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成
Thoughts on Financial Services
for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Private Sector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民营经济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也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更是推动我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力量。当前,虽然民营经济发展遇到了一些问题,遇到了一些瓶颈,但在各方政策措施的支持下,民营企业发展的空间将不断拓展、活力将不断增强。
民营经济发展动力仍需进一步激发
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指出,“我国经济发展能够创造中国奇迹,民营经济功不可没!”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民营经济发展,民营经济实现了稳步成长。数据显示,2012—2021年,我国民营企业数量从1085.7万户增长到了4457.5万户。截至2023年3月底,我国民营企业在企业总量中占比达到92.3%。在民营经济不断发展壮大的同时,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也在不断提升。数据显示,民营经济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的企业数量。
但一段时间以来,民营经济发展环境发生了一些变化,民营经济发展的信心受到了一定影响。反映在数据上,民间投资仍在低位运行,私营工业企业仍面临一定经营压力,民营企业进出口仍面临瓶颈。
民间投资仍在低位运行。民间投资对于我国稳经济增长意义重大,同时,民间投资作为市场经济活力的晴雨表,也是经济增长的内生动能所在。2023年上半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24.31万亿元,同比增长3.8%。其中,民间固定资产投资12.86万亿元,同比下降0.2%,民间投资占全国固定资产投资的比例为52.88%,较年初下降1.32个百分点。从增速看,2018—2022年,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平均增速为4.84%,民间投资平均增速为4.47%。过去五年,民间投资增速虽有较大波动,但仍为正增长,且五年平均增速与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平均增速差距不大。从结构看,2018—2022年,民间投资占全国固定资产投资的比例基本处在下行阶段,五年间平均占比为56.97%,高于2023年上半年占比水平(见图1)。究其原因,上半年民间投资负增长主要是受房地产投资的拖累,一季度房地产开发民间投资下降13.8%,下拉民间投资增速5个百分点。
私营工业企业仍面临较大经营压力。当前,私营工业企业的营收、利润仍处在下行通道,效益未见明显改善,仍面临较大的经营压力。从营收角度看,2023年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62.62万亿元,同比下降0.4%,其中,私营工业企业实现营收22.93万亿元,同比下降1.3%,自2月份累计营收增速转为负值后仍未转正。从利润角度看,2023年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3.39万亿元,同比下降16.8%,其中,私营企业实现利润总额0.87万亿元,同比下降13.5%,私营企业利润总额已连续14个月处于同比下滑阶段,但2023年以来,同比降幅有所放缓。从效率角度看,截至2023年6月末,私营工业企业资产利润率为3.6%,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较上年同期下降1.9个百分点。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利润率为4.2%,较上年同期下降1.3个百分点(见图2)。私营工业企业面临的经营压力一方面与自身所处的行业有关,另一方面也与当前总体的宏观经济形势息息相关。从宏观层面看,当前我国消费增长乏力,房地产复苏回暖进程缓慢,压力进一步传导到工业企业,其中私营工业企业受到的影响更为明显。
私营企业进出口仍面临瓶颈。受外部需求不振等因素影响,2023年上半年,我国进出口贸易整体略显疲软,尤其是6月份私营企业进出口同比增速的大幅下滑需引起关注。从累计角度看,私营企业表现好于整体外贸形势,其进出口同比增速、出口同比增速均为正值,但增速在逐步下滑。2023年上半年,全国进出口总额约2.92万亿美元,同比下降4.7%,出口总额约1.66万亿美元,同比下降3.2%,低于市场预期。其中,私营企业进出口1.5万亿美元,同比增长0.98%,出口总额1.05万亿美元,同比增长1.5%。从单月角度看,2023年上半年,私营企业进出口同比增速及出口同比增速在1月份实现负增长之后,2月、3月、4月实现了较快正增长,但5月份之后又转为同比负增长,且6月份同比负增长进一步加大;此外,与整体进出口同比增速相比,5月和6月,私营企业的同比降幅更大,需加以关注(见图3)。
政策助力民营经济发展
2023年7月份以来,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举措密集出台,从企业融资、营商环境、减税降费等方面切实为民企排忧解难,为民企发展注入了动能。
