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天娇
作为四大名砚之一的澄泥砚,因其特殊的制作技艺而被更多人熟知,其民间美术方面所蕴含的价值和内涵却并未得到充分的关注和发掘。2007 年,黄河澄泥砚被列入第一批河南省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民间美术类),当时申报地区有惠济区(今郑州市惠济区)、孟州市(今孟州市)、陕县(今三门峡市陕州区)、新安县(今洛阳市新安县)。2008 年,山西省新绛县的“澄泥砚制作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技艺)。2021 年8 月12 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强调要推动传统美术在现代生活中的广泛运用。民间美术的资源开发和利用,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中被提升到一个新高度。陕州澄泥砚厚植民间美术的根基,是河南地区具有深厚群众心理基础和文化情感的瑰宝。陕州澄泥砚历经十余年,探索并实践了陕州澄泥砚活态性传承的路径:在传承机制的建设方面,重视传承人群对陕州澄泥砚文化记忆的保护与表达;在非遗本体价值的创新方面,努力发掘陕州澄泥砚的民间美术元素,并开掘其文化价值与市场价值;在遗产存续规律和民众日常生活互动方面,使用多种传播和体验途径,培养民众对陕州澄泥砚的审美兴趣和水平。陕州澄泥砚活态性传承的路径,为非遗活态传承工作提供了值得借鉴和参考的经验。
陕州澄泥砚的活态传承在保护文化记忆这一路径上,致力于“讲好文化故事”,着重突出整体性和地域性两个重点:一方面,强调让民间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回归民众日常的“生活场”中,在保护中注意整体性防止碎片化。[1]在梳理传承与发展的历史时,关注陕州澄泥砚与当地地理位置、生态资源和生活习俗之间的紧密联系,塑造陕州澄泥砚与民众生活记忆的整体感。另一方面,整体性的关注需要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地域性相结合,在完善传承机制的同时加强其与民众之间的地域文化情感联结。在这方面的具体实践上,挖掘陕州当地澄泥制砚的资源,注重传承人链条的保护并加强对具有当地文化展示场所的投资与建设,在我国澄泥制砚的历史文化中给陕州澄泥砚寻找定位。
下面将从对历史依据的追溯、传承脉络的梳理和地域特色的结合三个维度来说明陕州澄泥砚在文化记忆保护方面的路径依据。
其一,追溯历史依据,重塑文化认识的厚重感。陕州地处黄河流域东西交通要地,是连接关中与中原的咽喉,底蕴深厚,民风浓郁。唐代澄泥砚的产地有绛州、虢州两处。绛州即绛县,今山西新绛,位于黄河第二大支流——汾河之畔。虢州则在河南境内,包括如今的灵宝、卢氏全境。虢州澄泥砚在唐宋一度成为贡品,唐李林甫等编撰的《唐六典》记载“虢州或属河南”,并记录了虢州当时的贡品为“虢州砚瓦、地骨白皮”。[2]明代《砚谱》有对虢州澄泥砚在唐代地位的评价:“虢州澄泥,唐人品砚以为第一。”[3《]宋史》有“虢州,雄,虢郡,军事”“贡麝香,地骨皮,砚”等记载。[4]作为贡品的虢州澄泥砚,在中国历史上无数次登上高雅殿堂,被古人所称赞。河南陕州(今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区,古虢州辖域)到明代时成为澄泥砚新出现的产地,在《明一统志》《河南通志》中都有相关记载,陕州西靠制砚名地虢州,北临黄河,在地理位置上是制造澄泥砚的便利之地。
