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慧
贵州林业勘察设计有限公司,贵州 贵阳 550000
淡紫拟青霉 (Paecilomyces lilacinus) 在Answorth(1973)系统中属于半知菌亚门丝孢纲丝孢目丛梗孢科拟青霉属[1]。菌丝体发达,呈疏松棉絮状,分生孢子直接从菌丝或分生孢子梗上产生,分生孢子梗不形成孢梗束或分生孢子座。至今该属报道有近50 个种,皆为昆虫病原菌和线虫病原菌,是一些植物寄生线虫的重要天敌,能寄生于卵,也能侵染幼虫和雌虫,可明显减轻多种作物根结线虫、孢囊线虫、茎线虫等植物线虫病的危害。淡紫拟青霉广泛分布于全世界各地,具有功效高、寄主广、易培养等优点。
松材线虫病,即松树萎蔫病,其病原为嗜木伞真滑刃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2],其传播蔓延速度快、防治难度大,又被称为松树癌症、无烟的森林火灾[3]。松材线虫在世界广泛分布,是继榆枯萎病、板栗疫病、松针疱疹锈病之后的第四大森林病害,属于特大毁灭性灾害,被列为森林病虫害之首[4],对森林资源以及经济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有研究发现,用淡紫拟青霉PT1 菌株的发酵液处理松材线虫,其24h、48h、72h 的校正死亡率都高达100%,表现出较强的杀松材线虫的能力[5]。研究淡紫拟青霉PT1菌株的培养特性对研究防治松材线虫有着重要的意义。
2.1.1 实验菌株来源
该实验所用淡紫拟青霉PT1 菌株来源于中国林科院微生物菌株平台,前期试验证明其对松材线虫杀虫高效菌株。
2.1.2 实验药品
琼脂、硫酸镁、磷酸二氢钾,葡萄糖、麦芽糖、蔗糖、乳糖、淀粉、甘露醇、牛肉膏、蛋白胨、硫酸铵、酵母膏。
2.2.3 实验器材
表1 试验所用仪器设备Tab.1 Instruments and Equipment Used in the Test
2.2.1 不同温度对淡紫拟青霉PT1 菌株生长的影响
用改良PDA 培养基(培养基成分:马铃薯200g、水1000mL、琼脂20g、葡萄糖20g、磷酸二氢钾3g、硫酸镁1.5g)培养淡紫拟青霉PT1 菌株。设置5 个温度梯度,分别为15℃、20℃、25℃、30℃、35℃;每个温度做5 个重复,重复3 次。在温箱避光培养7d,用十字交叉法测量菌落直径,每24h 测量1 次,并记录测量的结果,比较各个温度的菌落生长状况,筛选出使淡紫拟青霉PT1 菌株生长状况最好的温度。
2.2.2 不同碳源对淡紫拟青霉PT1 菌株生长的影响
以改良PDA 为基础培养基,配方同上。替换碳源,供试碳源有:麦芽糖、蔗糖、乳糖、淀粉、甘露醇;每个碳源做5 个重复,重复3 次。在温箱28℃避光培养7d,用十字交叉法测量菌落直径,每24h 测量1次,并记录测量结果,比较各个碳源的菌落生长状况,筛选出使淡紫拟青霉PT1 菌株生长状况最好的碳源。
2.2.3 不同氮源对淡紫拟青霉PT1 菌株的生长影响
以改良PDA 为基础培养基,培养基配方同上。供试氮源有:蛋白胨、牛肉膏、硫酸铵、酵母膏;每个氮源做5 个重复,重复3 次。在温箱28℃避光培养7d,用十字交叉法测量菌落直径,每24h 测量1 次,并记录测量的结果,比较各个氮源的菌落生长状况,筛选出使淡紫拟青霉PT1 菌株生长状况最好的氮源。
2.2.4 不同pH 对淡紫拟青霉PT1 菌株的生长影响
