑战[6]。
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大力倡导下,全国多地区建立了知识产权交易平台,但也随之出现了平台信息化建设不完善、服务水平参差不齐、平台定位不准确等问题,限制了知识产权交易市场的发展。
3.1.1 建立更为贴近市场价值的评估评价体系
对于开展质押融资业务的金融机构来说,筛选出企业现有知识产权中市场交易热度及价值最高的知识产权是开展质押业务的关键。因此,可探索将基于历史交易价格的专利评估应用到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及质物处置中。基于历史交易价格的知识产权评估以“中国专利交易价格指数”为基础,以国内专利交易价格为基础形成数据库,通过专利质量评级、市场交易热度评级、综合评级等多种算法,挖掘企业现有潜在交易价值最高的一批专利,给出评分及更贴近市场的建议价值。此评估方法的应用可以帮助银行更为客观、高效地评价企业知识产权价值,降低评估难度,节约银行融资业务的时间成本。
3.1.2 建立行业知识产权评估专家库
知识产权涉及行业领域众多,通过笔者调研走访,目前银行大部分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贷款集中的行业为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新能源、先进材料等。成立知识产权评估专家库,可更好地将知识产权价值评估与质物处置相结合,使质物的处置价格与知识产权的市场价值相匹配,最大程度地保障评估价值的公平合理性,减少因知识产权专业性过强造成的行业评估壁垒。
知识产权质物处置离不开专业的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及服务机构支持,以成都知识产权交易中心为例,该中心建有完备的知识产权大数据检测分析平台、知识产权供需对接系统,可为知识产权的质物交易提供数据支持。因此,以知识产权交易中心为基础,搭建知识产权质物处置平台有利于打通科技成果转化链条,破解知识产权质物处置的“最后一公里”难题[7]。平台建设的重点包括以下内容。
3.2.1 质物托管服务
对企业出质的知识产权进行托管,通过知识产权信息化服务,对知识产权所处的细分领域、关键技术点、市场热度等进行分析,形成动态报告。同时与出质企业协议一致,将所质押的知识产权委托知识产权交易平台进行开放许可,增加质押期间的运营价值。
3.2.2 知识产权需求信息收集
面向全国创新主体常态化收集知识产权创新需求,将收集到的需求信息定期与纳入质物托管的知识产权进行信息匹配,形成质物处置备用需求库。
3.2.3 质物交易处置
根据放款金融机构的贷后反馈,当企业出现还款困难时,在全国交易场所联盟系统中一键发布质物处置信息,结合置物所属领域、产业化程度、关键技术等形成定向推送服务,提升质物处置效率。
目前银行等金融机构在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业务时,均是在政府设立的风险补偿资金池的基础上设定产品细则。风险补偿资金池的分摊比例一般为放款资金的30%~50%,银行在处置企业所质押的知识产权时可选择折价交易。因此,对于知识产权质物处置平台认定的高价值知识产权建议政府部门出台相关政策鼓励知识产权运营机构成立市场化知识产权收储运营公司,深度参与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业务,协议约定折价收购比率,当企业出现还款风险时,收储公司以事先约定的价格收购质押的知识产权,通过市场化运营实现知识产权成果转移转化并获取收益,解决金融机构的后顾之忧。
本文对我国现有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质物处置政策及方式进行了相应的梳理和分析,着重阐述了质物处置过程中评估评价及交易体系的重点难点。虽然知识产权质物处置的机制和流程还不完善,但从长远看来,加强知识产权质物处置工作有利于打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服务全链条,极大地推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提质增量,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促进企业科技创新,助力国家经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