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国有企业所属“僵尸企业”处置方法的探讨

2023-10-05 08:09张晋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23年15期
关键词:僵尸企业僵尸职工

张晋

(晋能控股煤业集团有限公司资产经营管理分公司,山西 大同 037000)

1 引言

国有企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企业,其发展情况对我国社会经济具有极为深远的影响,同时也是推动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进步的重要力量。因此,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优化存量资源配置,是当前我国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工作的主要内容。而国有企业所属“僵尸企业”的存在,不仅影响企业职工生活、行业生产率和要素效率,大量“僵尸企业”的存在还具有传染性,可能产生金融风险,影响经济转型升级,甚至引发经济系统性风险,已经成为制约当前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同时也影响了国有企业的支柱作用。所以,采用科学合理的措施处置“僵尸企业”,是发展的必然要求。对于“僵尸企业”来说,对其进行处置,是其企业全生命周期管理工作中的最后一个环节,更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优化存量资源配置的重点内容,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能够起到关键性作用,对推动我国企业及经济结构的优化调整和转型升级,实现提质增益,促进国有企业及社会经济实现创新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2 处置“僵尸企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僵尸企业”的出现,是多种历史问题、多种因素共同作用而形成的,这类企业普遍存在资源占用量大、经营风险高的特点,部分“僵尸企业”资产负债率超出100%,甚至高达数倍,成为国有企业的亏损点和出血源,形成了制约国有企业做强做大的桎梏,长此以往,必将对我国的社会经济体系造成严重破坏,影响社会经济的稳健发展。

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国有企业肩负着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重担,自2015 年起,处置“僵尸企业”始终是历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重要内容,2018 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巩固、增强、提升、畅通”八字方针,确定重点通过加快处置“僵尸企业”等举措巩固去产能成果,力争2020 年前实现“僵尸企业”出清。所以国有企业必须拿出壮士断腕的决心,对“僵尸企业”进行科学合理的处置,从而有效推动国有企业向着高质量方向发展,解决国有企业的负担,实现减负增效,使国有企业能够轻装上阵,为推动我国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发挥积极的作用[1]。

3 处置“僵尸企业”过程中存在的主要疑难问题

国有企业所属“僵尸企业”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对其进行处置时,应注意科学分类和有序处置,从而对国有资产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同时,也能够对企业职工的合法权益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避免损害职工的合法权益。一般情况下,在处置国有企业所属的“僵尸企业”的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几类典型问题:

首先,主观意识不强,部分国有企业的领导对“僵尸企业”重视程度不够,特别是主要领导、“一把手”没有充分发挥作用,对短期见效快的工作较为重视,对于长期见效慢的痛点、难点问题关心不够,处置“僵尸企业”涉及历史遗留问题较多,工作难度较大,过程较为痛苦,因此处僵工作驱动力不足。由于没有将“僵尸企业”处置工作上升到国有企业战略发展需求的高度,使得很多国有企业仍在沿用传统的工作方式和经营方法,为了突出经营稳定性和效益性,而忽视了处置“僵尸企业”的主观能动性,缺少主动解决问题的意识和思路,使得“僵尸企业”造成的不良影响越来越严重[2]。

其次,债务化解困难,由于呆坏账核销体制不尽完善,具有相当数量的“僵尸企业”隶属于其母公司,不具备独立向金融机构融资资格,全部由其母公司与金融机构融资贷款后,形成统贷统还的借贷关系,“僵尸企业”的贷款无法从有息债务中穿透至具体的金融性负债,且无法将某笔金融债务对应至某家金融机构,因“僵尸企业”停产关闭,没有偿还能力,债务风险直接转嫁到其母公司,使得母公司负担增加,不良资产率上升,经营风险加大。

