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教育厅政策法规处 张化平
教育评价改革是一项世界性、历史性、实践性难题,受历史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思想观念等多重因素影响,涉及不同主体,牵一发而动全身,必须以攻坚克难的勇气、久久为功的韧劲,进行系统设计、辨证施治、重点突破。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了《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份教育评价改革的系统性文件,是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深化教育评价改革的纲领性文件。在推进改革的过程中,河北省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决策部署,坚持破立结合,聚焦突破创新,积极探索改革路径与举措,确保教育评价改革各项任务落地见效。
2021 年,我省制定《河北省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实施方案》,明确了104 项重点任务,落实了23 个省有关部门责任,印发《河北省教育评价改革试点工作方案》,确定了21 项重点任务,81 项主要举措。近两年,我省在全面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健全教育评价制度体系,全面推进教育评价改革工作,改革成效初步显现。
改革学校评价。我省不断完善与各类学校发展相适应的评价机制,改革学校评价:制定《关于建立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的实施意见(试行)》和工作方案,印发《中小学党组织会议和校长办公会议(校务会议)议事规则示范文本(试行)》,召开专题工作部署会议,建立半月通报制度;研制《河北省幼儿园等级评定标准(试行)》,完善以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为导向的学前教育质量评估体系;制定《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攻坚行动实施方案》,在全省确定26 个幼小衔接实验区、102 所试点幼儿园和97 所试点小学,指导各地科学推进入学准备教育和入学适应教育;印发《河北省高等职业学校绩效评价方案》和《河北省中等职业学校绩效评价方案》,坚持以绩效为导向,综合考虑各地各学校对改革发展的重视程度、推进力度、发展增量、创新特色等因素,将评价结果作为下一年度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资金分配的重要依据;制发《河北省高等学校教育教学工作量化考核办法》,结合不同高校办学特点提出了分类考核指标体系,依据考核结果优化资源配置,引导高校科学定位、特色发展。
改革教师评价。我省不断健全教师评价改革工作:印发《关于在教师招聘引进中进一步加强师德考察的通知》,切实把思想政治素质和师德师风考察贯穿于教师招聘引进全过程;印发《关于建立健全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师德考核机制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完善中小学幼儿园师德考核档案制度的实施意见》《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师德失范行为通报警示制度(试行)》,进一步规范了广大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将高校师德师风建设内容纳入高校领导班子考核范畴,实行加减分制度。全面推行师德档案制度,强化师德考核结果的运用;省教育厅会同省委组织部、宣传部、省人社厅、省财政厅等八部门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人才队伍建设的若干措施》,激励更多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同时,我省修订完善教师职称申报评审标准,重点突出四个方面:注重把师德师风作为第一标准,强化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师德考核;注重教育教学实绩,突出教师综合评价;注重一线学生工作,突出育人成效;注重分类分层,按照不同学段、不同地域,制定评价标准。进一步改善高校教师科研评价,印发《关于完善科技成果评价机制的实施意见》,系统部署科技成果评价工作,推动构建科学系统的科技成果评价体系。
改革学生评价。我省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系统推进学生评价改革:在全国率先印发《义务教育学校考试管理规定》,大幅压减考试次数,合理确定考试方式,科学运用考试结果,全面客观评价学生;印发《河北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完善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的通知》,全面建立基于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结合综合素质评价的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模式;印发《关于严禁宣传炒作“中高考状元”“中高考升学率”和“中高考成绩排名”的通知》,坚持正确育人导向,助推教育评价改革;依托河北大学等17 所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成立12 个省级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集体备课中心,建设14 个市级德育共同体和167 个县(市、区)德育共同体,实现全省全覆盖,在全国走在前列;制定《河北省大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将劳动教育清单完成情况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印发《河北省教育厅关于加强中小学教师家访工作的通知》,落实中小学教师家访制度。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完善学校管理和教育评价体系”。我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定不移地围绕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进一步实施行之有效的靶向性举措,深化教育评价改革,科学构建教育导向“指挥棒”,推动教育评价改革改在深处、落到实处,以教育评价改革牵引教育领域综合改革。
