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搜索与救援队(USAR)后勤保障能力提升
——以中国救援队(CSAR)土耳其地震国际救援任务为例

2023-10-02 02:55朱笑然张云昌李立高博伟孙圣鉴
中国应急救援 2023年5期
关键词:后勤保障救援队土耳其

朱笑然 张云昌 李立 高博伟 孙圣鉴

1 灾害总体情况

2023年2月6 日,当地时间4 时17分,土耳其发生7.8 级地震,震源深度20 千米。9 个小时后的13 时24 分,距离第一次震中北部约100 千米处再次发生7.8 级地震,震源深度20 千米。土耳其10 个省份和叙利亚的3 个省份共2200万人受到地震影响。大量建筑物和基础设施在地震中受损,土耳其有超过100万栋建筑受损,其中5.6 万栋建筑倒塌或严重受损[1]。两次大地震间隔时间短、震源深度浅、破坏力叠加,震中300 千米范围内有33 座城市,距离最近的是土耳其南部最大城市,也是土耳其第六大城市加济安泰普,人口密度高,加上当地建筑物抗震性能差,诸多复杂因素使震情极为严重复杂。

地震发生后,应急管理部第一时间派出中国救援队前往灾区开展国际人道主义救援行动,中国救援队由应急管理部机关、北京市消防救援总队、中国地震应急搜救中心、应急总医院、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共82 名队员组成,携带搜救犬4 只和搜救、通讯、医疗、后勤等装备物资共20 吨,搭乘国航包机飞赴灾区[2]。救援队包机当地时间2月8 日4 时30 分抵达土耳其阿达纳国际机场,第一时间以陆路机动运输方式赶往受灾严重的哈塔伊省安塔基亚市,开展为期11 天的国际人道主义救援行动,共营救出6 名幸存者,搜寻出11 名遇难者。

2 中国救援队基本情况

中国救援队是应急管理部成立之后新组建的一支专业救援队伍,是我国第二支重型地震灾害救援队伍,2019年通过联合国国际重型救援队资格认证。按照联合国国际城市搜索与救援专家咨询团(The International Search and Rescue Advisory Group,简称INSARAG)2020版指南中的要求,所有的USAR 无论其能力和参与行动的情况如何,都必须由管理、搜索、救援、医疗和后勤等5 个功能组成,这也是INSARAG 给出的重型救援队功能组成标准。USAR 的后勤保障能力包括制定通讯计划、装备维护、后勤管理物质支持和重新补给以及行动基地运维,以维持救援队工作正常运转,支持和保障救援行动顺利实施等[3]。后勤保障作为USAR 能力建设的五个要素之一,同时也是最重要的要素,它直接影响了USAR 的综合水平。USAR 能力分级测评要求,INSARAG 要求国际重型救援队能够在受灾国或地区自给自足保障10 天[4]。

此次国际救援行动,中国救援队共携带了搜救犬4 只,包括环境侦检、生命搜索、破拆顶撑、移除牵拉、动力安全等512 件套专业救援装备,海事卫星、视频会议终端等338 件套通讯装备,84A 帐篷、充气帐篷、网架帐篷等2796 件套后勤装备,睡袋、充气床垫等2940 件套个人装备,饮用水、方便面、罐头等458 箱食品和10942 余件套医疗物资(见表1)。

3 后勤保障工作

3.1 装卸载装备物资

地震发生后人员被掩埋在建筑废墟内,“黄金72 小时”是救援最佳时间,在这段时间内,被困人员的生存几率较高。越早被发现,越有利于开展营救,就越有可能给他们带来存活的机会[5]。搜救中心和北京消防的60 多名队员在机场利用最短的时间完成20 吨装备物资的卸载和装载工作,随后坐车赶往受灾严重的哈塔伊省安塔基亚市,于当地时间2月8 日16 时抵达哈塔伊体育馆。经救援队领导认真细致的踏勘研判,确定行动基地位置后,救援队员快速将装备物资卸载分类,包括通过协调联络运送来的约5 吨重的木料。

3.2 搭建行动基地

救援队员按照营地功能划分标准,仅用3 个小时就完成工作区、宿营区、生活区和卫生区等所有相关要素搭建布置,分区域共搭建指挥、通讯、装备、医疗、生活、住宿、炊事、搜救犬、安保、卫生、厕所等24 顶专业帐篷。同时做好安全防卫,设置24 小时门岗并进行值班轮换,强化了营地安全秩序,保障了行动基地在天黑之前正常运维(见图2)。

