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碧波 李胜男 郭静 高相楠 于瑾
我国是世界上高原寒区铁路、公路、桥隧、水电站等基础设施建设规模最大、施工人数最多、施工时间最长、工程难度最大的国家,迫切需要对高原寒区大规模施工作业应急医疗保障规律的深入研究。本文首次结合高原铁路工程施工大规模作业人群应急医疗保障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改进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青藏高原海拔高、气温低,在地理学上属高原寒区或高原高寒冷区。青藏高寒区是我国三大自然地理区划之一,并有第三级和世界屋脊之称。平均海拔在3500 米以上,一般海拔每上升100 米,气温下降0.60℃,夏季夜间温度-6℃,冬季最低气温可达-40℃。高原施工面临低压缺氧与高原高寒问题,发生高原病、职业病、传染病与意外损伤的概率增大。自建国以来,我国青藏铁路、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等一大批战略工程开工或建成,特别是正在建设的东起四川省成都市,西至西藏自治区拉萨市高原铁路全线开工,线路全长1838 千米,穿越地质条件复杂的横断山脉,沿线平均海拔在3000 米左右,最高可达5000 米。大规模高原施工作业人员多数来自于低海拔地区,面临高原反应的威胁更甚。高原反应引起的头痛、失眠、呼吸困难不畅等症状,甚至发生高原肺水肿、高原脑水肿,影响施工效率甚至造成人员死亡。铁道部门或高原医学研究部门一直在对高原施工作业人员医疗保障进行研究。
1.2.1 部队成建制医疗后送保障模式时期
从1948年解放军组建铁道纵队到1983年铁道兵离开军队序列转隶到铁道部,共计35年[1]。铁道兵是人民解放军的一个兵种,承担着社会主义国家铁路建设的主体职能[2],其先后建成了包兰、嫩林、贵昆、成昆、襄渝、南疆、青藏等铁路,并参与北京地铁、引滦入津和其他一些铁路工程建设。铁道兵部队实行连、营、团、师成建制的医疗保障机构跟随部队遂行任务。典型工程为1984年主要由铁道兵建成的成昆铁路,被联合国评为20 世纪人类征服自然的三大奇迹之一。
1.2.2 军地混合医疗后送保障时期
1984-2004年为铁道兵集体移交到铁道部期间,重大工程实行军地混合医疗后送保障模式。1984年1月1 日,国务院、中央军委决定,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集体转业并入铁道部,共计148260 人军转工。铁道兵指挥部改为铁道部工程指挥部,铁道兵10 个师分别改编为铁道部第十一至二十工程局,师以下的团、营、连级单位相应地改编为工程处、工程段、工程队。承建的典型工程为青藏铁路二期主体工程(2001年动工,2006年竣工),实行军地混合医疗后送保障模式,方法为抽调地方医务人员来组建一、二级医疗卫生保障机构,并由西藏军区总医院担任三级医疗卫生保障机构[3]。
1.2.3 市场化医疗后送保障模式
2003年至今20年,实行商业化医疗服务保障模式。2003年11月26 日原铁道部将铁路医院作为辅助职能裁撤。2004年起,全国各地铁路医院均被剥离出铁道部,从此国铁集团不再拥有自身医院与自我医疗保障力量,铁路施工医疗保障转化为市场化购买医疗服务模式,主要做法包括:承建标段的“局集团公司”与当地省、市、县各级政府医院,通过合作协议建立起以市场机制为调节的三级医疗后送体系。医疗后送的办法为:第一级为各标段施工单位建设卫生所(室),主要负责现场急救与紧急救治,并向二级医疗机构转送重伤员;第二级为签订协议的当地市县级卫生机构,主要负责早期救治,并向三级卫生机构转运重伤员;第三级为签订协议的省级医疗卫生机构,主要负责复杂手术与危重病救治。
一是对铁道兵成建制时期公布的年度死亡人数进行对比分析,分析死亡率高的时期与死亡率高的原因。选取三个不同历史阶段每百公里死亡人数进行统计学分析,分析每百公里死亡率高的原因。二是对三个不同阶段铁路建设过程中每百公里死亡率进行统计学分析。