强化组织领导。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坚持扛起改革的政治责任,聚焦教育强国建设的目标任务,建立有效的推进落实机制。一是党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要充分发挥统筹协调、宣传引导和督促落实作用,树立正确的教育价值观、发展观、质量观和政绩观,强化责任担当,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把推进教育评价改革作为重大政治任务,纳入到各级党委中心工作,加快推进改革举措落实落地。二是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进一步加强教育评价工作专班建设,加强统筹协调和督促指导,真正落实工作责任制,明确落实举措、改革时间表和路线图,确保教育评价改革任务的重点突破。三是各地要将推进教育评价改革情况作为政府督导重要内容,全面推进“互联网+教育督导”,依托省教育督导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智慧评估、准确诊断、持续跟踪。
坚持守正创新。始终把握教育评价改革的正确方向,坚持回归育人初心,牢牢把握和实践好五个主体评价改革,正向探索实践引导和指导标准,创新体制机制,系统推动教育评价改革。一是各地将教育评价改革置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的重大部署中加以谋划,以教育评价改革为牵引,统筹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开辟教育综合改革的新赛道,以重点突破塑造教育事业发展的新动能。二是各级各类学校将教育评价改革与本学校办学能力提升工作协同推进,强化“三全育人”,健全“五育”并举,把师德师风作为教师考核第一标准,推动学校重点工作回归育人初心。三是创新评价工具,充分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通过对学生情感、态度、思维和行为等综合分析,探索学生学习情况全过程纵向评价、德智体美劳全要素横向评价,推动评价更加全面、立体和多元。
系统稳步推进。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坚持突出改革重点,加快探索“立”的路径,以问题为导向,以目标为引领,实现“五破五立”,克服“五唯”顽疾,打造特色亮点,带动本地本校教育评价改革体系。一是完善各级各类学校评价标准,推动落实幼儿园、义务教育学校、普通高中学校评价指南。二是增强教育评价整体性,改进结果评价,全面界定教育目标,为学校教育教学提供科学依据与信息支撑。强化过程评价,从发展的角度科学判断教育目标的实现程度,提高教育评价的有效性。探索增值评价,关注教育目标的纵向比较和改善提高,强化教育评价的导向作用。健全综合评价,注重全面、综合、整体的教育要素,提高对教育目标的达成度。三是增强教育评价协同性,构建政府主导,学校、社会等多元参与的教育评价体系,建立健全教育督导部门统一负责的教育评估监测机制,加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统筹,强化学校的办学主体责任,引导具有资质的专业机构和社会组织参与,提高评价的专业化和科学化水平。
发挥试点作用。发挥试点示范作用,聚焦难点痛点和短板弱项,研究制定适合实际的推进路径、工作方法,有针对性地推出相应改革举措,力求在关键领域取得突破,用试点带动改革全面铺开。深入开展教育评价改革试点“手拉手”活动,进一步打造改革共同体(一体两翼),充分发挥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主体的领导作用,深入加强教育评价专家团队和68 个试点单位为两翼的紧密结合,在教育行政部门的组织、领导下,以专家团队的理论研究为引领,以试点单位的实际操作为依托,通过专家团队和试点单位交流、互助、服务、合作,积极助推专家团队和试点的共同研究、共同进步,实现教育评价改革理论和具体实践的深度融合,推动探索教育评价改革的新理念、新思路、新方案、新体系,努力构建教育评价改革的“河北模式”。
营造良好氛围。弘扬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坚持正面引导,积极营造有利于改革顺利实施的舆论环境、用人环境、诚信环境、家庭环境等,优化教育评价改革的内外部条件,塑造教育的良好生态。一是各地统筹兼顾改革,综合施治创新,做好“五树”:树观念,引导各有关方面牢固树立科学的教育发展观、人才成长观、选人用人观;树标准,推动各地各校、各有关单位加快建立健全符合自身实际的配套政策和标准;树典型,充分发挥基层在改革中的创新源头活水作用;树规矩,将改革要求不折不扣执行到位;树环境,营造良好教育评价改革氛围。二是各地积极开展研讨、交流、总结、推进活动,大力推广各级各类学校教育评价改革的成功经验和典型案例,进一步提升改革者的理念和信心,合理引导社会的心理预期,增进教育评价改革的社会共识。三是各地严禁以任何线上线下形式公布、宣传、炒作“中高考状元”、升学率特别是“名校”录取率,引导广大家长乃至全社会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成才观。
教育评价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领域广、部门多,任务重、难度大。新时代新征程,教育评价改革已经进入到深入推进、取得更多实质性进展的关键时期。我们务必全力攻坚克难,营造浓厚氛围,探索试点实践,狠抓贯彻落实,奋力推进我省教育评价改革各项任务落地见效,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