最后,历史问题交织,目前“僵尸企业”处置工作已进入深水区,工作难度不断加大,很多历史疑难问题渐渐露出水面,严重影响了“僵尸企业”处置进度。在制定和推动“僵尸企业”处置方案的过程中,诸如资产确权、债权债务处置、人员安置、无法正常破产清算、涉诉案件清理、工商税务注销等问题相互交织。面对这些问题,仅仅依靠企业无法正常处置“僵尸企业”,必须联合一切可以联合的力量,形成合力进行攻坚,并且持续发展,积极创新方法和路径,争取政府相关部门的支持和帮助,开通绿色通道,从而着力解决这些问题,才能有效推进“僵尸企业”处置工作,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优化存量资源配置[3]。

4 国有企业处置所属“僵尸企业”的思路

在处置国有企业所属的“僵尸企业”的过程中,应对其人员、业务、资产以及法律诉讼等情况,进行全面摸底,系统梳理相关信息,从而全面掌握“僵尸企业”的历史遗留问题,并对这些问题进行整理,使其清晰、明确,形成清单化,为找出问题根源以及有效解决问题,提供详细、全面且客观的信息。

在人员方面,必须对国有企业所属“僵尸企业”的职工的思想动态进行详细摸底,充分了解职工的离职意愿,并对每位职工的劳动合同进行详细统计,根据职工的实际情况,如年龄、工作能力、家庭等,从而制定科学合理的职工安置方案,确保职工安置方案既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要求,同时也能够充分满足职工的个人需求。如果国有企业承接“僵尸企业”的现有业务,应通过公开选聘的方式,帮助“僵尸企业”的职工实现重新上岗,在新岗位中发挥自身的价值。此外,如果无法重新安置职工,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以及承受能力,可根据市场化原则给予职工经济补偿,也可为职工提供新的就业机会。对于老职工,可以实施内退政策。在对“僵尸企业”进行处置的过程中,涉及职工安置及股权保障方面的工作,应充分征求工会意见,从而有效提高职工安置方案的科学性、合理性以及可实际操作性[4]。

在业务方面,应对国有企业所属“僵尸企业”的业务进行全面梳理,根据是否存在盈利空间,对业务进行分类。对于毫无前景和盈利空间的业务,必须果断停业,及时止损。对于仍具有盈利空间且发展前景较好的业务,国有企业可以考虑承接。此外,在衡量“僵尸企业”的业务是否具有盈利空间时,应重点对“僵尸企业”的应收账款进行梳理,查看其催收方式,判断应收账款能否收回。对于无法收回的应收账款,应根据法律法规要求,履行财务核销程序,同时根据账销、案存以及权在原则,帮助“僵尸企业”原股东保留追过权利。

在资产方面,必须对“僵尸企业”的土地、房屋以及固定资产等方面进行重点盘查和梳理,必须明确产权关系,从而为保证对“僵尸企业”资产进行科学合理的处置,提供详细可靠的参考依据。在处置“僵尸企业”的固定资产时,必须对其资产的具体使用情况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估,从而确保资产处置方式的科学性、合理性,也能够保证资产得到有效利用,以免造成浪费。在处置资产的过程中,必须对各类资产的重要程度进行科学分析,能够为国有企业主业发展起到积极作用的资产,应考虑内部企业承接,从而盘活资源,推动国有企业不断发展进步。对于报废和转让的资产,就保证关键流程不错位、不缺位,确保资产处置的规范性、合理性。对于超过一定金额的设备,应在国有产权交易机构公开进行对外转让。

在法律诉讼方面,必须对所有案件的诉讼进度以及判决执行情况进行详细调查,全面掌握“僵尸企业”在法律诉讼方面的实际情况。对于法律胜诉的应收债权,国有企业可以考虑承继,但需要对后续债权执行方案进行充分的考虑,并科学合理地制定相关执行方案。对于未决诉讼以及其他应收债权,必须尽快做好确权工作[5]。

5 对国有企业所属“僵尸企业”处置工作的建议

处置国有企业所属“僵尸企业”不仅时间紧、任务重,而且在处置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较多,工作难度非常大。除此之外,国有企业所属“僵尸企业”涉及国有资产问题,往往对处置工作的要求较高,在这种情况下,进一步加大了国有企业所属“僵尸企业”的处置难度。因此,国有企业必须对所属的“僵尸企业”问题提高重视,特别是国有企业领导人,必须充分发挥带头作用,自上而下形成合力,积极开展“僵尸企业”处置工作,要全力解决“僵尸企业”的历史遗留问题,推进“僵尸企业”处置进度,有效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对“僵尸企业”的资产和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及再利用,从而为国有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积蓄力量,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此外,通过科学合理地处置“僵尸企业”,也能够有效规范国有企业运营,使其实现稳健和长效发展。