2.1.1 军队医疗后送保障模式
1948-1983年铁道兵实行部队成建制医疗保障模式[4],是铁道兵成建制时期基本保障模式。连、营、团、师本级医疗保障机构跟随部队遂行任务,伴随保障[5]。基本做法包括:建立团设救护所-师设野战医院-当地驻军医院构成三级医疗后送体系,提供医疗保障任务。典型工程为成昆铁路,由铁道兵自身医疗保障力量完成。铁道兵部队负责施工线路总长667.5 千米,地段位于7-9 级地震区,泥石流240 多条,还有许多溶洞、暗沙、断层、流沙、瓦斯、岩爆以及有害气体等等,应对多种多样应急医疗任务,团救护所与师野战医院职能任务均按军队分级救治,阶梯后送模式实施。
2.1.2 军地混合医疗后送保障模式
1983-2003年实行军地混合医疗后送保障模式[6],是铁道兵转隶到铁道部时期过渡性保障方法。典型案例为2001年修筑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青藏铁路二期工程。青藏铁路格尔木至拉萨段1110 公里的路段中,海拔4000 米以上的有960 千米,空气稀薄,含氧量只有海平面的54%。抽调地方医务人员与自身单位固有的医疗人员共同组建一、二级医疗卫生保障机构,并由西藏军区总医院担任三级医疗卫生保障机构[7],实行工地沿线设立了29 所医院115 个医疗点,配备了17 座高压氧舱(平均65 千米配备一个高压氧舱),为14 万施工作业人员提供三级医疗保障。
2.1.3 市场化医疗后送保障模式
2003年至今实行市场化医疗后送保障模式[8],是企业职能转化完成后通用保障模式。历史背景为铁道部撤消,行政职能剥离出来移交到交通部,建设职能转为铁路建筑企业,企业施工期间实行商业化购买医疗服务,或者叫做市场化医疗后送保障。典型工程为高原铁路拉林段与成雅段,全部由商业化购买医疗服务。目前调研,第一阶梯医疗机构编成与任务为:由局集团公司在标段指挥部设立一个卫生所,在施工工地现场设置卫生室,3 医3 护共计6 名医务人员,日常负责标段施工现场近2000 名施工工人、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医疗保障,突发事件时负责现场急救与医疗后送。常态下每月急性伤病员转运约5 次,平均在2 小时内将伤员转运到工程最近的县人民医院。
三种医疗后送保障模式对比见表1。
自1948年至1983年,铁道兵有军籍注册资料可查询的牺牲人数总计8173名,数据来源于《铁道兵》[9-11]。统计铁道兵1949年-1983年,每年死亡人数见图1 与表2,平均每年死亡人数为233.5人。高于平均死亡人数的年份,形成三个高峰期,第一个高峰期为1951年至1953年抗美援朝战争期间,累计死亡1136 人;第二个高峰期为加快修建成昆铁路时期(1964年-1970年),死亡2269人,另有数据报道成昆铁路牺牲2100人[12],原因是前者将病死也列入了死亡人数;第三个高峰期为1973年至1984年,死亡2218 人,主要归因为青藏铁路一期工程建设(1974年-1984年)[13]。本 研究引用历年铁道兵有军籍注册资料可查询的牺牲人数三个历史阶段重大工程死亡人数参考数据,上述数据含有当年其它铁道兵工程死亡人数,因此与真实数据略有出入。现对成昆铁路与青藏铁路一期、青藏铁路二期、拉林段与成雅段铁路三个工程每百公里死亡人数进行统计并分析原因。
表1 三种医疗后送保障模式比较
表2 铁道兵成建制时期年度亡人数
2.2.1 第一个历史阶段
图1 铁道兵成建制时期年度死亡人数柱状图