以改良PDA 为基础培养基培养淡紫拟青霉PT1菌株,培养基配方同上。设置6 个pH 梯度,分别为pH4、pH5、pH6、pH7、pH8、pH9;每个pH 做5 个重复,重复3 次。在温箱28℃避光培养7d,用十字交叉法测量菌落直径,每24h 测量1 次,并记录测量结果,比较各个pH 的菌落生长状况,筛选出淡紫拟青霉PT1菌株生长状况最好的pH。
2.2.5 淡紫拟青霉PT1 菌株菌落观察
用改良PDA 培养基(配方同上)培养淡紫拟青霉PT1 菌株,温箱28℃避光培养,每天观察菌落的颜色、大小、质地、形状、纹路等,并记录观察结果,拍照。观察7d,设置5 个重复。
2.2.6 淡紫拟青霉PT1 菌株产孢时间的观察
用改良PDA 培养基(配方同上)培养淡紫拟青霉PT1 菌株;每天用接种针挑取少许菌丝置于滴有水滴的载玻片上,盖上盖玻片,置于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是否有孢子的产生,并拍照,记录产孢时间以及孢子的形态。
温度对淡紫拟青霉PT1 菌株的生长影响较大,温箱避光培养7d 后,结果显示:当温度为30℃时,淡紫拟青霉PT1 的菌落直径较其他几个温度是最大的,其生长到第7 天的菌落直径为4.25cm,其次是20℃、25℃,其淡紫拟青霉PT1 菌株的菌落直径分别为3.61cm、3.45cm,但温度在35℃时,淡紫拟青霉PT1 菌株的菌落直径为1.82cm,是生长状况最差的。从图1 的曲线图可以看出,代表30℃的曲线最陡,表明淡紫拟青霉PT1 菌株在30℃时,菌株的生长速度最快;代表35℃的曲线则特别平缓,菌株的生长速度特别缓慢,几乎没怎么生长。综上所述,淡紫拟青霉PT1 菌株在30℃时,生长状况最好,在35℃时,生长速度特别缓慢,在前6d,25℃的比20℃的生长状况要好,在第7 天时,20℃下培养的淡紫拟青霉PT1 菌株比25℃下培养的淡紫拟青霉PT1 菌株快,原因可能是由于25℃的温箱在中途没有关好门,导致温箱内实际温度降低,不到25℃,导致生长速度减缓,可能是20℃时,淡紫拟青霉PT1 菌株才开始快速生长,具体原因有待继续研究。
图1 不同温度菌株生长直径随时间变化Fig.1 Variation Diagram of Growth Diameter of Strains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with Time
在葡萄糖、麦芽糖、甘露醇、蔗糖、乳糖、淀粉这6 种碳源中,菌株均可生长(图2)。由于淡紫拟青霉PT1 菌株生长缓慢,所以当菌株生长到第7 天时仍未长满培养皿。28℃温箱培养7d 后,不同碳源的培养基上的淡紫拟青霉PT1 菌株的生长情况不同。由图2 可以看出,当淡紫拟青霉PT1 菌株生长到第7天时,由蔗糖作为碳源的培养基培养的淡紫拟青霉PT1 菌株的菌落直径为最大,菌落的最大直径为4.78cm;由葡萄糖作为碳源的培养基培养的淡紫拟青霉PT1 菌株的菌落直径是相对最小的,培养到第7 天的菌落直径为3.35cm。由图2 的曲线图可以看出,代表蔗糖的曲线较陡,则说明在以蔗糖为碳源的培养基上,淡紫拟青霉PT1 菌株的生长速度较其他碳源快;而代表葡萄糖的曲线比较平缓,则说明在以葡萄糖为碳源的培养基上,淡紫拟青霉PT1 菌株的生长较其他碳源缓慢。综上所述,在供试的6 种碳源中,最适合淡紫拟青霉PT1 菌株生长的碳源是蔗糖,不适合淡紫拟青霉PT1 菌株生长的碳源为葡萄糖。
图2 不同碳源菌株生长直径随时间变化Fig.2 Variation Diagram of Growth Diameter of Strains with Different Carbon Sources with Time
