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国庆,孟 影,杨 怡
(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常州 213164)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人才是第一资源,要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完善人才战略布局,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人民事业中来。要实现上述目标、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建立科学、完善的人才政策。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推进,世界各国,尤其是欧美等科技强国越发重视人才的引育。美国于2021年推出的《2021 年美国创新与竞争法案》(UnitedStatesInnovationandCompetitionActof2021),着重强调要加大创新投入、培养科技人才,以全面提升美国科技竞争力;同年制定的《2021年美国公民法案》更是为STEM专业取得博士学位留学生“大开方便之门”,可不受限制申请绿卡[1]。英国也于2021年开始广纳全球顶尖大学毕业生,允许他们没有工作Offer也可获得来英国生活工作的签证[2]。德国为了吸引德裔科研人员回国进行科研工作,专门建立了德国学术国际网[3]。
为充分发挥人才的驱动力,我国各地也相继推出了多项政策,以吸引并留住人才。河南省2000年至今,相继出台了“河南省杰出人才创新基金”“河南青年科技创新行动”、 实施高层次人才“兴豫之光”行动计划等一系列政策来吸引和培养更多的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4]。黑龙江省从1999年开始也步入了人才政策规范发展阶段,《关于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推进科教兴省战略实施的若干意见》《黑龙江省关于分类推进人才评价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等政策的推出,从人才聘任机制、 分配制度、培养方案、待遇补贴等方面给出了明确的实施意见,并配套分类与评价机制以保驾护航[5]。到目前为止,上海市已出台了百余条涉及人才创新创业和生活配套方面的政策,《2023年上海市专业技术人才工作要点》中着重强调要统筹谋划推进专业技术人才工作[6]。
常州市正处在全面深度转型、迈向现代化的关键阶段,在这一特殊时期,整理、分析常州的人才政策将在保持常州人才政策的延续性和系统化推进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为了筛选和人才相关的、具有代表性的政策文件,本研究将“人才”“政策”作为关键词,通过搜索常州市人民政府官方网站和该网站所链接的6个辖区网站、42个其他政务服务网站,逐条查阅各政策文件,剔除与人才相关性不强的政策文件、新闻稿,答复、转发的重复性文本等素材以提高文本的有效性,最终搜集整理出常州市人才政策文本共计38份(部分人才政策见表1),时间节点为2012年8月23日—2023年5月15日。
表1 常州市人才政策列表(部分)
本项目立足宏观角度,运用政策文本分析法,从发文主体、发文数量、发文类型、政策类型4个维度,系统阐述近11年来常州人才政策发展的基本情况,总结其阶段性特征。
2.1.1 发文主体分析
发文主体呈现多元化,所研究的38份人才政策文本涉及常州市人民政府、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财政局、市教育局、市人才办和地方人民政府等23个发文主体(见表2)。其中,以常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发文数量较多,达9份,占政策总数的24%;其次是常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发文数量最多,达6份,占政策总数的16%;其他部门发文数量较少,如市气象局、市科技局、市农委、市财政局、市教育局,分别发文2份、1份、1份、1份、1份。
表2 2012—2023年常州市人才政策颁布主体情况 单位:份
表3 常州市人才政策文本词频统计
从是否独立发文情况看,部门独立颁布的人才政策数量为30份,占政策总数的79%,共涉及独立发文部门15个。从联合发文情况看,部门联合颁布的人才政策数量为8份,占政策总数的21%。无论是独立发文或是联合发文,从总体上都呈增加态势(见图1)。
