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感染病毒“没完没了”别着急

2023-10-01 16:49:00汪家灿
家庭科学·新健康 2023年9期
关键词:合胞免疫力病原体

汪家灿

从今年 1 月份的新冠疫情、春季的流感、5 月份的呼吸道合胞病毒,到之后的人偏肺病毒、新冠“二阳”、手足口病,这些病毒引发的症状几乎都包含了发热、咳嗽等症状。

孩子是传染病流行的晴雨表

上述这些病毒流行时,婴幼儿都是高危人群。以手足口病为例,之所以 1-2 岁的婴幼儿发病率最高,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感染科主任黄丽素解释说,是因为这些孩子此前未接触过这种病毒,相关免疫力还没有建立起来,1-2 岁期间的孩子活动范围变大,接触病毒范围变大,因此容易被感染。

孩子是传染病流行的晴雨表,他们感染病毒后的潜伏期短,是最先发病的群体。黄丽素解释说,因为孩子的免疫功能比成人旺盛,一旦被感染,他们的身体很早就会开始“打仗”,所以症状出现得早,而且也集中在上呼吸道,早治疗一般不容易发展到肺部。

孩子潜伏期短的另外一个原因是,他们的适应性免疫比较弱。黄丽素表示,成人已经经历了很多种感染性疾病,这些病原会产生交叉性的保护性抗体。孩子没有这些抗体,所以适应性免疫比成人弱。

目前正处于病原补偿期

5 月份,呼吸道合胞病毒高发,这与往年的情况有所不同。呼吸道合胞病毒一般是冬春季高发,造成这一反常现象的原因可能与疫情期间自我保护有关,佩戴口罩、居家隔离等措施切断了病毒传播途径,降低了感染率,同时因为接触病原的刺激减少,儿童对该病毒的免疫力也没得到训练,而随着防控政策转变,聚集变多,导致反季流行。

“其实这种情况在自然界中比较常见,我们管它叫作病原补偿。”国家呼吸医学中心、中日友好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治医师王一民表示,每种病原体都有自己的季节流行特点,新冠疫情打乱了包括病毒在内的病原体的流行节奏,因此会出现部分病毒的反季流行,当这样的反季流行再遇到新冠“二阳”等情况,“给人的感觉可能是病毒‘没完没了’”。

黄丽素表示,新冠疫情“乙类甲管”三年期间出生的孩子被保护得比较好,接触的病毒较少,因此相关的免疫能力没有得到训练,新冠“乙类乙管”后,孩子们接触的病毒变多,相关免疫力没有,所以出现了反复感染的情况。

虽然今年上半年感染病毒的孩子变多了,不过整体处于可控的范围内。

王一民表示,随着人群和各种病原体的不断接触,这种病原补偿将会过去,病原体的流行状态也会渐渐趋于正常。

孩子病后半个月免疫力较弱

面对“没完没了”的病毒,孩子该如何防护?黄丽素表示,应该重点关注孩子得病后的免疫恢复期,这个恢复期大概会持续半个月,反复感染的孩子在免疫恢复期内尽量不去学校、公共场所,一方面可以减少病毒接触,另一方面,避免传染其他孩子。

过了这个免疫恢复期以后,如果孩子没处在高暴露环境中,比如有感染者的医院、幼儿园等密闭环境,黄丽素建议可以不用刻意保护孩子,让他们接触环境中无处不在的各种微生物,有助于孩子的成长。

对于绝大多数小朋友,如果有发烧、流鼻涕、咳嗽等流感样症状,没有发展成重症,“我们都会恭喜他,孩子通过打一场‘轻轻的小仗’获得了一种病原的抗体,完成了一次免疫训练,这是一件好事情”。

黄丽素进一步解释说,通过接触病原获得的免疫力可以提高人體的整个免疫系统,免疫系统的加强又有助于孩子远离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

猜你喜欢
合胞免疫力病原体
鼻负压置换治疗对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患儿病程及病情的影响
肉牛呼吸道合胞体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特点、诊断和防治措施
巧用“四招”提升免疫力
今日农业(2020年24期)2020-12-15 16:16:00
多咀嚼也能提高免疫力
今日农业(2020年24期)2020-12-15 16:16:00
病原体与自然宿主和人的生态关系
科学(2020年3期)2020-11-26 08:18:22
野生脊椎动物与病原体
科学(2020年3期)2020-11-26 08:18:22
什么是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
巡视干部必须增强“免疫力”
当代陕西(2019年15期)2019-09-02 01:52:18
伊犁地区蝴蝶兰软腐病病原体的分离与鉴定
现代园艺(2017年13期)2018-01-19 02:27:58
病原体与抗生素的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