首先,国有企业高层领导对“僵尸企业”处置问题是否重视,将对此项工作产生极为重要的影响。因此,国有企业高层领导必须积极转变思想意识,深刻认识到“僵尸企业”存在的巨大危害,进而对处置“僵尸企业”这一工作提高重视,充分发挥领导的重要作用,实施目标责任制,通过压紧、压实目标责任,自上而下,有效督促相关部门、相关工作人员积极开展“僵尸企业”处置工作。这对加快“僵尸企业”处置进度,优化“僵尸企业”处置效果,都具有极为重要的促进作用。在处置“僵尸企业”的过程中,国有企业高层领导应亲自挂帅,深入一线了解实际情况,对如何有效且科学地处置“僵尸企业”进行深入研究,同时还要组织相关工作,共同探讨“僵尸企业”处置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根本原则以及有效解决问题的策略,群策群力,科学规划路径,制定合理的“僵尸企业”处置方案。国有企业高层领导还要在执行处置方案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带头作用,以严谨、实干、精细的作风,带领相关部门及工作人员切实解决“僵尸企业”问题,清扫处置“僵尸企业”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障碍,提高处置质量[6]。

其次,在对国有企业所属“僵尸企业”进行处置的过程中,必须保证处置流程合法合规。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对“僵尸企业”进行处置,有效保证国有资产安全,避免国有资产流失。此外,由于国有企业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在处置国有企业所属“僵尸企业”的过程中,针对各种问题在制定以及实施解决方案的过程中,必须守住两条线,一要合法合规,二要做好国有资产处置工作,充分履行国有企业的使命。所以,这就要求相关工作人员深入研究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确保处置“僵尸企业”的方式方法、决策程序等均合乎国家法律法规及政策要求。此外,还要对“僵尸企业”资产的市场价值进行深入挖掘,尽量对留存资产进行盘活,实现资产再利用,从而实现处置效益最大化,也为保存和提高国有资产价值发挥积极的作用[7]。

最后,要对国有企业所属“僵尸企业”进行有效处置,不能仅依靠某个部门或某个人,而是要上下、内外形成合力,通过共同努力,相互配合,大力破解“僵尸企业”处置过程中存在的各种疑难问题。国有企业在处置其所属的“僵尸企业”的过程中,必须以问题为导向,对其进行深入研究,找出科学合理的解决对策,直击痛点和难点,并对相关问题实施清单式管理,逐一解决,逐一消除问题,对“僵尸企业”实施“根治”,彻底处置“僵尸企业”,避免在处置过程中形成历史遗留问题影响国有企业的未来发展。政府相关部门必须充分发挥职能,如国资监督部门、工商部门、税务部门等,通过完善相关政策,对国有企业所属“僵尸企业”处置工作提供政策支持。此外,国有企业也应对相关政策进行深入研究,对政策进行有效利用,从而破除思维障碍,创新处置方面,切实做好“僵尸企业”的人员、业务、资产以及法律诉讼的相关安置工作,既能够做好相关处置工作,同时也能够有效维护社会经济的和谐与稳定。

6 结语

总之,在新经济时期,加强国有企业所属“僵尸企业”处置,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以及优化存量资源配置的关键措施,对国有企业发展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必须对这项工作提高重视,深入了解和思考,从而为优化国有企业所属“僵尸企业”的处置效果,推动国有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和帮助。

猜你喜欢
僵尸企业僵尸职工
以职工之家为抓手 让职工享“家”温暖
职工书画
笔记本电脑“僵尸”
你愿意当吸血鬼还是僵尸?
职工“获得感”这样来
《最美职工 职工最美》 曲谱
App已死?80%的僵尸应用带来的困惑
“僵尸肉”横行谁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