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思政课程赋能拔尖创新后备人才培养:价值定位与实践路向①

2023-10-06 15:15李昱蓉
中小学德育 2023年8期
关键词:后备价值观育人

◎李昱蓉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1]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激发青少年好奇心、想象力、探求欲,培育具有科学家潜质、愿意献身科学研究事业的青少年群体。以上论述充分体现了党对拔尖创新后备人才培养工作的高度重视。科技创新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关键力量。从国家政策层面看,《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和《关于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都强调,普通高中要致力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探索拔尖创新后备人才的培养机制,是推进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重要途径,也是对时代需求的有力回应。

拔尖创新后备人才主要指青少年,如中国科协实施的青少年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培养项目“英才计划”,其培养对象是“爱好科学,具有学科特长、创新潜质的优秀中学生”。综合学界观点,创新后备人才内涵的关键要点是:学科专长、创造力、有潜质等。值得关注的是,在拔尖创新后备人才培养中智力因素提供了可能与潜力,但其可持续发展更要关注想象力、兴趣、责任感以及使命感等。这启示我们既要通过培养提升学生的学术水平和学科素养,更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以强化其责任感与使命感。高中思政课是以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目的的综合性、活动型学科课程,以思政课程赋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是必然之举。

一、高中思政课程赋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价值定位

(一)塑造拔尖创新后备人才的正确价值观

马克思主义认为,价值观是人们对事物有无价值和价值大小进行判断的根本观点,是一种处理问题、判断对错、选择取舍的标准,是一种深藏于内心的准绳。一个人的价值观决定了他行为的动力和方向。所谓 “拔尖”是指个体能够在团队乃至整个社会中起着引领、示范作用,产生辐射效应。只有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做到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才能充分发挥这一正向作用。德育对于培养拔尖创新人才至关重要。[2]

拔尖创新后备人才这一群体在特定领域内有着过人才华,但并不代表其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能自然地强于常人,树立正确的“三观”,尤需思政课程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价值引领是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本质功能,通过思想政治课程实施对这一群体有意识有目的地施加影响,对其进行价值塑造,使其拥有符合教育者和社会期望的观念和行为方式,这就是在解决“培养什么人”这一关键问题。通过思政课赋能,一方面可以将拔尖创新后备人才的价值观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实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这一价值期待并解决方向性问题;同时,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响应时代要求,担当社会责任,做到个人发展与时代发展同频共振,为国家、为社会、为人类做出更大的贡献,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拔尖创新人才。

(二)培育拔尖创新后备人才的创新精神

创新的本质是突破,突破旧的思维定式和既有的认识体系,超越前人的认识,进入到一个崭新的境界;创新精神是每一个创新者的标配,这是一种开拓进取的精神状态,是崇尚科学、追求真知的热情和责任感,是力求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进取精神,是百折不挠、实现目标的奋斗精神。[3]

思想政治课程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方面有着独特优势,通过学习,使后备人才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观点,从而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科技创新的征程中遵循规律不断前行。日常教学有意识地从唯物主义视角引入科学发展史、人类进步史,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助力其树立创新精神。例如,在必修四《哲学与文化》教学中,组织学生探讨“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等哲学理论可结合以下史实: 19世纪末,当人们普遍认为物理学已经发展到顶之时,物理学界却发生了又一轮的重大进步与突破,X射线、放射性和电子的发现,使人类对世界的探究由低速宏观领域开始投向高速微观领域,开始构建崭新的物理学理论体系。学习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思维》有助于解决创新的思想方法问题,如逆向思维、求异思维、批判性思维、辩证思维等。新课改倡导高中思政课升级教学方式,以单元议题式教学为抓手,在强化辨析中澄清认识,通过多种类型的学科实践任务,如资料收集及整合、调查走访、课堂微辩论等,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求实作风以及团结合作、善于沟通的协同意识。

(三)提高拔尖创新后备人才的实践能力

实践动手能力能够推动不断创新。[4]拔尖创新后备人才的品质离不开行动维度的体现,教学为学生提供参加各种创新活动、完成各种实践项目的机会。在复杂真实的情境中解决真实问题,特别是需要高阶思维的高认知问题,有利于拓宽基础教育阶段创造性人才培养途径。

