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栋材
中国葛洲坝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四川 成都 610091
“营改增”后,一般计税、简易计税、差额计税、异地预缴等多种计税方式并存,税务处理也变得更为复杂。征管方面,“金税三期”上线,国地税合并,税收征管步入大数据、云计算时代,税务监管也更加严格、规范和智能。因此,“营改增”后建筑业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的难度提高。通过采用信息化手段改进税务管理工作,防范税务风险,研究基于业财一体化的税务风险应对措施,是目前建筑企业税务管理工作者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因建筑企业自身经营性质的特殊性,整个行业的产业链条涉及较广,其中各项业务若处理不当均会对税务管控造成直接影响,或者决定着税务处理结果。加强各环节管控,可帮助建筑企业降低税务风险[1]。以材料供应商管理为例,建筑企业未重视材料供应商管理,可能会使建筑企业面临由材料费虚开增值税发票所引发的税务风险,致使企业所得税补缴金额增加,在一定程度上不仅会加大建筑企业税收压力,也会提升面临刑事处罚风险的概率;或者建筑企业在合同签订环节,未对涉税条款内容进行仔细审核,造成后期发票取得不符合相关规定,无法在税前扣除相应税额,需要对企业所得税再次进行补缴,额外增加了建筑企业的税务成本。
相较于商贸类、一般制造类等企业的经营模式,建筑企业因自身经营性质特殊,其建筑产品被空间条件限制,且施工周期长、产业链条涉及广,为了便于管理,建筑企业普遍采用分级管理手段。随着企业内部管理层级增多,其内部结构也愈加复杂。现有管理体系无法在短时间内实现快速调整,并难以适应“营增改”后税务管理新要求。此外,工程总承包(EPC)模式、联合体业务的兴起和发展,使建筑企业所面临的税务风险愈加难以管控,一旦引发一系列税务风险,不仅会造成严重经济损失,也会威胁建筑企业健康稳定发展。
税务部门根据建筑企业经营特点,制定了一系列针对建筑行业的税收政策,主要包括与“营改增”相关的政策、以跨地区经营为核心的企业所得税分配政策、项目部直属地应缴纳的企业所得税政策、减税降费等一系列税收政策。基于信息技术、大数据技术的应用支持,为税务部门实施数据管税、以票控税等监管手段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虽然让税务部门对建筑企业的税务监管更加精准,但在某种程度上也让建筑企业的纳税筹划、税务申报等工作愈加复杂。
上下游产业链较长的建筑企业,若财务处理、业务处理与发票管理未做好管控,必然导致建筑企业面临税务风险[2]。熟悉建筑企业的业务流程、了解税务风险的复合型人才,是帮助企业实施精细化管控税务风险的重要基础,同时也是持续推进业财一体化建设的强力支撑,但建筑企业普遍存在重视经济效益提高、忽略人才培养的情况。因此,应以建筑企业实施税务风险精细化管控为导向,加强复合型人才培养与引进,由专业的工作队伍全权负责推进和落实与税务风险精细化管控相关的各项工作,要求相关人员能够在税务风险管控中,根据当前税收政策,再结合企业经营发展现状和主营业务特点,以合规的管控手段规范处理业、财、税,帮助企业防范与规避税务风险,同时也能在不违反相关税收法规的前提下,充分利用税收优惠政策,合法地帮助建筑企业减少纳税金额,降低税务成本。
跨地区经营是大部分建筑企业经营发展的明显特征,施工项目在全国各地广泛分布,跨地区税务监管也是建筑企业面临的必然情况。因各地区税收征管政策不同,同一涉税事项其税务风险管控的侧重点也有着一定差异,这一情况常常在税务监管工作中出现,影响了税务监管的规范性。受国家税务征管体制与“放管服”改革推动影响,税务政策的调整,使得现阶段我国税收治理体系愈加完善。建筑企业根据自身经营情况,实施税务风险精细化管控,不仅可以使企业的经营方向、经营目标与当前税收政策更加贴合,又有助于建筑企业充分利用税收政策获取更多红利促进自身发展,使企业经济效益进一步提高。同时也能增强建筑企业依法纳税、遵从税法的意识。
“金税三期”于2016年上线,推进了税务部门信息化建设,在税务方面全面实施“互联网+”的模式,通过信息系统加大与税务相关数据信息的整合力度,并优化与完善税收管理机制,促进税收管理、纳税服务朝着信息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基于金税系统的应用,使税收风险管控理念得到创新,并满足集中整合与分析全国税收数据的需求,形成数据管税的新格局[3]。建筑企业可以利用该系统或内部已有的智能办公系统、采购系统及相关软件,全面整合与企业税收相关数据、与税务相关的法律、优惠政策信息等,并应用大数据对其进行综合分析,以此实现建筑企业税务风险精细化管控,提高税务风险管控成效,促进企业健康稳定发展;同时也能为税务部门智能化监管建筑企业税收提供方便,增强税收执法有效性。