图1 中国救援队队员在哈塔伊体育馆停车场卸载装备物资

图2 中国救援队行动基地示意图

3.3 饮食生活保障

土耳其当地夜间气温低,昼夜温差大,使刚到达地震现场的救援队员体力下降。由于当地基础设施遭到严重破坏,交通堵塞,造成当地物资紧缺,油料等必需物资不能及时送到行动基地,发电机等动力装备无法使用。救援队后勤保障及时启用了野战给养炊事单元,用木料作为燃料烧水煮饭,让队员及时补充能量恢复体能。

我国驻土耳其大使馆、中资企业和当地志愿者在采购生活物资上发挥了优势,分批次将生鲜食材、饮用水和生活物资送到救援队行动基地,协调厨师驻派到救援队营地,为中国救援队和中国香港救援队近200 名队员提供饮食和热水保障。为了保障饮食安全卫生和行动基地秩序规范有序,每天坚持对炊具进行清洗消毒,对生活垃圾及时清理消杀。通过协调洗漱用水,队员可随时进行简单的洗漱。在寒冷的夜晚为队员提供衣物和毛毯。

3.4 通讯和动力装备保障

此次国际救援任务救援队携带了海事卫星、铱星手持机、视频会议设备和无人机等通讯设备。任务期间,通信组保障了救援队指挥部与应急管理部视频连线2 次,与国家消防救援局指挥中心前后方通信数次,采用卫星电话、移动电话、微信、手持电台等多种手段保障救援队指挥部与派出的现场搜救分队通信联络,运用“视频+语音”的方式及时回传灾情和工作信息,为指挥部的信息汇总、指挥决策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为确保第一时间掌握灾情信息变化,及时调整救援任务提供信息支撑保障。特别是在2月10 日,救援队现场指挥部计划与应急管理部领导视频联通,通讯组及时解决了视频联通故障,保障前后方指挥通信畅通无阻(见图3)。

由于基地有电饭锅、高压锅等大功率用电设备,两台大功率发电机(10KW和8KW)除了保障200 人一日三餐按时吃上熟米饭和肉食,还要为整个行动基地提供生活用电和场地照明。后勤保障组按时检查发电机运行工况,及时解决故障,并进行更换机油等维护保养,保障发电机的正常稳定运行。野战给养炊事单元除了保障饮食按时供应以外,还要保障热水24 小时的供应,始终处于工作状态,造成供油管路堵塞,后勤保障组对其拆卸清洗维修,保障野战给养炊事单元的稳定运行。这次土耳其地震救援携带了内燃破拆、顶撑、动力、辅助等救援装备,搜救分队3 个小组24 小时轮换作业,装备使用强度大,为了保障装备的性能稳定可靠,从而提高搜救效率,后勤保障组对救援装备进行定期维护保养,检测装备的性能和工况,使装备的技术性能始终处于最佳状态。

4 收获与体会

此次土耳其地震国际救援任务是中国救援队第一次执行地震灾害国际救援任务,也是中国实施国际救援任务中最困难的行动之一。这次救援行动取得的成功和经验,特别是后勤保障工作方面,对于提高中国救援队能力建设和发展水平,对于救援队组成单位北京市消防救援总队、中国地震应急搜救中心和应急总医院未来的工作重点具有重要意义。

4.1 联营联保

此次救援为中国救援队、中国香港救援队和我国驻土耳其大使馆联合执行地震救援行动,做到同营地、同保障、同行动、同撤回。这种联营联保模式对中国救援队和中国香港救援队来说是第一次尝试。中国香港救援队首次参加国际救援行动,中国救援队对中国香港救援队赴土耳其开展救援高度关注、主动对接、全力支持。中国救援队在哈塔伊体育馆西北侧确定好行动基地位置后,为中国香港救援队预留了区域。中国香港救援队到达灾区后,可以迅速投入到搜索与救援行动中。在考虑到中国香港救援队不具备做饭的条件下,中国救援队决定将其纳入联合保障范围。其他队员在完成本职工作的情况下,积极主动到炊事保障组帮忙,解决了后勤保障人员不足的问题。两支救援队伍和大使馆以及中资企业通过10 余天的团结协作,圆满完成了此次救援行动的后勤保障任务。在特殊条件下多支队伍联营联保共同保障也是国际救援未来的发展方向,开启了综合保障的新模式(见图4)。

图3 搭建通讯装备,保障通讯联通

图4 中国救援队与中国香港救援队共同参加升国旗唱国歌仪式

4.2 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有效实现一物多用

由于国际救援任务民航包机的运载能力有限,货物托运最大重量决定了救援队并不能把所有装备物资带到灾区。在救援现场如何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有效实现一物多用,这就需要后勤保障人员灵活机动的工作经验。中国救援队没有携带洗消帐篷,加上当地气温低,不具备洗漱条件,后勤保障队员利用现有装备搭建简易洗漱系统,为队员提供洗漱场所。中国香港救援队利用现有木材,现场制作搭建洗消区域,从灾害现场返回基地的搜救队员进行洗消、消杀和更换衣物,将污染物等隔离在行动基地外,保证卫生无菌进入基地,保持整个队伍的健康卫生(见图5)。