菌株在供试氮源培养基上均能生长(图3)。不同氮源对淡紫拟青霉PT1 菌株生长的影响较大,28℃下培养7d 后,不同氮源培养基上的淡紫拟青霉PT1 菌株生长差异较明显。由图3 可以看出,在氮源为牛肉膏的培养基上淡紫拟青霉PT1 菌株生长最好,菌落直径为4.47cm;其次为以酵母膏为氮源的培养基上淡紫拟青霉PT1 菌株,菌落直径为3.98cm;以蛋白胨为氮源的培养基上淡紫拟青霉PT1 菌株,菌落直径为3.80cm;直径最小的是以硫酸铵为氮源的培养基上生长的淡紫拟青霉PT1 菌株,其菌落直径为2.95cm。由图3 可以看出,牛肉膏的曲线较陡,说明淡紫拟青霉PT1 菌株在以牛肉膏为氮源的培养基中生长速度较其他氮源快;代表硫酸铵的曲线明显比较平缓,则说明淡紫拟青霉PT1 菌株在以硫酸铵为氮源的培养基上的生长速度较缓慢。综上所述,在供试4 种氮源中,淡紫拟青霉PT1 菌株在以牛肉膏为氮源的培养基中的生长状况是最好,而在以硫酸铵为氮源的培养基中淡紫拟青霉PT1 菌株的生长状况是4 种氮源中最差的。
图3 不同氮源菌株生长随时间变化直径Fig.3 Diameter Diagram of Growth of Strains with Different Nitrogen Sources with Time
菌株在试验所设置的pH 范围内都能生长(图4)。不同的pH 对淡紫拟青霉PT1 菌株生长的影响各不相同。由图4 的柱状图可以看出,当pH 为8 时,淡紫拟青霉PT1 菌株的菌落直径是最大,菌落直径为4.25cm;其次是pH 为7 时,淡紫拟青霉PT1 菌株的菌落直径,其菌落直径为4.23cm,两者相差不大。但pH 为4 时,淡紫拟青霉PT1 菌株的菌落生长情况最不理想,其菌落直径在第7 天时为2.48cm。由图4可以看出,代表pH4 的曲线较平缓,说明淡紫拟青霉在pH 为4 的培养基上生长状况不好;代表pH8 的曲线比较直且陡,说明在pH 为8 的培养基上淡紫拟青霉PT1 菌株的生长速度较均匀且较快;pH 为7 的培养基的在第3 天到第6 天时,淡紫拟青霉PT1 菌株的生长状况比pH 为8 时的要好,但pH7 的生长速度不均匀,第6 天到第7 天时生长速度有所下降;代表pH9 曲线比较直,说明在pH 为9 的培养基上生长的淡紫拟青霉PT1 菌株的生长速度比较均匀。综上所述,淡紫拟青霉PT1 菌株适合在偏碱性的环境中生长,且生长速度较快,不适合在偏酸性的环境下生长,其生长的最适pH 范围为7~8。
图4 不同pH 菌株生长随时间变化直径Fig.4 Diameter Diagram of Growth of Strains with Different pH Values Changing with Time
图5 淡紫拟青霉PT1 培养形态Fig.5 Culture Morphology of Paecilomyces lilacinus PT1
用改良PDA 培养淡紫拟青霉PT1 菌株,28℃避光培养,每天用肉眼观察淡紫拟青霉PT1 菌株的菌落形态,观察发现淡紫拟青霉PT1 菌株起初菌落颜色为白色,菌丝呈放射状向四周均匀扩散,因此其菌落形状为均匀的圆形,菌落质地呈疏松棉絮状,淡紫拟青霉PT1 菌株的生长速度较缓慢,所以培养10d后仍然没有长满培养皿。在淡紫拟青霉PT1 菌株长到20d 左右时,菌落颜色开始变化从白色变为淡紫色,逐渐长满培养皿。