成昆线全长1096 千米,铁道兵承担了667 千米。1964年铁道兵5 个师(第一、五、七、八、十师,及铁二师第8 团、独立机械团、独立汽车团)扩编到18 万人投入到成昆铁路的建设中,1966年进入施工高潮,铁道兵加上地方施工工人,达到35.97 万余人。以铁7 师为例,师定员达到36820 人,编制“5 团5 营5 连”。师部设有野战医院,团级单位设有医疗所,营连级提供急救与医疗后送。经估算,每百公里有316 人牺牲。高死亡率的主要原因是地质条件艰险与生产工具落后。成昆铁路穿过5 条地质断裂带、3个暴雨集中区,700 千米处在7 至9 烈度地震区,沿线山区地质构造运动广泛发育,岩层破碎,大滑坡183 处、危岩落石近500 处、崩坍100 处、岩堆200 多处、泥石流沟318 条,另有河岸冲刷、山体错落、岩溶、岩爆。当时铁道兵生产工具十分落后,军中流传的顺口溜:“铁道兵有三宝,铁锹、洋镐、烂棉袄”。修隧道用的爆破技术在当时属于新技术之一,当时在修建一条隧道时,爆破时后爆的炮眼先爆了,副排长等5 人撤退不及,都牺牲了。6.4 千米长的沙木拉达隧道,修建6年,平均每修建一公里,就有50 多名建设者献出生命;西昌小庙乡羊腰岭隧道,全长806 米,牺牲了16 名战士。1966年8月27 日,成昆铁路线一平浪地区遭遇80年一遇的特大暴雨形成巨大的泥石流,铁一师3 团12 个连队驻该地区大箐沟山谷,遇山洪暴发,部队的人员、物资受到严重损失,共伤27 人,亡46 人。青藏铁路是中国新世纪四大工程之一,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通过永久冻土区最长和最高的高原铁路。1984年7月30 日,我国第一条高原铁路——青藏铁路一期工程西宁至格尔木段正式交付使用,西宁至格尔木段长814 千米,为一期工程。由于“高寒缺氧、多年冻土、生态脆弱”三大世界性难题的原因,青藏铁路一期工程反复停工开工,西宁至格尔木段1958年开工建设,1984年开通运营,前后历时26年,其中长度仅4.01 公里的老关角隧道就修了25年。青藏铁路一期工程死亡人数并无公开数据,本研究引用历年铁道兵有军籍注册资料可查询的牺牲人数作为参考数据,上述数据含有当年铁道兵在其它工程中的死亡人数,因此数据略有出入。相比而言,成昆铁路死亡率仍高于青藏铁路死亡率。
2.2.2 第二个历史阶段
1984年青藏铁路一期工程完成后搁置17年,二期工程于2001年动工,2006年7月建成通车。二期工程期间,抽调地方医务人员与自身单位固有的医疗人员共同组建一、二级医疗卫生保障机构,委托兰州铁路局和西藏军区总医院在沿线设立7 个三级高原病救治站,诊治3.3 万余人次,无一例因高原病救治不及时而死亡的事故。但是另有公开资料显示,2008年8月29 日 零时15 分,新华社西宁记者吕雪莉报道青藏铁路二线施工现场发生冒顶事故[14],造成11 名施工人员被埋。经过全力营救,11 人均被救出,其中4 人死亡、7 人受伤(2 人重伤)。重伤人员已送往西宁市进行救治。发生事故的是中铁十二局第二项目部西格二线克土隧道1 号斜井下游工作面,位于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境内。青藏铁路二期工程相比一期工程而言,死亡率下降具有历史意义,开启高原铁路无高原病死亡新时代。
2.2.3 第三个历史阶段
拉林段铁路于2014年开工建设,2021年6 开通运营,长度403.14 千米;成雅段铁路2014年开工,2018年开通运营,长度140 千米。拉林段铁路巴玉隧道全长13073 米,最高海拔3500 米,最大埋深2080 米,最高地温约为47℃。其中94%位于岩爆区,岩爆发生的强度、频率和形态多样,单次最长持续时间超过40 小时,建设难度在世界隧道施工史上均属罕见[15]。据报道,隧道4年仅掘进6 千米,由于对无规律无预兆的岩爆的恐惧,施工人员换了15 拨。尽管没报道人员伤亡的具体数据,施工现场的岩爆、通风、地热危险性引发意外伤亡可能性存在,以拉林铁路为标志,高原铁路死亡率又有进一步下降,主要原因是现代化的机械设备已取代传统的施工作业方式,但急救医疗保障的基本模式沿用至今。
三个不同历史阶段死亡率数据来自公开报道,铁路施工死亡人数据见表3。
2.3.1 组织指挥体制与协调机制
已公示的省级应急预案存在三点问题:(1)尚未明确川藏公司在属地重大或特别重大事件应急救援体制中所承担的职责与任务;(2)尚未明确施工各标段工程局集团公司参与突发事件紧急医疗救援时的职责与任务;(3)尚未明确中铁集团在应急救援能力建设标准与建设计划。