高中思政课是一门力求构建学科逻辑与实践逻辑、理论知识与生活关切相结合的活动型学科课程,公共参与是核心素养的重要目标。课程实施的实践性是其重要特征,旨在使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学生生活经验、劳动经历相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历练,培养敏锐的洞察力、持久的注意力、丰富的想象力,分析和解决真实社会问题的能力,在实践中感悟真理的力量。课程实施鼓励探索项目式学习方式,设计融合不同学科的综合性作业,引领学生进入真实的社会生活或基于真实生活而创设的“虚拟”学习场域。通过开放的学习空间,拓宽学生的认知视野,指导其以团队协作深入研究现实中的真实现象,发展解决真问题的实践能力。

以必修四《哲学与文化》“社会历史的本质”一课教学为例,执教者结合《南京市“十四五”进一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加快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行动计划》要求:到2025年,南京市将累计建成美丽乡村宜居村3000个左右,村庄覆盖率达50%以上;建成省级特色田园乡村100个、市级特色田园乡村100个以上。在学校组织的农村社会实践活动中,设置以“家乡的美丽乡村建设实况调查”为主题的实地走访调研任务。要求学生综合运用思想政治、经济学、生物学、地理、历史等不同学科知识,学入探讨当地居民建设美丽乡村的实践现状背后的原因,梳理其理论逻辑。

在当前社会急剧变革的背景下,各种价值取向呈现出多元化、趋利化、复杂化等特点,作为拔尖创新后备人才的青年学生群体综合素质高,学习能力强,思维活跃,易于接受新事物,但合作意识、对各种信息的辨别能力有待加强。这些特点使得思想政治课程面临新挑战。加之部分思政课教师存在仅注重知识传授,忽视价值引领,教学方式单一等问题,导致学科育人作用未能充分发挥。因此,亟需探索思政课程在创新人才培养中有效赋能的实践路向。

二、高中思政课程赋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路向

(一)树立育人与育才相统一的培养理念

“人才培养一定是育人和育才相统一的过程,而育人是本。人无德不立,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这是人才培养的辩证法。”[5]广大思政课教师应树立正确的育人观,在思政课教学中坚持知识性和价值性相统一这一基本遵循,由知识传授的“经师”转向培根铸魂的“人师”,做到经师与人师的相统一。在育人实践中要努力做到确保拔尖创新人才对国家和人民有爱与责任,能够为国家和人民所有,能够为国家和人民所用。[6]这是育人的首要方向。

思政课作为实现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必然要做到知识学习与价值引领兼顾,而价值观教育始终是思政教育的本质要求。进入新时代,在新媒体环境下拔尖创新后备人才成长的各个阶段同样面临多元价值观的冲击,这就需要有正确价值观的引领并支撑其学习与成长,使其将个人利益与个人成长与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结合在一起,在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教学应立足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要求,注重连续性和系统性,力求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培养持之以恒,整体设计,螺旋上升。否则任何一个阶段的脱节都可能导致三观培育的偏差。思政课一旦忽视价值引领,就容易沦为知识课,从而在拔尖创新后备人才培养中无法实现其不可替代的育人价值。

(二)实现思想政治课程与科学教育同频共振

高中思政课以“育人”为主要任务,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要在拔尖创新后备要才培养中担负起时代使命,势必要立足时代之需,实现与科学教育的同频共振、协同育人。

1.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培育科学家精神

理想信念是拔尖创新人才思想政治素质的基石。在育人方式变革的大背景下,各门课程都在努力通过课程实现育人。引导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正确的价值观。以思政课为核心,依托各类科学教育课程,构建大思政课程体系和育人格局,可将思政课的价值引领作用最大化,服务于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