但建筑企业基于信息技术开展税务管理工作时,不能局限于信息技术现有水平,而是应该积极、主动地了解信息技术及相关系统的动态发展趋势。如“金税四期”的拟建功能如下。①在“金税三期”的基础上,非税业务会得到更加全面的监控。②信息共享机制将会进一步提升。受此影响,各部委、人民银行、工农交建四大行、地方商业性质银行等机构与建筑企业之间的沟通渠道会更加畅通,与建筑企业资金有关的信息会在各平台、各系统共享(在有必要的情况下),这对建筑企业包括税务在内的财务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例如,某一家银行对建筑企业负责人的手机号码、个人借贷状态、企业的纳税状态、登记注册信息等内容进行核查之后,相关结果便有可能在“金税四期”平台上共享,届时上述所有机构都会在第一时间获悉。因此,建筑企业如果出现未及时、足额缴税等情况,一旦被一家金融机构纳入“黑名单”,则意味着被其他机构“拉黑”的可能性会大幅度增加,这对企业的发展极为不利。建筑企业需要实时掌握税务相关信息技术、信息系统的发展情况,提前做好相关工作。
基于业财一体化背景,积极促进精细化管控理念与建筑企业经营管理相结合,有助于建筑企业精准预测税务风险,提高税务风险识别效率,并选择有效的手段全面管控税务风险。业财一体化建设持续推进,并利用信息技术构建税务风险信息化监管体系,能够有效解决建筑企业在税务风险管控方面存在的因数据信息收集手段滞后导致风险防控能力低的问题,同时能够将管理会计思维在税务风险管理中合理应用,强化税务风险控制,以此帮助建筑企业实现合理纳税、科学纳税,减轻企业纳税压力,促进经济效益提高。就建筑企业管理者及税务管理人员而言,均要提升对税务风险精细化管控实施的重视程度,尤其作为税务风险管控主要参与者的税务管理人员,不仅要对各部门的业务有足够的了解,更要做到准确把握建筑企业的投资动向。同时基于信息技术支持,以精细化管控手段推进税务风险信息化监管体系构建,实现动态把握企业发展情况,并及时发现企业生产经营、资金管理、项目运行等业务流程中关键环节潜在的税务风险,再根据国家当前税务政策,分析可能引发税务风险的原因并向企业管理层提供税务风险分析报告,为制定防范税务风险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有效规避税务风险,为建筑企业持续稳定发展提供基础保障。
针对税务风险的信息化监管,应涵盖大数据分析、税务风险监管等方面内容。首先,利用大数据分析优势,对与建筑企业税务相关的数据信息进行挖掘和提取,对税务风险精细化管控以及隐患排查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展开综合分析,建立税务风险监管机制,为企业税务风险精细化管控顺利实施提供支撑。其次,利用信息技术具有可追溯性、时效性的特点,建立全方位覆盖建筑企业生产经营的税务风险管理档案,实现资料随时调取,以便随着税收政策不断变化及时调整企业经营目标和投资方向,既能增强项目建设安全性,又能提高建筑企业税务风险精细化管控效果。最后,以税务风险信息化管理系统为基础,与税务部门、政府监管部门建立联动关系。一是加强对建筑企业的税务监管,增强企业管理税法遵从意识,做到诚信纳税;二是基于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和新建立的税收监管机制,改善企业内部税务管理环境,实现税务风险准确预警的同时,也能帮助建筑企业维护良好的纳税信用。
受增值税制度全面深化、所得税政策不断变化以及“金税四期”工程落实等方面因素影响,电子发票、电子货币逐渐普及运用于各行业领域中,建筑企业将面临诸多税务风险,特别是建筑企业增值税关键环节。基于业财一体化角度,采用信息化手段规范管理建筑企业税务风险,有利于解决建筑企业经营发展中存在的财税疑难问题,并灵活运用行业税收政策帮助企业降低税务风险。