表3 不同时期代表性铁路施工里程与死亡人数分析
2.3.2 一级阶梯急救能力不足
现场急救完成后,从现场转运到确定的医疗机构的时长不应超过1 小时。对于急性高原肺水肿、急性高原脑水肿及急性混合型高原病、急性高原创伤等急性高原病,转运超过1 小时,死亡率高达50%以上[16]。然而,调研高原铁路当前施工单位转运时间平均超过4 小时。
2.3.3 二级阶梯急救能力不足
藏区人员地广人稀,县医院规模都比较小,医务人员少[17],急救能力弱,单独一家县级医院难以发挥二级阶梯的作用。特别重大意外损伤是指100 人以上重伤,单一县医院不具备短时间内抢救100名重伤员的能力。不仅藏区的县医院不具备这样的能力,就连省立三甲医院,也不具备单独救治百名重伤员能力[18]。
2.3.4 三级阶梯急救能力不足
四川省会城市成都,具备多家国家级技术先进的医院,如华西医院,省人民医院等,高原铁路施工期间至今没转运伤员到省会的案例。测算藏铁路康定站、雅江站、理塘站和巴塘站,测算从转运距离与转运时间见表4。均存在转运时间过长的问题,不符合急救转送就近、就快、就便的原则。
2021年四川省政府印发《四川省“十四五”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提出构建全国领先的5G 精品网络体系,使5G 网络覆盖高原铁路沿线。目前调研发现,高原铁路施工路段,4G 与5G 通讯基站建设落后于铁路施工建设,许多路段缺乏手机信号覆盖[19]。缺少5G 通讯基站,移动医疗与远程医疗都难以开展。
高原寒区大规模人群施工作业应急医疗救援研究刚刚起步,还须进一步研究。目前将高原寒区各种自然环境因素,归入极端环境因素进行救援规律研究,高原气候与地理因素对医学救援成效的系统影响受到关注,主要包括:(1)海拔高、坡度大、平地少;(2)全年气温低,一天温差大;(3)冰期长、冰雪多、冻土多;(4)风沙大、空气湿度低、空中紫外线强;(5)全年多风,强风加速物体表面水分的蒸发,空气干燥;(6)日光辐射、紫外线强烈,紫外线强度比海平面强约1.5~2.5 倍;(7)雷暴多,雷雨多,易发洪水,冲断公路;(8)盐碱重、土层薄、生态脆弱,不适合大面积的农作物生产。在施工过程中,“三病一伤”即:职业病(如矽肺)、高原病(肺水肿、脑水肿)、传染病(鼠疫与出血热等)与意外伤害(施工作业与自然灾害引起)成为当前研究与关注的重点。自然因素与生产因素,共同增加了高原寒区大规模施工应急医疗救援难度,仍然有待进一步研究。
表4 第二级医疗阶梯向第三级医疗阶梯转运路程与时长
高原铁路应急医疗保障,仍需进行机制创新与技术创新。分级救治,阶梯后送的急救医疗模式,始于军队,沿用至今。军队医疗后送模式已成为世界各国城市医疗急救模式的理论基础,获得推广[20]。近年来,随着技术改进,培训完善,施工人员死亡率整体上呈现明显下降趋势。但加强高原桥隧等施工现场的岩爆、通风、地热等特殊危险因素引发意外伤亡救援研究,仍具现实意义。
瞄准提高保障效能,构建更具弹性的医疗后送阶梯。主要内容包括:(1)加强省级层面应急指挥预案与联席会议机制建设,实现统筹兼顾、平战结合、军民融合、防治结合;(2)加强对一线施工人员自救互救技术训练;(3)纳入周边多家县医院作为二级阶梯;(4)就近选择三级医院而非省会医院作为第三阶梯定点医院;(5)加强直升机医疗后送试点,并增加移动通讯车加载5G 超声诊断机器人以开展移动医疗。5G 远程超声机器人,能够胜任高原相关疾病筛查、院前诊断和紧急医疗服务[21]。2022年,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印发《“十四五”铁路科技创新发展规划》,部署了“十四五”时期铁路科技创新的重点任务,提出到2025年高原铁路5G 通讯能力突破,赋予智能铁路升级发展。加快高原铁路沿线5G 基站与光纤通信网络建设水平,让5G 超声机器人等先进的医疗设备转变为急救能力,为高原铁路应急医疗保障服务发挥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