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业态劳动者思想政治工作探析

2023-10-05 06:32左高峰张柏怀
工友 2023年4期
关键词:工会组织劳动者政治

文_左高峰 张柏怀 叶 芃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科技的发展,平台经济迅速崛起,依托互联网平台实现就业的网约车司机、快递员、外卖员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数量大幅增加,成为职工队伍中一支不可忽视的群体。但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劳动环境、劳动方式等与传统意义上的劳动者有很大差别,而且普遍存在着劳动安全风险高、收入不稳定、社会保障水平低等突出问题,其思想状况与传统意义上的劳动者相比也发生了较大改变。

党中央、国务院和各级工会组织对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日益关注,全国总工会专门印发《切实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的意见》中提出,要强化思想政治引领,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引导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深入了解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群体的思想状况、工作实际、生活需求,引导他们依法理性表达利益诉求。

为此,黄石市总工会专门开展了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思想状况调研,了解掌握他们的基本信息,以及在用工模式、工作时长、工资报酬、社会保障、劳动保护、组织建设、民主参与、精神文化需求和思想政治态度等方面的情况。

短板

调研发现,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群体思想上总体呈现出政治立场坚定、价值取向积极的特点,对思想政治工作也有一定需求,但也突出存在着精神压力较大、对工会组织认识不够全面等问题。工会组织在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思想政治引领方面则存在短板和不足,主要表现为“三个不够”:

一是对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覆盖面不够。近年来,各级工会积极推进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建会入会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由于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用工方式多元,劳动关系不清晰不明确;组织形式与传统企业差别较大,人员流动性高;对工会组织的了解不多,入会意愿不强等因素,仍然有许多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游离在工会组织之外。部分已建工会的新就业形态领域企业,由于行政负责人不支持不配合、组织网络不健全、工会干部配备不到位、会籍管理困难等客观因素,工会工作难以有效开展,对职工的思想政治引领也缺少依托。

二是对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吸引力不够。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业余时间更多消耗在手机上。包括购物、交友、直播、视频等各类功能的APP越来越多,且深受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欢迎。相比之下,广播、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的影响力逐渐衰落,对追求新鲜事物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吸引力日渐下降。特别是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平均年龄较小,对新鲜事物的接受程度高、速度快,使用的APP、关注的对象多种多样且缺乏固定性,导致工会组织很难快速地从众多平台中选定某个平台作为思想引领的切入点。而且在思想引领的内容上如果不能做到常新,也很容易出现无人问津、“掉粉”的现象。

三是对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针对性不够。工会组织在开展职工思想政治工作时,受限于思维定式、工作惯性、路径依赖和应用场景,往往还是习惯性地套用老办法老方式,对于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针对性不强,导致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参与度低,或者只能机械式、被动式参与,难以真正入脑入心、引起共鸣,影响了思想政治引领的实际效果。

改进

针对上述问题,工会组织应当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针对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思想政治工作,着力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是明确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思想政治工作的职责定位。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思想政治工作是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组成部分,既要坚持职工群体的“共性”,牢牢把握团结引领广大职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奋斗的时代主题,紧紧围绕经济建设主战场,不断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劳动和实干托起中国梦;也要尊重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个性”,与其特点和需求相结合,与新就业形态领域企业发展方向相结合,与工会组织的职能作用相结合,实现新时代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

二是筑牢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础。在新就业形态领域企业中普遍建立工会组织,是开展好思想政治工作的前提。要大力推行“重点建、行业建、兜底建”的建会模式,深入开展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入会集中行动,逐步建立完善纵横交织、上下贯通的组织体系,将相对松散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凝聚起来。完善工会组织建设,采取专兼职结合的方式,打造一支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懂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爱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在政策、资金等方面予以支持,使其能够根据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特点,更有针对性地提供信息和服务,确保思想政治工作常新常活。

三是健全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思想政治工作的相关机制。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项经常性基础性工作,应当逐步完善工作机制。要建立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思想状况的监测机制。将劳动关系监测直报前移至新就业形态领域企业,及时了解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思想状况,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前瞻性。要建立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权益维护机制。将解决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急难愁盼”问题与思想政治工作结合起来,保障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增强工会组织对他们的吸引力。要建立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矛盾调处机制。针对不同的组织形式和用工方式,建立劳动争议多元化解方式,及时妥善化解劳动纠纷,维护劳动领域政治安全。四是建立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关心关爱机制。将服务作为展现工会价值最有效的途径,针对他们的实际需求和职业特点,精准普惠提供服务。

四是丰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思想政治工作的形式内容。抓住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特点,充分运用“实体平台”和“网上平台”两种不同形式,丰富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在“实体平台”层面,依托户外职工爱心驿站、司机之家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聚集场所,布置宣传标语,播放宣传短片,提供报刊书籍等,契合他们“碎片化”的时间运用;引导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参与工会组织开展的摄影、征文、歌唱等容易参与的活动,在丰富他们业余生活的同时起到思想引领的作用。在“网上平台”层面,以微信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普遍使用的APP为切入点,逐步向其他平台扩展。采取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方式,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宣传工会组织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所做的工作,宣传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中的先模人物,构建既有“意义”也有“意思”的网络宣传阵地。

猜你喜欢
工会组织劳动者政治
打造有温度的工会组织——记北京服装学院工会工作
劳动者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工会组织要善于“春风化雨”
劳动者的尊严不应被“扔”在地上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不得与工会组织任职期内人员解除劳动合同
在云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