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志坚,陈秋萍,刘素云
(萍乡市人民医院,江西 337000)
支气管肺炎是儿科常见病和多发病之一,该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咳嗽、发热、气短、呼吸困难等,在严重的情况下,其甚至会导致儿童心力衰竭,对患儿生命存在巨大威胁[1]。目前临床治疗该病分为中医和西医治疗,中医治疗主要以清热解毒、止咳化痰类中药为主,西医治疗则主要是以抗生素类药物为主[2]。孟鲁司特钠是一种有机化合物,为临床常用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药物,该药属于白三烯调节剂,可与半胱氨酰白三烯受体结合,抑制平滑肌多肽活性,从而起到解除支气管痉挛、抑制炎性反应的作用[3-4]。但孟鲁司特钠单独用药效果并不理想,只能起到短暂缓解效果,部分患儿容易出现病情反复发作情况,因此还需联合其他药物进行治疗。小儿荆杏止咳颗粒是中药创新药,含有的荆芥、矮地茶、蜜麻黄、黄芩、杏仁等成分,可起到抑制细菌、病毒增殖、止咳祛痰、舒张支气管平滑肌、减轻黏膜水肿、促进T 淋巴细胞增殖作用,能有效减少炎症反应,提高患儿免疫功能[5]。基于此,本研究选择本院收治的60 例支气管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通过分组对照探讨小儿荆杏止咳颗粒联合孟鲁司特钠对患者的具体影响,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20 年1 月—2022 年2 月收治的60 例支气管肺炎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0 例。观察组中男15 例,女15 例,感染类型:呼吸道感染13 例,流感病毒10 例,腺病毒7 例;年龄3~12 岁,平均年龄(7.56±1.21)岁;病程1~5 d,平均病程(2.51±0.34)d。对照组中男16 例,女14 例,感染类型:呼吸道感染14 例,流感病毒11 例,腺病毒5 例;年龄4~14 岁,平均年龄(7.98±1.32)岁;病程1~6 d,平均病程(2.58±0.61)d。组间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本研究获院内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入选标准 纳入标准:①符合《实用儿科学》[6]中相关诊断标准;②影像学检查发现肺部不同程度阴影状;③患儿家属对本研究知情且自愿参加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者;④能够遵循医嘱用药且接受定期随访者;⑤近一个月内未接受过其他药物研究治疗者。排除标准:①有严重的传染病患者;②有意识障碍或精神障碍不能配合治疗者;③有严重的肝肾功能不全者;④患有先天性心肺疾病者;⑤气管存在异物者。
1.3 方法 对照组采用孟鲁司特钠片治疗,用法用量:4 mg/次,1 次/d,于睡前温水送服。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小儿荆杏止咳颗粒治疗,用法用量:根据患儿年龄用药,年龄在3~6 岁的患儿2.5 g/次;年龄在6~14 岁的患儿5 g/次,3 次/d,用温开水冲服。均持续治疗7 d。
1.4 评价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症状消失时间、肺功能指标、免疫功能及炎性因子水平。①临床疗效:显效:气促、咳嗽等临床症状和肺部阴影消失,心率恢复正常;有效:气促、咳嗽等临床症状和肺部阴影减轻,心率变慢;无效:气促、咳嗽等临床症状和肺部阴影无变化。总有效率=显效+有效。②症状消失时间:比较两组咳嗽消失时间及肺部阳性体征消失时间。③肺功能指标:采用瑞超肺功能仪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一秒率(FEV1/FVC)水平进行检测,连续检测3 次后计算平均值。④免疫功能:抽取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静脉血5 ml,分离血清,放置于-20 ℃环境中保存以待检验,采用放射免疫法对两组患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者免疫球蛋白A(IgA)水平进行检测。⑤炎性因子: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7 d 后抽取患者空腹静脉血5 ml,分离血清,放置于-20 ℃环境中保存以待检验,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两组患者降钙素原(PCT)及C 反应蛋白(CRP)水平进行检测。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例(%)
2.2 两组症状消失时间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症状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2。
表2 两组症状消失时间比较(±s)d
表2 两组症状消失时间比较(±s)d
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咳嗽消失时间肺部阳性体征消失时间对照组(n=30)5.41±0.476.92±0.58观察组(n=30)4.35±0.37*5.62±0.51*
2.3 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FVC、FEV1和FEV1/FVC 指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FVC、FEV1和FEV1/FVC 指标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更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比较(±s)
表3 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比较(±s)
