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地域文化融入大学语文教学的策略研究

2023-10-02 19:55金必煌
山西青年 2023年11期
关键词:大学语文安徽文化

唐 令 金必煌

安徽粮食工程职业学院,安徽 合肥 230011

2017 年1 月25 日颁布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指出,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贯穿于启蒙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各领域。推动高校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修课,在哲学社会科学及相关学科专业和课程中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大学语文作为普通高校中面向各类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安徽地域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厚的底蕴、丰富的内涵和鲜明的特色。因此,在安徽地方高校的大学语文课程中融入安徽地域文化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和推广价值。

一、安徽地域文化融入大学语文教学的意义

(一)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大学语文教材选取的一些文学作品由于远离学生的生活,会使学生产生一种疏离感,学生很难真正理解作品的思想感情、产生情感共鸣,因此对大学语文课程的学习热情不高。而安徽地方高校的本省生源比例超过80%,多数学生对自己家乡的文化有亲切感,当身边可见可闻可感的生活实际成为教学内容,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

(二)拓展教学内容,丰富学生的人文知识

目前,大学语文教材的主要内容是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学作品,将安徽地区的名山大川、人文景观、爱国志士、名人事迹、民间文学、特色民俗等地域文化融入大学语文教学,可以拓展教学内容,扩充学生的知识储备,丰富学生的人文知识和精神世界,开阔视野,陶冶情操,涵养性情,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三)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培养乡土意识

当前,很多高校学生受到西方文化、商业文化等文化冲击,对经济相对落后的家乡感情淡漠,排斥本土文化。安徽地域文化融入大学语文教学,可以让学生更多地了解安徽优秀的地域文化,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以及对家乡的认同感、自豪感和归属感,激发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情感,培养他们的乡土意识。

(四)传承安徽地域文化

安徽地域文化资源十分丰富。近年来,安徽采取多种举措,不断加强安徽地域文化的保护传承,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笔者通过对安徽几所地方高校学生的问卷调查发现,多数学生对安徽地域文化的了解很少。因此,安徽地域文化融入大学语文教学,可以让安徽地域文化多一个展示平台。教师引导学生了解、探究安徽地域文化,在一定程度上能促进安徽地域文化的广泛传播和发扬光大。

二、安徽地域文化融入大学语文教学的原则

(一)“精选”原则

安徽地域文化非常丰富,包含哲学、文学、宗教、建筑、科技、戏剧、书画等多个方面。而多数高校的大学语文课程仅开设一个学期,总学时有限,对安徽地域文化的教学不可能面面俱到。因此,教师要深入调研所在学校学生对安徽地域文化的知识储备情况和学习兴趣,精选讲授内容,既不能选择过于艰深的文化内容,也不能只是对一些文化现象泛泛而谈[1]。所选文化内容要能体现地域特色,能反映安徽地域文化中自强不息、务实创新等精神特征。

(二)“语文性”原则

融入安徽地域文化的大学语文教学依然要紧紧围绕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目标来开展。大学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既要关注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精神成长,也要培养学生的语文运用能力。因而在整个教学设计中,教师要处理好文化学习和语文学习的关系,在进行安徽地域文化教学时,不能忽略语文本身的学习,要不忘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包括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同时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以及学习的过程和方法。

(三)“适度”原则

地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应将安徽地域文化置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大背景下开展教学,让学生既可以领略安徽文化的魅力,又可以更广泛深入地学习中华文化。大学语文教材中的一些优秀作品虽然与安徽地域文化并没有直接联系,但却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粹[2]。教师不能因为课程加入了安徽地域文化的教学内容,而忽略了这些优秀作品的学习,使教学陷入安徽地域文化的圈子里。

三、安徽地域文化融入大学语文教学的具体策略

(一)开发课程资源,编写学习资料

目前,安徽省内各高校大学语文课程主要使用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如徐中玉、齐森华、谭帆主编的《大学语文》(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 年版)、王步高主编的《大学语文》(南京大学出版社2015 年版)、朱万曙主编的《大学语文》(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 年版)等。这些教材是供全国各地的高校使用的,并未专门编写关于安徽地域文化的内容模块。因而,教师要将安徽地域文化融入到大学语文课程中,就要对现有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进行改革,开发课程资源,编写融入安徽地域文化的校本教材或是课程讲义等学习资料,作为当前通用大学语文教材的有益补充。