其二,梳理传承脉络,认可传承人文化保护情怀。河南自古以来都是澄泥砚的制造中心,目前,三门峡、洛阳、焦作、郑州等地仍有澄泥砚生产。从艺术传承来说,三门峡、洛阳、焦作三地的制砚传承人均师承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区宜村乡西张村镇人马寨村的匠人。[5]澄泥砚能在人马寨被保护和传承下来有诸多因素,一方面是根源于陕州当地民间百姓的生活与环境,另一方面也离不开人马寨制砚名匠王玉瑞家族后人的努力。据王玉瑞第六代传人王跃泽言,清末民初时,人马寨村的制砚作坊有玉瑞堂、王福堂、永兴堂、永兴泰记、复升堂等,制砚手艺一直延续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未有中断。在1949 年之后,作坊形式的砚台制作越来越少,事实上,据王跃泽的父亲介绍,新中国成立之初,人马寨村的孩子还在类似私塾的地方读书,上学必备的文具中仍需要砚台。有一些目前能发现的人马寨所制澄泥砚上,还刻写着透露鲜明时代特色的文字,如民国时代的“某某乡绅增某某”“抵制日货”,还有一方刻有“抗美国”。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与人们书写工具的变化,并不是所有的堂号都能延续下来,其中,王福堂和复升堂因为后继无人便逐渐没落消失了。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起,玉瑞堂第六代传人王跃泽出于对古玩的热爱开始在当地砖厂捡古陶片,随着对陕州历史和家族制砚传统的深入了解,怀着发展家传澄泥砚的情怀,他毅然辞去了正式工作,开始投入恢复澄泥制砚的古法工艺之中。1994 年,王跃泽开始在人马寨组织学习和恢复澄泥制砚工艺。经过反复实验,1995 年烧制出第一窑成品砚台。在村里老一辈王国周、王国定、王国雷、王国仓的传授和支持下,恢复澄泥砚工艺的计划得以实现。如今在人马寨,经过文化部认证的澄泥砚非遗传承人已有:王君劳,王金池,王金榜,王跃泽和王跃庆五人。实际上在人马寨村,有一个传承有序的澄泥砚家族脉络:从王跃泽的爷爷、父亲、再到他与弟弟,以及王跃泽尚且年少的儿子,这条难能可贵的家族非遗传承链,为陕州澄泥砚在现代社会中的活态传承与保护打下了根基。
其三,结合地域特色,为文化体验提供场所。从陕州富有特色的古民居——地坑院来看,陕州地区的土层质地具有厚实又紧密的特点,这也是制作澄泥砚的资源优势——土质细腻,可塑性强。除此以外,生活在人马寨地坑院里的部分居民还使用着的较为传统的穿山灶,这种灶台与烧制陶器的古龙窑有一定程度的相似,说明陕州烧制澄泥砚可能与当地人的生活习俗也有一定的关联。因此,结合地坑院村落及其生活习俗来加强民众对陕州澄泥砚的体验和感知十分必要。在当地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王跃泽申报了文化产业项目,2007 年开始修葺祖宅扩建馆舍,逐步建成“陕州人马寨王玉瑞澄泥砚展示馆”,又名“研山草堂澄泥古砚博物馆”。该展示馆位于人马寨村村北,在陕州澄泥砚古窑场遗址旁边,占地面积3000 多平方米,由“研山草堂澄泥古砚博物馆”“陶泓居古代文房家具馆”“澄泥砚窑场作坊”“人马寨王玉瑞澄泥砚传习所”“砚文化历史碑刻走廊”“游客休闲观景区”等部分组成,形成从古到今的澄泥砚文化遗产参观路线。此外,2016 年由深圳华侨城和腾讯参与打造的陕州地坑院景区开始营业,永兴堂传人王金池作为澄泥砚传承人在地坑院内进行民俗表演与非遗展示。2018 年,“陕州人马寨王玉瑞澄泥砚展示馆”被河南省文化厅公布为“河南省非遗示范展示馆”。
