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明
武丁死后,他开创的太平盛世没能长久延续下去。他以后的商王,特别是帝辛时期,国内矛盾十分尖锐,东南方的诸侯纷纷起兵反叛。
面对这种情况,商王帝辛少年英勇,派部下向东征讨莱夷,自己率领部队攻打南方九苗,将商的势力范围延伸到了东海和长江流域。但是,连年的征战极大地消耗了国力,并进一步激化了国内矛盾,导致商王朝对西北地区的控制力逐渐下降,这给了那里的周族部落以可乘之机……
同族的建立 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位女子在郊外发现了几个特殊的脚印。虽然能看出是人的脚印,但脚印特别大,只有巨人才能踩出来。女子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将自己的脚踩在了这些大脚印上,没想到几个月后,她竟然生下一个男孩。这可把女子头疼坏了,她认为这个孩子的降生太过蹊跷,决定狠心把他丢掉。
女子将孩子丢在小巷里,结果牛马为了不踩到孩子,都绕开孩子的襁褓行走;女子又想把孩子丢在山林中,结果那天山林中的人特别多,女子担心引人注目只好作罢;最后女子把孩子丢在冰面上,没想到一群鸟儿飞来,张开双冀把孩子围住,让他免于寒冷。接连发生的奇异事件,让女子意识到这个孩子也许有神明保佑,于是决定好好将他抚养长大。因为出生时多次被遗弃,所以孩子得名“弃”。弃长大后,成为一名农业高手,是周族部落的创始人。周族部落经过几百年的发展,经历了夏和商两大王朝。
商王武丁统治的时候,周边的小国和部族不是屈服于商朝的武力,就是不愿臣服而一直遭到商朝部队的征讨。在领教过商朝大军的威力后,周族部落选择了臣服。
周族也曾经历过很长的动荡岁月,后来迁徙到岐山(今陕西岐山县)才算找到理想家园,因为地处中原西部,所以又叫西岐。这里有肥沃的土壤,物产丰富,周人在此定居后迅速壮大。不过,无论怎么发展,他们也只是商朝的附庸。
残暴傲慢的纣王 商朝的最后一任君王叫帝辛,他是一位天资过人的君王,不仅口才非凡、能言善辩,而且力大无穷,可以徒手与猛兽搏斗。有如此优异的天赋,如果想成就一番事业应该不是什么难事,但是他偏偏恃才做物、好大喜功,瞧不起所有人。帝辛还有一个名字——封王。
在神话故事中,纣王的妻子妲己被塑造成一只作恶多端的狐狸精,其实即便没有妲己的蛊惑,纣王也已经恶行累累。纣王滥用权力,只为满足自己的私欲:百姓本就生活不易,他还加重赋税,搜刮民脂民膏;他兴建巨大的宫殿——鹿台,鹿台里装满了搜刮来的财宝;他喜欢喝酒吃肉,就命人在池子中装满美酒,在树上挂好香喷喷的肉,方便他随时享用。
君王如此沉迷享乐,上到臣子下到百姓奴隶,自然过得很辛苦。很多人无法忍受,怨声载道,反抗不断,但纣王不仅不反思己过,还残忍地用酷刑镇压。
当时有三位重要的诸侯被称为三公。第一位诸侯因为女儿忤逆纣王被纣王用重刑剁成肉酱。第二位诸侯看不过去,急忙劝谏,结果被纣王用酷刑折磨而死。第三位诸侯听到这件事,不敢出面阻止,只能在背地里难过叹气,没想到被小人告发,指责他想造反。不可一世的纣王哪能容得下这种传言,二话不说,就把这位诸侯关进了大牢。
这第三位诸侯就是周族的首领,名叫姬昌.因为周族领地在西面,他又被称为西伯侯。
仁慈智慧的姬昌 与残暴贪婪的纣王不同,姬昌仁慈宽厚,美名远播,不少人发生冲突难以决断时,都会来找姬昌评理。曾有两个诸侯因为一点小事,特意来到西岐找姬昌主持公道。当他们进入周族领地后,发现当地百姓都相互礼让,尊敬长辈。原本吵个不休的两人自惭形秽,觉得两人那点矛盾放在周人眼里实在是太幼稚可笑了,于是放弃争吵。
姬昌不仅善于治理部族,还非常重视人才的发掘。如果有人到访,哪怕来不及吃饭,他也要认真接待。有一次,姬昌路过渭水时遇到了一位奇怪的老者。
这位老者正在渭水边钓鱼,说他怪,主要有三点:第一,鱼钩都应该是半弯的,他用的却是一根像针一样的直钩;第二,鱼钩上都要放饵料,这样贪嘴的鱼儿才会咬钩,可他的鱼钩上空空如也;第三,鱼儿都在水里,可是他的鱼钩在半空中,离水面有一大截距离。
大家不是笑他疯就是笑他傻,姬昌却没有附和大家,而是走过去和他攀谈。通过交流,姬昌发现这位老者见识不凡,连忙虚心向他请教,还任命他当高官。这位老者就是姜子牙,也叫姜太公。
他假装在河边钓鱼,其实是在等待明主发现自己。俗话说“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只有礼贤下士的君主,才能发现这样特立独行的人才。
和姜子牙一样,许多人从四面八方去到西岐,辅佐姬昌,周族的实力逐渐变得越来越强。当姬昌身陷囹圄,他们便群策群力,想办法营救。既然纣王喜欢奇珍异兽,他们就投其所好,费尽心思搜集来珍宝送给纣王。纣王被哄得很开心,不仅放了姬昌,还顺便告诉他,陷害他入狱的人是一个叫崇侯虎的诸侯。
立志灭商 亲眼见证过纣王的残暴后,重获自由的姬昌暗自立下一个宏大的目标——推翻商朝的统治。但是,商朝纵横中原数百年,哪怕不复当年的鼎盛,也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仅凭一个小小的周族,怎么可能打得过呢?姬昌当然不会傻乎乎地马上开战,饭要一口一口吃,推翻强大的商朝要一步一步来。
为了营救姬昌,周族刚刚献出大量珍宝,回到领地的姬昌又主动献出一大片领土给纣王,仅提出一个条件——废除炮烙(一种酷刑)。姬昌这么做,可谓一石二乌,一方面示弱,表明忠心,麻痹纣王;另一方面废除酷刑炮烙,对纣王来说不痛不痒,少了炮烙他还可以用别的酷刑,但姬昌赢得了仁慈善良的美名。
趁着纣王不再找自己麻烦,姬昌开始紧锣密鼓地实施灭商计划。首先,击退西方的外族,免除后顾之患;然后,消灭周边支持商王的部落小国,其中就包括害姬昌入狱的崇侯虎;最后,在领土东部建立新的根据地,以便日后挥师东进。
因为功劳卓著,姬昌被后人称为周文王。岐山上曾经传来悦耳的鸟鸣,周人抬头望去,发现山上竟然有一只华丽的凤凰。凤凰是神鸟,是大吉大利的象征,大家都相信这是神明对周文王的祝福。
遗憾的是,姬昌生前没有完成灭商大業。他死后,他的儿子姬发继位,立志完成父亲未竟的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