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玉萍 蒋知瑞 肖 旭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科技信息中心,北京 100081)
学术期刊是学术成果传播与交流的重要载体,在学科建设、学术创新以及人才培养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各学科新兴领域的迅猛发展以及多学科的交叉融合,国家新闻出版署每年批复一批新创的学术期刊或者原有学术期刊更名、变更办刊宗旨等。根据国家新闻出版署官网—“办事服务”—“许可结果”,2021 年批复的新创学术期刊58 种,批复的更名学术期刊103 种;2022 年批复的新创学术期刊18 种,批复的更名学术期刊72 种,其中很多更名的学术期刊办刊宗旨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参照相关文献的做法[1-2],由于期刊评价中定量数据一般含有5 年影响因子,本文把近五年新创学术期刊及变更办刊宗旨的更名期刊统一定义为“新创学术期刊”(以下简称为“新期刊”)。
对于更名的新期刊,大部分没有被评为核心期刊或者未被引文数据库收录,因此,绝大部分新期刊由于创刊时间短、知名度低、影响力弱,所以新期刊往往缺乏稿源,尤其缺乏优质稿源,势必面临着生存问题。[3-4]
此外,很多高校、研究所规定研究生毕业和科研人员职称评定的硬性条件之一是要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而国内“核心期刊”的遴选体系是以定量评价为主,评价机构要计算3 年、5 年影响因子,这些都需要有一定年限的数据支撑,一般学术期刊至少需要3 ~ 5 年,甚至7 年的数据累积才有资格参加评选[1,5-6],这非常不利于新期刊的健康发展。
但是,新期刊创刊或更名前都是经过较为系统的调研和学科发展趋势分析,定位在新兴学科、快速发展学科或多学科交叉融合领域,满足该领域学科交流、成果发布的需要,具有一定的必然性和独特性[6],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群体。
关于新期刊的办刊,很多业内人士进行了研究和探索。李小平[4]结合自身的经历介绍了新期刊《电气工程学报》的运作过程,从组稿、检索源的拓展、利用并策划学术会议提升新期刊的影响力。冯庆彩等[7]以个案研究为主,分享创刊经验。向清华等[8]分析了新期刊质量建设的三个关键点,即:树立小而专精的理念、借鉴国内外优秀期刊的办刊经验、走开放与合作之路,从而希望在短时期内提升期刊质量,扩大影响力。刘燕珍等[9]从学科或出版商角度分析SCI 新刊出版动态及对中国科学院英文科技期刊的启示。俞征鹿等[10]从全球科技期刊市场规模、市场的进入与退出状况出发,探讨了中国英文科技新刊的市场营销策略。
《地球与行星物理论评(中英文)》期刊系中国地震局主管、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主办、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和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勘探中心协办的地球与行星物理相关的学术刊物,原名《世界地震译丛》。2020 年获批更名为《地球与行星物理论评》、变更办刊宗旨,2021 年起以新刊名运营。2022 年期刊文种由中文变更为中英文。尽管是更名,原期刊是刊登翻译类文章,更名后刊登原创文章,所以原刊物收来的稿件均不适用,需要一切从零开始。本文以《地球与行星物理论评(中英文)》期刊为例,探索新期刊的办刊之路,以及在智能时代下,如何利用新型的智能工具更好地创办新期刊。抛砖引玉,以期更多的同行关注新期刊“弱势群体”,呼吁完善“核心期刊”遴选体系,促进中文期刊的繁荣。
期刊的定位非常重要,在创刊或更名前,要结合主办、协办单位的研究领域、科研优势等,展开科研市场调查,了解目前发展迅猛的学科方向以及可能交叉融合的领域,确定办刊宗旨、期刊名称、读者对象、主要栏目、主要内容、办刊语种等诸方面内容。