展示馆的开办将澄泥砚从古至今的历史演变呈现于大家面前,古砚厚重的历史气息与现代的时空碰撞、结合,坐落于人马寨村之中,让参观之人脚踏着这片土地去体会一方澄泥砚的千年风雨。地坑院内的澄泥砚制作表演和造型展示,也向外地游客直观地展现着它令人赞叹的雅致色彩和陕州澄泥制砚的底蕴与文化。王跃泽创办的非遗展示馆完善了非遗传承体验的设施体系,是社会力量加入非遗保护的成功示范,不仅最大限度地抢救性保护了陕州澄泥砚的实物证据,也梳理并完善了其历史脉络和传承机制,更是为陕州澄泥砚非遗保护的区域性发展提供了与民众情感连通的文化记忆场所。
陕州澄泥砚在活态传承方面注重从民间美术层面发掘其本体价值。其本体价值的开发主要从三个方面入手:首先,由于制砚原料的特性,陕州澄泥砚在制砚匠人手中便可幻化成各种样态,结合民间对自然的图腾崇拜,充分体现了民间美术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艺术性;其次,陕州澄泥砚融入陕县当地民间故事、剪纸、布艺等美学元素,侧重对吉祥寓意的表达,体现了民众的生活观念和智慧;最后,陕州澄泥砚吸收诸元素中相应的色彩审美偏好,在色彩呈现上多变。正是在造型、内涵和色彩三个方面不断发掘,陕州澄泥砚在中国砚文化和民间美术创作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深受人们喜爱。
造型是民间美术最直观的表达,陕州澄泥砚造型设计的改进、风格的嬗变和寓意的发掘,与民众审美建立了更紧密的联系,也是其能够对接市场需求进行创新的基础。从造型上看,以动物形象为原型制作的陕州澄泥砚是其颇具代表性特色的一大类别。相较于石质砚,泥质砚台可以更加生动细致地展现动物形象的细节和神态。陕州澄泥砚以动物为原型的经典艺术造型大致可以分为金蟾砚、伏虎砚、龟形砚、双狮砚、卧牛砚、云蝠砚、鹅形砚等。蟾的图案在汉画中就已出现,在我国风物吉祥的寓意中有长寿、驱灾镇邪之意,寓意繁衍与吉祥。清代澄泥砚制砚名匠王玉瑞是晚清时人马寨村人,其作品金蟾砚曾被同时代砚台收藏大家徐世章所收藏,后入藏天津市博物馆。故宫博物院亦藏有王玉瑞制澄泥蟾砚多枚。陕州盒式有盖蟾砚也是由王玉瑞所创,他改变唐宋以来的箕形无盖砚池为上下盒式,使蟾的造型生动立体突出古拙传神,又达到盒式保墨的效果。
此外,伏虎砚也是陕州澄泥砚的经典造型。汉代已有虎纹饰的古砚,多是三足为虎的造型,砚盖也有卧虎的造型。唐代的澄泥砚也有虎的造型,砚有四足,背部为箕形砚池。清乾隆皇帝宫廷造办处仿制“宋澄泥虎符砚”,改箕形四足砚为上下盒式,形制类似于汉代虎符造型,用澄泥与紫砂参合制作烧制而成。晚清陕州澄泥砚名匠王玉瑞,吸取唐宋以来的虎符砚式样,并结合豫西民间剪纸、布艺中的伏虎图案,独创上下盒式、四肢蹲伏的陕州伏虎砚造型。这类伏虎砚纹饰古拙生动,抽象简约,把中国传统金石文化与中原民俗纹饰发挥到极致。
无论是呈现在砚台上的动物图案,还是以某一动物为造型而制的整砚,陕州澄泥砚匠人不仅能够捕捉到所塑动物的基本特性,还能够结合民间对这一动物的想象和寓意进行艺术创造。如为了更好地对接市场需求和文化产业发展,配合三门峡市“天鹅之城”城市名片的打造,制砚匠人在传统天鹅造型的陕州澄泥砚上做了一些造型上的调整和创新。
民间美术的艺术形态是视觉造型艺术,视觉性是民间美术的形态属性,千姿百态、风格多样的视觉形式承载了民间美术的文化核心价值。吉祥文化具有沟通联络亲朋好友关系的人际功能,更是传承与发展乡土文化与习俗的重要载体。[6]具有吉祥寓意的图案和文字与陕州澄泥砚的结合提高了其传承与发展的水平,也为陕州澄泥砚的在视觉艺术形式上的民间美术价值的发掘提供了新的方向。
动物造型风格的陕州澄泥砚往往寓意吉祥,除表达了民间对一些图腾的崇拜之外,更蕴含着对实际日常生活的关注和祈愿。当然,还有另外一种更为直接表达的类型——半传统风格的圆形盖砚。这一类澄泥砚多由模具制成,内容除吉祥图案外,还出现了吉祥语。如“富贵昌宜后人”“平升三级”“仁义自成”“延年益寿”“一路连科”“天下太平”“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等。这些吉祥语在砚台上的呈现,显然将陕州澄泥砚与民间百姓的距离逐渐拉近:不再仅仅是文人玩砚的一种雅致和超脱,更是作为中原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祝愿,因而流露着人类美好的情感,也使陕州澄泥砚的传承和发展具有了长远的生命力。
