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原创陈展设计与创新方式研究
——以商丘博物馆为例

2023-10-05 09:44商丘博物馆河南商丘476016
收藏与投资 2023年9期
关键词:陈展展品藏品

刘 芳(商丘博物馆,河南 商丘 476016)

博物馆是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机构,在传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科学知识、加强民众文化认同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1]。原创陈展是提高博物馆对观众的吸引力、扩大博物馆公共影响力的重要形式。原创性展览指“在展览过程中展览主题的提出、展览内容和形式设计的确定、辅助展品的制作,由本馆工作人员独立完成,展览是否具有学术性、思想性和艺术性等因素,是认定一个展览是否具有原创性的关键”。原创陈展的设计与创新手段为博物馆与观众之间架起沟通桥梁并提供了无限的可能性,还使更多的陈展方式进入原创展览,从而更好地为观众服务,满足观众的多层次需求。这些手段包括陈列展示、数字资源开发、藏品研究、文化衍生产品开发等方面。本文现对原创陈展的设计与创新方面的一些看法进行论述。

一、提升展陈体系,打造精品陈展

(一)展陈构建向叙事性转变

关于参观博物馆的目的,人们已经从单纯的“欣赏”物品转为“感受”物品。单纯地罗列展品不再能让观众满意,人们更想通过展示来认识和感知展品以及了解展品背后的故事;在参观中学习知识,感受文物的价值和内涵。这就要求博物馆工作人员以“兴趣为本”的理念为基础,以受众的感受、需要和体验为出发点,举办贴近观众生活及兴趣的展览,通过不同的叙事方式,让听众在有限的时空中找到属于自己的独特感受。

环境、情节、形式,是一个好故事的三大要素,也是对博物馆展览效果举足轻重的要素。商丘博物馆在陈展文本设计中加入了故事性,这种方法具有深厚的亲和力,吸引受众顺着剧情的发展与逻辑前进,他们的情感易随着剧情的节奏而出现波动,具有强烈的感染力。这种方式也非常便于受众了解博物馆及物品,因而广受欢迎。商丘博物馆的《商业文明展览》在展厅空间上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商业的起源、商业与货币、商业思想、商业政策和行商做贾五个篇章,呈现了中华商业文明的发展脉络。第二部分主要利用场景,让观众通过沉浸式的参观方式体验“市井繁华和商帮与行会”两个篇章。在展览中营造氛围环境,让故事情节立体化、空间化,丰富展览故事的讲述形式,根据陈展主题或叙述型或对话型或独白型,从而实现展陈构建向叙事性转变,能让展览叙事的形式与观众紧密贴近。

270 度全息展柜展示馆藏精品“宋代泥塑陶狗”

“四神云气图”和“金缕玉衣”展厅

应天书院展厅

东汉 玄鸟伏虎降牛画像石

(二)人加强馆际合作与藏品共享

原创性展览的关键不在于藏品的归属,而在于组织展览的过程。衡量一家博物馆的实力,不能单纯地根据藏品的拥有量评判,还要把藏品的利用率作为重要的考核指标。馆际之间可以互相借展与换展,这样可以在提高展品利用率的同时,积极探索展览策划的社会化参与程度,充分借助外部力量,通过与外部力量的协同联动,整合博物馆资源。比如可以积极加入类似中国博物馆协会等行业组织以及各种类型的“博物馆联盟”。这些博物馆联合体在文化遗产资源互通互补、陈列展览差异化布局、文旅路线联动、人才培养、业务交流等方面有着很大的潜力。此外,还可以与院校机构、不同等级和属性的博物馆联动整合。与省级大馆开展交流合作,有利于补充基层博物馆研究力量的不足。通过以上陈展体系的转变,打造精品陈展。为进一步推动博物馆间的交流合作,提升河南馆藏文物的利用效率,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活”起来。商丘博物馆采取馆际合作模式,举办了“甲骨文青铜器玉器—商王朝文物精品展”“南阳汉代陶狗展”等临时展览。藏品资源可以通过藏品共享和馆际合作走到原创展览中去,原创展览的成功离不开以藏品为基础的社会化参与。

(三)突出陈展中地域文化特色

地域文化是指不同的地理环境里源远流长、独具个性、传承延续的文化,由特定地域的人民生活理念、方式、形态凝聚而成的独具特色的历史传统文化。地方博物馆是征集、典藏、保护、研究及陈列展示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阵地,地方博物馆的职责在于弘扬和传承本地特色文化,因此在陈列设计中与地域文化有必然而特殊的联系。此要求使其在陈列手段、风格和设计语言等方面具备浓郁的地域文化特色。因此,博物馆空间设计和地域文化之间存在相互促进的关系。地方博物馆在构建博物馆展览体系时,要将本区域、本行业的特色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等结合起来,在更宏大的国家叙事、民族叙事体系中突出区域特色、行业特色。再如,积极与当地各级政府沟通,努力将博物馆纳入文旅主题路线,同时打造特色化景观、挖掘特色资源亮点、提供特色文旅服务,为地域文旅经济体系提供文化支持。地方博物馆在唤起乡村记忆、亲近百姓生活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可以考虑以非遗及乡土文化等为突破口,彰显基层博物馆鲜明的个性特色,努力打好特色牌。

