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在乡村振兴过程中,村干部作为乡村各类工作的基石和主体, 肩负着农村各项治理工作的责任。大到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落实, 小到邻里街坊的日常纠纷, 都需要村干部身体力行地进行宣传、落实和调解, 作为村里的“发言人”和“大管家”, 具有多重身份属性的村干部从根本上决定了其对于乡村社会各方面的影响是多层次、全方位的。
那么,在乡村振兴实施过程中,村干部又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对此,记者采访了待泾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彭雷辉。
彭雷辉:村干部要在乡村振兴中扮演好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宣传者和落实者,要扮演好化解基层矛盾纠纷的调解者,要扮演好乡村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推动者,要扮演好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践行者。
具体到实际工作,我认为村委会在乡村振兴中要发挥“副舵手”的作用。
根据镇党委政府对待泾村在乡村振兴上的总体规划,待泾村村委会构建“党建+产业”机制,做好村民与企业之间的“润滑劑”,以全心全意的服务,推动村民与企业同心同向而行,确保一张蓝图绘到底。
村委会还要发挥“示范者”作用。待泾村村委会以“三支队伍”为抓手,号召党员率先垂范,带头参与土地流转,带头支持环境综合整治,积极宣传芳香小镇分红计划和长远优势,增强村民对乡村未来发展的信心,强化主人翁意识,蓄力打造“人人是股东、户户有分红、全村共经营”的待泾模式。
彭雷辉:一是人的问题。基层实施乡村振兴,人才队伍是关键。特色产业落地,对我们村干部也提出了新要求、新任务,需要每一名村干部都能身兼数职,对综合能力要求较高。目前,镇党委政府也在因势利导,在换届中,为班子优化了结构,未来,我们也欢迎更多对乡村振兴有理想的年轻人的加入。
二是地的问题。由于农村农转用、建设用地供需之间的不对等,成为了限制乡村产业发展的一个制约因素。前期,我们在区、镇两级的合力助推下,踏出了突破瓶颈的重要一步。目前,在实际推进过程中,对于如何解决各点状供地之间的基础设施用地建设也正在上级部门的支持下进一步地研究。
三是钱的问题。近年来,农民集中居住、乡村道路、河道整治、人居环境优化等都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各级政府也都有相应的配套资金和补助,但是仍旧有一定的压力,基础设施提升后还有大量的养护工作。目前,国家出台了土地新政,明确了土地出让收益优先用于农业农村建设的比例,用以支持乡村振兴。相信相关政策落地后,能实实在在为农村减负,进一步推动资金向农村发展反哺。
彭雷辉:最难的关节点是提升村民群众的认知度和认同感。
最重要的是要做好“三心”,具体来讲,第一就是要下定决心,保持发展势头,巩固发展成果,把住一条路子不动摇,聚力把待泾村打造成乡村振兴的“样板间”;第二就是要与群众加强同心,要多和群众沟通交流,把群众当家人,及时宣传、适时动员,尽全力获得群众的认同与支持,让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一起啃最难啃的硬骨头;第三就是要坚定信心,芳香小镇项目已经启动建设,待泾村将全力以赴、迎难而上,在建设过程中,用好“三堂一室”等基层治理模式,重点聚焦项目建设、基层社会治理中产生的各类矛盾纠纷,以“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为原则,解决村民实际问题,凝聚村民思想共识,激发村民办事合力,不断提升基层治理能力,为重点项目推进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