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明飞(中国石油大港油田分公司采油工艺研究院)
目前国内大部分油田处于开发中后期,油井含水率普遍上升,开发初期规划建设的地面集输系统布局模式已不能满足生产需求,存在系统负荷率低、集输半径短、一级布站覆盖率低、能耗高等问题[1-2],优化高含水率油田开发后期接转站集输半径及集输系统布局模式、提升一级布站覆盖率,对降低地面工程投资、提高系统效率、促进油田高效可持续开发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然而,目前还没有文献、标准针对集输半径给出具体参考值,《油田地面工程建设规划设计规范》也只是给出一个最低参考值:一般水驱接转站管辖油井的集输半径不宜小于5 km。
针对上述问题及目前国内油田开发现状,对高含水率常规油气田集输半径的确定开展研究。从影响集输半径的重要参数即含水率、气油比、黏度、管径、管道负荷率等几大方面,计算出可能存在的各种参数情况下相应的最大集输半径,形成表格,进而可以直观、快速地查表确定各种工况参数下的最大集输半径。通过查表,核查现有接转站接转半径是否合理,是否存在可优化空间;亦可指导新建接转站集输半径的确定,更加方便、有效地指导生产实践。
油田采出液为油气水三相混合物,这里针对中质油田高含水采出液的管输进行模拟计算。
油田集输半径影响因子可以分为气油比、管道规格、输液量、含水率、原油黏度、起点输液温度、起末点压力、原油密度、保温方式等。高含水油田开发后期最大集输半径确定方法,分别考虑集输半径的各影响因素,通过计算,得出相应情况下的集输半径。
由于是高含水率油田开发后期,依据标准规范、目前国内高含水率中质油田实际运行工况及经验[3-4],这里确定部分影响因素的取值:输液含水率90%、95%,起点输液温度30 ℃,起点压力1.5 MPa,末点压力0.2 MPa,在20 ℃时中质原油密度0.9 g/cm3。
管道经济输液量:油田内部原油集输管道的液体流速宜为0.8~2.0 m/s,取液体流速的上限作为经济输量上限值。
结合油田管道负荷率实际生产情况,不同半径的管道日输液量取值见表1。管道保温方式采取30 mm 聚氨酯泡沫保温层,管道埋地敷设,埋地地层温度取4 ℃。未考虑管道输送过程中的高差、转弯及仪表配件等对输送流体的影响。
表1 不同半径的管道日输液量取值Tab.1 Value of daily infusion volume for pipelines with different radius
管道输送含水率90%、95%的高含水原油,从不同黏度、不同管径、不同温度,不同气油比下计算最大集输半径[5-7]。含水率90%,气油比为5 时集输半径见表2。
表2 含水率90%、气油比为5 时集输半径Tab.2 Gathering and transportation radius at 90% of water content and gasoline ratio of 5
2.1.1 建设现状
大港某油田以2 座联合站为中心,建有7 座接转站。7 座接转站运行外输泵6 台,加热炉4 台,其中4 座接转站需外输加热。有2 座接转站采用电采暖,其余接转站采用燃气采暖。目前该油田所辖油井616 口,集输干线13 条,集输半径小于或等于4 km。接转站主体处理工艺:来液经分离缓冲罐进行气分离出的气供站内生活用气及外输,分离出的液经外输泵提升后输送至联合站处理[8-9]。接转站工艺流程见图1。
图1 接转站工艺流程Fig.1 Process flow of transfer station
2.1.2 存在的问题
1)油井集输距离短、接转站分布密集。某油田集输半径统计见图2,该油田接转站共7 座,且集输半径1.2~4.5 km,平均集输半径仅2.9 km。与其生产工况相近的另一油田,集输半径达8 km,且最远端油井井口回压1.09 MPa,远低于集输规范要求的常规抽油机井井口回压(1.5 MPa)。
图2 某油田集输半径统计Fig.2 Statistics of gathering and transportation radius in a certain oilfield
2)接转站作用小,生产贡献低。接转站外输泵压力分析见图3,接转站泵效分析见图4。通过对该油田接转站所需外输压力、接转站泵效进行为期一年运行工况分析可知,接转站所需外输压力偏低,0.2~0.38 MPa;整体泵效偏低,平均泵效31.38%,低于油田公司近三年平均泵效。
