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春平
China’s First Overseas Bank Operated by Heshengyuan
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后,东北局势混乱,票号业务受损,合盛元票号委派年仅18岁的申树楷任东北营口分号经理。申树楷力挽狂澜,使营口票号转危为安,重振业务,并以营口为基地,不仅在东北与日商、俄商竞争,而且抓住时机向国外发展,经过千方百计的努力,终于在俄国势力控制的朝鲜义州设立了代办所,在日本神户设立了合盛元神户分号,开办了国际汇兑业务,开创了山西票号在海外设分号,进行国际贸易结算业务的新纪元。
19世纪90年代,中国国际贸易额有了快速的增长,虽然总的形势是入超,但也发生了一些变化。第一,出口货值的增长,在输出货物和地区上发生变化。1891—1893年年均出口货值为16700万元,1901—1903年增加到31100万元,1909—1911年增加到57000万元,十几年间增长了2.41倍。其中大豆和豆饼出口增加最多。由于大豆和豆饼出口迅速增加,盛产大豆的东北地区在全国出口货值上所占比重快速上升。第二,随着出口货物值增长和货物品种的变化,日本在中国进出口货值中所占比重上升,成为最主要的贸易国之一。
香港和日本在中国对外贸易中所处的重要地位,决定着彼此间的货币清算,需要银行业为其服务。此前,中国对外贸易和国际货币清算业务为外商洋行和银行垄断,中国人未能插足,利益尽被夺去。在新的形势下,山西票号冲破重重困难,奔赴香港和日本设庄,开创了我国国际信用与货币结算的新纪元,在国外占有一席之地,为国争了光。
合盛元票号于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秋派申树楷等人赴日本神户筹设分号。当时日本政府法令规定,不准外国人在日本私立银行,要设必须经日本政府批准。为此,中国驻神户领事馆正官宗室长福出具“证明书”,证明合盛元票号是个人组成的银行,总经理贺洪如,拥有资产数百万,身家殷实,申树楷充当神户开店支配人,并授以全权,查明属实,请日本政府批准。
日本政府批准开业后,合盛元票号又呈报清政府南洋大臣、京师商务总会请转咨农工商部、外务部照会日本政府予以保护。清政府外务部分别照会日本驻中国大使馆及中国驻日本使臣备案。
合盛元票号在日本设庄,开中国在国外设立银行之先声,清政府部臣们予以很高的评价。南洋大臣认为“合盛元现在日本开设银行支店,洵足开中国资本家竞争实业之先声,亟应优予提倡,以期进步”;农工商部认为“中国侨商贸易汇兑,向由外国银行经理,不但利源外溢,即金融机关操之于外,商务已大生阻力。该合盛元票庄在日本开设分号,又设代办所于东京、仁川,为海外银行建立基础,洵足以扩张商务,挽回利权”。合盛元在日本设庄后,海关汇日出使经费,以及各省留日學生费用,多由合盛元汇出。合盛元票号刊登广告声明,“凡我同胞此后东渡日本及彼回中国者,如兑银洋各项兼托办事件,皆可竭力关照,额外克己”,并说它还在横滨、大阪设有分庄。据申树楷在1936年所言,日本作汇兑以天津、上海为多,中国由日本进口火柴、海菜、杂货等,日本从东北进口豆油、豆饼、豆子等。1907年、1908年汇兑最多,每年都在2000万日元以上。
合盛元票号是山西祁县郭嵘所开,在国内北京、天津、上海、汉口、九江、安庆、奉天、营口、安东、开封、西安、保定、太原、运城、祁县等15个城市设庄,是一家颇有开拓精神的票号,对外声称资本“五百万元”,名曰“合盛元银行”。合盛元在奉天(今沈阳)的分号,按照其东家的意向,运用营业积累,在同治以后,与他人合资在奉天、吉林等地的一些县乡先后开设钱铺八家、当铺一家、烧锅(酿酒作坊)一家。
合盛元在奉天开设最早的一家钱铺,叫“合盛东”,时在同治年间,资本八股,合盛元投资三点五股,其资本家郭双庆堂三股,另外,他人张永善堂零点五股,武三成堂一股。合盛东开业后,合盛元与合盛东于光绪元年(1875年),又在辽阳县大纸坊开“东聚发”烧锅一处。随后,合盛东又陆续设立分号六处,即辽阳大纸坊之泉巨发钱铺,昌图县八面城之东兴义钱铺,吉林梨树县城内之锦泰永钱铺,梨树县小城子之合盛泰、东兴聚钱铺和吉林怀德县公主岭之合盛通钱铺。同时,合盛东钱铺又与其东家之一武三成堂在奉天合开盛兴钱铺。另外,合盛元票号以制钱五千吊,作股二股,与他人在奉天难关开设晋源当铺一家。
合盛元投资的店铺实际只有两个半,而通过合盛东钱铺发展了七个半,合计成为十个,说明合盛东是它投资的重点(见图1)。票号是经营汇兑和借贷的,它把集中的社会闲置资本,拿出一部分用以支持自设钱铺的借贷业务,这大概是多数票号兼设钱铺、账局放账的“体格”特点,也是通常人们所说票号与钱铺(庄)关系密切、商业与金融混合生长的奥妙所在。
(作者系原山西社科院副院长)
责任编辑:杨生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