《世界地震译丛》于1970 年创刊。在创刊之初,国内关于地球物理学研究领域的科技期刊较少,而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有较多的期刊来发表地球物理学的研究成果。为此,《世界地震译丛》办刊宗旨是跟踪国际地学科研前沿命题,着重精选国际地学科学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的研究论文、报告,全文译载,为国内地震科研人员提供国外文献的中译本。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科技等迅速发展,科研人员的外语能力不断提升,《世界地震译丛》的办刊宗旨已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与我国对外改革开放的程度不相吻合。经主管、主办单位和期刊编委会专家讨论,商定更改期刊名称和办刊宗旨,以顺应我国地震科技发展的需要。
经过调研,地球科学的关注点正在从行星地球本身,延伸到太阳系的各种星体,地球科学工作者的舞台已扩展到整个太阳系。而且国际上学科发展的趋势是将对行星科学的研究整合统一到地球科学的研究领域。国内很多高校有相关学院,如: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中国科技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地球与行星科学学院、南方科技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系等,相关科研成果丰富。国内仅有一本相关的英文期刊,我国高水平论文的发表量很大,但遗憾的是,有95%的论文发表在国外期刊上,现实非常严峻。
经过多方论证,将《世界地震译丛》更名为《地球与行星物理论评》,办刊宗旨为:刊载地球与行星物理领域研究新思想、新技术、新进展,促进学术交流,推动学科发展,提高我国在该领域的科研水平。
考虑到新期刊面临的稿源问题,希望能吸引一部分投到国外的英文稿件回流,经编委会讨论决定变更期刊文种为中英文,即《地球与行星物理论评(中英文)》(以下简称《论评》)。
在期刊更名获批后,紧要任务是组建编委会。《论评》涵盖地球物理和行星物理相关的多个领域,包括固体地球物理学、行星物理学、空间物理学及大气物理学等。期刊涉及科研领域广,跨越四大学科,根据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分别邀请相关专家加入办刊团队,每个学科至少有一位副主编负责。实行主编+副主编负责制。
为了加快期刊的发展,充分发挥青年学者活跃的创新思维、较高的学术造诣和丰富的科研产出等优势,并为编委会培养后备力量,《论评》于2021 年底组建了青年编委会。
稿件的质量离不开审稿专家团队的把关。《论评》涉及的领域从原先一个学科延伸到四个学科,需要补充审稿专家团队。采取的措施:(1)编委和青年编委都加入审稿专家团队;(2)副主编推荐审稿专家;(3)要求投稿作者推荐3 ~5 位审稿专家,及时加入审稿专家团队;(4)把本单位其他期刊,例如《地震学报》《CT 理论与应用研究》等,相同领域的审稿专家共享到《论评》。
编辑部的专职编辑均具有博士学位,具备专业知识和编辑知识,在期刊建设、选题、热点和前沿和期刊国际化发展规划等方面都具有丰富的经验。编辑部收到投稿后,严格执行三审三校制度。责任编辑进行初审,初审不合格的稿件退稿。初审合格的稿件,通过采编系统,邀请相关副主编推荐审稿专家。专家审稿意见都返回编辑部后,专职副主编审读稿件,根据初审和外审意见,作出总体评价,具体流程见图1。
图1 复审稿流程图
作者修改返回后,将修改稿和修改说明上传到投审稿系统→编辑再反馈给审稿专家→专家确认修改情况,直到专家认可为止。
再根据稿件所在学科,相关副主编根据初审、外审、复审意见,对稿件进行终审。
定下期刊当期出版的版面,并清点校样后,交主编审核。主编审核通过后,签发。
期刊的官网是门面,更名后借鉴优秀期刊的官网,与北京仁和汇智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合作,及时完善《论评》官网的中英文网页、启用新的采编、排版系统。