图3 接转站外输泵压力分析Fig.3 Pressure analysis of export pump at transfer station
图4 接转站泵效分析Fig.4 Pump efficiency analysis of transfer station
2.1.3 耗能工况
目前7 座接转站,年耗电178.32×104kWh,耗气858.736×104m3/d,优化员工62 人。输油单耗为37.8 kg/t(标煤),输液单耗为2.78 kg/t(标煤)。
2.1.4 提升一级布站覆盖率
该油田平均原油黏度为220 MPa·s(50 ℃)和350 MPa·s(20 ℃),属于中质高含水率油田。下面以该油田某接转站为例进行模拟计算:
某接转站距离某联合站2.3 km,所辖油井61口,集油管道4 条。所辖油井产液量2 963 m3/d,产气量6 336 m3/d,含水率为94.8%,气油比为41,接转站外输温度40 ℃,原油黏度为220 MPa·s(50 ℃)和350 MPa·s(20 ℃)。4 条集油管道运行参数见表3。
表3 集油管道运行参数Tab.3 Gathering pipeline operating parameters
首先,这些管道集输半径均远远小于《油田地面工程建设规划设计规范》要求的“一般水驱接转站管辖油井的集输半径不宜小于5 km”的标准。其次,通过查表可以看出,该接转站集输半径远远小于理论半径,存在集输半径短、能耗高、布局不合理等问题,不能满足现阶段生产需求,存在可优化空间。
针对上述问题,对该接转站现状进行模拟计算[6-7],发现取消该接转站完全满足生产需求,取消后集输半径最长为6.3 km,最远端井回压为1.016 MPa。
同理,对该油田其他6 座接转站进行查表、取消接转站模拟计算,最终结果为:可取消该油田6座接转站,停运输油泵6 台,停运加热炉4 台。
目前,现场已成功实施停运3 座接转站。实施后,所辖油井回压上升符合预期(精度96% ),最高1.2 MPa,且油井产量稳中有升。集输系统输液单耗降低14%,输油单耗降低11.6%,一级布站率提升18.34%,最大集输半径达8.15 km,是优化前平均集输半径2.8倍。年可节电88×104kWh,可节气394×104m3/d,优化员工43 人,年创效1 300 万元。
待6 座接转站全部实施停运后,集输系统输液单耗将降低26.6%,输油单耗降低24.1%,一级布站率提升72.04%,年可节电166.46×104kWh,节气784.385×104m3/d,优化员工56 人,同时减少场地维护费、降低管道漏失率。全年总计创效将达到2 000 余万元。由此实例可以看出,一级布站优化后更加经济有效地指导了油田生产实践。某油田集输系统优化前后效果分析见图5。
该技术成果已在大港其他常规油气田成功应用并推广,完成成果转化,经济、社会效益显著。接下来将由常规油田向凝析油田、稠油油田进一步推广、实施,并完成效果评价。预计可进一步精简接转站20 座,减少39%,使大港油田整体一级布站覆盖率提升57%。
要实现碳中和,能源消费端要做到开源节流。“开源”主要是提高清洁能源供给水平,“节流”则是降低能源消耗,所以节能才是能源消费革命的核心。
通过开展集输半径关键技术研究,利用该集输半径确定方法,高含水常规油气田通过查表即可选择所需的管道规格,而且相对手工的单点计算,管道全程模拟计算的结果更符合实际情况。亦可通过查表,结合接转半径初步判断现有接转站布局是否合理,进而判断哪些接转站存在可优化空间,更快捷、高效指导生产实践,有效提高优化效率和质量,高质量助推地面集输系统绿色低碳转型发展[10]。
大港某油田现场应用效果表明,该方法具有技术可行性和经济可行性,可以向其他油田推广应用,以大幅降低运行能耗,减少化石能源消耗,缩减劳动用工总量,节约土地资源,使地面系统提质增效工作更上新台阶。
同时,在工艺技术推广应用中,与新能源相结合,开辟节能降耗新路径。在工艺优化过程中,引用清洁能源光热、空气源热泵、绿电等新型工艺,替代能耗较高的电伴热、燃气加热等传统工艺,实现地面“绿色健身”,达到提质增效和提高“净能源”的综合效果,开启多能互补清洁生产新模式,形成绿色、高效的地面工艺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