用改良PDA 培养淡紫拟青霉PT1 菌株,28℃避光培养。每天在超净工作台内用接种针挑取少许菌丝在滴了水的载玻片上,盖上盖玻片,置于光学显微镜下用40 倍镜观察孢子。在培养到4d 时,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有孢子的产生,有的分生孢子直接着生于菌丝上,有的分生孢子着生于分生孢子梗上,在显微镜下观察到菌丝接近透明,分生孢子透明,近圆形,分生孢子梗较粗壮。产生分生孢子时的菌落形态如图6,分生孢子如图7。
图6 产生分生孢子时的菌落形态(第4 天)Fig.6 Colonial Morphology of ConidiaGermination(4th days)
图7 分生孢子形态Fig.7 Conidia Morphology
该试验研究了淡紫拟青霉PT1 菌株培养特性,实验结果表明,能使淡紫拟青霉PT1 菌株生长的最佳碳源为蔗糖,最佳氮源为牛肉膏,最适生长温度为30℃,最适生长pH 为7~8,淡紫拟青霉PT1 菌株初期没有长满培养皿时的菌落颜色为白色,培养20d左右,菌落也逐渐长满了培养皿,菌落颜色也从白色变为淡紫色,菌丝呈放射状向四周扩散,菌落现状为圆形,菌落质地为疏松棉絮状,其分生孢子无色近圆形,直接着生在菌丝上,或者着生在分生孢子梗上,淡紫拟青霉PT1 菌株在35℃时几乎不生长,生长速度及其缓慢,在偏碱性的环境下生长较好。李芳等人[6]也对淡紫拟青霉的培养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淡紫拟青霉NH-PL-03 菌株在发酵过程中,pH 是相对稳定的,在快速生长时pH 下降,在培养到第7天至第9 天时,pH 回升,并且维持在6~7,碳源的消耗量随着菌丝生长液在逐渐增加。彭鑫等人[7]对玫烟色拟青霉QH-4 的形态特征,分生孢子的萌发环境条件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其分生孢子在可萌发的pH 范围较大,在pH5~pH11 条件下都可萌发,但偏酸或者偏碱都会导致其萌发率降低,其分生孢子萌发的最适温度范围为25℃~27℃,生长条件较宽松与淡紫拟青霉PT1 菌株相比,对生长环境的酸碱度和温度的要求不高。夏振远等人[8]采用正交试验研究了淡紫拟青霉IPC 菌株的发酵培养基,其研究结果发现适当增加通气量,pH 控制在5~6,温度控制在29℃更适合淡紫拟青霉IPC 菌株液体的深层发酵,该研究还发现了适合淡紫拟青霉IPC 菌株发酵培养的最佳培养基的配方,蔗糖+ 黄豆粉+0.005g/L FeSO4·7H2O+0.008g/L MnSO4+0.002g/L H3BO3+0.005g/L ZnSO4+0.004g/L CuSO4+ 0.004g/L Na2MoO4+0.002g/L CoCl2+0.04g/L 肌醇为最佳培养基配方,其最佳生长碳源和淡紫拟青霉PT1 菌株一样,也为蔗糖。周靖等人[9]则以查实培养基为基础,采用正交试验研究淡紫拟青霉的培养条件,其研究结果显示,最佳碳源为蔗糖,最佳氮源为硝酸铵,最佳pH 范围为5~6,最佳温度为30℃,与淡紫拟青霉PT1 菌株的最佳碳源和最佳温度是相同的。大量的研究显示,淡紫拟青霉对根结线虫的防治效果好,而淡紫拟青霉防治松材线虫的研究少之又少,而有研究发现淡紫拟青霉对松材线虫也有较高的防治作用[5],所以研究淡紫拟青霉PT1 菌株的培养特性对防治松材线虫有促进作用,也是该实验的创新点,该实验的不足之处在于研究的不够深入,碳氮源的种类较少,可采用正交实验研究适合淡紫拟青霉PT1 生长的最佳培养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