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 毅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要“激励各类人才在农村广阔天地大施所能、大展才华、大显身手,打造一支强大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临猗县位于山西省西南部,紧邻运城市区,农村人口28.48 万人,占全县人口的59.4%,农村可耕种土地154.3 万亩,占全县土地面积的75.5%,是运城名副其实的农业大县、果业大县。近年来,临猗县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人才振兴的部署要求,以人才赋能为基点,立足实际、创新思维、优化政策,探索出台各类硬招实招,助推人才活力竞相迸发、才智充分涌流。全县乡村人才总量突破1.72万人。
乡村两级“三农干部”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开展为期一个月的高校赋能培训(观摩陕西柞水县小岭镇金米村木耳产业发展)(中共临猗县委组织部供图)
一、配强“三农”干部。结合各类干部队伍建设实际,有计划对涉农部门、乡镇一线公务员队伍进行补充,按照急需人才统筹分配、按需招考原则,近三年来,共招考选录选调生40 名、公务员157 名、事业人员283 名,为农村发展提供坚强人才支撑。同时,按照“拓宽来源、优化结构、改进方式、提高质量”的原则,注重把熟悉“三农”工作的干部充实到各级党政班子。近三年来,临猗县先后选配180 余名优秀干部到涉农岗位、乡镇一线。向乡村振兴重点村全覆盖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256人。调整选派时,加强考核评价,采取单位推荐、党工委考察、组织部审查等方式,把好政治关、业务关。截至目前,乡镇党政主要负责人中,配备有农业农村工作经历的干部27 人,占比100%。选送300余名“三农”干部到浙江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知名高校学习培训,开拓眼界、提升本领。干部的高素质专业化,进一步助推了农业经营组织化、产业体系化、发展规模化。
二、建强“头雁”队伍。党的农村基层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临猗县致力于“头雁队伍”建设,激发核心带动作用,按照“用好一个人、带活一个村”原则,在2021 年村“两委”换届时,全县272个行政村实现“一肩挑”的达208 人,占比62.65%,学历、年龄实现了“一升一降”。实行村党组织书记星级化管理,充分运用红色体检、“一肩挑”监督管理等手段,干得好就奖,干得差就罚。从严开展考核评星,2022 年对重点工作失职失责、受到党纪政务处分的23 名村党组织书记进行动态减星,对26 名考核为基本合格及以下等次的不定星级并进行约谈,对31 名村党组织书记进行动态增星,鼓励村党组织书记争先创优、担当作为。
临猗县返乡创业青年论坛在庙上乡召开(中共临猗县委组织部供图)
三、培优后备干部。建设一支政治素质好、发展潜力大的村级后备干部队伍,是解决农村人才缺乏、村级组织后继乏人等突出问题的关键之策,是进一步增强农村基层组织活力的有效之举。后备力量培优上主要采用两个渠道,一个渠道是实施“乡村振兴万人计划”。依托2022 年山西省“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运用乡镇事业编,为全县行政村招聘到村工作大学生281 人。一是精准“育苗”,通过“3+1”导师帮带跟着干、全覆盖培训系统学、农林高校重点训,多维提升基层工作能力。二是压担“壮苗”,落实“每月一主题”要求,开展“知民情、解民惑、聚民气、暖民心、惠民生”系列实践活动,先后走访3 万余户,收集问题建议1125 条,宣讲1025 场次,征文206 篇,创作短视频62 部,帮办涉农、涉医、涉保等事项816 件。