在中央层面,7月19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印发,为民营经济持续发展壮大指明了方向。在部委及地方層面,各地区各部门纷纷行动,了解民营企业需求、出台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具体政策和措施。例如,国家发展改革委、税务总局、中国人民银行等八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实施促进民营经济发展近期若干举措的通知》,围绕促进公平准入、强化要素支持、加强法治保障、优化涉企服务、营造良好氛围等五个方面提出了28条具体措施。同时,为提升民间投资意愿和能力,推动民间投资高质量发展,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抓好抓实促进民间投资工作 努力调动民间投资积极性的通知》,通过聚焦重点领域、健全保障机制等措施着力解决民间不敢投、不会投、不能投等问题。此外,各地方政府也出台相应政策和措施,为民营企业转型和发展提供融资、财政、技术、用地、环保等多种支持,用“真金白银”推动民营企业发展。
金融助力民营经济发展
近期,中国人民银行召集伊利集团、宏桥集团、龙湖地产等民营企业和部分金融机构、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主要负责人召开了金融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座谈会。中国人民银行党委书记、行长潘功胜表示,将精准有力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引导金融资源更多流向民营经济。同时,推动商业银行积极营造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壮大的良好氛围,优化内控管理制度,为民营企业提供可靠、高效、便捷的金融服务。金融机构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决策部署,积极推出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举措。近期,多家银行聚焦民营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金融服务难点、痛点问题,从优化信贷服务、降低融资成本、开展银企对接等多个方面出招,以高质量金融服务助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例如,交通银行推出了“行动十条”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中信银行制定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26条举措,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中信方案”等。
在多方助力下,2023年以来,民营企业贷款实现了“量增、面扩、价降”,民营企业的整体融资环境有了很大改善。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数据显示,上半年,民营企业贷款新增5.5万亿元,同比多增9016亿元。6月末,民营企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3.1%,增速高于全部贷款余额同比增速1.8个百分点。同时,上半年末,民营企业贷款平均利率同比下降0.25个百分点,新发放民营企业贷款平均利率较去年平均水平下降0.15个百分点,民营企业融资成本不断走低。此外,上半年末,民营企业贷款客户数同比增长1.5%,企业申贷获得率不断提高,融资获得感不断增强。
但当前,金融对民营企业的融资支持力度与民营企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之间,还存在一定差距。究其原因,一方面与民营企业自身发展有关。一般情况下,民营企业存在信息不对称、经营风险大、抗风险能力弱等问题。对于银行来说,民营企业融资风险相对较大,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融资可得性。另一方面,对于能够获得融资的民营企业来说,金融机构为更好地、全面地覆盖风险,有时会在贷款利率中增加风险补偿或让企业提供更多担保措施,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民营企业的融资成本。
金融更好助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思考和建议
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是优化民营企业资源配置、助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银行业作为金融业的主力,应逐步转变服务观念、创新服务模式、完善长效机制、强化科技赋能,不断提高对民营企业的支持力度,助力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