编写学习资料,要求教师不断强化课程资源意识,充分认识到安徽地域文化融入大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意义,要组成专门的课程开发小组。开发小组不仅由一线的大学语文教师组成,还应与从事安徽地域文化研究的学术研究机构合作,例如安徽大学徽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研究院、教育部徽学研究中心黄山学院分中心、蚌埠学院淮河文化研究中心等。这类学术研究机构中的专家学者,对安徽地域文化都有很多全面、深入的研究,能提供很多宝贵的编写思路和编写建议。

学习资料中的安徽地域文化内容,不能完全脱离所使用的大学语文教材的内容,要将精选出的安徽地域文化内容与大学语文教材内容建立起内在联系,如何巧妙地融入是教师要重点探究的。

我们以徐中玉、齐森华、谭帆主编的《大学语文》(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 年版)为例。一种情况是教材所选课文的内容和安徽地域文化直接相关或是课文作者是安徽人。教师可直接以此为基点,以点带面,拓展学习安徽地域文化。例如,学习课文清代刘大櫆的《息争》,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祖籍都是安徽的桐城派“三祖”方苞、刘大櫆、姚鼐的代表作《狱中杂记》《左忠毅公逸事》《游晋祠记》《登泰山记》等等,阐释桐城派能成为清代影响最大的散文派别的原因之一,是安徽文化中有重视教育的传统,尤其是安庆地区兴学重智,在历史上还出现过很多的文化名人,例如方以智、邓石如、赵朴初、陈独秀、朱光潜等。

再例如学习课文《〈老子〉二章》,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老子》和《庄子》,并梳理安徽学术思想发展脉络。道家学说诞生于安徽涡淮流域,西汉淮南王刘安招致门客编成的大著述《淮南子》继承和发展了老庄思想,自南宋之后,徽州的学术思想主要表现为新安理学、皖派朴学和“经世”思想的此起彼伏。安徽学术文化发展的源远流长,正体现了安徽文化中的创新精神。

还有一种情况是,教材所选课文与安徽地域文化没有直接的联系,教师需要从中找到相似点,由课文学习自然过渡到安徽地域文化的学习。例如,学习柳宗元的《始得西山宴游记》、陆蠡《囚绿记》等描写全国各地自然风光的课文之后,教师可引导学生赏析著名诗人作家任职或游历于安徽时,写下的与安徽自然山水或人文风物相关的经典诗文,如李白的《独坐敬亭山》《送温处士归黄山白鹅峰旧居》、韦应物的《滁州西涧》、徐迟的《黄山记》等等,还可利用视频或图片介绍黄山、天柱山、九华山、天堂寨等安徽美景,激发学生热爱安徽的大好河山,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再例如学习屈原的《哀郢》、艾青的《北方》等爱国题材的课文之后,教师可引导学生了解一些安徽籍的爱国志士,如抗日名将冯玉祥、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陈独秀以及他的两个儿子陈延年和陈乔年、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王稼祥、“特工之王”李克农、“两弹元勋”邓稼先等等,培养学生以家乡为荣的自豪感,对学生进行爱家乡、爱祖国的教育,使学生树立为国家和民族无私奉献的理想信念。

(二)开展丰富多样的实践教学活动

安徽地域文化融入大学语文教学,不能仅仅依靠教师在课堂上讲授安徽地域文化知识,还要改进教学方法,开展丰富多样的实践教学活动。实践教学活动要注重学生体验,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课程参与度,不断提高学生对安徽地域文化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3]。

实践教学活动形式多样,一类实践活动是在教室内开展的,以安徽地域文化为主题的演讲、朗诵比赛、读书分享、角色扮演等。例如安徽的民间文学非常丰富,包括民间传说、民间故事、民间歌谣、谚语等等。一些民间文学还被列入安徽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如桐城歌、老子传说、包公故事等。教师可引导学生查找搜集这些民间文学资料,从民间不断汲取文学营养,在课堂上与同学分享。