三是从严“管苗”,建立县乡村三级书记谈心谈话制度,大学生村官内部班组管理制度,日常、年度、任期“三考”制度,用制度管人、管事、管思想。另一个渠道是农村本土后备干部培优。我们创新了“四步培养法”,第一步是采取个人自荐、党员群众推荐、群团组织推荐、党组织推荐等方式,在组织审查基础上,确定农村后备干部人选;第二步是采取集中培训、岗位培养、干部帮带、列席会议等方式多元培养“育苗”;第三步是采取建立档案、谈心谈话、公示汇报、考核评议等方式监督“管苗”;第四步是采取“党员大会讨论+村民代表大会测评+支委会商议”等方式,对表现优秀的后备干部,提名为村“两委”班子候选人,通过组织程序和法定程序,选拔到村级班子。2021年,农村“两委”换届中,133 名后备干部被选拔进农村“两委”班子。
四、回引乡贤能人。乡贤能人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临猗县开展“家人请你回家啦”活动,通过明确章程制度、建立乡贤资源库和项目建设库等,在上海、西安等一线城市挂牌成立“招才引智工作站”,在全国20 多个城市组建人才服务站、招商引资代表处等各类组织,联系服务在外人才,回引乡贤乡绅、在外成功人士等,投身反哺家乡建设。利用春节、中秋等节日,召开党政“一把手”访乡贤、迎新春企业家座谈会等,共叙乡情、共商发展、共谋未来。近三年来,995 名乡贤能人参与社会治理,投身乡村建设,推动公益事业,力促乡村振兴。
五、用好返乡创业青年。临猗县是农业大县,乡村振兴任务重大,但目前农村受教育、经济等现实因素制约,青年人普遍进城打工、农村老龄化严重,农村出现人才紧缺问题。青年人才返乡创业,既是乡村振兴的主要力量,更是前赴后继的返乡人的示范引领。他们的成功失败,直接决定着乡村振兴后续力量的补给。
一是有人管。组建“1+14+N”返乡创业青年联盟,由县委组织部牵头,14 个乡镇管理,形成县级备案、乡镇统管、村级直管的动态管理机制,按照农业科技、经营管理、快递物流等行业类别,分类建立返乡创业青年人才信息库,截至目前,已有4676 人纳入库存。强化组织引领,积极吸纳返乡创业青年入党,将其列入农村后备干部培养计划,鼓励他们领办或创办合作社、成立家庭农场等,厚实乡村振兴力量。
临猗县组织到村(社区)工作大学生开展“探寻中华文明 赓续古郇文脉”主题实践活动,图为在楚侯乡仁里村东里寺时代农场观摩农文旅融合发展体验项目(中共临猗县委组织部供图)
二是有帮带。针对返乡创业青年有激情缺技能、有知识缺资本、有经营缺带动力等问题,多措并举为返乡人才创新创业发展添油加柴。注重政策激励,完善临猗县青年人才创新创业政策汇编,包含创业补贴、培训政策、人才支持、场地支持、资金支持等五大类17条,帮助其解决用地、用工、融资、人才等困难,为人才创业“垫本钱”;畅通成长渠道,加强跟踪培养,让那些在涉农方面具备突出能力的青年群体,如乡村工匠、文化能人、专业医生、非遗传承人等,还有很多掌握专业技能的青年,譬如电焊工、专业种植技术工人、农业技能小能手等,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深入农村,加快培育乡土人才、新型职业农民、“土专家”“田秀才”,举办农村实用人才、技能型人才等培优、创业培训班36 期1207 人。有效建立信息共享机制,整合县委党校、现场教学点、农业大学、省校合作等教学科研资源,为乡村振兴青年人才提供更多的学习和交流机会,让新思想、新理念、新政策及时有效传播,帮助农村青年人才在提升自我发展水平的同时推动乡村振兴的实现。
三是有戏唱。创新举办“振兴有我 青春建功”返乡创业青年论坛,通过组织搭台、干部唱戏、群众参与,实现干群“面对面”零距离沟通,全县举办“青年论坛”3 期,14 个乡镇设分论坛,激励青年人才从村级治理、产业转型、技术更新、电商服务等方面交流探讨、献智献力,破解困局,助力振兴。依托村集体经济组织、农业专业合作社等,多频次组织青年人才观摩重点工程,论证重大决策,参与重要会议,让他们参与乡村规划设计、运营管理、社会治理等振兴任务,参政议政、建言献策。通过“能人引领、强村带动” 模式,采取绿色通道、服务专员、窗口服务和人才VIP等优质服务,引领和带动一大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