树立“一视同仁”理念,切实落实“两个毫不动摇”。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必须亮明态度、决不含糊,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两个毫不动摇”方针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根本遵循。然而近年来,受疫情冲击和国内外环境的影响,社会上针对民营企业出现了一些杂音,这些错误言论严重挫伤了民营企业家继续奋斗的信心及预期。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助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是摆在商业银行面前的一项重大任务,商业银行必须增强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树立“一视同仁”理念,真正把“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当成自己人”,真正突破“把钱贷给国企政治上是安全的,贷给民企有风险”的思想束缚,切实落实好“两个毫不动摇”,切实加强和改进金融服务,加大对民营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坚定不移地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壮大,同时,积极践行“与民企共成长”的使命担当,让民营企业家看到金融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具体行动,以增强民营企业发展信心,振奋精神,推进民营企业发展。
创新金融服务模式,满足民企合理融资需求。为更好地优化民营企业融资环境,《意见》再次聚焦“三支箭”,提出健全银行、保险、担保、券商等多方共同参与的融资风险市场化分担机制,从信贷、债券、股权融资三个方面切实满足民营企业的融资需求。一是信贷层面。当前,首贷和信用贷款是银行服务民营企业质效的重点指标和抓手。商业银行一方面应积极对接全国重点民间投资项目库项目,按照市场化法制化原则,独立评审、自主选择符合条件的项目给予金融支持;另一方面,我国企业绝大多数是民营企业,而民营企业绝大多数又是小微企业,商业银行应继续大力发展普惠金融,适当降低担保抵押贷款比重,拓展首贷和信用贷款,为民营中小微企业提供信贷支持。二是债券方面。潘功胜在金融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座谈会上表示,推进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扩容增量,强化金融市场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商业银行要抓住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作扩容契机,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民营中小微企业在债券市场融资,为民营企业债券承销发行提供针对性金融服务,做好民营债券的配置。三是股权融资方面,7家试点银行积极对接国家发展改革委的投贷联动试点合作机制,通过在线平台与银行信贷系统的互联共享,为民间投资等切实做好服务。同时,积极发挥综合金融优势,为民营企业融资提供“商行+投行”“金融服务+非金融服务”“融资+融智+赋能”的综合服务方案。
完善长效机制安排,营造支持民企良好氛围。在实地调研中,我们观察到,对于一些发展前景好、产品有市场的民营企业,商业银行愿意提供信贷支持,但由于尽职免责机制落实不到位等问题,影响了金融机构服务民營企业的积极性。近期,潘功胜在金融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座谈会上强调,金融机构要提高风险评估能力,全面梳理绩效考核、业务授权、内部资金转移定价、尽职免责等政策安排,优化服务民营企业激励机制,提升贷款的意愿、能力和可持续性。商业银行要不断完善“敢贷、愿贷、能贷”的长效机制,积极营造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壮大的良好氛围。一是在“敢贷”方面,建立健全授信尽职免责、容错纠错机制,规范免责认定标准和条件,破解基层员工的后顾之忧,提升支持民营企业的积极性;二是在“愿贷”方面,加大正向激励力度,完善内部考核管理,引导信贷资源向民营企业倾斜,提高民营企业不良贷款考核容忍度,营造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良好氛围;三是在“能贷”方面,设置民营企业专项信贷额度,给予FTP减点优惠等,保障民营企业信贷供给,同时,通过科技赋能和业务培训等方式,提升分支机构对接科技创新、专精特新、绿色低碳、普惠金融等符合国家政策及产业导向领域内民营企业的能力,营造支持民企的良好氛围。
做好金融科技赋能,提升金融服务民企质效。《意见》指出,要健全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信用评级和评价体系,加强涉企信用信息归集,推广“信易贷”等服务模式。长期以来,民营企业因为经营财务数据透明度低等原因,在获取融资过程中处于不利地位。基于数字技术与金融行业的融合,商业银行可以运用数字技术提升金融服务效率、改善客户服务体验,一定程度上解决民营企业信息透明度低等问题。尤其是在国家大力推广“信易贷”服务模式的背景下,商业银行应积极将自己的信贷系统对接“信易贷”和地方征信融资信用服务平台,强化跨部门信用信息联通,依托多维度数据开发信用类数据增信产品或供应链融资产品,提高民企信贷融资的便捷性。同时,积极应用机器学习、图谱分析等技术提升对民营企业的风险识别能力,优化风控准入、额度测算和差异化定价水平,增强贷后预警系统能力,实现贷后风险的早发现早管理,保证金融资源真正应用于民营企业的经营发展。此外,商业银行要积极践行“让数据多跑路,让客户少跑腿”理念,以数据和科技推进业务流程优化和再造,提高民营企业融资时效。
(作者系经济科学出版社综合办公室主任)
责任编辑:董 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