图5 中国香港救援队利用木料搭建简易洗消区域

5 后勤保障工作建议

实战是检验日常工作到不到位,考虑是否全面细致最好的办法。此次土耳其地震国际救援共有来自100 多个国家的200 多支救援队伍参加,是历史上最大规模国际救援队伍参加的灾害救援,被称为“人类历史的最强一次协作”。在土耳其灾区,各支救援队伍都在争分夺秒的开展搜索与营救,尽最大可能去营救幸存者,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为了加强队伍能力建设,进一步提升队伍的职业化、国际化和现代化水平,结合此次土耳其国际救援任务的实践经验,提出以下后勤保障工作建议:

5.1 提升个人装备配备多元化

加强个人装备保障研究,特别是针对在高寒高海拔地区的装备配置。(1)建议配备轻量化、体积小、蓬松度高、防潮防水的羽绒睡袋,舒适温度可以达到4℃,保障温暖的睡眠温度;(2)建议配备轻量化自充气睡垫和枕头,搭配电动充气系统,不需要人为充气,提供舒适的睡眠系统,保障队员恢复体力;(3)建议配备具有单向排湿排汗面料的速干衣,快速排汗透气的同时做到保暖,锁住热量保持体温;(4)建议配备毛线帽、脖套、头巾这种保暖的贴身装备,保护队员面部、耳部避免冻伤,同时也可以保护皮肤,避免颈部被救援服磨伤;(5)建议为每名队员配备防噪音耳罩和防割防热的手套,保护耳部听力和手部收到伤害,提升个人防护;(6)建议多配备一套救援服或者配备营地服,保障救援队员从现场完成工作回到行动基地可以换上干净的服装去休息和进餐,在保障个人卫生的同时也提升了整支队伍的卫生防护。

5.2 提升住宿帐篷配备轻量化

由于国际救援航空运输运力有限,为了保障队伍行动基地的搭建和运维,提升队员住宿环境和条件,节省帐篷搭建撤收的人力和时间,提高搜索与救援效率。(1)建议配备轻量化的充气帐篷,取代重量大、零件多、搭建繁琐的84A帐篷;(2)建议配备轻量化硬质床位,提供舒适的住宿条件;(3)建议配备折叠马扎等轻量小型化的折叠椅,保障住宿帐篷内有一定的活动空间;(4)建议配备一定数量的单人帐篷,单人帐篷的优势是保暖、安全、轻量化、易操作,并有一定的私密性,为住宿环境提供了多一种选择。

5.3 提升供暖洗消系统轻量化

在高寒低温地区执行救援任务,灾害地区的交通、基本设施等严重受损,受飞机运载能力影响不便携带大型生活装备,为确保救援队员工作和生活所需的暖风、洗消系统正常使用,需配备轻量化、体积小的供暖和洗消系统,如柴油暖风机、电动暖风炉、便携淋浴袋、电动淋浴器等便携装备,为救援队提供全要素全方位的生活保障。

5.4 提升救援装备配备电动化

这次土耳其地震救援很多国际救援队伍携带了电动救援装备,我们通过目前配备的装备与其他队伍装备进行了全方位的对比,总结了未来救援装备的发展方向之一是保留内燃装备的同时,配备电动装备,如背包式电池液压泵、电镐、电动剪扩双用钳、电动切割锯等。电动装备的优势包括:(1)零排放,适用于密闭狭小或地下空间;(2)快速启动,免除内燃机带来的困扰;(3)节省燃油和保养成本;(4)性能强劲,振动更低,重量更轻,更好的续航能力。电动工具使破拆更快速、更安全、更轻松。

5.5 提升救援装备配备智能化

加大高精尖生命搜索定位装备的配备力度,配备光学生命探测仪、音频生命探测仪、雷达生命探测仪、多模复合三维生命探测仪、红外热成像探测仪、无人机载生命探测仪、废墟狭小空间生命搜索机器人等,通过光学、音频、雷达、热红外、手机信号等技术和手段,提供可视和非可视救援目标一体化广域扫描和智能识别,快速准确搜索和定位幸存者。

猜你喜欢
后勤保障救援队土耳其
土耳其T-129攻击直升机
青岛炼化救援队:鱼水情深 共抗时艰
兵马未动 粮草先行 后勤保障装备走向智能化
福建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 招之即战
我也叫“土耳其”
土耳其政变为何以失败告终
土耳其医改后来居上
金门岛登陆作战后勤保障的主要教训及启示
平津战役中人民解放军的后勤保障
戚继光创建的快速后勤保障部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