科学家精神是科学研究的灵魂,是拔尖创新后备人才应具备的特质。科学家精神是一种追求真理、探索未知、勇于创新的精神,是科学家在科学研究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精神状态及必备品质。通过科学类思政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是培育拔尖创新人才这一精神的一种有益尝试。我校在全省率先开展了新课改实验项目“院士1课堂”,计划邀请 100名院士科学家为中学生开设 100节科技创新讲堂,让学生在科学家身边成长,近距离地感悟科学家精神。目前,天体化学与地球化学家欧阳自远院士、天体物理学家武向平院士,雷达专家贲德院士、人工智能研究专家周志华院士、“天问一号”总设计师孙泽洲等22位科学家相继开讲。通过选课平台,学生们在“院士1课堂”中感受科技魅力,接触学术最前沿成果。更为重要的是以此为契机,通过与院士们面对面的互动交流,更深刻地理解感悟科学家精神和中国工匠精神,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与科学教育相融合,实现同频共振。这一课程已成为有着广泛影响力的科学类思政品牌课程。

2.协同思政与科学教育课程,提升关键能力

在现实生活中,真实情境是具有综合性的,据此产生的真实问题也是不分学科的,从这个角度来看,学科融合正是一种自然本性的表现。在学习中促进跨学科的理解能力的提升,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应然之举。

高中思政课赋能效用的发挥也须超越学科边界、课堂边界,探索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效应发挥的有效路径。思政课程教育与科学教育间的渗透、融合,探索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资源等方面的有机融合,形成良好的协同育人生态,共同促进拔尖创新后备人才的成长。如跨学科项目式学习研究,可以促进打破学科间的“樊篱”,结合时代的大事件、大背景,拟定研究主题,相关学科展开协同研究,实现多学科、融合式的方式培养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跨学科项目学习活动——“崇文少年科学行”项目,为有志于科技创新的优秀学生开启为期3天的冬令营,进行项目式体验和实践学习,课程包括相关专家做的专业学术报告为代表的科学类通识课程,参访紫金山实验室等科技园区的体验类课程,体验机器人活动工坊等实践类课程,这几类课程使学生真切地接触到前沿科技应用的新领域,开拓了从知识到应用的新视野,从而明晰未来个人发展方向,在此基础上进行的《何为科学家精神》的写作及现场交流分享、点评活动,旨在通过置身科学殿堂,印证科学结论,再到体验科学态度,感悟科学家的精神和情怀,让小营员们树立强国志、厚植爱国情,更有报国行。

(三)促进思政教育与劳动价值认同同向同行

劳动,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人只有在劳动中才能自由地彰显和发挥自己的智力、体力、意志、情感,实现人的价值。在新时代,劳动教育在人才全面发展中起着重大作用,发挥思政与劳动与融合的得天独厚的育人价值,学会劳动,认同劳动的价值,筑牢“立德树人”基石,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必修课。

在实施中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的相统一,既发挥校园文化的隐性功能,让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素养贯穿育人全过程,深入挖掘劳动育人的元素,将其融入校园文化中,例如,举办主题劳动周活动、布置劳动成果展等,让学生体验浓厚的劳动文化;同时,积极构建以思政课程为主体的显性课程链条,将思想政治类课程与劳动技术类课程相整合,推进跨学科主题实践课程学习,如我校思益书店劳动实践基地旨在开创将智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的劳动教育新模式。面向学生招标,学生自主设计标书进行投标,中标后自主选定要经营的书籍,同时免费提供阅读空间与自习场所,以自助式服务为主,学生志愿者需制作海报推荐书籍、定期策划举办读书分享微讲坛,劳动者市集以展出并销售学生手工制品等。这一项目使同学们在享受阅读、自习空间的同时,又能通过真实的劳动实践锻炼沟通能力、管理能力和实操能力,弘扬劳动精神,培育社会主义劳动价值观。

以思政课赋能拔尖创新后备人才培养,需要我们胸怀“国之大者”,坚持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相结合,全面提高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努力把青少年培养拥有“四个自信”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猜你喜欢
后备价值观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我的价值观
后备制动系统可在紧急情况下为轮胎放气
后备母猪的选择和培育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我国冰球“贯通化”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
无后备灵敏度的220kV变压器后备保护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