陕州澄泥砚在民间图案和文字艺术上的吉祥寓意,为其产业化发展提供了可能。崤函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由一批志同道合的资深非遗传承人发起,在三门峡市各职能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注册成立。展馆由非遗产品展售厅、非遗影像互动展示厅、非遗传承人工作室三部分组成,三门峡市人民可以免费参观非遗文化产品,与非遗大师互动,了解陕州澄泥砚历史知识,参与作品创作,也可以定制澄泥砚。目前,展馆里的玉瑞堂澄泥砚多是一些砚台爱好者、收藏家,以及一些想要赠送礼物给文化圈朋友的消费者来购买。陕州澄泥砚的生产性保护不只限于发展文玩圈子,永兴堂在地坑院景区内开设的澄泥砚非遗展示场所,将澄泥砚带到游客的身边,在了解非遗知识的同时,游客也能购买一方澄泥砚带回家。人马寨慕名而来的游客,也可去村中永兴泰记的制砚作坊里购得一块“心头好”。陕州澄泥砚面对不同群体需求打开销路,进行生产性保护,让澄泥砚项目从“躺”在名录中到“活”在现代生活里。
相较于石质砚台,陕州澄泥砚在砚造工艺上的色彩呈现,具有更高的艺术美感和审美价值。明代以后,澄泥砚在色彩上有了更大的突破和创新,随着烧制技术的改进和在美术艺术层面上的更高追求,澄泥砚发展如鳝鱼黄、朱砂红、檀香紫、蟹壳青等各种斑斓奇妙的名贵色彩。[7]有了更多样的色彩选择,砚造匠人的艺术创造力便有了更大的发挥空间。择定题材之后便可利用色彩的调配和控制,在造型设计上与更多民间美术元素糅合,澄泥砚的类型风格也变得更加多元。
陕州澄泥砚在民间美术方面具备丰富多样的艺术价值、文化价值和市场价值,以王跃泽为代表的陕州澄泥砚非遗传承人,使用不同的生产性保护策略以拉近澄泥砚与现代生活、与年轻民众之间的距离。目前陕州澄泥砚在崤函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陕州地坑院景区和人马寨村的制砚作坊均有销路。对陕州澄泥砚非遗的生产性保护让澄泥砚的民间工艺之美和吉祥寓意与现代生活紧密结合,使其成为值得收藏和赠送的非遗文化产品,在提升其民间美术价值自主发展活力的同时,实现了陕州澄泥砚的市场化转变。随着书写工具的变迁,陕州澄泥砚在现代社会中的实用性逐渐消减,纯粹基于使用需求的市场很难发展起来。但与此同时,陕州澄泥砚作为民间美术作品的审美性和文化寓意却随着制作技术的发展和创作元素的融合不断深化和凸显,是陕州澄泥砚以文化产业发展带动活态传承的资源基础。
民间美术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表现形式之一,在各种新式文化浪潮的涤荡中一直处于一个较为尴尬的位置,活态传承在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被提到重要位置,为各类民间美术文化遗产带来了新的生机。[8]但是,由于多数人对民间美术的概念没有系统的了解,因而其受众人群很少,这也是陕州澄泥砚在市场化转变的生产性保护工作中面临的一大困境。为了突破这一发展局限,陕州澄泥砚的传承人和当地政府通过与媒体深度融合等方式打通陕州澄泥砚的知识传播与交流渠道,并建设一系列传习和教育基地,开发体验类项目以拉近与民众之间的距离。通过图像、视频、文字等视觉形式,以及情境化的身体体验,陕州澄泥砚的艺术和美术形象在广度和深入上均得以传播。