建筑企业由于自身特殊性,其业务涉及种类较多,业务中若某个环节管控不到位,均会引发税务风险,致使建筑企业纳税成本增加,降低企业经营利润。以实施税务风险精细化管控为核心,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优势,并基于业财一体化切实强化税务风险管理,再结合建筑企业实际发展情况和经营特点,在此基础上持续推进内部税务风险管控信息化建设。一方面是提高建筑企业税务风险管控水平,实现税务风险全流程管控,为业财票金税深度融合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通过信息技术建立税务风险信息化管理系统,对各项业务的数据信息进行全面整合,基于数据信息共享功能,为税务风险精细化管控措施的制定与实施提供基础保障,切实提升税务风险管控全面性,促进税务风险控制水平提高。
与此同时,明确选取税务风险预警指标,将其引入税务风险信息化管理系统,并将税务风险预警临界值在系统中的业务、财务、资金、发票、税务等其他业务流程的关键节点进行设置,再利用大数据技术对相关业务的涉税风险加以分析,并形成完整且覆盖全面的税务风险预警机制,帮助建筑企业有效规避各类税务风险,使其能够在增值税制度下帮助建筑企业更好地运用相关财税政策,构建全新的税务风险管理体系,全面有效降低企业税务风险。若各项业务开展过程中触发税务风险预警临界值,系统将自动反馈税务风险预警信息,此时相关工作人员即可对其进行干预处置,使建筑企业税务风险管控更加精细化、智能化的同时,也能充分发挥全流程管控税务风险策略实施的作用[4]。
以建筑企业的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方面的税务风险管控为例,通过对建筑企业税务管理情况的调研与分析,发现导致建筑企业税负增加的原因与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方面的税务风险管控不到位有着直接关系。基于此,建筑企业管理者除了要提升对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方面税务风险管控的重视程度以外,还可利用内部现有的智能办公系统将发票管理与供应商管理、合同管理以及资金管理相关联,其中业务部门则是按照纳税人类型编制不同的供应商、分包商等合格供方清单,实现全过程动态化管理。借助信息系统共享数据信息,加强业务部门与其他部门之间的沟通,通过合格供方清单为建筑企业项目开展提供信用良好、资质佳以及能力强的合作方,既能确保供方质量,又能帮助建筑企业规避税务风险。
此外,对现有合同范本进行统一规范,其中价格条款、发票类型以及税率条款等均属于签订合同中的涉税条款,对上述各项涉税条款必须在合同中加以明确,以期在不违反国家税法规定的前提下保证建筑企业利益最大化,并通过法律手段维护建筑企业合法权益不受损害,有效规避税务风险。财务部门则需要将可以共享的信息与资金、发票进行同步匹配及管理,如合同信息、供方信息等,确保能够及时将资金与发票信息向业务部门反馈,构建业务与财务部门联动管控税务风险的机制,促进税务风险管控水平提高,强化税务管理成效,从而推动建筑企业持续稳定发展。
“金税三期”工程的完善推进,实现并支持数据多部门共享。当下正处于税收征管信息化时代,税务信息化建设不仅是新时期背景下税务机关发展的必然要求,也为纳税机关加强建筑企业纳税申报监管提供方便的有效途径,同时对建筑企业的税务风险管控也提出了新要求。基于信息技术支持,建筑企业针对税务风险实施精细化管控模式,并以持续推进税务风险管控信息化建设为前提,必须要做好税务风险管控的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以期能够灵活运用行业税收政策帮助建筑企业完善税务风险管控。一方面是为了改变建筑企业原有过于重视项目预算、忽略财税管理的运作模式,通过强化复合型管理人才储备,帮助建筑企业预测与管控税务风险;另一方面采取人才培养与引进相结合的模式,加快专业人才队伍建立,帮助企业在探索新业态、拓展新领域时,能够灵活运用行业税收政策,获取更多发展红利,最大化享受收税优惠政策,降低企业纳税成本[5]。
与此同时,相关人员除了加强税收政策学习以外,也要熟练掌握信息技术、大数据分析等其他先进技术手段,将其与实际工作相结合,解决由于个人操作失误导致企业税务申报延误、账务处理不规范等情况而引发的一系列税务风险问题,保证建筑企业战略决策的科学性、合理性,从而通过实施税务风险精细化管控,为建筑企业创造更多价值,推动企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建筑企业应以业财一体化为路径,构建智慧税务管理系统,强化业财税融合,实现业财税一体化、数智化,将税务管理贯穿于业务全过程,从源头识别税务风险,在过程防控税务风险,不断提升税务风险管控能力,避免给企业造成经济利益、品牌形象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