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军
(山东省调水工程运行维护中心,山东济南 250100)
山东省胶东调水工程是山东省“百”字型骨干水网的重要组成部分,由引黄济青工程和胶东地区引黄调水工程组成。引黄济青工程主要是为解决青岛市及工程沿途城市用水并兼顾农业用水、生态补水而投资兴建的山东省大型跨流域、远距离调水工程,是国家“七五”期间重点工程。胶东地区引黄调水工程是为缓解胶东地区水资源短缺矛盾、改善水生态环境、构建山东大水网体系、实现全省水资源优化配置而实施的远距离、跨流域、跨区域重大战略性民生工程。
33 年来,胶东调水工程引调黄河水、长江水118 亿m3,累计向胶东4 市配水81.6 亿m3,已成为保障胶东地区用水安全的输水线、生命线。2020 年首次实现南水北调、胶东调水、黄水东调和峡山水库等工程联合调度运行,形成了“三水、四线”调配水格局,效益非常显著。
根据《山东省水利厅关于发布省级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和重点治理区的通告》中水土保持分区,胶东调水工程地处省级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一直以来,胶东调水工程沿线各地十分重视水土保持工作,结合各地的具体情况,使用各种措施开展水土流失的治理工作,建立了水土保持防护体系,但是还存在以下几种问题。
胶东地区引黄调水工程和引黄济青改扩建工程建设期间,先后产生了不少的渣土、弃土、弃料和其他废弃物等,通常情况下施工者找不到适合的弃场位置,大多数弃土都是直接被露天堆放或者被填埋。据统计,工程沿线弃土占地266.67多公顷。
引黄济青工程沿线输水渠道两岸绿化覆盖率达到90%以上,毛白蜡、国槐、法国梧桐、栾树等主流绿化树木大多数树龄在20 年左右。据统计,这些老化的树木约占输水渠道总量的60%。
在后期维护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经费不足而导致维护困难的现象,存在后期管护责任难以明确和落实的问题,影响了工程效益的发挥。
工程弃土是调水工程项目中新增水土流失的重要来源。弃土会对工程沿线的调水环境造成进一步的污染,废弃物在降雨时会造成水土流失等问题,影响调水工程的调水效率,阻碍胶东调水的健康绿色发展。
大量的弃土弃渣等松散土体直接被露天堆放或者被填埋,这些弃土形成稳定的土壤结构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在项目区运营初期会使水土流失和土壤养分流失加剧。从调研的情况看,工程沿线弃土上栽植的树苗多数存在只活不长的现象。寿光泵站以西渠段土地盐碱、贫瘠,树木成长缓慢,形成部分老头树;莱州部分渠段种植苗木品质不高,分枝点低、树干弯曲。
弃土占用大量的原有林地和草地,毁坏原有地表植被,导致周围的生态坏境遭到破坏。弃土堆放也会占用部分耕地,土壤养分的流失导致耕地土壤肥力下降,耕地质量降低,影响农业生产。
建筑废弃物日晒雨淋作用下会产生污水,进入渠道污染水质,建筑废弃物里面还含有大量金属和非金属污染物,一旦进入水体,对水资源的破坏不容小觑。
一是输水渠道两侧树木株行距小,长成大树后枝干叠压,树叶茂密,每到秋季进入渠道内的落叶和枯枝影响流速,甚至堵塞闸门。二是4 m堤坝的杨树胸径已达50 cm,根系发达,甚至长达30 m,对堤坝造成安全隐患。三是遇强台风时高大树干的树枝断裂会对35 kV 输变电线路造成断电,砸坏防护网、衬砌板、用电线路等问题也时有发生。
工程沿线废弃物占用空间大,处理不及时导致水土流失严重,老化退化的树木量多,与胶东调水工程整体形象极不协调,严重影响创建省级美丽幸福示范河湖。
随着时间的推移,自然和人为原因都会对水土保持工程造成破坏,需要投入人力和物力进行维护,缺乏建后管理会导致输水线路出现淤塞现象,使水利工程的效益大大降低,影响工程效益的发挥。