期刊采编系统为XML 生产管理平台,集投稿、审稿、排版、传播、数据检索于一体,是动态在线内容服务的大型数字化平台,服务领先,实现了期刊产品数字化与出版流程数字化。
XML 生产管理平台有利于作者、编辑部及排版人员之间进行信息整合,实现期刊内容高效重组、多元发布。文章排版后就可输出并转换成多种格式,如PDF、XML、HTML、EPUB 等。及时在期刊官网的“优先发表”发布,随文章编校过程各阶段即时更新,方便读者阅读、下载、引用及分享文章。
《论评》官方网站建设了论文开放获取平台,方便读者查询、阅读与下载。与本单位的其他期刊互通数据,实现跨库检索,稿件流转及作者、读者信息共享等。
新期刊创刊初期面临的最主要困难是缺少稿件、缺少固定作者群,更别说优秀的稿件了。文章的学术质量是学术期刊的生存之本,学术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期刊的学术影响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论评》采取的策略是出专刊。首先请主编、副主编或高被引的专家根据其相关领域研究热点、研究前沿,确定专刊的主题并担任专刊的特约主编,利用这些专家的学术影响力和朋友圈吸引优秀的稿源,这样既能保证稿源还能保证稿件的质量。《论评》2021年出了2 个专刊,2022 年出了4 个专刊。由于《论评》涵盖四大学科,出专刊还便于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阅读,此外参加相关学术会议做宣传时,带对应的专刊前往发放,这样更有针对性,目标更明确,宣传效果更好。
2.4.1 微信公众号
《论评》创刊时间短,还没有固定的作者群。为了更好地宣传文章,采用“借船出海”的策略。与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的其他四种期刊一起建立了“震球期刊”微信公众服务平台,借助《地震学报》《CT理论与应用研究》等有影响力的期刊吸引粉丝。每期文章刊出后,通过微信公众号推送当期文章的标题、作者、摘要等信息,面向公众、朋友圈、工作群及时推送与宣传,确保有很多专家、学者关注、阅读。[11]
作者可通过关注该微信号实时获取其文章出版过程中各阶段的PDF 排版文件,实时做到作者、编辑、排版之间的互动,用优质服务来固定作者群。关注微信公众号的读者,通过手机、电脑可直接阅读、下载或转发全文。
2.4.2 邮件推送
微信公众服务平台的宣传效果受限于粉丝数量,且不能做到精准推送。相比之下,邮件推送则是一种更为简单高效的传播方式。[11]《论评》根据每期文章的关键词,利用大数据,检索近五年或十年的专家和作者资源库,启动点对点邮件推送工作,将期刊文章精准推送至相关专家和作者邮箱,每期推送邮件五万封左右,邮件的平均打开率达到15%。
2.4.3 编委宣传
编委多为国内外享有盛誉的专家学者,他们在学术界具有强大的影响力和号召力,经常参加学术会议等社交场合,自带流量和关注度,由其亲自宣传和推广期刊内容必能使传播效果倍增。《论评》为编委们定制了期刊的宣传海报、约稿函和PPT,供编委在做学术报告时推介期刊使用。
还邀请知名专家、编委举办 “地球与行星讲堂”线上学术讲座。利用专家的学术优势拓宽宣传渠道,提升传播效能,吸纳更多学者关注微信公众号、关注期刊。
2.4.4 参加学术会议宣传期刊
学术会议为我们提供了与专家、作者、读者及时交换信息的平台。能及时了解学科动态及发展前沿。通过参加学术会议,可以发放期刊、文创用品等来宣传期刊,提高期刊的显示度,从而让更多的科研人员知晓期刊、了解期刊,主动争取科研生力军投稿。
通过参加学术会议,还可以和部分编委见面沟通交流,了解他们对期刊的一些看法及期刊需改进的方面等信息。
参加学术会议时,积极聆听学术报告,尤其是分会场的邀请报告,一方面了解最新的研究热点,另一方面与邀请报告的专家约稿。
2.4.5 搭建海外学术推广平台
为进一步提高期刊的国际知名度及影响力,增加文章海外阅读量与被引量。《论评》在国际主流社交媒体平台Twitter(推特)、Facebook(脸书)和LinkedIn(领英)上搭建了期刊官方主页面,已陆续挑选优质中英文文章进行凝练,及时发布在这些社交媒体平台上,并与相关国际学者互相关注,第一时间将期刊文章推送至国际学者面前。