图1 常州市人才政策独立发文/联合发文数量的年度分布
2.1.2 发文数量分析
从发文的纵向时间维度上看,2012—2023年常州市人才政策数量总体呈上升态势。2022年常州市人才政策数量突破两位数(见图2)。2022年,常州市围绕“532”发展战略,制定出台《常州市“龙城青年大学生创业”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常州市住房公积金支持在常高校和职业院校毕业生“青春留常”实施办法》《常州市科创综合体暨人才综合体建设推进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等政策文件。在这一系列人才政策的推动下,常州市人才引进效果显著,共计引进各类人才110 678人,其中,大专及以上学历人才81 609人、技能人才29 069人,引进人才总量比2021年增长5%,再创历史新高。
图2 2012—2023年常州市人才政策数量变化情况
2.1.3 发文类型分析
常州市人才政策类型丰富,对38份政策文本进行统计,在发文类型方面共有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发展规划、通知、指导意见5种类型,各种类型政策的发文数量如图3所示。常州人才政策发文类型大致平衡,其中管理办法占比较大(34.21%),其次是发展规划、实施细则和指导意见,其占比分别为23.68%、18.42%和15.79%。规划、办法等为前瞻性政策,通常指明一段时间的发展方向;意见、通知和细则等为实操性政策,一般是就某个具体问题或具体领域给出指导建议。可以看出,常州市人才政策分布较均衡,前瞻性政策(规划、办法)共计22份,实操性政策(意见、通知和细则)共计16份,在保证人才政策制定灵活性的基础上,通过政府的权威性进行引领,构建良好的人才建设氛围。
图3 2012—2023年常州市人才政策发文类型
2.1.4 政策类型分析
根据政策实施目标,可将人才政策分为:人才培养、人才激励、人才引进、人才保障等类型,有些人才政策可能涵盖两种类型,涵盖3种及以上类型的政策定义为综合类。在常州市颁布的38份人才政策中,人才综合类政策8份、人才培养类政策7份、人才激励类政策6份、人才引进类政策5份、人才保障类政策1份、人才评价类政策1份、人才引进与培养类政策5份、人才引进与激励类政策4份、人才激励与保障类政策1份,分别占21%、18%、16%、13%、3%、3%、13%、11%、3%(见图4)。
图4 2012—2023年常州市人才政策类型
图5 社会网络和语义网络图分析
2.2.1 词频分析
在政策文本中高频率出现的词汇通常能反映政策的重点和热点,基于上述原因,应用专门词频分析软件(ROST CM6)对常州市人才政策文本进行词频分析。将所收集的38份政策原文汇总,初步处理后导入软件中进行词频分析,结果如表 3 所示(因篇幅限制,仅展示出现频率>300次的部分词汇)。可以发现,除了“人才”,“企业”“创新”“项目”“创业”“奖励”“资金”“技能”等词汇的出现频率很高,表明目前常州市人才政策向企业人才倾斜,对创新、创业和技能等要素非常重视,为常州加快建设国内一流、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工业智造明星城、科教创新明星城目标服务。
2.2.2 社会网络和语义网络图分析
运用 ROST软件对38份人才政策汇总文本进行社会网络和语义网络分析,所得结果如图 5 所示。社会网络和语义网络图形象反映了词汇间的相关性,汇聚越密集表明其相关程度越高。通过对比可以发现,箭头最密集的是人才、企业和创新,其次是服务、建设和奖励,说明目前的政策文本非常重视企业及其人才创新性的发挥。通过颁布政策规范人才建设途径,通过奖励来激发人才的创新和创造力,通过服务为人才提供可获取渠道和保障。
借助 ROST CM6分析软件,采用共词分析和文本分析方法,对 2012年至今的 38 份常州市人才政策文本进行分析,并得到如下结论:(1)常州市的人才政策从内容到数量都在不断增加,但和上海等国内一线城市相比,差距仍较大,人才政策供给力度还需进一步加大。尽管已出台了针对新能源等领域专门人才的政策,但总体来看,目前科技人才服务仍具有较浓的“行政化”色彩,与市场、经济社会需求之间还存在一定差距。(2)从词频分析结果可发现,人才政策在体系的完整性上侧重于人才的引入和激励,对人才的评价、服务保障等略有不足。(3)发文主体相对较多,较多的发文主体容易导致不同部门之间产生趋同化现象,应明确人才政策发布的牵头部门,统筹政策的制定与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