在施工时弃土场应该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和规范要求,做好施工过程中的生态保护和水保工作;建立健全水保工作制度,进行相关培训学习。
在施工中尽可能减少对原地面的扰动,减少对地面原有荒草地的破坏;在弃土砌筑施工前,需要根据地势条件设置汇水沟渠,做好降雨时地表水的汇流和拦排水工作,防止雨水在弃土表面形成径流、冲刷弃土表层、造成水土流失,防止弃土场下方土壤造成污染。
弃土要求堆放整齐,在弃土结束后进行表层土回填,之后平整弃土,撒播草籽,恢复生态环境;在施工前要注意植被保护,将弃土周围地表林木进行移植,把土质良好的地表土搬运到用地范围以外,严禁发生违反安全的施工手段,弃土完成后对弃土场进行全面环保处理,进行撒播草籽,以减少水土流失以及对绿地和耕地的破坏。
加强土壤管理,改良苗木根际环境条件;增加养护管理修剪措施,尽量满足其生长发育条件,及时修剪,同时建议堤顶道路采取护岸时增加植物种类,丰富竖向空间,完善植物景观层次。
水土保持工程资金应该预留一部分用于后期管护工作,需要相关部门做好资金分配工作,确保合理到位。邀请相关专家对有关人员进行培训,提高相关人员的专业素养,利于后期管护工作的开展。
成立相关执法部门,制定科学合理的政策与意见,做好对水土流失问题的预防与治理,扮演好监督与调查主题的角色。
各项目按标准化要求建成后要及时确权登记,健全管护机制,明确管护主体,落实管护责任和管护经费;加强对项目工程管护工作的督查指导和监测评价,强化信息管理,确保工程规范、良性运行,长久发挥效益。
根据水利部“大力推进水土保持数字化场景建设”的要求,在调研基础上对工程沿线水土保护情况进行细化,加强与规范开展数据汇交和更新工作,建立水土保护数据库,按照“需求牵引、应用至上、数字赋能、提升能力”的要求,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主线,以数字化场景、智慧化模拟、精准化决策为路径,为水土保护的充分再利用提供大数据,不断完善和加强水土保持监测、数据处理与传输体系。
鼓励推广再生资源利用技术,鼓励地方生产企业将废弃混凝土块、砖石、砂浆、渣土等用于地基加固或者路基垫层。将法国梧桐树更换成不影响堤坝运行安全的中小型乔木,把因病虫害截干、不成材树木更新为适合的树种。
各管理站要及时制定或修订本行政区域内的水土保持规划,并逐级建立规划实施监测评估机制,跟踪规划实施情况。强化示范管理站的创建和水土保护示范区建设引领带动作用。
积极探索,按照部署,以政策法规为保障,因地制宜发展措施,实现大面积的生态修复,探索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新道路。形成水土保护的示范区,按照高标准的弃土治理方式,加快形成树立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水土保护经验模式和先进典型。
工程沿线管理站可与地方政府和企业创新市场化多元投入机制,让弃土在高速公路建设、新能源太阳能、地方办工办厂等方面发挥作用。结合绿化美化提升工程,重新规划种植渠段,根据土质、地下水等情况,因地制宜,选取适合的树种,并根据工程特点采取不同级别的措施[1]。
按照《水利部关于进一步推动水土保持工程建设以奖代补的指导意见》要求,对水土保护再利用的各管理站(所)给予一定的政策鼓励,积极投入水土开发多种经营,联合当地自然资源、生态环保、市场监管等相关部门,对改善工程沿线周边环境、实现水土保护再利用给予大力扶持,推动水土保护的健康发展。
处理好利用好现有水土资源,对创建省级美丽幸福示范河湖标杆意义重大。科学合理地对现有水土资源加以保护和合理利用,不仅不会影响工程沿线的周边环境,还可以变废为宝,造福社会,能够给胶东调水高质量发展带来理想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