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山西行政学院)青年理论学习小组
“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是主题教育的总要求,这四个方面既各有侧重,又是一个紧密联系、相互贯通、内在统一的有机整体。首先学思想,就是要学出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扎实过硬的能力本领、开拓进取的奋斗精神、践行宗旨的为民情怀、廉洁自律的道德操守。
在中国近代历史上,中华民族曾遭受劫难,祖国积贫积弱、战乱不已,人民饥寒交迫、备受奴役,救亡图存成为最紧迫的历史课题。“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鲁迅的诗句写出了无数志士仁人的爱国之情、忧国之心。
1929 年,上海《生活周刊》刊登了一篇《十问未来之中国》。“吾国何时可稻产自丰、谷产自足,不忧饥馑?”“吾国何时可产巨量之钢铁、枪炮、舰船,供给吾国之边防军?”……这些问题饱含着当年国人的苦难与屈辱、希冀与梦想,每一个问题都在问中国的出路在哪里,中国的希望在何方。
一封山西的红色家书回答了这个问题。
1946 年3 月13 日,解放军晋冀鲁豫军区的一个团长王墉给母亲写了一封家书。他已经18 年没有见到母亲了,他告诉母亲和平已经到来,母子相见为时不远了。
1947 年8 月,他在临汾战役中立下大功,1948 年3 月22 日,不幸牺牲。人们在清理王墉烈士的遗物时,发现了这封未寄出的信,而他的母亲也早已谢世,永远收不到儿子的信了。信中写道:“写信的时间,正是春天,季节也像征着今天的中国。和老百姓的运气,中国人到春天了,从严寒里挣扎出来的春天。春天的一切,都含着温暖甜蜜。它也正像现在的一个人,这个人的好处也正像春天那么多那么大,他的温暖,抚育着中国的一切被压迫受罪的老百姓,使他们逐渐翻身自由。这就是中国毛泽东,没有他,中国早灭亡了,他挽救了中国,挽救了受苦受难的中国老百姓,社会里,老百姓慢慢的也有力量也有权利了。”
朴实无华的红色家书,映照了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老一辈共产党人带领中国人民浴血奋战、百折不挠,用生命和热血铺就中华民族不断向上登攀的真谛。更是直接地回答了,未来中国的希望在哪里这样一个问题。百年苦难辉煌,踏过烟云万千重;百年风雨兼程,砥柱人间是此峰。惟其艰巨,所以伟大;惟其艰难,更显荣光。
历史从来都不是抽象的,历史因历史人物而生动,因伟大人物而伟大。习近平总书记讲,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今天,历史的接力棒交到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手里。
7 月5 日,校(院)青年理论学习小组组织关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建校9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大学习、大讨论”专题学习交流会。(省委党校青年理论学习小组供图)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经历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三件大事:一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三是完成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
党的十八大以来这10 年,我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的比重从11.4%提升到18.5%以上,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6300 美元提高到超过1.2 万美元,全世界跨度最长、施工难度最大的港珠澳大桥通车运营,北斗导航全面开通,辽宁舰、山东舰、福建舰三艘航母依次下水,改变全球战略格局,5 月28 日国产的C919 横空出世……
今天的中国有逾14 亿人口,比西方发达国家的人口数量加起来还要多,而14 亿人口要整体迈入现代化社会,对中国、对世界、对人类来说都是一件极具深远意义的大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里完成了西方国家几百年的工业化进程,并且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但是我们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要看到一个问题,飞速跨越的历程,各种矛盾与问题不断积累,以中国的体量,哪怕是一点小问题,乘以一个庞大的基数,也会变成一个大问题。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船重千钧,掌舵一人。一个民族要走在时代前列,就一刻不能没有伟大领袖的导航,一个政党要担负执政兴国的重任,一刻也离不开科学理论指导。今天,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最根本在于习近平总书记作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领航掌舵、举旗定向。
在党的二十大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来自外部的打击遏制随时可能升级。那么,我们应该怎么样做好经受风高浪急甚至是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事实一再证明,唯有“主心骨”的坚强领导,唯有新思想的正确引领,我们才能一次次跨过急流险滩、一次次战胜困难危机,才能在世界格局重塑中继续赢得主动、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只有拥护核心才能万众一心,万众一心才能实现民族复兴。
知为行之始,学为用之先。党员干部要牢牢把握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的主线,坚持“学”字当头,学以立德、学以立志、学以立功,方能筑牢主题教育思想根基,才能真正把党的创新理论运用到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提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中去,推动主题教育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