众所周知,依据目前国内大部分的评价体系定量指标,期刊创办3 年后才可能有当年的影响因子,有的评价机构还要考虑5 年影响因子。所以遴选周期过长,新期刊不可能很快地加入“核心期刊”。尽管新期刊创刊时间短,知名度低,但有不少新期刊内容新颖独特、具有跨学科等优势。[1]现有的期刊遴选体系忽视了新期刊这个“弱势群体”,而这又是很多高校、研究所衡量研究生的论文能否达到要求的标准。因此新期刊很难吸收到优秀的稿源,大量优秀文章外流到国外期刊,从而限制了中文期刊的繁荣发展。
有不少英文创刊一年或两年就被SCI 收录[6],SCI收录的评价体系值得学习和借鉴。新期刊作为期刊大家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评价机构除了关注“老期刊”外,也应该关注新期刊发展,根据新期刊的特色和定位,制定相应的评价体系。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进一步成熟与推广,该技术已经渗透到学术期刊从内容生产到传播的各个阶段[13],可充分利用其能力发挥优势,积极推动人工智能与期刊出版的深度融合。
(1)专刊选题与组稿。目前《论评》专刊的选题主要来自编委专家。在数字化时代,基于大数据的人工智能,可以借助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等数据资源,检索分析科研热点,为选题策划提供有效依据。
(2)文章初审、查重。《论评》目前收到新稿件后,首先利用万方数据库查重,形成查重报告。引入人工智能后,增加关键词查错功能,如政治性术语的表达等,减少编辑的工作量。
(3)文章关键点、亮点的提取。结合中国知网提供的知识图谱工具,借助各种属性关联,发现相关研究动态、相关研究机构、相关研究人员等,为文章的进一步推广和研究深入提供建议性帮助。
(4)动态专家名录建设。借助中国知网的知识图谱等工具,按研究方向建立期刊专家名录。为约稿、组稿、稿件评审提供有效支持。
(5)文章推荐阅读。邮件推送是很多专家愿意接受的方式。《论评》目前是根据每期所有文章的关键词检索专家,然后整期推送。这样做的缺点是,不是刊出的每篇文章都适合所有专家。我们可以利用大数据,检索专家的联系方式,进行单篇推送,真正做到点对点邮件推送。
本文以《论评》期刊为例,介绍了新期刊的办刊之路:优秀的办刊团队是期刊的灵魂;XML 生产管理平台,集投稿、审稿、排版、传播、数据检索于一体,界面优美,使用方便,只要作者关注了微信公众号,即使作者跟期刊的编辑不是好友,编辑也可以与作者实时交流,为作者提供便捷的服务,“吸引回头客”,为固定作者群提供保障;文章的学术质量直接影响到期刊的学术影响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出专刊是保证新期刊稿源最有效的途径;在数字化时代,酒香也怕巷子深,文章刊出后,有效地、精准地宣传推广,才能让更多的专家、学者、研究生及时看到新刊出的文章,增加下载、转发、引用的机会。
《论评》更名近三年,通过编委团队、青年编委团队、审稿专家和编辑部的共同努力,2023 年3 月,《论评》正式被DOAJ(Directory of Open Access Journals,开放存取期刊目录)数据库收录。2023 年4 月,《论评》被ICI World of Journals(哥白尼索引期刊数据库)收录。2023 年6 月,《论评》被EBSCO 数据库收录。
被DOAJ、ICI、EBSCO 数据库收录是对学术期刊的“资格认证”,说明《论评》遵循了较高的学术准则和出版标准。对作者而言,被DOAJ、ICI、EBSCO收录能够极大地提高研究内容的传播力,从而提升学术影响力。
在目前的国内评价体系下,由于新期刊办刊年限短,新期刊往往游离于各家评价体系之外,呼吁完善现有的评价体系,促进新期刊的健康发展。
困难和机遇并存,新期刊不能坐等,应该抓住机遇,积极进取,在提高期刊质量的前提下,了解CSCD、EI、SCOPUS 等申请条件、申请途径和要求,定期寄送样刊,创造条件积极申请,打铁还须自身硬,通过多方努力促进新期刊出版的高质量、跨越式发展。