二、转变陈展观念、注重观众的沟通与交流

现在,博物馆的业务无论从陈展的方式和公众互动方式方面看都有了一系列的调整。博物馆积极参与当地文化建设,而桥梁和纽带则是博物馆中资源和业务活动。博物馆的功能不再是原来狭义的博物馆的基本功能:收藏、研究、教育,而是通过不断拓展,向参与者和服务者身份转变。展品是博物馆一切活动的物质基础,具有科学、历史及艺术价值,通过展览发挥物与人(展品与观众)之间的中介作用。博物馆教育和学习是在展品和科学研究的基础上展开的。一个博物馆存在的价值在于有效地使展品及其研究成果为社会公众服务。

(一)教育者参与展览策划

展览本身是一种教育。可以在展览策划初期就让教育者参与进来,包括从藏品到展品的挑选。教育工作者作为观众研究方面的专家,深入了解不同观众的需求,可以在展览策划过程中,提供实用性的建议,将内容有效传达给观众,促进展览内容与创意相结合,启发观众,实现展览目的。因此,教育人员应该全程参与博物馆展览的规划,并实施相关信息化项目。

(二)扩展博物馆与公众的沟通范围

宋 泥塑陶狗

明 镂雕梅鹤纹桃形玉洗

汉 双人玉舞人玉佩

博物馆促使公众愉悦地进行参与式学习,是博物馆工作的一个努力方向。实际上,博物馆界越来越重视公众的参与,着力加强博物馆的教育与服务功能。为了服务受众,博物馆教育工作人员可以推出多样化的在线项目、课程和活动,以提供更广泛的教育资源,供学校课堂使用或便于无法亲临博物馆的人士使用,并对这些资源进行持续更新和积极维护。同时,博物馆越来越倾向于运用互联网技术收集可利用的信息,例如观众反馈、博物馆教育资源的利用情况和参与者相应的信息等。当今,越来越多的博物馆推出“云讲解”“云课堂”“云活动”“文博知识竞答”“征文比赛”等,运用新媒体呈现的方式,构建线上线下相融合的博物馆传播体系,使博物馆与公众的沟通范围进一步扩展。沟通与互动,也是展览的一种延伸。

(三)优化文创模式,提升创新活力

文创产品是博物馆陈列展的一种延伸。通过文创产品深挖文物内涵,可以让公众在使用产品的过程中,了解、认识、认同传统文化,坚定他们的文化自信,让大家感受到中原文化的厚重与深沉,这是博物馆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在展览策划过程中把文创开发作为重要环节,文创产品的研发应伴随每次相应展览,使观众通过购买文创衍生品,把博物馆的记忆带回家,更好地了解和加深展览带来的文化体验。使博物馆的教育功能得到了更好的发挥和延伸。博物馆文创产品可以与本馆藏品紧密结合,贴近公众,传承地方文明以及区域特色文化,譬如结合非遗文化产品。近年来,故宫博物院不仅深挖藏品内在的传统历史文化内涵,而且注重探索产品符号和表达方式。以文创产品为载体,将传统文化与公众文化需求完美“对接”起来。现在各博物馆也对文创产品很重视,在文创产品设计过程中,商丘博物馆坚持文创产品是可移动博物馆的理念,深入挖掘藏品的文化内涵、器型纹饰、铭文释义等元素,结合馆藏文物以及当地特色,以汉双人玉舞人玉佩、明镂雕梅鹤纹桃形玉洗为原型,制作的文创产品有抱枕、茶杯垫、丝巾、冰箱贴等文创产品。文物“出圈”,文化“入圈”,使文创产品成为传播博物馆特色文化的重要媒介。

三、增加数字赋能,扩大文化传播

在当今互联网时代,博物馆要用新的展览形态及传播手段去讲好文物藏品的故事,做到让文物活起来,智慧化博物馆成为一种趋势。

一是拓展新媒体平台。线上观展、直播展览成了一种时尚,可以举办一系列线上活动,增加藏品数字化展示机会,增强博物馆互联网的力量。

二是加强与融媒体、数字化企业合作,创新数字文化产品及服务,使博物馆在影响力、传播力方面得到快速增长,吸引更多观众走进博物馆。数字赋能是当下博物馆发展的一大趋势。商丘博物馆结合展厅辅助场景演绎文物背后的故事与历史,带给观众沉浸式展览体验。场景提升项目如“燧人氏钻木取火”“玄鸟生商”等神话故事采用全息单面展示技术,经三维可视化改造后,融合声光电多媒体技术为观众提供了沉浸式文化体验。270度全息展柜展示馆藏精品“宋代泥塑陶狗”,利用幻影成像原理,悬浮于空中,时而呼呼大睡,时而奔跑跳跃,仿佛近在眼前。金缕玉衣及《四神云气图》部分采用沉浸式3D mapping演绎方式,结合实物展品让观众身临其境地了解金缕玉衣、《四神云气图》背后的故事和历史。应天书院部分采用裸眼3D及超高清三维数字化技术,以数字科技复原古代场景,记载并展示应天书院的发展历史。观众在动态的画卷中得以感受书院繁华盛景。

四、结语

博物馆必将向规范化、社会化、专业化和现代化方向发展。在工作思维方面要积极探索原创陈展的设计与创新方式,相信在新时代下,博物馆人秉持开放服务理念,运用创新思维,张扬优势,补齐短板,必将谱写高质量的博物馆服务新篇章。

猜你喜欢
陈展展品藏品
2022两岸赏石文化交流线上展览展品展示第2辑
展品被盗了
抱朴斋藏品
李杰森藏品
谭礼藏品
论革命纪念馆陈展中的共情艺术
时空观视角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博物馆陈展
多媒体交互设计在博物馆陈展中的应用分析
视觉环境在博物馆陈展设计中的运用研究
罗妍妍藏品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