徽商曾是全国最大的商帮之一,在全国产生过极大的影响。徽商的吃苦耐劳、百折不挠、诚信为本、勇于创新、热心公益、回报社会的精神等文化精神在今天也值得学习。教师可以以徽商精神为主题开展演讲比赛等。

还有一类实践教学活动是将大学语文课堂从教室延伸到校园外,借助便利的地域条件,建立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组织学生实地考察名胜古迹(合肥包公园、三河古镇等)、博物馆(安徽博物院、安徽中国徽州文化博物馆等)、纪念馆(安徽名人馆、渡江战役纪念馆等)、故居旧址(李鸿章故居、张治中故居等),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去感受安徽文化的魅力。教师在组织这类实践活动时,不能忽视整个活动的“语文性”特征,也就是整个活动要能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包括听说读写能力和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等。因而在参观前,教师以小组为单位,布置分工安排与参观任务,学生查阅相关资料,做好参观攻略;参观时,学生用心观察,聆听讲解,拍摄照片或视频;参观后,学生分组整理汇总参考资料,对疑难问题进行交流、讨论和探究,形成调查报告、论文、观后感、游记等学习成果,并制作课件进行课堂汇报展示,学生互评,教师点评。

教师可组织学生实地参观世界文化遗产皖南古村落——西递宏村。学生通过参观了解村落的选址、布局和徽派建筑,去体会中国文化中尊重自然、天人合一的基本精神,品读建筑上的一些优秀楹联,如“几百年人家无非积善,第一等好事只是读书”“敦孝悌此乐何极,嚼诗书其味无穷”等,更好地去理解徽州文化中贾而好儒、尚德重教的传统。

再例如,教师可充分利用安徽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开展爱国主义实践教学,组织学生参观渡江战役总前委旧址、渡江战役纪念馆、蜀山烈士陵园、冯玉祥故居等革命纪念地,缅怀革命先烈,接受红色洗礼,传承红色基因,使学生真正理解红色文化中蕴含的伟大精神,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合格接班人。

(三)依托网络平台,开展混合式教学

现代社会已经进入了“互联网+”的时代,互联网与教育逐渐深度融合,推动了现代教育事业的发展。教师要想使安徽地域文化更好地融入大学语文教学,就要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开展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4]。混合式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习效率,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课前阶段,教师依据大学语文课程中安徽地域文化资源开发情况和实际教学需要,录制微课,将微课、文字、图片、网页链接等预习资料发布在学习通、蓝墨云、职教云等网络教学平台供学生预习,并发布学习任务。学生在预习中遇到问题,可以随时与教师联系。教师实时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并对自己的课堂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调整。

课中教学阶段,教师可借助分组任务、主题讨论、群聊、抢答等网络教学平台的相关功能,与学生开展高效的互动交流,引导学生对安徽地域文化中的一些重难点问题进行合作探究。

课后阶段,教师可将爱课程、学堂在线、中国大学MOOC 等课程资源共享平台上关于安徽地域文化的视频公开课和慕课推荐给学生自主学习。例如,安徽大学卞利教授主讲的《徽州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的标本》,安徽师范大学庄华峰教授主讲的《安徽文化与古代中国》,安徽建筑大学李东海教授、董玉洪教授主讲的《徽州历史人物与徽州文化》等等。

此外,教师还可引导学生利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超星数字图书馆等网站查找、阅读与安徽地域文化相关的论文和书籍;使用微信、QQ、微博等社交软件实现师生之间随时随地的交流沟通,分享关于安徽地域文化的文章、图片、视频、学习心得等;鼓励学生在节假日回老家的时间,使用抖音、快手等短视频软件拍摄关于故乡文化的短视频或进行直播,带领同学走近故乡的山川美景、文物遗迹、民俗表演等。

猜你喜欢
大学语文安徽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大学语文创新教学初探
山西省2018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大学语文
谁远谁近?
大学语文教学模式探析
安徽医改自我完善主动纠错
安徽药采如何“三步走”
安徽 诸多方面走在前列
安徽为什么选择带量采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