结合目前三门峡市对陕州澄泥砚的非遗保护工作,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普及力度上已经有所进展和突破:一方面,澄泥砚展示馆的建设使相关培训、交流和讲座有了公共文化设施,也得以适应媒体深度融合的趋势。陕州澄泥砚玉瑞堂第六代传人王跃泽于2012 年注册了三门峡人马寨澄泥砚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开设了澄泥砚传习所。2015 年,陕州人马寨王玉瑞澄泥砚传习所被三门峡市文化部门授予“文化产业示范基地”荣誉称号。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工作委员会认定“人马寨王玉瑞澄泥砚”为河南老字号。同年,上海博物馆出资拍摄的《澄泥砚制作流程》专题片在上海博物馆展厅播放。2018 年9 月10 日,在“河南省社会科学普及周(三门峡市)开幕式”活动中,“陕州人马寨王玉瑞澄泥砚展示馆”被三门峡市委宣传部、三门峡市社科联授予“三门峡市社会科学普及基地”。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发扬陕州澄泥砚,陕州人马寨王玉瑞澄泥砚传习所与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联合建立了学生实践基地,王跃泽等传承人经常为学生讲授陕州澄泥砚的历史与制作方法。不仅如此,王跃泽还打破人马寨澄泥砚技艺不传外姓的陈规习俗,从亲友与学生中挑选了一些可塑之才,将技艺传授给他们。通过这样亲自“上手”的触摸与感受,陕州澄泥砚与年轻人之间的距离被快速拉近。
另一方面,澄泥砚非遗传习所与三门峡市中小学和职业技术院校的合作,抓住了非遗传承途径的关键——传习体验本身是感知非遗文化的过程,也为未来陕州澄泥砚的传承开拓了更广阔的空间。非遗的活态保护中,以传承人为纽带形成的知识、经验、技艺、信俗,链接了遗产存在的精神空间与物理空间,只有在言传身教中完善传承机制,在多途径的传播渠道中将其文化内涵和价值沉淀为共享的知识,才能够增强其影响力和生命力,实现遗产的有序传承。[9]近年来,澄泥古砚博物馆努力将澄泥砚非遗融入国民教育体系,进一步加强与三门峡各大中小学校和大专院校的互动,走进学校,讲授澄泥砚文化遗产以及澄泥砚的历史、文化艺术价值和制作技艺,免费开展澄泥砚非遗的研学,通过一系列体验感较强的活动,将澄泥砚的造型艺术、色彩和吉祥寓意图案更直观地、零距离地展现出来,加大了陕州澄泥砚文化遗产的社科普及。
在陕州澄泥砚的非遗保护工作中,十分注重地域性文化记忆和历史的整体保护;在本体的创新发展方面,不断发掘其民间美术价值,并与现代生活和需求紧密结合;在传承方面,并不是简单把澄泥砚变成博物馆里的静态展品,而是通过多种策略拉近与人们生活的距离。陕州澄泥砚在传承上所面临的困难是笔墨纸砚这类文房工具的共性问题,即现在使用的人确实比较少。但是,陕州澄泥砚的优势在于其较高的美术价值,一方面陕州澄泥砚多蕴含着丰富的民间传统吉祥图案,融入了脍炙人口的民间故事、神话传说,这也使它成为人们逢年过节、结婚生子、考学祈福等可以赠送的礼品;另一方面也正是由于造型、色彩和所选题材颇具美术欣赏价值,虽然普通百姓实际使用频率不高,但却可以成为人们集鉴赏和收藏为一体的艺术珍品。除此以外,陕州澄泥砚的亮点在于它传承和传播的方式上给当代年轻人带来的体验感较强,如手工传习、教学体验、个性化定制、与书法结合感受砚台的魅力等,更容易和年轻人拉近距离。陕州澄泥砚通过保护文化记忆、发掘本体价值和拓宽传播途径三条路径推进其作为非遗的活态传承工作,其所蕴含的文化和艺术价值也在这一过程中得以“活化”,为未来实现从政府“扶”到自己“走”的造血式发展做了铺垫,是我国非遗传承活态性发展的一个具备借鉴经验的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