与治疗前同组比较,*P<0.05;与治疗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FVC(L)FEV1(L)治疗前治疗后1.16±0.151.33±0.11*1.06±0.1181.03±7.5193.64±4.06*△治疗后1.17±0.10*治疗前1.08±0.13对照组(n=30)FEV1/FVC(%)治疗前80.89±7.48治疗后88.57±4.12*观察组(n=30)1.38±0.12*△1.14±0.131.57±0.16*△
2.4 两组治疗前后免疫功能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IgA、IgG 和IgM 指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IgA、IgG 和IgM 指标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更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4。
表4 两组治疗前后免疫功能指标比较(±s)g/L
表4 两组治疗前后免疫功能指标比较(±s)g/L
与治疗前同组比较,*P<0.05;与治疗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IgA治疗后1.04±0.18*IgM治疗前0.87±0.23对照组(n=30)IgG治疗前治疗后7.29±1.329.51±1.22*0.61±0.100.91±0.251.48±0.27*△治疗前0.62±0.11治疗后1.17±0.19*观察组(n=30)1.51±0.32*△7.34±1.3513.02±1.51*△
2.5 两组治疗前后炎性因子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CRP 和PCT 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CRP 和PCT 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更低,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5。
表5 两组治疗前后炎性因子水平比较(±s)
表5 两组治疗前后炎性因子水平比较(±s)
与治疗前同组比较,*P<0.05;与治疗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CRP(mg/L)治疗前治疗后16.91±3.459.14±2.03*对照组(n=30)PCT(pg/ml)治疗前13.96±1.45治疗后8.62±0.56*观察组(n=30)16.34±3.415.34±1.35*△13.68±1.556.98±0.76*△
支气管肺炎是一种感染性疾病,该病主要是由细菌、病毒、肺炎支原体感染等引起,常见于年纪较小的儿童和体弱的老年人群,多在季节变化或气温骤变时发生[7]。支气管肺炎会使气管黏膜肿胀,气管变窄,导致患儿心肌细胞受到受损,严重情况下还会导致患者心力衰竭甚至猝死[8]。目前,小儿支气管肺炎的发病率正在逐年上升,又因该病病程较长且易反复发作,已成为儿科的关注重点。
有相关研究表明,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关键在于控制感染,防止患儿病情加重,减少其肺部损伤[9]。孟鲁司特钠为白三烯受体拮抗剂,能抑制炎症因子的释放,减少腺体黏液分泌,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使支气管痉挛状态得以缓解,减轻肺组织损伤,有助于改善患儿临床症状,抑制患儿心肌细胞的进一步受损[10-11]。中医认为,小儿毛细支气管炎属于肺炎咳嗽范畴,小儿由于先天不足,体质虚弱,五脏六腑形气不足,进而导致肾气不足,使得风寒之邪侵袭肌表,而五脏六腑形气不足,则需要以脾、肺、肾三脏器常虚或不足进行治疗,因此,中医对小儿支气管肺炎的治疗以温肺止咳、疏外邪、化痰平喘为主,补气益阴、清热清燥、健脾益肾为辅[12]。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咳嗽消失时间、肺部阳性体征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肺功能指标FVC、FEV1 和FEV1/FVC 高于对照组;免疫功能指标IgA、IgG 和IgM 高于对照组;炎性因子水平CRP 和PCT 低于对照组,说明小儿荆杏止咳颗粒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支气管肺炎患儿效果显著,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改善肺功能和炎症反应,提高免疫力。其原因为小儿荆杏止咳颗粒是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炎的经验药,由苦杏仁、荆芥、蜜麻黄、黄芩、前胡、矮地茶等成分组成,其中荆芥、矮地茶能起到祛风平面、止咳化痰的作用;蜜麻黄、黄芩、苦杏仁作能起到散寒、益肺的作用;前胡具有散热、化痰理气的功效[13]。多味中药成分配伍,协同起到清肺散热、理气清肃、祛痰止咳的功效,有利于减轻支气管肺炎患儿的相关症状。小儿荆杏止咳颗粒联合孟鲁司特钠联合应用,可内外兼顾,不仅能够调理患儿肺功能,提升患儿机体免疫力,还能够协同增强抗病毒效果,加快支气管肺炎咳嗽、气促等相关症状减轻,提升临床治疗效果[14]。此外,小儿荆杏止咳颗粒中各药物配伍注重平衡,联合用药不会增强不良反应发生风险,安全性高。小儿荆杏止咳颗粒配合孟鲁司特钠联合使用,可互相补充,通过不同作用机制协同增效,进而更好地提高患儿免疫力,促进患儿恢复[15]。但这项研究样本量和观察指标较少,尚存在不足之地。这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研究结果的可信度,还需完善试验,旨在为临床提供更为可靠的参考。
综上所述,小儿荆杏止咳颗粒联合孟鲁司特钠对支气管肺炎患儿效果确切,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缩短咳嗽及肺部阳性体征消失时间,改善炎症反应及肺功能,提高患儿免疫力,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